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被歷史冤枉的嬴政
劇透歷史,從紅場閱兵開始 浮黎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陛下,何故如此憤怒啊?”姜太公步入大殿,見周武王面色鐵青,心中不禁一驚。
周武王抬頭見是姜太公,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轉為憂慮:“太公,你來得正好,寡人有一事煩心。”
姜太公捻著鬍鬚,沉聲道:“陛下但說無妨,老臣定當竭盡全力。”
周武王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寡人夜觀天幕,發現我大周將來要出現一個禍患啊。”
“哦?竟有此事?”姜太公眉頭一皺,心中也不禁有些擔憂起來。
周武王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天幕之上所顯示的一切,讓寡人憂心忡忡。那禍患恐怕會對我大周造成極大的威脅。”
姜太公聞言,沉思片刻後問道:“陛下可知那禍患何時會出現?”
周武王搖了搖頭:“寡人也不知,但天幕顯示,那禍患距今恐怕還有幾百年的時間。寡人縱然是有翻天的本事,也不可能跨越時空去阻止它。”
姜太公聽後,沉默良久,似乎在思考對策。
最後,他抬起頭,看著周武王說道:“陛下,眼下天下初定,您又是天子,何不立下祖訓,設立有司,以此來防範那未知的禍患呢?”
周武王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太公所言極是!寡人這就下旨,立下祖訓,設立有司,確保我大周國祚綿延不絕!”
天幕繼續播放著以後的歷史。
【7:47:52,周幽王,那位歷史上的殘暴昏君,他的行為總是讓人瞠目結舌。他痴迷於褒姒的美貌,不惜一切代價只為博得她的一笑。以烽火戲諸侯,最後犬戎作亂,諸侯不進行援救,西周因此滅亡。】
【8:13:14,晉文侯、申侯、秦襄公、鄭武公等立姬宜臼為王,即周平王,史稱“二王並立”。周平王不得不遷都洛邑。晉文侯攻伐周攜王,將攜王誅殺。】
【8:22:54,隨著繻葛之戰的爆發,周天子的威嚴一落千丈。戰後,周王室開始衰弱,諸侯國勢力大增,競相爭霸。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華夏進入了春秋時期。周天子雖然仍保持著名義上的尊號,但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
周武王深吸一口氣,眼神中幾乎噴薄出憤怒的火焰,他猛地握緊拳頭,彷彿要將一切不滿都捏碎在掌心。他的聲音充滿了憤怒與失望:“氣煞我也!我大周怎的如此不濟,先有周厲王之亂,如今又出了個周幽王,真是氣煞我也!烽火臺乃聯絡各諸侯之重要工事,居然僅僅為了取悅一個女子,就輕易點燃,這簡直是對大周朝的褻瀆!”他瞪大了眼睛,緊盯著天幕上顯現的景象,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原本,他是懷著好奇和期待的心情來觀看這天幕顯示的,但沒想到看到的卻是這樣一幕令人失望和憤慨的場景。周武王直接氣得拂袖而去,命令史官仔細記錄後面的事情。
....
嬴政看著天幕上面顯示的景象,連連點頭,天幕上面的歷史倒是公正,不偏不倚。
大秦的先祖秦非子原是惡來之後,因為有功勞,被周天子賞賜了一塊封地,老秦人也正是從這時候一步一步積累,逐漸成長壯大的。
到了春秋時期,與秦國有關的歷史也就多了起來,看到這裡,嬴政的心中不免有些緊張,天幕究竟會怎樣評價大秦呢?
【8:40:21,齊桓公稱霸。】
【8:42:47,晉文公稱霸。】
【8:49:32,秦穆公獨霸西戎。】
【9:03:05,楚莊王問鼎中原。】
【9:37:26,老子開創道家思想,開始出現諸子百家爭鳴,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縱橫家、雜家等開始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
【10:03:04,勾踐臥薪嚐膽,滅掉吳國。】
吳國....
“什麼?”
吳王夫差看著天幕上的畫面,露出震驚的神色,原來勾踐這傢伙藏得這麼深,自己把他放回去那不就是放虎歸山了?
不行,要儘快把他追回來。
“伍子胥,你去把勾踐給我抓回來,此獠斷不可留,我要把他親手在父王的墓前誅殺!”
伍子胥聞言連忙應下,自家大王居然因為天幕的原因變得稍微有些勵精圖治起來,身為臣子的他怎能不高興。
臨走之前,伍子胥秘密找到吳王夫差,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大王,我認為之所以先前您會放鬆警惕,除了越國的原因,應當還有我們內部的原因。”
“內部的原因?你是說....”
