第39章 秦家三公子
大秦:血手人屠秦公子 安安好好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他預設,在未來嫪毐定要剷除這毒瘤先。
不止是這次衝突,對於與嫪毐交戰的想法,他早就持此心態,每一次相遇就是必殺。
聽到這裡,贏政欣慰的笑出聲,拍拍嫪毐的肩頭:“好,好,咳嗽……這使我放下心了。
”過去的歲月中,他在上郡一天至少會有三次急信傳達,苦口婆心勸告嫪毐行事要慎重。
大勢已成,即使是鐵腕秦王,亦難免顧慮重重,害怕楚國會強力反抗。
因此,不留下軍隊也是出於謹慎。
一旦楚地落敗,魏國如同困獸,輕而易舉便可剷平。
一統天下之計為期不遠。
笑聲過後,秦始皇卻又無法控制劇烈的咳喘。
“咳咳!!!”每一聲咳,嫪毐的心都要緊一緊,深怕這位慈父抗不下去。
還沒統一天下啊!萬一手腳失算,秦王倒下了怎麼辦?
秦王此時想起扶蘇。
“扶蘇現在何處?”他問道。
“已在宮外。
”嫪毐回話。
讓被禁錮多年的扶蘇自由返回,真是蠢到無可救藥了。
他曾無數次不想直視扶蘇那個“愚”字臉。
“扶蘇心地仁善,儘管你們常有矛盾,但他並無惡意,只想阻止 的延續,本質上是為了秦帝國的長治久安,他的所做所為不過是在為國打算。
”秦王向嫪毐解讀他的考量。
嫪毐聞言眉頭略抬,這是遺命般的交代嗎?這個父親真的支撐不住了,打算由自已接手大統?
看著秦王戲謔的神情,嫪毐暗自一笑:“你想多了,我這只是偶感風寒,並無礙事。
而且近來的局勢你應知,秦室內對此並不歡迎,反對此事之聲浪滔天。
”
嫪毐可能不知,新鄭之時,秦王曾經提出將嫪毐推上儲位,結果卻是滿朝皆反,反對之聲蓋過了一半的理由,如嫡系、暴君之名。
為了六合同歸大業穩定,秦王不願意在統一前出現過多動盪:“真是令人惋惜啊。
”他淡然回應,太子人選已不足為奇,重要的是整個軍事將領團的支援。
他,將是戰場之神,甚至成為了信徒崇敬的物件。
與秦王嬴政交談片刻後,將是離開了。
因為看出嬴政的病並非一般的風寒那麼簡單,他顯得格外衰弱。
將是搖頭道,根據歷史上記載,秦王應當並無大礙。
然而離開時,意 到一位熟人。
“雲中君?”將是俯瞰下方的來者。
眼前的人,名叫徐福,同樣是隸屬於陰陽師一派。
他竟在此地現身,讓人頗為驚訝。
“三公子,我特地為大王診病而來。
”徐福低著頭,不敢直視將是的眼神,因其眼眸犀利得彷彿能洞悉一切,稍有異色即令人心慌。
啪啪啪!
將是拍了拍徐福的肩膀道:“好好醫治吾父,如有差池,休怪我讓你整個陰陽師一族灰飛煙滅。
”
現在的秦王不能出事,至少在他尚未統一六國、清除掉所有潛在隱患前,這父親的角色不容有失。
徐福唯唯諾諾地附和道:“是不敢違背,自然當遵照吩咐。
”實在是過於害怕,徐福幾乎魂飛魄散。
戰國首屈一指的殺戮之神,並非虛言。
這一點,徐福心裡很清楚,那次陰陽師家族的慘敗便足以讓他相信這一切並非誇飾。
上次那位大爺,直接痛揍陰陽師,那領袖級別的對手在他手上毫無反抗之力就被輕易抹殺掉。
嘶……
徐福倒抽了一口冷氣,連忙對嬴政診脈檢查。
另一頭,既是殺害過繼姐姐的狠辣手段後,即使是自已的親生母親,將是不得不直面。
但在這個時代,禮法尚不如後世那般森嚴。
從秦王處理其親母的做法便可知,儒家之前並未形成那種封建等級觀念。
篤篤篤!
將是步履堅定地踏入後宮長廊。
轉彎處,他與一位女子及小男孩巧遇。
女子嬌媚可人,體態輕盈;小男孩則牽著她的手。
見到這一幕,將是不自覺皺眉,顯然這兩人正是秦王的妃子以及子嗣,但為何小男孩與秦王相貌截然不同?
