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貫!還有沒有更高價的?”

馬周看了一眼人群,見沒人繼續報價,敲了敲木錘,道:“恭喜八十八號,成功拍得白石城紡織機圖紙。”

五千貫,其實不算多。

而且用五千貫就能拍得這紡織機的圖紙,簡直是撿了天漏。

今天來的這些商賈,都是馬周挑選過的。

那些大世家,大商賈,馬周並未通知。

原因是郎君提過,不能讓一家獨大,壟斷市場。

有競爭,技術才會進步,只有技術進步了,各行各業才能快速的發展。

所以,扶持一些中小世家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件拍賣的是鍛鐵技術。”

馬周又拍了拍手,工作人員拿著一些刀劍、農具走了進來。

眾人看著這些明晃晃的刀劍,沒什麼感覺。

畢竟刀劍要使用後,才知道好與不好,光看外觀,分辨不出來的。

等這些兵器擺放好以後,有兩個衙役走了進來。

這兩衙役都是有武藝的那種。

兩人也沒廢話,對著陳策跟馬周行了一禮後,拿起桌上的刀劍,就對砍了起來。

一時間,下方的人,只看到火星四濺。

片刻之後,兩個衙役又換了其他的兵器,火拼在一起。

除了農具,其他的武器都被使了個遍。

待兩人停下來後,馬周這才繼續說道:“他們兩人,其中一人使用的大唐的鍛造之法鍛造的刀劍。”

“而另一人使用的是白石城推出的新的鍛造之法,叫做蘇剛法。”

“這種鍛造之法鍛造出來的刀劍更具堅韌,更鋒利,以及更耐用。”

馬周說完,那兩衙役就把手中的刀劍遞給在場的商賈觀看。

只見一人手上的刀劍豁口大而卷,還很多;而另一人手上的兵器雖然刀刃上雖然有豁口,但是淺而不多。

看過以後,眾人哪還不明白,這什麼蘇剛法鍛造出來的刀劍,比大唐弄出來的好多了。

只是這鍛造兵器,除非得到朝廷的允許,還有監管,才可以鍛造跟販賣。

私自打造兵器,可是違法的。

而能獲取朝廷頒發資格的,根本就不是在場這些小商賈,而是那些大世家,權貴。

所以,大家知道獲得這什麼蘇剛法,能賺取鉅額財富,但沒有一人開口競價。

有錢賺沒命花,跟有錢賺有命花,大家還是分得清楚的。

馬周對於這種情況,早有預料,笑著對下方說道:“如果大家有顧慮,兵器咱們打不了,但是農具、器具,這些完全沒問題。”

下方的人群聽聞馬周如此說,都有些意動。

只是,一旦這蘇剛法傳出去,朝廷必然會知道。

到時候,朝廷把這蘇剛法要去是小,萬一不允許民間用這蘇剛法,那就虧大了。

“這蘇剛鍛法,跟之前的拍賣不一樣,只需五百貫,就可以買入,而且不限人數。”

眾人聽了,只覺得這方法好。

在場的有一兩百人,若是大家都購買了這鍛造之法,那麼朝廷想要管控,不讓蘇剛鍛法流出去都做不到。

況且,只需五百貫。

這麼便宜的價格,哪怕被朝廷要去,也虧不了什麼。

多跑一兩趟貨,就能賺回來。

於是許多人人都舉起了手中的牌子,只是沒人說話而已。

馬周點了點頭道:“若是大家對這蘇剛鍛法感興趣,拍賣結束後,可到後臺單獨購買。”

“接下來,拍賣的是……”

……

一場拍賣會,進行了半日。

等結束後,大家都喜笑顏開的從會場走了出來。

拍得這些技術圖紙,真的可以當傳家寶一樣,傳給子孫。

靠這些,都能賺到錢,而且是大錢!

馬縣令提出必須要在白石城建一個廠或者作坊,才允許在大唐其他地方建作坊進行生產。

這種小要求,對於這些技術圖紙來說,簡直不值一提。

不知道為什麼郎君要把這些東西拿出來拍賣。

一般人,別說拍賣,就連家裡的人都要防備一手,生怕被人學了去。

唯一能解釋的是,郎君看不上這些技術圖紙,所以才不在乎。

想到交易所的那些東西,眾人無奈的搖了搖頭。

還得是郎君,只有郎君才有這般手段跟魄力。

“郎君,本月城外新建了四個工廠,分別是咱們開的造紙廠,長安來的李老闆開的印刷廠(購買技術後),朔方過來的周老闆開的石料廠,還有洛陽來的張老闆開的木材廠。”

“另外,從年後,移居到白石城並登記的共有八千二百三十一人。”

“還有就是,申老去帶水泥路的鋪設,丁區的民房建設進度就落下了,從開年,到昨日完工的民房只有一百六十九座。”

陳策靜靜聽著馬周對白石城這段時間的彙報。

等馬周說完後,陳策才開口說道:“外地人移居到白石城要做好後續問題,該有福利待遇,都要給到位,白石城的發展,離不開大量的人口。”

“建房目前要放在首要任務,我想要不了多久,會有一大批青壯會送到白石城,若是住的地方都沒有,這些人怕是不好管控。”

“今天拍出去的十幾項技術圖紙,還要跟進後續問題,必須要在白石城建廠建作坊才行。”

“對了,前段時間我給馬兄說的,建個醫學院,不知道咱們白石城的郎中對這個學院有什麼想法?”

聽到陳策的詢問,馬周想了一下,答道:“這建醫學院容易,只是想讓郎中當老師教學,我親自去見過好幾個郎中,都被委婉的拒絕了。”

“這醫術都是代代相傳,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不是子嗣,根本就不會傳授。”

陳策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不過,現在的醫生,也就是郎中太少了,而且醫術也是參差不齊,關鍵沒人會做外科手術,不管傷口多大,直接一把草藥,然後纏上繃帶就行。

而傷口縫針,好像要到明朝才會出現。

白石城人口一多,醫療條件不行,也是一個大問題。

陳策下一步打算鼓勵生育,穩婆接生那一套完全就是聽天由命。

所以,發展醫療,真的是重中之重。

……

(各位讀者大大,本書在沒寫到100萬字是不會完結的。另外,還請有的讀者高抬貴手,不要整我了!本來這書成績就不好,膩時不時的說斷更、完結什麼的,非常影響本書的流量!跪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