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之上熱鬧非凡,不僅有各種小吃、雜耍,還有戲曲表演可供觀賞!這可是姥姥的心頭好啊!儘管年幼的言鈃根本聽不懂臺上之人咿咿呀呀地在唱些什麼,但她能感受到姥姥對戲劇那份真摯而熱烈的喜愛之情。

只要附近十里八鄉哪裡搭起了戲臺子準備開唱,姥姥必定會前往觀看。曾經有一次,姥姥家鄉里有人請來戲班子唱戲,母親便帶著言鈃和言默一同前去湊熱鬧。這不正是那句歌詞所描繪的場景嗎——“姥姥門前唱大戲,小外孫也想去看戲”。回憶起那時的情景,言鈃心中滿是溫馨與幸福。

更讓言鈃難以忘懷的是,有一回三舅舅還給言鈃和言默倆買了兩根可愛的小熊貓模樣的雪糕呢!那冰冰涼涼、甜甜蜜蜜的味道,至今仍停留在她的記憶深處……

母親有時會碎碎念道:“唉!你姥姥養了三個兒子,卻沒一個孝順的……”然而,言鈃對舅舅們的印象其實還不錯,並沒有像母親說得那麼糟糕。或許其中存在一些誤會或偏見吧,但她始終覺得親情是最珍貴的財富之一,不能輕易地被外界言論所影響。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已的苦衷和難處,也許舅舅們也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呢?

姥爺離世之時,病因疑似胃癌。據母親回憶,當時他遭受著劇痛折磨,痛苦不堪。曾有一回,母親帶著言鈃他們前往姥爺家中,那時正值寒冬季節,孩子們在雪地盡情嬉鬧玩耍。一向和藹可親、性情溫和的姥爺卻罕見地向母親發起火來,責備她沒有照看好孩子們,讓他們不停喧鬧。這或許是姥爺生平第一次,亦或僅有的一次對母親發怒。在言鈃的記憶裡,姥爺一直將他這位小女兒視為掌上明珠般疼愛有加,甚至近乎寵溺得有些過分。在姥爺染病前,曾到言鈃家中小住一段時間。那時起,他已經食慾不佳,難以進食。母親總會將風乾的饅頭浸泡於水中,再拿給姥爺食用。而姥爺則連連稱讚母親廚藝精湛,表示十分美味可口。

母親常常唸叨起當年姥爺去世時的情景,每次說起都會眼眶泛紅,聲音哽咽。

據母親回憶,姥爺病重之時,曾唸叨過:“要是你們能把車開到門口來接我,我怎麼會不跟著去看病呢?”然而,由於貧窮,還是沒能去。姥爺深知自已的病情嚴重,但又害怕拖累兒女們,所以一直強忍著病痛,堅持說不需要看病,甚至還發了火。

母親每每提及此事,總是哀嘆,言鈃不敢多言,真的是遇到自已身上,自已也可能不會做的更好,下有年幼的孩子,上有老人,壓垮中年人。言鈃只想好好工作,賺更多的錢,讓自已有能力不去遺憾。

父母對子女的愛,可以超越生死!曾經,我們村子裡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個人不幸罹患絕症,最終選擇了以自殺結束生命。這件事情讓整個村莊都震驚不已,人們紛紛指責他的子女不孝道。留下一聲哀嘆。

記憶中的那年夏天,雨下得特別大,姥爺家門前原本平靜的小河突然水位猛漲,變成了洶湧澎湃的大河。就在這個時候,姥爺出現了。他彎著腰,背微微駝起,彷彿揹負著整個世界的重量。他艱難地涉水而過,來到河對岸,將年幼的言鈃和言默一個個安全地揹回到岸邊。

回到家後,姥爺一邊拍打著身上的水漬,一邊和母親唸叨著:“這麼大的河,你們怎麼不推遲幾天再來呢?多危險啊!”然而,儘管嘴上責備著,可從他那快要咧到耳根的嘴角,還是能看出他內心的喜悅與滿足——因為他見到了自已最愛的女兒和外孫們。

人生就是這樣,每一次相見都可能意味著離別的臨近。每見一面,便少了一面。這種現實無疑是殘酷而令人無奈的。

在姥爺家附近那條小河對岸生長著一棵高大的核桃樹。當青澀堅硬的核桃還掛在枝頭時,心急的孩子們便按捺不住內心的渴望開始行動起來。他們會撿起地上的石頭用力地投向核桃樹,試圖擊落那些誘人的果實。一旦成功砸下幾個核桃來,孩子們便立刻圍攏過去,小心翼翼地剝開堅硬的外皮,露出裡面鮮嫩潔白的核桃仁。那股清香撲鼻而來,讓人垂涎欲滴,彷彿嚐到了世間最美味的珍饈佳餚。

而每到夏日來臨之際,人們還會點燃一些柴火以驅散惱人的蚊蟲。這些看似平凡無奇的生活瑣事卻蘊含著一代代相傳下來的濃濃愛意。在這裡沒有所謂的普通人,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偉大且獨特的存在。他們用自已的方式傳遞著對家人、朋友和鄰里之間真摯深厚的情感與關懷,並透過日常點滴將這份溫暖延續下去。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已難以回到那青澀懵懂的初中時代。倘若真有時光倒流的機會,能夠重返過去,那麼最為渴望見到的人,便是敬愛的姥姥和姥爺,還有深愛著的父母。曾經年少無知,總是將所謂的兒女私情視為生命中的全部,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加深,才逐漸明白這些情感是如此微不足道,甚至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