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是通往成功的渠道,實力是保持勇氣的甲冑。

當凱文上尉再次返回高檔包廂後,看到的是平靜的周維德與迷茫的亞西。

“怎麼了亞西,維德和你說什麼了嗎。”

“凱文先生,我是不是不適合做外勤工作,我會不會下船沒多久,就成為別人的功績。”

自信心被嚴重打擊的亞西,將周維德的言論告訴了凱文上尉。

這種過分謹慎的言論,引得凱文上尉頻頻側目,他想說些什麼,但周維德已經用實際情況證明了其理論的正確性。

“維德、亞西,等你們真正接觸外勤工作後,你們就會發現這件事出乎意料的簡單,也出乎意料的複雜。

我能告訴你們的就是,絕大多數的人並不專業,包括以後你們常打交道的帝國治安員。”

“我不否認有一部分人是因為能力獲得了職務,但更多的是能做、而不是能做好,這其中的差別需要你們自已去發現。

今後你們最重要的工具不是武器而是眼睛,你們要看清那些人沒有威脅,那些人存在威脅,還有那些人未來會產生威脅。”

凱文上尉這種資深外勤特工太明白情報工作的情況了,在他看來過分謹慎無法快速融入當地、過分放鬆又無法保證自已的安全。

因為每個人的精神狀態與處事風格不同,這其中的度,他沒有辦法傳授。

當然他還有職業寶典,那就是少做少錯、適當發揮主觀思維自產情報。

說白了就是,瞭解當地情況後,編幾份半真半假的情報騙取補貼。

不過,考慮到他面前的年輕人,都是王國忠誠的戰士,他只能將屢試不爽的真傳壓箱底了。

“說說吧,先生,你是如何知道我們身份的,又是怎麼潛伏到列車系統的。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什麼都不說,那樣我們只能在下一個站臺,將你移交到王國情報局手中了。”

“我看一下,你大約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請選擇自已的命運吧。”

被捆綁的侍者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凱文上尉的‘不專業’理論。

凱文上尉剛剛扯下他口中的抹布,他便急不可耐的交代起了自已知道的一切,甚至連自已的任務都沒有絲毫隱藏。

“凱文先生,我見過你的畫像,帝國調查局內部有你的資訊。

我也不知道是怎麼潛伏到列車系統的,我來到拜倫王國時,就獲得了列車高檔包廂服務員的職位。”

“他們要我畫下跟隨外勤交接員一起登車的人,我只是一個畫家,不是帝國特工。

請不要將我交給情報局審訊,我願意告訴你我知道的一切。”

無論這位畫家真的不專業也好、為了逃避審訊也罷,他還是用哀求的語氣,詮釋了外勤特工的歸宿。

嘴硬、身份低則死,嘴硬、身份高則囚禁;唯有投誠者還有生的希望,卻也要在後半生擔憂組織的清算。

“放輕鬆朋友,告訴我你的價值,你能為我們提供什麼,就會得到什麼等級的待遇。”

“凱文先生,我能畫畫,我有底稿,這一年來我所畫的人都有記錄,你可以通知他們撤出帝國。”

拿自已洩密的情報,來展現自已的價值,顯然是不夠的。

這位畫家最終還是被送到了王國情報局手中,幸運的是,他的配合能少吃些苦頭,甚至有可能以新的身份重新回到列車之上。

由於外勤任務出現了明顯的不可控風險,凱文上尉便詢問周維德與亞西是否暫停外勤任務。

他不確定列車之上還有沒有其他潛伏者,也不想年輕生命毫無意義的犧牲。

面對這種情況,周維德與亞西都表示要繼續執行任務,但他們會更換行動方式。

“好吧,既然你們堅持,我只能祝你們一切順利了。

這或許不是一個錯的選擇,只要我們三個分開匯入人流,再謹慎的特工都難以確定你們的蹤跡。”

夜晚的列車,有意降低了行駛速度,列車摩擦鐵軌的聲響不再劇烈急促,使車上的旅客有機會進入夢鄉。

周維德注視著窗外的黑暗,半躺在沙發上進入了夢界。

高檔包間內只有一張床,兩張沙發,凱文上尉分配好守夜順序後,就躺在床上進入了睡眠狀態。

名叫亞西的年輕人排在第一個守夜時段,他此時正在房間的門口,像一個衛兵一樣來回走動巡視。

周維德的恐懼感知,使他確定面前的年輕人不存在什麼危險性,因此他裝作假寐的樣子,迴歸了夢界。

再次回到夢境校園後,他徑直向校醫室跑去,他要儘快確定那裡囤積著什麼藥品,是否存在醫學類的書籍。

推開掛著厚厚布簾的玻璃門,一間陳列著不少基礎醫療工具的校醫室,映入了他的眼簾。

他開啟放置藥品的木櫃,發現了不少常規藥品,還有12盒36粒裝的羅紅黴素。

這種型號的羅紅黴素一粒150mg,12盒的藥劑總重為64.8克。

64.8克的重量看似微小,卻足有432枚膠囊之多,按地星人的用藥量來算,成人一天也就兩枚膠囊,更何況是沒有耐藥性的拜倫國民了。

除了羅紅黴素之外,他還翻出了幾盒阿莫西林、頭孢、阿奇黴素、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特效藥。

這下好了,抗生素、退燒藥、止痛藥都有了,再加上藥櫃中的常規藥劑,他都能在拜倫世界客串名醫了。

由於夢境中的物品被置換後不會真正消失,反而能繼續置換,這使他甚至有能力支撐起一個醫學流派。

不過他不會這麼做,名醫看似風光,但也只不過是國王與貴族的工具。

能解決問題時自然其樂融融,無法幫他們拒絕生死時,同樣會被遷怒。

周維德要做的是建立一個擁有醫療體系的教會,畢竟生命教會若是不能治療普通疾病,那就太不符合‘生命’稱號了。

而且治療疾病這種貼合民生的事,不僅能快速擴張影響力,還會使信徒萌生對教會的需求。

如此,生命教會的啟航就不是索取欺騙了,而是實打實的生命庇護。

“老校園竟然還有‘赤腳醫生手冊’,這樣一來,我的生命騎士團就有基礎教材可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