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假公濟私
虎媽武則天:我掌管後宮三千面首 天豬大師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皇帝是個好位置,李旦也是個俗人。
只不過李旦是穿越過來的人,知道歷史該怎麼發展。
自已天生就不可能繼承武則天的皇位,不如干脆發下毒誓,徹底解除武則天對他的戒心。
一個不想當皇帝的太子,就是武則天手裡最鋒利的一把刀。
進,可以讓他去殺任何自已看不慣的人。
退,又可以堵住李唐老臣的悠悠眾口。
看,我讓李家的人當太子,你們還想怎麼樣?
你們是現在就想讓我死,讓李旦繼位嗎?
既然這樣,就不要怪我手裡的刀子快!
武則天讓高力士贈藥,已經說明、她相信了李旦的話。
畢竟在唐代,以祖宗和老天爺發誓,如果違背是要遭天譴的!
不過,她就此就會徹底放鬆對李旦的警惕嗎?
絕不會!
誓言是說給別人聽的。
真到了距離皇位一步之遙的那一天,所有的誓言都是放屁!
就算李旦不想當皇帝,那些李唐的忠臣,非要把他推到那個位置怎麼辦?
眼前魏王給來俊臣出的這個題目,就是一次絕妙的試探!
來俊臣怎麼辦這件事,就能看出太子的態度!
狄仁傑,那可是最堅決的保皇黨,希望恢復李氏江山的代表人物!
要不是他能力足夠,自已確實離不了他,狄仁傑早就死了一百回!
就看這一次,他能不能熬過來俊臣的毒手。
能死在自已忠心的太子手下,也算是個不錯的歸宿吧~
如果太子保了狄仁傑~
那他剛才對自已的賭咒發誓,完全就是演戲!
跟朕演這麼大一齣戲,朕一定讓你值回票價!
回到太子府,在大堂坐下。
來俊臣問道:“審問狄仁傑這件事,殿下怎麼看?”
李旦拿出藥瓶,一面給腦袋上藥,疼得呲牙咧嘴:“該死的武承嗣,給我們出了個難題啊!”
“怎麼審狄仁傑,這裡面機關重重!”
來俊臣說道:“狄仁傑不好對付,他德高望重、又是擁護李唐的重要人物。”
“既然誰都搞不定他,我也就盡力而已,留他一條性命吧!”
李旦搖頭:“你放了狄仁傑,陛下必定不喜,認為我有異心,想要保留擁護李唐江山的老臣。”
“難道我,想要恢復李唐的江山?”
“難道我剛才的陳詞,都是演戲?”
來俊臣嚇得出了一身冷汗:“那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把狄仁傑幹掉算了!”
“只要能保住太子,狄仁傑死就死了吧!”
李旦搖頭:“殺了狄仁傑,所有擁護我的人,就會完全失望。”
“等我出了事、需要幫忙的時候,連個給我說話的人都沒有!”
來俊臣思前想後,居然想不出解決這件事的法子!
他看著李旦:“殿下,這一局好狠。武承嗣,好毒!”
李旦微笑:“這才哪到哪!”
“如果這樣小小的考驗我們都過不去,我們不就是蠢驢。”
來俊臣眼睛一亮:“殿下,你有了好計策,可以度過這次危機?”
李旦笑道:“你去審,把所有的酷刑工具都擺到狄仁傑面前,讓他選擇生或死。”
“狄仁傑是個聰明人,為了保住性命,他會選擇認罪。”
來俊臣愕然:“那我們豈不是~”
李旦說道:“狄仁傑不會坐以待斃,他會想別的法子脫罪。”
“比如說,他會不會向外面遞訊息,申訴自已的冤情?”
“他會不會控告你屈打成招,反將你一軍?”
“狄仁傑在外面同黨很多,只要你保證他把訊息傳遞出來,他就能把你鬥敗!”
來俊臣呆呆看著李旦。
李旦說道:“還不明白?我要保狄仁傑,但是要用一種很另類的法子去保。”
“我要讓他恨我,認為我想要讓他死。”
“但是,我又鬥不過他,所以他才逃脫了~”
來俊臣飛快思索,終於恍然大悟:“殿下!”
“這一計雖苦,卻是唯一既能保住狄仁傑,又能保住我們的唯一計策!”
“這一計,比殿下剛才的苦肉計,高明百倍!”
“只是這麼一來,狄仁傑必定懷恨在心、殿下又失去了一個巨大的助力!”
李旦點頭:“俊臣,你要有大局觀。”
“有時候,巨大的靠山,代表著巨大的危險。”
“我是遭受猜忌的太子,要有一大幫人鐵了心的幫我,那就是送我去死!”
“武承嗣一句話,就能讓陛下砍掉我的腦袋!”
“我現在要做孤臣,除了陛下誰也不靠。”
“你也要做孤臣,除了我的話,誰都不聽!”
“我們這兩個孤臣,就是要殺出一條血路,保住我們的性命!”
“靠任何人,都不如靠自已!”
來俊臣拜服,對李旦徹徹底底的服氣。
這樣的高度,這樣的境界,如同高山千仞,讓他折服!
沉思許久,來俊臣說道:“我在大獄裡,認識一個叫做王德壽的人,非常可靠。”
“我把他調到狄仁傑的牢房裡當牢頭,方便狄仁傑向外通風報信。”
李旦點頭:“先安排王德壽進去,過兩天再審狄仁傑。”
“這世上的聰明人多得很,不要讓人看出你跟王得壽的關係。”
來俊臣點頭:“對狄仁傑,我不會放水。”
“他能不能出去,要看他的造化。”
“假戲真做我最拿手,我們該做的都做了,心裡就了無遺憾。”
李旦說道:“審狄仁傑之前,你再做點事情。”
來俊臣驚訝:“還有比審狄仁傑,更重要的事情嗎?”
李旦笑起來:“當然有了!”
“你看看武承嗣有沒有什麼忠心的惡狗,把他給燉了!”
“讓本太子的腦袋上長包,難道就這麼輕而易舉就算了?”
“我也要讓武承嗣,嚐到痛苦的滋味!”
“他要透過狄仁傑陷害我,暫時不會對你出手的。”
“你不妨幹得大一點,我料他會忍下這口氣!”
來俊臣說道:“現在正是在節骨眼上,張嘉福的案子剛剛塵埃落定。”
“不宜搞得太大,最好是讓武承嗣極其難受,但是又不宜發作~”
李旦拍手:“很好,就是這樣的思路。”
“一刀切在他最痛的地方,但是又不會流血,這是最好的~”
來俊臣說道:“我知道武承嗣的一位同鄉好友彭暄,被他請來在神都開了一家書院。”
“其實他不是搞書院的,那裡是武承嗣安排在民間的一個秘密聯絡點。”
“我是調查張嘉福,發現他去了彭宣那裡好幾次,才發現了這個書院。”
“因為書院跟張嘉福沒有直接的聯絡,所以僥倖逃出了張嘉福的案子~”
李旦點頭:“幹吧,讓彭暄消失。”
“既然要密謀搞本太子,相信他們內心已經有了覺悟,陰謀敗露死路一條。”
“報仇不過夜,我不希望彭暄,看到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