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這種科研成果也能叫廢紙?
交易三體,兔子你科技有點野 愛划水的央十一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幾分鐘後,陳農帶著圖紙來到了趙敏的辦公室。
此刻趙敏正在寫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報告,
自從上次發現蘇辰搞出的這個材料後,
趙敏受益良多,整天泡在實驗室裡鑽研材料的精妙之處。
陳農走了過來,“老趙,你先別忙活了,這是不是你的?”
趙敏只抬頭看了一眼,便又低頭寫材料,“那是什麼?”
“列印室發現的,差點被工作人員當廢紙清理掉。”陳農說道。
趙敏哦了一聲,“就廣播裡說的那張圖紙?別逗了陳農,我用過的每張紙都要標明代號和姓名的,這壓根就不是我的。”
“也難為你了,為這事專程跑一趟找我。”
陳農頓了頓道,“碳纖維管的圖紙,你確定不是你的?”
聽聞碳纖維管,趙敏一下子來了興致。
“行吧,拿來我瞅瞅。”趙敏放下筆,“碳纖維管,我猜猜是小劉那邊研究的,還是王一剛研究的。”
劉正明是趙敏的學生,王一剛則是另外一個研究所的。
講道理,這兩人都不會犯這種低階錯誤啊。
接過圖紙,趙敏上下瀏覽著。
漸漸的,他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等等,這是——”
他放下圖紙,拿起手邊的筆,在另外一張白紙上慌亂地臨摹起來。
陳農好奇走過來,“你這又是怎麼了?”
“這組結構我從來沒見過!”趙敏緊張地勾畫著,“這不像是一個簡單的材料組合……”
陳農點頭,“啊對,我知道,一看這就比碳纖維管的模型複雜,會不會是多個模型組合到一起的?”
“想什麼呢,碳纖維管不是一磚一瓦蓋房那麼簡單的事情!”趙敏激動道,“所以我不知道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陳農揹著手,“不是,怎麼連你都弄不明白啊。”
要知道,趙敏是龍國知名的材料學專家,
也是龍科院負責材料研究的扛把子。
如果他都弄不明白,這到底是何方神聖的傑作?
趙敏實話實說,“這是應用物理的範疇,我研究不多;但是從我專業知識的範圍去看的話,這不像是假的。”
陳農一臉懷疑地審視著趙敏。
這趙敏什麼時候變得這麼不嚴謹?
如果按他所說是真的話,如此複雜結構的碳纖維管,很難想象製造出來該有多麼壯觀。
趙敏說道,“要不去找小劉吧,這方面他懂得比我多。”
陳農嘶了一聲,“老趙,你當我是孫猴子啊,到處搬救兵?”
趙敏放下筆,“走走,我跟你一塊兒去。”
現在不光是陳農,
趙敏比他好奇一百倍,
如果真的是他學生劉正明畫出來的,
說明這東西大機率就是真的!
如此一來,碳纖維材料研究,將得到突破性進展!
二人離開科研所,
乘車來到了實驗室。
在進入實驗室前,二人換上了一身白色防化服。
還沒進去,便聽到裡面在憤憤嚷嚷著:
“漂亮國也太過分了!居然說咱們用的是核裂變發電!”
“關鍵他們說,真有智障信!國際新聞全都是罵咱的!”
“簡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要是他們知道咱的可控核聚變技術,非得變個臉色過來巴結!”
實驗室的門開啟,二人見到劉正明正和同事指指點點。
見到趙敏後,劉正明頓時沒了脾氣。
“老師?什麼風把您吹來了!”
趙敏打量著徒弟劉正明,
如此不穩重,怎麼看都不像是能研究出這種成果的人。
他故意問道,“小劉,碳纖維材料這邊搞的怎麼樣了?”
劉正明激動道:
“老師,我正想跟您說這事兒呢!”
“就在昨天,我們剛剛復原了櫻花國三個月前的研究成果!”
對於劉正明的回答,趙敏不好多說什麼。
在奈米技術研究上,龍國起步太晚。
當各國爭相鑽研碳纖維管的時候,龍國連一臺像樣的機器都沒有。
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能有目前的成就,屬實不易。
趙敏頓了頓說道,“這張圖紙,是從你這兒傳出去的嗎?”
一聽這話,劉正明頓時害怕起來。
傳出去什麼?
難不成,是什麼重要資料洩露了?
“老師,我以我的人格作為擔保,絕對沒有傳出任何重要情報!”
趙敏拍拍他的肩膀,“你別緊張,這張紙只是在龍科院內部流傳,算不上洩露資料;
我只是好奇,這是你畫出來的?”
劉正明接過圖紙。
只是看了一眼,他虎軀一震。
“woc,還能這麼整!”
他的反應把陳農和趙敏都嚇了一跳。
只見劉正明揮手找來同事,二人對著圖紙,忘我地交流著上面的細節。
將陳農趙敏直接擱置到一邊。
同事說了幾句後,便小跑進入機房實驗。
“小劉?”趙敏小聲問道。
劉正明回過神,“老師,多虧您給我提供的這張圖紙,解答了困擾我半個月的一個難點問題!”
“老師不愧是老師,就連應用物理這塊都鑽研如此透徹!”
趙敏懷疑人生地看著劉正明,“這圖紙,不是你的?”
劉正明憨憨笑了。
自已要是有這麼牛逼,
成熟的碳奈米材料理論早就搞出來了。
趙敏和陳農面面相覷。
這也不是劉正明的圖紙,
到底是誰留下來的?
十分鐘後,劉正明的同事從機房走出。
“組長,試驗成功了!”
“按照圖紙的結構進行重組,我們的碳纖維管,比之前的強度提升了20倍!”
此言一出,
陳農和趙敏都不淡定了。
圖紙不僅不是劉正明研究的,
還在關鍵時候幫了劉正明一把!
這就說明,
這張圖紙,是真的!
當劉正明的情緒從喜悅中脫離出來的時候,
他方才認識到整個事件的古怪性。
“所以,這不是您的研究嗎,老師?”
陳農如實說道,“在文印室發現的,差點當廢紙銷燬了。”
劉正明當即像對待寶貝一樣把紙捧了起來。
幸好沒毀。
要真當廢紙一樣丟棄了,
這豈不是龍科院、乃至整個龍國最大的損失!
趙敏道,“這肯定是我們龍科院的同志遺漏的,現在的目標,是找到這個人到底是誰。”
劉正明分析道,“龍科院內,除了我、老師,那剩下一個人就是王一剛院士了。”
提起王一剛,趙敏多少有點不樂意。
老王是他多年的競爭對手,二人在科研領域一直不對付。
真要是那傢伙搞出來的圖紙,
指不定要怎麼上嘴臉。
陳農道,“現在看來真的是老王搞出來的成果了,沒想到啊,這麼多年,老王總算出息了一回。
走,現在找他去,看看他還能弄出多少新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