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
病嬌反派刷爆主角好感度 喵嗚醬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一道紅光劍影從空中劃過,隨後便見到一位老者御劍而來,此刻他眉毛倒豎,渾身煞氣,甚至還來不及看清他究竟做了什麼動作,須臾之間,就將對面那一身黑袍的魔道修士打的口吐鮮血,撞得地動山搖,林間野獸一派逃竄。
山體間的碎石一路滾落,有些落入了那清澈的小河中,驚得魚蝦亂跳,卻不見激起半點水花,好似被一道看不見的柔風拂開——梳的整齊的髮髻、欠揍的笑臉、滴水不沾的道袍,只見一位相貌英俊的年輕修士於溪水中現出身形,朝著那御劍凌於半空的白眉修士拱了拱手,笑吟吟道:
“驚擾師尊再次千里之外遠來解救,弟子深感慚愧。”
老者翹起一邊鬍子輕哼了一聲,卻是皺著眉頭,用那佈滿擔憂的目光將這混不吝的臭小子從頭到尾、認真細緻地打量了一番,確認愛徒身體無礙,不曾受傷後,這才散去滿心的擔憂,換下那副緊張的神情,從半空中瞬移至地面,端的是一副衣袂飄飄,仙風道骨的高人風範。然而。開口卻是:
“每次領任務下山都要給我惹麻煩,你這臭小子,為師遲早要被你這逆徒氣出血!趕緊跟我滾回宗門閉門思過去!”
那英俊青年聞言,彷佛受了什麼天大的委屈一般,將滿臉的燦爛笑容一收,擺出一副委屈至極的表情,道:“弟子從來安分守己,不去招惹麻煩,但也不知是否因天賦太高,因此運氣總不太好,師父您老人家這麼說我,弟子可真真是太冤枉了……”
話音未落,卻聽見又是一片山石滾落的嘈雜之聲,原來是先前被青年他師父一掌轟暈的魔道修士醒了過來,只見他滿臉是血,無比悽慘的倒在地上,咬牙切齒道“我才是運氣不好,倒黴透頂遇上了你們師徒倆,清遠老兒,有本事你就給我個痛快!”
這魔修剛放完狠話,清遠真人還未來得及有所反應,那上一刻還乖巧地立在一邊跟師父賣乖裝可憐的青年忽然抬手,只見空中一道紫光閃過,這可憐的還沒反應過來的魔修已求仁得仁,在眨眼間被轟成了渣。
“離硯!”清遠真人有幾秒愣神,隨即眉頭怒挑,大聲喝道,“為師本打算將他抓回門派細細審問一番的,你幹什麼這麼急著動手?”
名離硯的年輕修士又是一副滿臉無辜的表情,混不吝地說道:“剛剛不是師父您老人家說讓我趕緊跟你滾回師門閉門思過嘛,若是帶著這礙事的傢伙,那還如何快的起來?”
狡辯的話不斷從嘴裡吐出,離硯的注意力卻是全部集中在那魔修隕落之處,事實上,他正以意念死死的“盯著”那堆殘骸上方浮著的兩行字。
這是離硯的秘密,這普天之下,只有離硯一個人能夠看到。
【運氣值】9
【等級】炮灰反派,倒黴透頂
早在先前在與這魔修纏鬥之時,離硯就將他頭頂兩行字看過八百遍了,因此他記得很清楚,他可以確認,在當時這魔修的評價裡是絕對沒有倒黴透頂這幾個字的!
這一刻離硯甚至有些顫抖,他的心頭剎時一片火熱。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命運是可以有機會改變的!他心頭陡然生出濃烈的欣喜之情。。。。。。只是,現在並不是細究的好時機。
在離硯火熱目光的“注視”下,那兩行只有他能看見的奇怪字元緩緩散去,最終歸於虛無。
一代魔頭就此隕落,在那一堆殘骸中,留下一隻黑漆漆的儲物袋,靜靜的躺在那裡,似是正等著人來將它拾起。
“你這臭小子,我真是將你慣的無法無天了!”清遠真人並未察覺到離硯的心不在焉,口中雖是訓斥,好似生氣了一般,但其實他並未將此放在心上,他覺得自己只是在和小徒弟鬧著玩呢。
清遠真人並不知曉,離硯之所以那麼急著滅去那魔修,其實是為了“殺人滅口”。
離硯並不想讓清遠真人從魔修口中知道,自己僅憑區區築基期的修為,就能和已經是金丹後期的老魔頭纏鬥五天五夜不敗,而且不僅毀掉了魔修的本命法寶“萬魂幡”,還破開了他設下層層禁制,這才等來清遠真人的救命一擊。。。。。。
在清遠真人看來,自己的寶貝徒弟只有築基期,不幸碰上了金丹期的魔修,那肯定是吃了不少虧、受了天大的委屈的。現在離硯親自動手滅了這魔頭,這是在跟自己撒嬌呢,也算是為他自己出了口惡氣,實在是沒什麼大不了的。
要知道,金丹後期的魔修和普通築基期的修士,那其中的實力差距幾乎是一個天一個地。自己的徒弟就算天賦再高,還有諸多護身的靈器寶物,但在清遠真人的判斷中,他最多也就能在這魔修的手中撐上三炷香的時間,再多的話,那除非是妖孽了!
——但顯而易見,離硯即便不是妖孽,也極其不簡單,他不想讓師父還懷疑自己,所以他必須殺人滅口、掃除後患。
此時離硯已經回過神來,換上了一副大義凜然的表情,道“我們天機派之人向來正義,這魔頭金丹已經被師父您擊碎了,宛若廢人活著也是痛苦不堪,只想求一個痛快,我們又何必去為難他一個將死之人呢?”
胡攪蠻纏,投巧賣乖地轉移話題,離硯用這一招來消除懷疑可謂是屢試不爽。
“行了行了,你這臭小子趕緊給我閉嘴!”話未說完,只聽“嗖地一聲”,道玄真人已經單手拎起還在囉嗦個不停的徒弟,踏著飛劍破空而去。
道玄真人哪哪都挺好的,就是脾氣太急了點。
哪怕他再稍微耐心一點兒,在那魔修殞身的方圓幾十裡範圍內細細勘察一番,定會大吃一驚,那些痕跡絕非普通築基期修士能留下。只能說離硯對自家師父的性格太過了解,打蛇打七寸,拿捏的妥妥的,就這樣輕輕鬆鬆地矇混過關了。
這一物降一物,古人果然說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