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雖饒恕了鄭國,但秦國皇室的挑撥下,秦王頒佈了”逐客令”,試圖將客籍人士全部驅逐出秦國。

這個決定無疑是錯誤的,可能會導致秦國內才流失,統一全國的目標也因此變得遙遙無期。

事實上,善用人才的力量,勝過百萬雄師。

亂世之中,總有些英才照亮歷史的舞臺。

在那時,沒有他人敢直接諫言,但被逐在外的李斯,卻勇敢地寫下流傳千古的文章,勸誡秦王。

這就是《諫逐客書》——一篇氣魄非凡,論證充分,言辭懇切的文章,它直指秦律的弊端,深深打動秦王之心。

閱讀之後,秦王豁然開朗,立即撤銷逐客令,並急派使者召回了李斯,任命他為廷尉。

從此,李斯的名聲如日中天。

聽完李信關於李斯的講述和他對這個人的認知後,扶蘇陷入沉默,李斯——那位曾參與沙丘 的首要人物,就是他在丞相位置上同意趙高篡改遺命,最終導致千里之外長城駐兵的自已含冤 。

可以說,他是自已的敵人,一個極為強大的敵人,但是無法否認,李斯才華橫溢、能力超凡。

正是由於他的輔佐,秦國才能吞併六國,功不可沒。

這樣的才子,是否真要走向對抗的一邊?

“公子,為何問及李斯?在眾多士人中,即便不在第一之列,他也是位列前茅的賢才。

況且是公子你自已力主啟用秦軍將領,李斯更是進獻了許多批判性的言論,力阻眾人反對!”李信解釋道。

“竟然是李斯諫言?”

“的確如此!”

“李斯,李斯……”扶蘇邊行邊自語,如此能人,還真是難以應對。

回去咸陽,定要試他一番,扶蘇心中暗定主意。

“那麼趙高呢?”扶蘇忽然想起。

“趙高啊,”李信顯得有點驚訝,公子怎麼對一位宦官感興趣了?

“我對趙高了解不多,他身為中車府令,負責 的車輛,中書省負責管理御璽印和筆跡事務,乃是皇上的近侍。

作為宮中之人,我們武人對他知之甚少。

不過,王上的朝會議程和聖旨在釋出後都會交給他整理,然後由丞相實施。”李信解釋道。

“嗯,御璽印與父親的命令都經他之手,加上能與李斯聯手篡改聖旨,趙高能如此操縱。

看來若父親仙逝後,即使合法的詔命也可能在他的干預下執行。

若與李斯合作,哪怕是正統聖旨,也會落入他們設計的程式中,趙高。”扶蘇感到後背一陣冷意。

比起李斯,趙高帶來的威脅更為隱蔽且危險,明面上的衝突不算啥,陰險角落裡隱藏著的才是致命傷。

“對了,忘了提醒公子,趙高還是胡亥公子的老師,皇上有令,讓胡亥學習律法便是趙高的教導!”李信突然補充道。

“老師……沒錯,正是這樣。

沙丘 的三巨頭全部登場:丞相的權勢,皇位的傳承,還有胡亥王子這樣的王位候選人。

難怪這場變故能夠成功並且無人反抗,三要素不可或缺:丞相、權力和王位繼承。

扶蘇,看來你是咎由自取啊。”

“只可惜你的過於軟弱,身為長城兵團監軍,將領蒙恬無疑是你的忠實擁躉。

三十萬兵馬絕非裝飾品,若真有一日事情爆發,那雙寒冷的目光便會讓我明白,我不是一個可以隨意踐踏的人,想要搶奪我的王位,除非看我手中的寶劍如何答覆!”

### 相對於明面上的威脅,像趙高那樣長時間侍奉在父皇身邊的人物才是真正的棘手難題。

實際上,對李斯我還是心生敬畏,那些自信的人永遠不會滿足於平凡生活。

他曾作為一名小吏,在鄉村任職期間,常看到田間的廁所旁的老鼠偷食 物,在

換作如今的語言表達,這就如同尋找對自已合適的舞臺,找到可以讓自已展翅飛翔的趨勢,顯然遠勝於毫無目標地亂跑。

對於李斯而言,無論是能利用於我,還是不能,一旦大秦完成統一天下,如果沒有父親確立太子,那麼未來的朝廷之爭,身為丞相與中車府令的他,將成為我在官場上強大的競爭對手。