倒是眉眼間的神韻,酷似被自已一腳踹殺的荊軻……莫非這位仁慈的父親,不只是喜好聖潔女性,還有收養別人的衝動?
否決了這念頭,將是徑直走入那女子所居之地,畢竟已有多日未相見。
雖然名為母子,但他們之間的親情幾乎為零。
這樣的家庭,或許便是最冷淡無情的地方。
將是與名義上母親間無一絲親緣情分,彼此間的相處唯有疏離的沉默。
看見是他,女子眼中閃過仇恨的一瞬,隨即低頭領著孩子急急走開,那匆匆的腳步宛如逃避般快速離開。
小男孩則好奇地望向將是,似乎對他還有點兒興趣。
“等等——”
正是在這個瞬間,將是平淡出聲。
這個美女心中發誓,今生再也不願見這個人——一個曾掀起巨浪、兩次掀起大事件、令她心如撕裂的少年。
但本質上,只是一個剛成年的17歲男孩。
可偏偏是這樣一個男孩,製造了一場又一場腥風血雨。
愈想要逃離,惡魔般的他卻又出乎意料地將女子留下。
女子腳下一滯,全身都在戰慄,內心湧出種種疑問。
將是靜靜地蹲下身子,指尖在地面上捏起一塊翠綠玉佩。
“你掉的東西。
”
聲音響起,猶如一道清風,令人心神一振。
將閭走上前,手中握著那件寶玉,遞到了眼前女子面前。
那美貌非凡的女子瞬間心絃舒緩,接受了玉石。
她懷中的孩童也歡騰地接過去:“謝謝哥哥。
”隨即,將閭微微彎腰,身罩鎧甲的大手輕柔地捏了捏小孩圓嘟嘟的臉頰:“該叫哥哥哦,真是個有教養又可愛的小傢伙!”然而,女子心中早已充滿恐懼,急忙帶著孩子迅速離去了。
只剩下將閭一人,屹立原地,目中平淡,不知心中所想。
接著,他前往那個名為\"母親\"的人身邊——這僅是一種形式上的關係。
他們彼此並不熟悉,相逢次數寥寥無幾。
此番相見,這位名義上的母親勃然大怒。
她指著將閭斥責:“那是你的親姨媽,你怎能下手傷人?她曾是我的至親姐妹,你怎麼能做出這般殘忍之事?”
\"如果秦國攻打魏國,你是不是也會加害你的外公,像之前新鄭、臨淄一樣,使兩國蒙難呢?\"
面對母親的指責和質問,將閭神色平淡地看著她,並未回言。
因為在心中,他已經預料到這一切。
畢竟這是自已的母腹親骨肉。
但她的話卻點明瞭一個現實:齊國與han國如此,魏國何嘗會是個例外。
那位母親足足憤怒地嘮叨了一刻鐘,但見到眼前兒子那深邃冷漠的目光,竟不由自主地心生寒意。
儘管兒子血肉相連,此刻她內心仍充斥著恐懼。
因為他手上的殺孽,已千萬條生命沉於無邊地獄。
\"世易時移,你是秦王的妃子,切記你的地位與責任。
\"將閭最後開口:\"你想得到答案嗎?我不僅會殺掉她,還會連根拔起整個魏 族。
”
\"你... \"女子驚訝指著將閭,不敢置信:“這真的是我的孩子?為何,為何他會變得如此殘酷無情?”
滿臉愕然的女人陷入困惑,但已來不及阻止將閭的轉身離去。
親情?在這個世界裡,不過是一場虛假的表演。
在這個複雜交織的政治聯姻遊戲中,他已經洞悉一切虛妄。
這位“母親”不過是當年秦政政治聯姻的一個傀儡,她對秦政並沒有絲毫感情。
至於那位從未謀面的魏王公,更不為他所知。
各國貴族間千絲萬縷的關聯已經形成一個錯綜複雜的利益網。
一旦秦王統治下的天下穩定,各路舊王室成員必定聯手反擊。
漢朝劉邦這樣的街頭混混竟能躍居 ,那些貴族們的作用不言而喻。
正因為這種形勢,當他們試圖顛覆秦政,才會引來無數批判指責。
而此時的將閭,只會更加決絕地打擊,毫不留情,只為了震懾敵人和澄清事實,誰才是真正的主導者。
魏王在宮中緊張地上朝,他知道這次與秦國交兵對已國的影響。
尤其是秦第三公子的存在,最讓他不寒而慄。
\"秦國三公子嗜殺成性,連至親姨媽也不放過,喪盡天良,理當遭萬人唾棄。
\" 魏國公在朝廷中嚴厲譴責道。
他女兒雖已去世,但面對自已親外孫的殘忍殺行,這種諷刺如同利刃割心。
滿腔怒火令魏國公幾乎失去了理智。
他最為憂慮的是,若一旦魏國淪陷,對於將閭家族的處置?他曾以為血緣聯絡會使後者有所顧忌,但如今看來似乎太過天真。
\"新鄭遭受浩劫,聽說三閤府邸幾乎家家荒涼,百姓流離失所。
\"
\"我們必須阻止秦軍攻城掠地。
\"
\"魏國公,這些都是你的愛女所出、 如麻的兒子呀!\"
“如果不是因為你養了一個優秀的女兒,她又生下那個惡魔般的殺神,秦國會這般強盛嗎?”其他魏國官員滿臉憎恨,這樁婚事真是惹下滅頂之災。
齊王內心焦慮萬分。
慘烈的程度比起秦國在齊十日內連續三次屠城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些攻進城的是亂賊嗎?他們是蓄意攻擊朝代舊臣,瞄準了魏國內層!
