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我大宋有岳飛
劇透歷史,從紅場閱兵開始 浮黎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唐朝滅亡之後,華夏再一次進入了混亂的時期,而正是趙大結束了這一切,因此,趙大對於自己的評價十分好奇。
自唐朝中期以來,地方的節度使就時常發生擁兵自重的問題,而趙大則巧妙地使用了‘杯酒釋兵權’的法子,巧妙地罷去了禁軍將領以及地方藩鎮的兵權,將兵權再度集中起來,防止以後發生政變。
他咧嘴一笑,自以為就這一手都能比得上唐太宗李世民了。
可是接下來他就笑不出來了。
【斧聲燭影事件之後,趙匡胤駕崩,其弟弟趙光義繼位,趙光義原名趙炅。】
【在趙光義繼位之後次年親征太原,滅北漢,自此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趙匡胤臉色一變,趙光義滅了北漢他很高興,但是這什麼斧聲燭影,他不喜歡。
很明顯,這不是什麼好事。
眼見著趙光義快來了,趙匡胤的眼中閃過一絲殘忍。
既然他對自己有加害之心,那麼自己就不得不防備了。
天幕之上還在繼續播放著畫面,只不過,趙光義的心裡就不那麼自在了,他本來想著趁著今天晚上灌醉自己大哥,然後做皇帝,這天幕仙人一攪和,直接讓自己的計劃泡湯了。
“為之奈何啊....”
看向近在咫尺的皇宮,趙光義卻是一步也邁不出去了。
【趙光義收復北漢之後,打算乘勝追擊,拿回燕雲十六州,沒想到兵敗高粱河。】
【無奈之下,只得騎著驢車逃走,令人驚奇的是,他在身負一箭的情況下,居然還能騎著驢車風馳電掣地甩掉身後的追兵。】
【這件事情到現在都是未解之謎。】
公元986年,趙光義再度雄心勃勃地發兵北伐,意圖一舉收復失地,重振大宋雄風。然而,戰爭的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宋軍兵敗如山倒,趙光義深感痛心疾首,從此對遼國採取了守勢。在這之後,趙光義並未放棄對邊疆藩鎮的征服之夢。
他派遣大軍對党項、交趾等自唐末以來便割據一方的邊疆勢力發動進攻,希望能將這些地區納入大宋的版圖。然而,現實卻再次給了他沉重的打擊,這些邊疆勢力憑藉著地利和人和,頑強抵抗,宋軍屢戰屢敗,未能成功征服。
面對連番的失敗,趙光義深感無奈和沮喪。
於是奉行‘守內虛外’政策,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建崇文院,編纂《太平御覽》等書,並大規模擴大科舉取士,加強“重文”風氣。
趙光義採取治國馭將方針,明顯地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
【18:55:26,王安石變法。】
【19:01:04,王安石變法失敗,北宋國力衰退。】
【19:12:04,金國建國。】
【19:16:25,金國攻打汴京,擄走徽欽二帝,史稱“靖康之恥”。】
“什麼?!!這怎麼可能?”北宋的朝堂上,一片譁然,每位皇帝都面露震驚與憤怒。
“金國竟然擄走了我們的兩位皇帝?!這簡直是對我們大宋的侮辱!”
“這簡直是個笑話!我們大宋的皇帝,竟然會被敵國擄走,這傳出去,豈不是要讓天下人恥笑!”
唐玄宗時期雖然也曾遭遇過安史之亂,但至少皇帝還有逃亡的機會,可現在的大宋,卻直接丟了兩位皇帝!
這讓每一位皇帝都感到無比屈辱。
“想我北宋,國力雄厚,科舉制度完善,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為何會有如此昏聵的皇帝!”趙匡胤臉色鐵青,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大宋,竟然會落到如此地步。
冷靜下來之後,他開始深入思考這個問題。
自己剛剛透過杯酒釋兵權,剝奪了好些地方的兵權,正準備派文臣到地方任職,剝奪節度使的行政權,這一切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穩固大宋的統治。
難道,我重文抑武的策略真的錯了嗎?”趙匡胤喃喃自語,眉頭緊鎖,心中充滿了疑惑和迷茫。他回想起自己登上皇位以來的種種決策,那些旨在穩固江山、安定民心的政策,難道真的有什麼問題嗎?
“不,唐後期以來的武人專橫,藩鎮割據的問題還是要解決。”趙匡胤深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他深知,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武人的跋扈和割據一方的藩鎮是威脅朝廷穩定的毒瘤,必須加以剷除。
“待朕好好想想才是。”趙匡胤喃喃自語,他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明月,陷入了沉思。他明白,治理國家並非易事,需要深思熟慮、權衡利弊。重文抑武的策略或許有其弊端,但也不能因此全盤否定。
“嗯,是了,萬萬不可矯枉過正。”
趙匡胤突然想到,如果過於強調文治而忽略了武備,那麼國家的安全又將如何保障?他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夠抑制武人的跋扈,又能夠保持國家的強大。
這時,趙匡胤突然想到了天幕中提到的事情。
他皺起了眉頭,心中湧起一股不安。天幕中提到王安石變法失敗,北宋才日漸衰退。這讓他不禁開始思考,如果變法成功的話,北宋的實力是否能夠保全一段時間呢?
“難道是像秦國商鞅變法時,觸動了諸侯的利益,沒人支援才會失敗嗎?”趙匡胤自言自語,他開始在心中推演各種可能的情況。他知道,變法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朝廷的支援和百姓的擁護。如果變法能夠得到朝野上下的支援,那麼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想到這裡,趙匡胤下定了決心。他轉身回到桌前,拿起筆來,開始起草旨意。
“來人,擬旨!”趙匡胤高聲喚道。
不久,一名宦官走了進來,恭敬地跪在趙匡胤的面前。
“陛下有何旨意?”宦官問道。
趙匡胤沉聲道:“後世如有王安石變法,朝廷需大力支援。若有違者,斬!”
宦官低頭應是,然後迅速退下,去擬寫旨意。
趙匡胤看著宦官離去的背影,心中終於有了一絲輕鬆。他知道,自己不能改變過去,但可以透過這道旨意,為後世留下一些警示和指引。他希望,北宋的江山能夠長治久安,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平復了心情後,趙匡胤繼續看起了天幕。
【19:16:25,趙構稱帝。】
【19:18:57,岳飛大敗金國完顏宗弼,有望收復中原。】
看到岳飛的詞條,趙匡胤心中頓感寬慰不已,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彷彿要將這份欣慰吸入肺腑之中。他想起自己建立宋朝的艱辛,以及歷代先皇們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所付出的努力,如今看到岳飛這樣的名將嶄露頭角,他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
他輕輕撫摸著詞條上的字跡,低聲念道:“秦有殺神白起,漢有封狼居胥霍去病。”唸完這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將,他頓了一頓,臉上露出更加自豪的笑容,“我宋朝也有名將岳飛吶!”
周圍的大臣們聽到這句話,紛紛露出了喜悅的神情。他們知道,岳飛的名字已經成為了宋朝的驕傲,他的英勇事蹟已經傳遍了四海。一位心思活絡的大臣立刻跪拜在地,高聲說道:“恭喜陛下!有此名將,我宋朝必定能夠一雪前恥,重振雄風!”
趙匡胤聽到這話,心中更是歡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