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下學期,子祥正式加入到考研大軍的行列,起初他到各個教室複習,但教室裡時不時的有學生要上課,頻繁挪窩浪費時間不說,又影響複習效果。後來他也一大清早起來就到圖書館前排隊搶座,這樣就能靜下心來複習一整天。考研內複習的專業科目列了一長串,好多課程都是他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對他這個跨專業考研的人來說,要想在六七個月的時間裡完成所有知識點的學習以達到應試的程度,難度可想而知。

子祥列了一個複習計劃,以周為單位排出早中晚三個時間段的複習內容,然後再以月為單位定好每個科目的複習進度,這更像是一張課程表,而不是複習計劃,而且現在大三還有一些專業課要上,算下來一天之中也沒有多少複習時間。時間彷彿退回到過去高中的日子,從早到晚上課刷題,爭分奪秒,全力以赴,但經過大學三年的鬆弛生活之後,現在很難一下子繃緊神經進入到高效的複習狀態。有時候書上的文字他讀了一遍,入眼卻沒有入腦,得反覆讀幾遍才搞懂什麼意思;有時候一個知識點很長,順著書本的邏輯讀下去沒問題,可到結尾時,前面的又都忘得一乾二淨。要知道一門專業課可不是一本書就能學的明白,其中涉及到很多其他課程的知識體系,有時候看著看著就冒出來一個沒見過的知識點,不得不去找相關的參考書,本以為只是一個小石頭,結果卻挖出來一座大山,這讓子祥很受打擊。

這邊艱難的複習過程讓子祥焦躁不安,另一邊自身的專業課不能撂下不管,兩邊同時撕扯,他心亂如麻。他悔恨,他恨自已沒有早點意識到就業問題,早一點的話還可以考慮換專業,或者找老師指導一下,提早規劃未來的出路,現在可能也不至於此。他恨自已高考填志願的時候怎麼就瞎了眼,報了物理系,辛辛苦苦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跨進名校卻跌入這麼個大坑。“唉,命啊,這就是命。”他自怨自艾道。

煩亂的內心讓他難以集中精力複習,沒多久,複習進度已經落後計劃一大截,這更加重了他內心的焦躁。雖然眼睛盯著書,但思緒怎麼也定不下來,他看看書,又看看旁邊的人,接著又扭頭看看窗外的校園,情不自禁的嘆出一口氣。此時正值酷夏,楊樹的葉子碧綠厚實,在微風中輕輕的搖曳,樹葉的縫隙間閃著刺眼的陽光。圖書館門前學生來來往往,每個人都揹著大大的書包疾步前行,好像都有一個篤定的目標在前方等著他們。子祥多麼希望時光能倒流回去,這樣他也就能重新設定一下目標,制定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然後像他們一樣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第23章 暑期實習

暑假子祥不打算回家,一個是學校安排了暑期實習,他和幾名同學要到五環外的一家電子廠實習,另一個他還要接著考研複習。實習時間為期二十天,主要是到生產流水線上各個環節進行實踐體驗。廠裡安排了一個師傅帶著他們先是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參觀,然後又上到流水線觀看工人如何焊接,組裝,初檢,燒錄程式,測試,包裝,之後就分組讓他們到各個環節崗位上體驗。

子祥第一次看到電子廠內部的東西,他感到很新鮮,雖然這個小廠子生產的產品都是些低端貨,但對他來說這又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以前他看過一些微機原理的書,現在眼見為實,對一段程式程式碼如何變成實物產品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在流水線師傅的指導下,子祥開始學習焊電路板。他一開始也把握不好,手容易抖,一抖就焊歪,要麼點焊的時候動作慢,焊錫太多。後來在師傅的反覆提點下,終於是有些進步,雖然焊點不能做到師傅那樣珠圓玉潤,但至少是板面清潔,沒有虛焊、錯焊、短路的情況。

這裡的廠房是鋼架鐵皮結構,八月的驕陽把房頂烤得發燙,室內溫度高到30℃以上,巨大的風扇呼呼的吹著,可吹出來的風也是熱的。所有人都汗流浹背,熱得頭暈眼花,子祥看了一下其他幾個同學,有兩個已經趴在桌上打起瞌睡,其他人也無精打采蔫了吧嘰的。

下午六點下班,回到學校已快八點,衝一個涼水澡,子祥又背起書包到圖書館複習,一直到晚上十點關燈才回宿。到宿舍他也不肯停下來,爬上床繼續看書到熄燈才睡覺。

後面的日子,實習的崗位三五天一換,整個流水線的環節子祥大都體驗了一遍,每天都重複著機械的動作,從早幹到晚,他感慨廠裡這些工人都是怎麼熬過來的。他們都是鄉下來打工的,初高中學歷,一部分人讀過中專,當問起他們怎麼會來到這裡的時候,他們都憨厚一笑,“以前沒好好讀書”。他們羨慕子祥這樣的大學生,雖為師傅,但在相處期間都對子祥他們客客氣氣,就好像接待下鄉的領導一樣。

吃午飯時,師傅說道,“真羨慕你們,能讀大學,以後就不用和我們一樣苦逼。”

子祥心中羞愧難當,一時間竟無言以對。唉,讀了幾年大學,誰能想到他竟然混到可能連工作都找不到的地步,說出來都害臊。

最後幾天,為了完成學校的實習要求,廠裡師傅給他們安排了一個任務,在五天時間內寫一個時鐘程式,燒錄到電路板上,透過LED流水燈顯示出時間來。

這個小實驗對學計算機的同學來說再簡單不過,可對這一幫學物理的可就難了,在這之前他們只在電腦上寫過C程式碼,對於怎麼透過程式碼控制電路板則完全沒有概念。回到學校,子祥立馬跑到圖書館借了一些微控制器原理的書鑽研起來,等回到廠裡,他按照書裡教的,一點一點的摸索微控制器的初始化,控制LED燈亮滅,觸發蜂鳴器,設定計時器。旁邊的同學抬著書他借來的書皺著眉頭看,又湊到他旁邊看他敲敲程式碼,完全摸不著頭腦,不一會又打起了瞌睡。

