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非常非常非常真誠的希望自已整理了一些筆記,能夠給與親親親親愛的讀者一些幫助)

★力

1 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

2 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線、相互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3 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體發生形變;(2)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4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大。

5 重力:(1)產生: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2)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3)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上。

★力和運動

6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7 慣性:一切物體都有的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

8 二力平衡的條件:同體,等大,反向,共線。

9 摩擦力:(1)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在接觸面上產生的一種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2)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3)影響因素:接觸面間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4)增大方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滾動為滑動。(5)減小方法: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滑動為滾動、使接觸面分離。

★壓強

10 壓力:(1)概念: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2)產生條件:物體間接觸且相互擠壓。

11 壓強:(1)概念: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2)物理意義: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12 液體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處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的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體密度越大,同一深度處壓強越大。

13 大氣壓強:(1)特點:大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同一海拔高度處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2)變化:大氣壓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14 流體壓強:在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浮力

15 浮力:(1)產生:浸在液體(氣體)中的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氣體)對它的壓力差。(2)方向:豎直向上。(3)決定因素:液體(氣體)的密度和物體浸在液體(氣體)中的體積。

16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所受到的重力(也適用於氣體)。

17 物體的浮沉條件:ρ物<ρ液,漂浮;ρ物=ρ液,懸浮;ρ物>ρ液,下沉。

★功和機械能

18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19 功率: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於功與做功所用時間之比。

20 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決定因素:質量、速度。

21 重力勢能:物體由於受到重力並處在一定高度時所具有的能。決定因素:質量、高度。

22 彈性勢能: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決定因素:彈性形變大小、材料。

23 機械能守恆的條件: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

★簡單機械

24 槓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25 三類槓桿:(1)省力槓桿:省力費距離;(2)等臂槓桿:不省力不費距離;(3)費力槓桿:省距離費力。

26 定滑輪:(1)特點:改變力的方向,不省力;(2)實質:支點在軸心,力臂等於半徑的等臂槓桿。

27 動滑輪:(1)特點:不改變力的方向,能省力,費距離;(2)實質: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槓桿。

28 滑輪組:(1)特點:省力,能改變力的方向,但費距離;(2)繞繩方法:“進一法”求繩子段數,“奇動偶定法”連線。

29 機械效率: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機械效率總小於1。

必會的重要計算公式

1 重力:G=mg。

2 壓強定義式:P=F\/S(適用於所有情況)。

3 液體壓強:P=ρgh(適用於液體,均質柱狀固體,不適用於氣體)。

4 稱重法測浮力:F浮=G-F。

5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6 功的定義式:W=Fs。

7 功率的定義式:P=W\/t(適用於所有情況)。

8 功率的推導式:P=Fv(適用於直線運動)。

9 槓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10 滑輪組中的3個定量關係(不計繩重和摩擦):F=(G物+G動)\/n;

s繩=nh物;v繩=nv物。

11 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

12 滑輪組機械效率(不計繩重和摩擦):

(1)豎直方向:η=G物\/nF拉

=G物\/(G物+G動)

(2)水平方向:η=f\/nF拉

13 斜面機械效率:η=G物h\/F拉L

=G物h\/(G物h+fL)(L為斜面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