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拒絕上朝聽政
將軍你的童養夫,他通敵賣國了 迷之桃夭夭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到了集英殿,李貴妃和秦王都沉默著不說話,孟沅自然也不說話,就看著已經收斂暴戾氣息的寶慶帝,等他發話。
寶慶帝沉默一陣之後,說道:
“今日之事,不管是誰傷了太子都不追究了,皇后無德,犯謀逆罪死不足惜。”
“朕知朕方才的舉動是嚇到你們了,但那也是皇后和梁家人欺朕太甚,朕不得已才下了如此重的手。”
“你們只要乖乖的幫朕善後,李貴妃你以後就是皇后,秦王你就是太子。”
“孟將軍你以後就是真正的襄國公,之前你所贈的國公府如數歸還,但你們所有人都得幫朕,全面剿滅梁家,懂?”
“臣妾懂,臣妾定以陛下之命是從!”
李貴妃想著眼前這個人男人一刀刀砍向梁皇后的樣子,心裡濃濃的恐懼溢滿了全身,但她還是極力掩飾強裝著鎮定,一把拉下秦王跪在寶慶帝表忠心。
秦王也很上道,李貴妃一拉,他想也沒想就表了忠心。
孟沅見李貴妃和秦王都跪下了,自已不跪只怕很容易被寶慶帝遷怒,於是也跪在地上,表了忠心。
得到滿意答案之後,寶慶帝看了看已近天明的暗夜看著孟沅,問:
“昨日太子去國公府所為何事?你據實回答。”
“太子殿下看上了國公府留下的財產,想為一已所用,湘南伯以及整個孟氏家族,也都想傍著太子以後得個從龍之功,昨日湘南伯帶著太子就是去逼迫臣就範的。”
“他們以為臣以前只是一個國公府的小小庶女,邊關的事他們也不知道,她們就對臣極盡羞辱,太子甚至還打算讓身邊的兩位江湖高手殺了臣,以臣病逝為由,再謀取家產。
“還好我去離開襄城之後,遇到了我師父,與她學了一身武藝,不然現在已經是身首異處了。”
“陛下,您的聖旨下達之後,他還想娶我,臣不同意,就鬧了些不愉快,太子和湘南伯以及我孟家的族叔就走了。臣是沒想到就這樣太子就記恨上了微臣,尋常的驚個馬摔個跤都能賴到臣頭上,臣委實很冤枉。“
見寶慶帝可能想借用現在國公府的形勢,以及她孤女的身份徹底扳倒梁家,孟沅就把昨日之事據實說了。
反正眼下她也沒有退路,也只能站在寶慶帝這條船上,他要利用就利用,這次把太子和梁家一鍋端了,她也會輕鬆不少。
“真是個逆子,被梁家慣荒唐又無能,居然連這樣有傷人倫的事都做得出來,活該被斷了手足,梁太傅可真是朕的好太傅,還真會蠱惑人心。”
“今日朕要當殿廢太子,查抄梁府及其黨羽,秦王之間你查的那些事你著人上奏,貴妃宮裡皇后一直做的那些腌臢事,你那應該有卷宗,待會兒朕會派人來取,屆時你把交給小太監即可。”
“孟沅孟將軍,聽承恩侯說你神功蓋世,能百里之外取敵方上將首級,近日就留在宮裡幫龐統領護衛皇宮安全吧!等一切事了,之前收回的全部財產一併歸還,你就是真正的襄國公。“
寶慶帝想當嫌棄的咒罵了幾句太子之後,就說起了自已的安排。
“陛下,臣是女子,虛名對臣來說無甚用處,國公府的財產和封地是我自願捐獻給國家的,眼下連年征戰,國庫空虛,百姓民不聊生,臣一路回京,看到的百姓困苦不計其數,有些地方連死人的屍體都吃。\"
\"臣希望儘自已的微薄之力,充盈國庫,讓父兄遺志一直傳承下去,改善一下百姓的生計,故請陛下收回成命,陛下要是想犒賞我,就在城東東郊建一所太學院吧。”
“眼下國子監只收一些身份貴重的學子讀書,而生於微寒的那些讀書人卻不能入,還有眼下國家武將勢微,急需一些能幹的將領奔赴戰場,陛下不如也在太學院裡設一個武學院。”
“這樣既收納了人才,也解決了流民問題,陛下,您看這樣如何?“
孟沅想了想,現在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於是她就把自已心中一直想的想法說了出來,為宋二謀取一個東郊經營權,也算是給他一個坑他冶煉坊的回報了。
“孟將軍為國為民的勇氣可嘉,可建造太學院的錢從何而來,讓誰去建造?你這意思是用你上繳的國公府錢財,修建這個太學院?”
寶慶帝聽她一扯就扯到了東郊建太學院的事上了,隨口問道。
“京城富饒之戶,沒有一千,亦有八百。陛下只需將欲於東郊建太學院之訊息散佈,並將那塊地批給京城商會使用。之後下旨命臣與永川侯宋二公子宋晏歸全權處理此事,孟沅必能在一年內,不花朝廷一分錢,建成一座太學院。”
孟沅抬頭相當自信的說道。
“行!既然你不要賞賜,那此事就這麼定了,這幾日皇宮的安全就交給你了,以後朕特許你上朝聽政。“
寶慶帝見她如此篤定,還能給朝廷謀名聲,就爽快應了,與此同時還給了孟沅上朝聽政的權利,陳國不是沒有女子做官的先例,但都是些掛名的閒職,入朝聽政的很少。
襄國公一家幾乎都在邊關戰死,孟沅又力挽狂瀾最後保住了襄城,孟沅卻不要賞,那就只能給一些實權了。
“陛下,微臣對政事一竅不通,唯一長處,就只經商一途,襄城那一戰完全是因為我爹和我父兄以及我母親,乃至全城百姓,奮力抵抗的結果,當初收復襄城也是承恩侯指揮得當,臣才能三進三出替父兄報仇,如何敢上朝聽政?“
”況且我朝古來也沒女子上朝的先例,陛下,孟沅願意接受您封我為輔國大將軍的官職,戰時義不容辭上戰場,但還請陛下不要給我兵權也不要讓我聽政,孟沅沒那個能力,比起上朝,孟沅更願意以經商或以實戰為朝廷謀福祉。”
“孟沅是一個將才,不是一個帥才,當不起陛下這樣的重視,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另,朝廷自來就有守孝的期限,從太祖起就沒有人逾矩過,還請陛下三思而行。”
孟沅一聽當了將軍還要聽政,想也不想就拒絕了,讓她打仗行,讓她去和朝堂上那些文官扯什麼之乎者也,她估計要頭禿。
孟沅話罷,一直站在一旁當背景板的秦王相當意外的看了孟沅一眼。
世人都為權利而眼紅,他也不例外,沒想到眼前這個女子唾手可得,卻還推三阻四,真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