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三月末。

城裡的積雪開始融化。

所以,道路變得溼噠噠的,風一吹,讓人忍不住的想要打哆嗦。

“推我幹什麼。”

“快讓開,郎君來了。”

“郎君來了?趕緊讓讓!”

圍著的人群裡面往道路兩側擠去,生生的把道路給讓了出來。

陳策坐在馬車裡,馬車還未到,遠遠的就被人發現了。

那馬車前掛著的“陳”字吊牌足以說明一切。

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目的地。

陳策下了馬車,看了一眼周圍黑壓壓的人群,微微一笑,然後順著木梯,登上了廣場上搭建的臺子。

這是陳策之前給馬周商量過的,設立技術扶持部門,若是有人能弄什麼突破的技術的東西來,都可以到技術扶持部門領取一筆豐厚的獎金,並且技術也會得到有效的保護。

就是類似後世那種專利註冊、商標註冊那種。

目的是為了鼓勵百姓能對技術發展感興趣,如果能培養出幾個科學愛好者,那更好不過了。

光靠陳策從商城裡面掏東西出來,大家用著是方便,但是原理、技術這些,大家都不知道。

每當陳策拿出新東西出來,大家只會喊“大佬,六六六;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所以,陳策昨日才拿出一些適合現在環境的技術來拍賣。

既然技術都拿出來了,索性就乾脆弄個技術扶持部門出來。

“喂喂喂……”

陳策對著話筒試了試音。

下方的人群立馬安靜起來。

“今日打擾大家寶貴的時間,是因為白石城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叫做技術扶持部。”

陳策站在臺上侃侃而談,道:“這技術扶持部,面向的是能改良各種事務上的器具。”

“什麼叫技術改良?比如張三,他覺得覺得現在風箱不好用,於是改良出一種更省力、出風量更大的風箱,這種就叫技術改良。”

“只要經過技術扶持部的稽核,就可以領取到一筆豐厚的獎金,並且,這風箱如果想要大規模的生產販賣,一可以向白石城的風投部門申請資金投入,這部門還未組建,但過段時間就會有了,自已就能開工廠,二可以和商家、世家等搭夥組建工廠,三也可以把這技術直接賣給他人。”

等陳策說完,下面的人群聽了個雲裡霧裡,只知道,什麼技術可以領錢,還能拿去開工廠等等。

“郎君,我這有個東西,不知道是不是您口中的改良技術。”

人群中,忽然響起一個突兀的聲音。

眾人聞聲望去,只見人群中一個年近五十的農家漢子,緊張侷促的舉著手。

陳策點了點頭,讓那農家漢子走到臺上來。

這農夫漢子當然是陳策找人假扮的,他即將拿出來的東西,也是陳策給他提前準備的。

若不實際演示一遍,光靠嘴巴說,一句兩句還真說不清楚。

不如,讓眾人用眼睛來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農家漢子身後跟著三個青年,青年手中抬著一物,走到臺上。

“請問老翁,這三位身旁的是何物?”

陳策指著臺上放著的東西,露出好奇之色。

“這,這是我改進的犁。”老者畏畏縮縮,一副緊張的模樣。

陳策忍不住的給他豎了個大拇指,這演技還真可以。

陳策上前幾步,打量了一圈,問道:“哦?你這犁跟大家日常用的犁有什麼不一樣嗎?”

老者抿了下嘴唇,像是在回憶,又像是在整理言語,片刻之後才說道:“現在大家用的犁是漢代流傳下來的長直轅犁,不僅費人,而且也不好操作,尤其是轉彎時,一點也不靈活,所以我就在想,能不能把這種笨拙的犁改得小巧一點,哪怕是一個人也能拖動。”

下方的人聽到這,頓時一片噓聲。

這犁都用了三百多年了,雖然確實有點費人費力,但一直都用它耕地。

若是真有那麼好改進,恐怕早就被人改進了,還輪到到你一個農家漢?

況且,一個人就能拉動犁?這怕不是在做夢?

聽到下面人群的噓聲,老者側頭看了看,心中緊張得不得了,連手心都冒出細汗。

陳策則是鼓勵的看著老者,點了點頭。

“然,然後,我就慢慢的……就弄出臺上這犁。”

老者一激動,好多說辭都忘記了,只斷斷續續的憋出這句話來。

看見郎君一直盯著自已,老者硬著頭皮補充道:“這犁跟長直轅犁相比,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畜力。”

“最重要的是,長直轅犁一天能犁一畝地,而我這犁只需一人一牛,一天能犁三畝地。”

“什麼?一天犁三畝地,這老頭怕不是在開玩笑?”

“我都懷疑這老頭到底種沒種過地。”

“這老頭一看就是騙子,郎君千萬不要被這老頭騙了啊。”

“對,郎君你千萬不要上當!”

……

下方的人群頓時變得嘈雜起來,甚至有人高呼這老頭是騙子,讓陳策不要上當受騙。

聽到下方陸陸續續傳來的“騙子”的聲音,老頭快哭了。

這東西是郎君給我的啊,郎君讓我今天拿上臺來的,小老頭我咋就成了騙子了?

要說騙子,郎君才是最大的騙子啊。

陳策對著人群,用手往下壓了下。

等人群安靜了些,陳策才開口道:“各位,這老翁說的是不是真的,技術扶持部會去驗證,倘若是假的,馬縣令會把他抓去勞改;倘若是真的,那就應該得到獎賞。”

“這也是技術扶持部,成立的原因。”

說著,陳策對著馬周點了點頭。

隨即馬周就讓身後的工作人員端著一個托盤,走了陳策與老頭中間。

陳策用手揭開托盤上的紅布。

只見托盤裡面靜靜放著三錠銀錠。

“這銀錠是一百兩一錠,共有三錠。”陳策指著托盤道:“這位老翁,這三百兩銀子就當是預定的獎金,若是等技術扶持部驗證為真,還有七百兩銀子的獎金。”

臺下的人聽到陳策的話,一片譁然!

就這什麼改良後的犁,就能得到一千兩銀子的獎勵?

郎君,大家知道你有錢,但是也不能這樣亂使錢吧。

當然,更多的人是心中冒出莫名的想法。

就連一個老農漢都能改良東西,自已比這老農漢強多了,萬一自已改良個什麼東西,得到什麼技術扶持部的認可,豈不是也能得到一千兩銀子?

陳策讓老農漢接過托盤,問道:“對了,這犁叫什麼犁?”

老農漢道:“曲轅犁……”

……

(特此說明一下,曲轅犁是唐代出現的,一種記載是在晚唐,出現在江東,所以也叫江東犁,另一種記載是在陝西三原發現的貞觀四年(630年)李壽墓中壁畫上的牛耕圖上,已經出現了曲轅犁的影象‌,為了劇情,我就按照曲轅犁出現在晚唐時期來寫的。還請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