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過去大半個月,長安居然一滴雨也沒下了。

渭河、涇河的洪水,也在李佑的建議下重修了溝渠,水位恢復正常,澇災自然也跟著消失了。

長安溝也逐漸竣工,水窗建造得很完美。

為此李德謇都瘦了一大圈。

城內的積水退散後,戶部撥了十五萬兩整修民居,很快,京城恢復了往日的勃勃生機。

長安城的百姓們,尤其是受了以工代賑恩惠的災民們,自發在長安溝的盡頭,立了一尊李佑的雕像作為紀念。

一時間,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舞龍獅,迎龍燈,慶賀水災退去。

教坊司甚至傳出了《燕王止水》的樂曲,在平康坊的煙花柳巷裡,四處流傳。

北方的黃河水患,在《論大唐百年治水方略》的指導下也得到了有效遏制,各州官員紛紛上表,為燕王歌功頌德。

李佑忽然成了長安城炙手可熱的人物,王府門前再不見往日的冷清,拜訪賓客絡繹不絕。

李佑喜歡清靜,便派人打發了一通,閉門謝客。

【在你的努力下,長安城的洪水退去了,你在民間獲得了巨大的聲望。】

【支線任務已完成,您獲得獎勵:高分子耐用型水泥。(足量供應)】

【你的主線任務仍在進行中,請注意完成進度。】

歷經一月,總算有了收穫。

水泥可是個好東西,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

早在支線任務出現的時候,李佑就有了修路的計劃。

至於主線任務,目前還是令他頭疼不已,如今他在長安城名聲大噪,不少人在暗中時刻關注他。

在這種情形下培養一支千人精銳,難度可想而知。

另一邊,由於程處默和尉遲寶琳二人在修建長安溝時出了不少力,李佑特意叮囑了玉液之冠,給他們一人留了兩壇茅子。

他很清楚,程咬金和尉遲敬德願意出力幫自已,肯定不是單純為了茅子,更多是想和燕王府結交一份善緣罷了。

李英姿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女俠,坊間都在傳頌她和李佑的美名,為此她樂不可支,時常在紅拂女面前炫耀。

八月上旬剛過,轉眼中秋節快要到了,家家戶戶又忙碌了起來。

這一天,長安城裡發生了一件大事。

趙國公長孫無忌之子長孫衝,迎娶當今皇帝的女兒。

婚期原本早就定下,可因為洪水的影響,才拖到八月舉行。

其婚禮蔚為壯觀,從皇宮一路延伸至趙國公府,十里鋪紅,儀仗盛大。

李世民大手一揮,在興慶宮設下筵席,凡朝中五品以上官員,王公貴胄子弟,皆在受邀之列。

宴席剛開始不久,李佑姍姍來遲,最後坐在了皇室子弟一席。

坐在他身旁的是蜀王李恪,一見到李佑,臉色瞬間黑了下來。

他記恨李佑的理由有二:其一,燕王府長史權萬紀曾是蜀王府長史,與李恪關係莫逆,結果被李佑舅父的手下給殺害了。

他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背後的主謀就是李佑!

其二,代國公長女原本是要許配給他的,可不久前皇宮傳來訊息,皇帝讓他死了這條心——

代國公早有了乘龍快婿的人選。

沒錯,又是李佑。

李恪簡直氣得牙癢癢!

李佑一一見過眾皇子公主,最後才施施然坐了下來。

“五哥如今可是長安城風頭最甚的人物啊,父皇時常對我耳提面命,讓兄弟幾個多和你學學。”

說話的是梁王李愔。

他和蜀王李恪系一母同胞的兄弟,自然對李佑沒多少好臉色。

“六弟謬讚了。”

李佑只覺得一陣頭大,算上李恪兄弟在內,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也和他不對付。

兄弟之中就沒幾個和他結好的。

不過這也算不上什麼壞事。

反正將來是要謀反的,也不知道這幾人中,最終能活下來多少......

反倒是年紀最小的李治,在奶媽懷中大眼眨巴眨巴地望著李佑,眼神中的崇拜掩藏不住。

不多時,席上傳來靡靡樂聲,李佑乍一聽頓時來了興趣。

這是典型的雅樂調式,以古琴奏之,樂音輕快,旋律從容,琴聲如清泉石流,高山勁松,令人陶醉其中。

而且這旋律,似乎在哪聽過。

這時,李泰望著李佑笑道:“莫非五弟不知此曲?”

李佑搖了搖頭,苦笑道:“似曾相識,不過卻想不起來。”

誰料李泰一語驚人道:“此曲正是歌頌五弟治水之功的《燕王止水》!”

李佑聽後大吃一驚,難怪這曲子聽得這麼耳熟。

李泰神秘一笑道:“如我所料不錯,奏曲之人,必是左僕射長女房遺玉。琴聲冷冽如寒月,悄愴而不失靜美,放眼長安,唯有她能做到。”

眾人循琴聲望去,果見筵席東南角一高閣。

簾幔垂下,其中彷彿有一倩影,玉指微搖,撥動琴絃。

李佑笑了笑,不置可否。

酒過三巡,面紅耳熱的長孫衝一一敬過酒後,其父長孫無忌忽然拉著房玄齡的手站了起來,高聲道:“玄齡啊,昔日你我尚在秦王府時,曾為犬子令嬡指腹為婚,不曾想犬子如今做了天子女婿,以致錯失一樁姻緣。”

“今犬子大婚,老夫便給你做主了!席上盡是王公子弟,其中不乏青年才俊,你若看上了哪家的世子,老夫為你親自做媒,為令嬡擇一如意郎君!”

話語剛落,眾人無不大笑,房玄齡窘迫尬笑,奈何長孫無忌彷彿喝醉了,緊緊拽著他袖子不放。

琴聲也隨之戛然而止。

“無忌,你喝醉了。”

就在房玄齡不知如何是好,但見宮門外亮光大起,皇帝鑾駕居然到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歲!”

百官眾臣紛紛行禮參拜。

見到這一幕,李世民樂道:“長孫無忌,房玄齡,你二人拉拉扯扯成何體統?”

長孫無忌頓時鬆開了手,酒也醒了大半,便將為房玄齡擇婿一事娓娓道來。

“如此倒也甚好,玄齡,你以為如何?”

李世民也來了興致。

房玄齡嘆了一聲,彷彿認命道:“若陛下能為老臣擇一東床快婿,自是不可多得的美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