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時間也還是那樣,子祥每天就盯著那堆材料翻來覆去的看,看得懂的就記下,看不懂的就跳過,東一點,西一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顯然這樣沒有目標,沒有體系的自學不是一個好方法。他蜻蜓點水般的看完一遍所有資資料,感覺雲裡霧裡,明白的寥寥無幾,不明白的十有八九。趁著吃完飯溜達的空閒,他試著跟同事請教,可有的問題自已都搞不清楚該怎麼表述,同事寥寥數語的解答也難解他心頭十萬個為什麼,他也不好意思追著人家尋根問底,有社交障礙的人就是著這樣,一句好話讓他感動三天三夜,一個臉色又能讓他冰封海底。他心中哀嘆,這局該如何破?
此時,園區裡的櫻花、迎春花和白玉蘭已經悄然盛開,一團團簇擁在枝頭,粉的、白的、黃的給這個剛經歷嚴寒的園區增添了一抹亮色,人工湖邊的柳樹也開始抽出新芽,枝條隨著微風在空中搖盪,周邊時不時傳來幾聲清亮的鳥叫,這一切預示著春天已經來了。
可子祥的心還在一片嚴寒之中,看著別人每天滿腔熱情乾的風風火火,有打不完的電話,解決不完的問題,寫不完的程式碼,他卻一個人不聲不響的對著電腦螢幕抓耳撓腮,完全就像真空一樣沒人理會,一種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爬上心頭,更有一種被世人拋棄的孤寂。他開始更加焦慮,內心開始慌亂,知道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大學四年那種渾渾噩噩的狀態已經讓他痛徹心扉,他不能再次重蹈覆轍。他很想立馬加入到團隊的工作中去,去為同事分憂解難,去施展自已的才華,可是組裡還沒有需要他發揮的意思。
正在他火急火燎一籌莫展的時候,張組那邊忙完了手上緊急的事,才把注意力轉移到子祥身上。
“這段時間怎麼樣,資料都看完了嗎?”張組問道。
“看是看完了,就是比較亂,沒法把這些知識點串起來,還有一些地方完全看不懂。”子祥沒有隱瞞。
“嗯,沒事,剛開始都這樣,這些資料的確比較散亂,平常我也比較忙,沒好好整理過。”這一句話讓子祥心頭的焦慮和不安減輕不少,他就說嘛這完全不能怪他。
張組接著說道,“下面,你來做一下測試指令碼的除錯工作,透過除錯指令碼你會逐漸熟悉我們的程式碼,知道每一種協議在底層的具體實現過程,同時也能培養你定位問題的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新員工必須先從定位問題開始,等熟練之後,才能上手寫程式碼。”
子祥很認真的聽著組長的安排,這下他終於有事可做,籠罩在心頭的陰霾得以散去。當天,在組長的幫助下,子祥就在電腦上完成了模擬測試環境的搭建,測試指令碼一共有六千多個,子祥需要每天在伺服器上跑完一遍所有指令碼,再從失敗的指令碼中去分析定位問題。這個模擬測試環境是供組內程式碼開發自檢用的,新程式碼只有透過自檢之後才能合併到專案程式碼中去,再讓測試部的同事到真實的裝置環境中去檢驗。在子祥來之前,這項工作沒人做,同事們就自已在模擬環境上進行程式碼自檢,測試指令碼被改的亂七八糟。現在需要子祥重新把些指令碼統一起來,分門別類的整理歸檔,以作為後續開發的標準測試指令碼庫。所以對子祥來說,他就相當於給自家程式設計師把關,把關嚴不嚴將直接影響到程式碼開發的質量,子祥一瞬間覺得自已責任重大,好像組內生死都掌握在自已手中一樣。