整個魏國上下瀰漫著恐慌。
長達十六年的避世生活和忍受,王者重歸本應帶來榮耀,但現在卻成了噩夢。
魏國公已淡忘了有這樣一名外孫存在,然而他短短時間內崛起成為戰國頭號屠戮狂人,無往不勝,讓戰國大地為之震顫。
這不過十七歲的少年!
魏國公立即閉目,沉思。
畢竟親孫子不可能真的對自已痛下 吧?所謂訓責只是虛張聲勢而已。
\"縱使是他,戰國頭號殺神也只是個孩子。
我這魏國公之位穩固如山,怎會任憑外孫子對我窮追猛打?\"在心底盤算後路時,魏國已是內外交困,秦國雄師十萬人馬壓在邊境,又與齊軍聯手對峙。
即使秦國正面進攻,魏國防線岌岌可危。
然而他做夢也沒料到,親生外孫已在策劃如何將他家族徹底剷除。
\"楚民對秦國的仇恨根深蒂固,只有透過巨大的損失才能找到藉口 其數十萬兵馬。
\" 將閭立於府中,仰望窗外皎潔月色低聲唸叨。
楚國就像一塊堅硬無比的骨頭,李信輕敵必然失敗,這在將閭心中再無疑問,李信對楚軍力量評估過高,認為其人少兵弱,但卻忽略了重要一點——楚民對秦國並無歸附之意。
\"楚人抵抗心頑強。
這一仗必是李信大敗。
”雪女溫聲為將閭泡茶。
將閭凝視著窗外沉思道:“楚地固難攻,更難堅守。
”
對於各國來說,解決楚國難題尤為棘手。
即使秦帝統一後,楚國反叛從未停息。
就連項羽,也只是楚國眾多反抗者中較為傑出的一位。
若非如此,項羽也不會說出那句“無顏再見江東父老”的話。
這計劃能否成功,對於楚國來說是個巨大的未知數。
智者王翦對雪女投去驚奇的一瞥,點頭以示贊同,他正等待這樣一個能夠一舉根絕楚國問題的良機。
預料中的戰鬥,定然會伴隨駭人的屠戮。
對於王翦而言,此敗將會是他的一大轉折點。
沒有藏著掖著,王翦緩緩地說出一句話,讓世間震動:“犧牲二十萬將士雖然痛徹心扉,但他們為秦國的統一偉業作出貢獻,這份價值將超越生命的代價。
”
時光荏苒…………
昌平君終於沒有隕落。
叛亂雖看似離奇,然而秦昭襄皇帝仍然顧念舊情,剝奪了昌平君所有的榮譽官銜,其中包括爵位。
接下來的流放地選在了楚 朝遺址郢陳。
李信率二十萬大軍挺進楚境,同時,昌平君坐鎮郢陳安撫當地的居民。
因為昌平君的血脈與楚國皇家有聯絡。
李信戰無不勝,但鑑於楚地域廣闊且軍事實力薄弱,打敗楚軍主力後,竟一路攻入了壽春。
攻佔城堡堡壘,其風光一時蓋世。
得知如此戰績後,昭襄帝似乎也緩過了氣:“哈哈哈,好個英勇之輩!”他對李信充滿讚美。
手中的八百里加急文書,封滿了李信大獲全勝的訊息。
全是勝利,一個接著一個。
甚至在壽春戰役中,楚 室在逃逸過程中不幸被圍攻,在秦軍之中喪命,使得整個局勢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
項燕趁亂集結軍隊,發揮楚國地形優勢,採取持久消耗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