透過不斷的摸索,三天之後,子祥逐漸搞懂了微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接下來,他就開始設計時鐘程式,根據定時器頻率計算一秒鐘的計數值,設定定時器中斷,控制LED重新整理時間。他反覆修改除錯,排除bug,完善程式功能。兩天過後,當最終程式編譯透過燒錄進電路板,開機,紅色的LED燈開始跳動,一秒,兩秒,三秒,時間分秒不差。子祥看著跳動的時間,激動得冒起一身雞皮疙瘩,他深呼一口氣,儘量控制著激動的心情,臉上只露出微微的笑容。所有同學中,只有他一個人完成了這個任務,他對自已的表現感到十分滿意,這可以算得上是上大學幾年來他最有成就感的一次,多多少少也安慰了他這段時間以來自責愧疚的內心。

第24章 找工作

暑假結束,迎來大學最後一年時光,考研、找工作、畢業論文這三件大事一齊壓了過來,子祥感到有些喘不過氣來。宣講會的海報遍佈校園各個角落,空氣中開始瀰漫找工作的緊張情緒。隨即,子祥也開始準備製作簡歷,但寫完個人基本情況介紹後就卡住了,能寫些什麼呢?除了英語四六級兩張證書,當過奧運會志願者,暑期到電子廠裡實習過之外,再無其他值得一提的東西。一頁A4紙只寫了一半,顯得如此單薄,這怎麼看都不像一張簡歷,反而更像是一張草稿紙,就連草稿紙上的字也比這簡歷多。為了湊夠一頁紙,子祥把主要的專業課和學分也列上,在四六級證書後面補充一句“具有良好的英語寫作能力,能熟練運用口語進行日常交流”,在奧運會志願者一欄,詳細介紹了志願者工作內容,用詞上儘量突出“專業、敬業、奉獻”等優秀品質,再在大三暑期實習一欄寫道“熟悉微控制器工作原理,瞭解嵌入式開發的流程,具有良好的程式編寫能力”,末了再加一行,熟悉運用各種辦公軟體。這一通寫下來,簡歷竟然還多出一頁來,兩頁紙裝訂在一起,總歸有些像模像樣了。可說心裡話,寫這些話的時候,子祥都覺得害臊,自已幾斤幾兩,肚子裡有多少水水,他自已清清楚楚,只要用人單位稍微多問那麼一句,他就得露餡。唉,管他呢,反正又不是他一個人這樣寫,其他人比這都過分,芝麻大點事往天上吹,有1就敢說成10,看過一點書就敢說精通,上過一天班就敢說熟練,厚厚一大本簡歷搞得跟寫小說一樣誇張。

拿著這份簡歷,子祥和五狼一起行動,開始了投遞之路。那些招聘單位PPT上霸氣十足的實力介紹、周全的人才培養計劃、門類齊全的崗位需求讓求職的同學瞪大了眼睛,豎直了耳朵,生怕漏過一絲一毫。當然他們最感興趣的莫過於薪資福利,宣講師也直言不諱,底氣十足的把薪資福利包拋了出去,如一枚炮彈一般在同學們中間炸開,引發一陣“我靠”。子祥和五狼畏畏縮縮的湊在宣講會人群最後,探頭探腦的聽著宣講人的激情介紹,但一看招聘崗位需求,能沾上邊的基本都沒有。沒錯,基本上沒有捱得上邊的,那些誘人的高薪、五花八門的福利、高大尚的工作環境全都跟他們沒關係,他們只有幫別人瞎激動、流口水的份,越聽這心就越涼,兩人哀嘆一聲,灰著臉悄悄的退出了教室。

過了國慶,學校第一場大型校園招聘會在體育館展開,200多家用人單位已經擺好陣勢,坐等著一批新鮮出爐的大學畢業生自投羅網。招聘現場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有的攤位面前排起長隊,有的則寥寥無幾。子祥跟著人潮,緩慢踱步向前,他仔細的在各家單位招聘目錄上搜尋著與自已專業相關的職位,但始終沒有勇氣湊上前去詳細諮詢,他實在缺乏底氣,單薄空泛的簡歷讓他羞於拿出手。此刻的他正如手中的簡歷一樣單薄,擠在人潮之中,如同一葉斷了錨鏈的小船,飄飄蕩蕩,漫無目的。

轉到第三排的時候,他碰上了五狼,“怎麼樣,有合適的嗎?”

“沒,瞎投唄,撒大網才能撈到魚。”五狼是天生的樂天派,永遠一副無憂無慮、得過且過的樣子,現在的他臉上也看不出一絲焦慮。

子祥覺得五狼說的有道理,人家不要咱們,咱們也不能幹等著,得主動送上門才行,雖然專業不對口,但不代表自已能力就不行,老子腦子不笨,能吃苦能受累,能解微積分,能懂相對論,幹這點破工作怎麼就不行。於是,子祥也開始了撒大網的投遞模式,只要招聘崗位上有跟自已學過的知識扯得上關係的,他就遞上一份簡歷,人家忙得上跟他聊就聊,顧不上聊的,他簡歷一放,扭頭就走。簡歷投完,他稍稍鬆了一口氣,繼續回去複習。坐在圖書書館裡,他老是有一種耳根子被人揪著的感覺,隨時都覺得手機會響起來。一天,兩天,三天過去,電話終究是沒有響,冰冷無情的現實結結實實的打了他的臉一巴掌,看來他只剩下考研唯一一條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