這次回到都城,必須謹慎行事,我已經進入了朝臣的視線之中,鋒芒畢露並不總是好事。

才智出眾往往會引來敵人的猜忌,他們會覺得你有威脅,想把你除去,這警示我需要更加低調一些。

內心感嘆道:”哎,好難啊,真不知小小的我能否應對這幫老謀深算之人。”扶蘇心中思索。

“將軍,齊王的家眷和嬪妃應該都被妥當安置了吧?”他又提出關切之事。

“公子放心,從我們進城那一刻起,我就安排了專門的護衛照管。

後宮皇宮已被嚴格封鎖,不允許任何人在未經許可下進出。”將軍答覆道。

“很好,那些齊王家人對我來說非常關鍵,必須確保他們的安全。”扶蘇強調。

事實上,這位齊王行事頗為離奇。

面對大軍逼近,為了讓自已安全逃逸且避免被盯上,他獨自一人秘密離開了城池,捨棄了宗廟和家族妃子們。

幸運的是,攻城時,王賁將軍迅速決斷,封鎖了皇宮後宮,僅取出了府庫財物以賞賜軍隊,不然,若宗廟被摧毀,嬪妃遭受恥辱,那個齊王豈肯輕易放過我秦軍,必然全力抗爭到底。

“將軍說得對,確實是我考慮不周。

現在臨淄穩定下來,但仍可能存在隱患。

我們需要有得力之人坐鎮,不過將軍推薦哪位?”扶蘇回應。

“公子曾有幸見過的人,那就是燕錦書。”將軍提出了這個人名。

聽到這個名字,扶蘇腦中立刻浮現出了一個宛如小塔般的男子形象。

“將軍,無需召喚,我會自行去探訪。”他拒絕了召見。

“公子尊貴的身體不能有萬一,臨淄剛平定,還有潛在的隱患。

你們幾人,務必保護公子安全,如公子有什麼閃失,那責任重大。”李信吩咐著幾名校尉,他們都身軀強壯,眼神堅定,臉上冷峻,握著長劍昂首站立,顯然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

“遵命!”眾人響應。

“將軍考慮得很周全,我這就前往。”扶蘇向李信表示感謝,然後帶著守衛離開軍營,走向臨淄城內。

這座大城規整宏大,城市佈局有序,建築遵循著中式對稱之美,盡顯東方韻味。

城市建設雖精美,然而繁忙的街道上車水馬龍,城市的繁華已近於戰前水平,加上軍紀嚴格和威嚴,此刻的臨淄呈現穩定景象。

但這些並未影響他對方向的認知問題,扶蘇走了幾個來回,意外地又回到了起點,望著曾經熟悉的景象,他不禁感嘆:從前迷路還可以依賴手機導航,但現在真是難上加難了。

試想一下,如此廣大華夏大地,古人們是怎麼數月之內也不迷路的?

“過來,我問你們,偌大中原如何辨別方向、直接抵達各邦國呢?萬一路線錯了,豈非虛耗數月徒勞無功?”

“少俠有所不知,每個封地國家都有修建官道,人們騎馬行走,官道逐漸形成,即便路途不明,也能求助於當地人。

而且各國官道均有界石(路標)指示,儘管長途旅行頗費周折,卻總是能找到出路的!”

“嘿,這就是常說的'言問四海、腳探萬徑',每個國度皆有官道,我竟忽略了這一重要資訊。”扶蘇笑著調侃道。

“少俠可能不知曉,雖然各國官道遍在,但結構紛亂,車道的寬度參差不齊。

駕駛馬車時,必須選擇適合自已車輛軸距的路徑,尤其雨雪過後,車輪深陷在錯綜複雜的車轍裡,道路猶如泥潭。

至於騎馬或輕騎尚可,但若乘車或是戰車,那行進之緩慢簡直駭人,車上人兒更免不了翻江倒海般搖晃不止。”

各國馬車的輪距各不相同,這樣的差異導致路面損壞,降低了效率,影響日常行程。

所以父皇一統六國之後,立即推廣同軌道政策是必然的舉措。

對於軍隊調動與民眾出行而言,這樣統一無疑帶來極大的便利,有利於強化地方控制。

“好了,你們在此地已經駐紮許久,說說臨淄都有哪些值得一遊之處?我們走一遭吧!”扶蘇放棄了漫無目的的遊蕩。

“說起臨淄,確實繁華超乎都城,娛樂設施和商業活動豐富多樣。

比如南城那一片,商販雲集,店鋪密集,青樓煙花、酒館客棧,應有盡有,各種人等絡繹不絕,下官眼界大開!”一名士兵彙報道。

“既如此,還不速速前去!咱們這就走吧!”