“確實如此,據我所知,昔日勾踐曾精心挑選美女珠寶,獻於伯嚭,其背後所藏之禍心,猶如暗夜中的狼煙,預示著不祥之兆。我憂心忡忡,惟願大王您能明智決斷,對此事予以嚴懲,以免禍及國家。”
吳王夫差聽完伍子胥的彙報,臉上的笑意瞬間凝固,化作一抹陰沉的怒意。
他深知伯嚭平日裡的阿諛奉承,不過是表面的功夫,卻沒想到他竟敢揹著自己,做出這種吃裡扒外的勾當,簡直是無恥之尤。
夫差的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心中的殺意已然決堤。
他猛地一拍龍椅,厲聲喝道:“傳伯嚭覲見!”
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盪,如同雷霆一般震撼人心。
不一會兒,伯嚭便匆匆趕來,臉上帶著忐忑不安的神色。他深知自己所作所為已經敗露,此刻面對吳王夫差的怒火,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恐懼感。
然而,他畢竟也是老謀深算之人,很快便平復了心中的慌亂,故作鎮定地走到夫差面前,深深一禮。
吳王夫差冷冷地打量著他,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他早已從天幕劇透中得知吳國的一切動向,自然也能夠想象得到伯嚭的所作所為。
此刻的他,就像一位高明的棋手,將一切局勢都掌控在手中。
“伯嚭,你可知罪?”夫差的聲音冰冷而威嚴,彷彿一把利劍直刺伯嚭的心頭。
伯嚭心中一顫,但表面上仍強裝鎮定,試圖為自己辯解:“大王明鑑,臣對吳國忠心耿耿,何罪之有?”
夫差冷笑一聲,道:“你收受勾踐的賄賂,背叛吳國,還敢說自己無罪?真是大不敬!”
伯嚭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知道自己已經無法狡辯,只能低頭認罪。然而,他心中仍抱著一絲僥倖,希望能求得夫差的寬恕。
可惜,吳王夫差早已下定決心,要嚴懲這個背叛國家的罪人。他冷冷地說道:“伯嚭,你的罪行罄竹難書,念在你曾為吳國效力多年的份上,本王賜你全屍。來人,將他拖出去斬了!”
隨著夫差一聲令下,兩名侍衛立刻上前,將伯嚭拖出了大殿。伯嚭的求饒聲漸漸遠去,最終消失在空氣中。
話分兩頭,越王勾踐這邊可就慘了
勾踐剛剛用顫抖的舌頭舔完那苦澀至極的膽汁,準備起身去田間勞作,以體驗百姓之苦,磨礪自己的意志。
然而,就在他低頭準備扛起農具的那一刻,天幕上的大字和畫面就直刺勾踐的心頭,讓他感到一股寒意從腳底迅速蔓延至全身,彷彿連靈魂都在這股寒意中顫抖。
手中的耒耜,那本是農夫用來耕作的農具,此刻卻如同燙手的山芋,讓勾踐無法繼續握住。它“啪嗒”一聲掉落到了地上,濺起一片塵土。
“苦也!”勾踐喃喃自語,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他深知,這天幕所預示的絕非好事。
越國目前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國力尚未恢復,根本無力與強大的吳國抗衡。
若是吳王夫差得知此訊息,派兵前來征討,那麼自己這個越王,恐怕將難逃一劫。
想到此處,勾踐心中一陣惶恐。
他慌忙起身,一路小跑找到范蠡,希望能夠從這位智謀過人的謀士口中得到一些對策。
范蠡是越國的重臣,也是勾踐的得力助手,他深知越國的處境和勾踐的困境。
“範卿,你看這天幕上的劇透,是不是預示著吳國即將對我們發動進攻?”勾踐焦急地問道。
范蠡抬頭望了望天空,眉頭緊鎖。他沉默片刻,然後緩緩說道:“大王,此事確實非同小可。我們必須立即加強防備,同時積極尋求與吳國和談的可能。只有這樣,才能暫時緩解我們的危機。”
勾踐苦笑一聲,“和談?真的可以和談嗎?”
.....