從此之後,子祥每天的任務就是跑指令碼,一次跑一百個,跑完檢查失敗的指令碼,然後再對照著程式碼進行除錯,和以前實習時候調程式沒有多大區別,這個他倒是比較熟悉和擅長,無非打上斷點一步一步跟唄。透過跟隨指令每一步的執行過程,子祥開始逐漸熟悉程式碼功能模組和架構,再結合之前組長拷給他的資料,他現在才算找到一點眉目。可是這樣除錯的效率也太低,一天跑一百個指令碼,出錯的少則三五個,多則一二十,就算只有三五個指令碼,子祥也要從早幹到晚才能修改正確。照這樣算的話,六千多個指令碼,他至少得幹三四個月。
張組也沒有交代這項工作具體的完成時限,他們一幫人都扎到專案開發中去了,沒人理會子祥手上的工作,也基本不會產生交集,只是偶爾會來找他要幾個測試指令碼,然後到他們自已的測試環境中去測試。
雖然沒有壓力,但子祥也不敢放鬆,每天“吭哧吭哧”的埋頭鑽研,他喜歡自已琢磨,很享受那種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一種披荊斬棘、踏破鐵鞋的成就感,也有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竟在燈火闌珊處”的詩意。
他倒也想請教同事,這樣解決問題就相對容易和高效,但他們都忙,他就不好意思張口打擾人家。有時候他也會坐到趙哥或者劉雲飛的身邊,看他們在真實測試環境中如何定位問題,只見他們飛快的敲入一串命令列,螢幕立馬刷出滿屏資料,然後他們火眼金睛一般掃視著這些資料,口中低聲唸叨著每項資料代表的含義,指尖快速切換著程式碼視窗和測試視窗,這樣來回的操作一番之後,立馬就找到了問題所在。子祥看不明白,也不好打斷人家,看了一會又默默的回到自已的工位上繼續幹自已的活。
轉眼一個月就過去,今天是發工資的日子,手機傳來諾基亞經典的兩聲清脆悅耳的簡訊音,子祥開啟一看,“您尾號1238的借記卡到賬工資收入,人民幣9863元”。這是他人生中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筆工資,他整整等了25年,這個數字是他父親工資的接近兩倍,父親明年就退休,幹了一輩子才月收5000,而他才剛上班一個月,工資就大大超過了他。知識改變命運,讀書出人頭地,這個他一直深信不疑的信念在此刻終於夢想成真,他感恩父母的含辛茹苦,感謝自已努力付出,所有的一切在今天看來都是值得的,是正確的。儘管他身邊同事工資都比他高,年入幾十上百萬的都有,但他很已經很滿足。他現在有錢了,從此經濟走向獨立,成為一個真正能養活自已的成年人,未來才剛剛開始,他相信憑自已的才智和努力,收入再翻一番、兩番、四五翻都不會是問題。
那個週末,為了慶祝人生中的第一筆工資,子祥和崔佳相約一起進城消費。他們吃了一頓海鮮自助,子祥買了一部HTC最新款全鋁機身智慧機花了4300。雖然子祥完全可以買一部時下最流行的蘋果手機,但他不願湊那個熱鬧,趕潮流的事情他都不喜歡摻和,多了便顯得俗氣,再好的東西一旦爛大街,那就失去了本身的魅力。所以他最終選擇了這款比較冷門的手機,這才能體現它的稀缺,萬中無一。他還買了一雙耐克休閒板鞋,700多,從初中知道這個牌子到現在已經十二年過去,他終於底氣十足的邁進了這家店的大門,實現了過去期待已久的願望。當提著鞋子走出來的時候,他感到心滿意足,同時覺得這家店也沒什麼了不起,除了貴,好像不比別的鞋子有多好,他現在買得起,但又不是那麼的喜歡了。崔佳也換了一臺小米4,還買了一部IPod,他和子祥經歷差不多,出生在湖南的鄉下,父母也是普通職工,這讓彼此在某些方面能夠產生共鳴和默契。這兩個靠讀書出人頭地的年輕人此刻在北京的鬧市中,享受著消費的樂趣,這是他們這二十多年來辛苦付出的回報,他們相堅信只要繼續努力,未來大有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