進入南城市集,扶蘇方能感受人世間的煙火氣——喊賣、招呼聲,以及 女子柔情蜜意的嬌笑聲,皆讓他心神動盪。

自開戰以來,算到此時已經過去了大半年,從公元前222年的年末,歷經歷下營出發的出征,直至公元前221年的平定,一路走來的戰役從未間斷。

沿途要麼作戰,要麼趕往前線作戰,可以說他在這期間鮮有機會遇見女性,身邊盡是殺伐氣息十足計程車卒。

軍隊內部的壓抑情緒已太久,他們急需釋放。

這裡正合這群曾從血與火中爬出來的男人,他們可以飽餐暢飲,沉溺在溫柔鄉中,對他們來說,這裡猶如極樂之地。

然而在進入市集大門處,他驚訝發現有一大撥督戰隊守衛在此,市場內亦不乏四處巡弋計程車卒,這是何故?

——“為什麼這個市集入口和其中會有這麼多督戰隊的人員呢?”扶蘇疑惑詢問。

“這個……”隨身護駕計程車兵們難以給出準確的回答。

“直接講清楚,別吞吞吐吐!事情非比尋常,這地方的繁華背後必有隱情。”看透眼前的一切繁華背後隱藏的秘密,扶蘇暗自發人深省。

“公子,您有所不知,自從我大秦兵馬抵達臨淄以來,軍紀嚴明,士卒都不敢觸法,便來此處尋找樂子!”

“找樂子就找樂子嘛,這有何不可呢?”

“是呀,當然沒問題,可是,這些士卒享受過後竟然都不付款!”守衛開口,略有難言之隱。

“什麼,玩樂後不給錢?”扶蘇聽完後一臉驚訝,旋即不由搖頭感嘆道,這算什麼回事!

“秦兵不給錢,這不是等於強奪麼?難怪會有那麼多投訴啊!”聽了這話,扶蘇怒不可遏,這種惡習太不像話了。

“不是不給,他們是給了的,只是……人家青樓不肯收啊!”守衛忙解釋。

“拒絕收銀,不論多有錢都不接受?青樓不就該以營業為目的麼,有財不去賺,那都是些什麼樣的人?”扶蘇疑惑問道。

“這條街上頭是各種小攤商販與貨物交換的地方,往裡才是青樓。

那裡多半是流放者之家眷或是犯罪官僚,女子要麼貶作奴隸,要麼淪為官妓。”

“既然青樓都有臨淄官府的背景,那昔日的齊國貴族為何會如此囂張,他們豈會難為我們秦軍?更何況,明明有錢還吝嗇到如此地步,真是腦子有毛病啊!”

“公子,我們都是秦人,身攜秦國半兩貨幣——圓形方孔的那種。”守衛掏出一枚銅錢展示給扶蘇看。

“嗯,這是我大秦的錢幣,何故在此無法使用?”扶蘇問道。

“公子,臨淄城內,咱們的大秦銅錢根本無法流通,當地人只接受齊刀作為交易,就是這樣的形狀。”守衛拿出一柄形似刀的錢幣補充道。

“無法流通了嗎?攻打城池從不出現這類狀況,怎麼到臨淄就出了問題?”扶蘇感到困惑。

“攻城之前是掠奪,並非正常貿易,誰能期待戰後還有付款行為?此外,秦國的半兩在別國通用度低,當地人自然不願接納。

戰後我們照例支付,但因當地貨幣不通用而無濟於事,從而引發了不少爭端。”

“每天,成群的臨淄百姓會前往李信將軍府門前聲張正義,或者是在齊王宮前叫喊冤情,李信將軍不得不增加人手以維繫穩定局面。”

“如今秦帝國佔據全國土地,自家貨幣卻無法流通,這種情況簡直匪夷所思!”

正值行進途中,他們經過一家賣餛飩的小攤,耳邊響起爭執聲。

“可惡,將軍!是你招待的客人,豈能欠賬不還?!”

“我請你,可沒答應要付錢啊!”一個身材健壯的男人回應。

“請客就必須付款,這是天經地義的啊,你哪來的道理?”

“我沒有現金吶!”那男子攤開手,顯得理直氣壯。

攤販老闆冷眼旁觀:”幾位將軍威武堂堂,難道幾碗餛飩的費用還承擔不起嗎?小店無賒欠之例!”

“你們這些店鋪主!”

巡邏的衛兵被吵鬧聲吸引,迅速趕來。

“這群衛兵平日裡怎麼這般活躍,我活這麼多年,沒見過這般情況!將軍,如何是好?我們千萬不能暴露身份。

要是被李信將軍或扶蘇公子知曉,我們就麻煩大了!”

“服了我這一輩子的風風雨雨,沒想到一碗混沌就把老子繞住了。”他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