【10:19:54,趙魏韓三家分晉,進入戰國時期,歷史口訣: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
【商鞅變法,秦國崛起】
嬴政站在高臺上,目光深邃地凝視著前方。
他看著那片天幕,彷彿能從中窺見歷史的波瀾壯闊。
戰國初期的秦國,制度落後,發展滯後,與其他六國相比,顯得尤為黯淡。
然而,正是從商鞅變法開始,秦國逐漸嶄露頭角,崛起於諸侯之間。
“舊制度徹底廢除,經濟得到發展,秦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嬴政自言自語道。
他的聲音之中,透露出對商鞅變法的深深敬意。
他知道,商鞅的變法不僅改變了秦國的命運,也影響了整個戰國時期的格局。
可以說,沒有商鞅的變法,就沒有秦國的強盛,更沒有他嬴政日後的統一六國。
然而,商鞅的變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他深知變法會侵犯到貴族的利益,但他義無反顧地推進著改革。最終,他落得車裂的下場,令人扼腕嘆息。
“如果商君能夠看到天幕,知道他在後世的歷史中留名,朕也沿用他的變法,想必也會死而無憾了吧。”嬴政心中一陣感慨。
他彷彿能看到商鞅那堅定的眼神和無所畏懼的身影,心中湧起一股敬意和欽佩。
他想到自己上位後,也一直在繼續執行商鞅的法家政策,努力推動著秦國的發展。他削弱了舊貴族的實力,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得秦國更加強大。
“這一切都是商君的功勞啊!”嬴政心中感慨萬分。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夠站在這裡,俯瞰整個天下,都是因為有了商鞅的變法作為基石。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收斂心神,繼續觀看天幕。
【10:34:54,秦國和六國之間的合縱連橫博弈,正式展開。】
【10:55:47,長平之戰後,自此秦國再無敵手。】
【11:01:38,秦莊襄王駕崩,嬴政登基。】
【11:08:46,嬴政奮六世之餘烈,天下歸一,自此華夏大地迎來大一統時期,封建時代正式開始。】
【天上有鯤鵬,展翅翱蒼穹。六合只一掃,四海成一統。功蓋昔堯舜,誰可與我同?】
【嬴政德配三皇,功蓋五帝,稱始皇帝,希望大秦能夠千秋萬代傳承下去。】
【他振長策御宇內,執敲撲鞭笞天下,吞二週,亡諸侯。】
【他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
【他車同軌,書同文,統一貨幣度量衡。】
【他北擊匈奴,修築萬里長城;】
【他南征百越,修築靈渠,溝通南北。】
【後世尊稱秦始皇為——“千古一帝”!】
【如果沒有始皇帝,那麼天下或許仍舊是分裂狀態,而正是因為有了嬴政,有了祖龍,歷代皇帝才一代又一代想要完成一統,這也為後世的文明延續奠定了基礎。】
嬴政猛地站起身來,身體微微顫抖,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
他雙手緊握,搓了搓手臂,試圖平復內心的激動之情。
回想起年少時,他在趙國作為人質的艱難日子,那段時光彷彿刻在他的心底,讓他永生難忘。
十三歲便繼承了王位,然而王位並非想象中那般風光,內鬥不斷,他不得不步步為營,小心翼翼地應對著各種挑戰。
直到二十三歲,他終於總攬大權,隨即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戰爭。他親自指揮軍隊,先後滅掉了六國,每一次勝利都讓他更加堅定了統一天下的決心。
僅僅用了九年時間,他便結束了五百五十年春秋戰國時期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讓天下得以安穩,四海歸一。他的心中充滿了自豪和成就感,因為他知道,自己為這片土地和百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和平與繁榮。
為了鞏固統治,他頒佈了一系列措施,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進行改革。雖然這些措施在初期引起了一些不滿和反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成效逐漸顯現出來。
他修建了秦直道,使得各地的交通更加便捷;修建了長城,抵禦了外敵的入侵;還修建了靈渠,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和發展。
這些工程不僅加強了國家的統一和穩定,也讓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在他大秦,老百姓從來沒有說他是個暴君。(據考證,睡虎地秦簡的出土證明了秦朝的律法之嚴謹,而且證明了秦始皇並不是個暴君。)
可六國餘孽總是藉機生事,用他們的苛政,造謠是自己的意思,煽動百姓造反。
但他在位期間,哪裡有過大規模暴動。
他深知,只有保持國家的穩定和統一,才能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就連修建長城也不過徵召不去罰2套鎧甲的錢,逾期3至5天要遭斥責,逾期6天罰一個盾的錢,但是因為下雨等天氣原因造成逾期的,免除處罰。
(可見,陳勝吳廣起義純粹是為了找個藉口罷了,至於他們身後所代表的利益集團是誰,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至於修長城?修長城其實是‘鐵飯碗’,如果當時的罪犯或者拖欠債務又無力償還者,必須以勞役來抵債。
(修築長城一天的工資相當於今天的160元,扣掉自費的食宿120元,一個月下來的還餘4800元。比現在大部分的打工人工資都要高,而且秦法嚴苛,少有貪汙受賄的人。)
如今這後世的仙人居然也肯定了他的功績。
嬴政臉上難掩興奮和激動,隨即仰天長嘯:
“千古一帝!彩,彩!哈哈哈......”
殊不知,他很快就笑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