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抬平妻
重生後,踹翻渣爹,幫著孃親改嫁 魏兄的獨木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當日下午,阮江源便命人替李金玉和兒子阮宏瑾收拾好行李,跟著他坐馬車一起離開了莊子。
回去時,阮江源和李金玉分開而坐,一人一輛馬車。
阮江源閉著眼睛,回想著早晨女兒跟他講的那些話。
“爹爹當真覺得我和娘能有如此大的本事,可以透過層層防護,給安樂縣主下藥,若我們真有這本事,想來她早就不知死過幾次了;
爹爹當真覺得弟弟會妨礙到祖父,若真是如此,就當女兒什麼都沒說。
爹爹你熟讀經書,才學無雙,必是精明決斷之人,女兒不知爹爹有何追求,只希望,爹爹能儘量護著些娘和弟弟的性命。”阮雲笙決絕的跪在地上,吭吭磕頭的場景此時依舊重重的敲擊著阮江源的心。
這樣看來,安樂縣主似乎當真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般單純無害。
既如此,那便不能怪他了,阮家只能由姓阮的人說了算!至於阮雲笙,能做出毆打親爹之事,不管是何緣由,父女隔閡已起,短時間內是不可能住在一處,不若,就先叫她待在莊子上,好好的反省反省。
另外一輛馬車上,李金玉眼圈依舊泛著紅。
離開莊子之前,她去見了女兒,把自已收攏好的手裡所有的首飾銀票,分出了一大半交給了她。
女兒的話如今還回蕩在她耳旁,女兒叫她這次回府千萬要低調做人,叫她無論如何定要牢牢抓住阮江源的心,還叫她千萬要有防備之心,最後一句是女兒請求自已千萬不要過於相信阮江源,萬事要以自已為重。
女兒說她爹是一個為了權勢可以不擇手段的人,如今看著待自已還尚有些真心,若將來有一天,一旦他的地位受到威脅,定會絲毫不猶豫便直接把自已捨棄掉。
李金玉心頭一顫,直到這時她才意識到,她的女兒當真是變了。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她想了很久,才想起,好像就是從她那次生病好了之後開始的。
李金玉突然間就有些後悔,就這麼舍了女兒究竟是對是錯!她更後悔的是她以前都在幹什麼,為什麼就沒有想到這些,竟叫一個小孩子替她擔憂至此,她簡直不配當一個母親。
阮江源和李金玉走後,莊子上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阮雲笙除了有些擔心娘和弟弟,對於自已的處境沒有絲毫波動。
她每日裡讀書識字,實在無聊便研究吳婆子離開之前留下的一堆養顏的方子,這些東西可是她花了大價錢才買下來的。
阮雲笙在莊子上的生活過的平平淡淡,青州府知府後宅此刻確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最先的波瀾,便是由阮江源未經安樂縣主同意,便直接把李金玉給抬為了平妻,並上了阮家族譜引起。
抬平妻這事兒其實也簡單,阮江源一聲令下便也就成了。至於上族譜倒也不麻煩,阮江源打定主意第二天,便寫好一封信並叫人連夜送回了老家,交給了阮氏一族的族長,請族長代為上族譜。
安樂縣主原本還在做月子,得知李金玉母子重新回到阮府已是十分不快,結果隨後便又聽說了李金玉被抬為平妻這事。安樂縣主頓時氣急敗壞,後來更是直接落下了婦人的月子病,但凡著急生氣,必定肚子疼痛難忍。
緊接著,便是後院那個好不容易保胎成功的通房若眉生了,生了一個健康的男嬰,名叫阮宏輝,若眉因生子有功,直接被提為了妾室。
如此一來,安樂縣主的身子更是雪上加霜,直接氣的吐了血。
阮江源這兩件事辦的悄無聲息,安樂縣主事先一點訊息都沒有得到。如今事已成定局,說什麼都晚了。
她倒也想過用京城父親母親的身份壓人,可阮江源卻說,當初沒經過李金玉這原配的同意便偷偷娶了安樂縣主,又休了李金玉,那時李金玉並沒有任何怨言。
如今,他同樣沒經過安樂縣主的同意,便給李金玉抬成了平妻,這是對李金玉嫁給他多年,替他生兒育女任勞任怨的補償。
都是一樣的事兒,怎麼安樂縣主反應就如此之大,實在叫他無法理解,甚至有些懷疑安樂縣主以前的溫柔,善解人意,全都是裝的。再者,凡事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這件事便到此為止,誰都不許再提。
安樂縣主當天又被氣的病倒在床,足足半個月才好利索。
正好也到了過年節的時候。
原本應該團圓美滿的過個好年,結果,因為阮府後宅裡頭髮生的一系列的事兒,惹的安樂縣主十分不快。
既然她不痛快,那這府裡頭其他人也都別想痛快。
阮江源自知叫安樂縣主吃了暗虧,倒也沒多計較。反正臨近年底,他已經收到了調令,等過完年,來年三月他就要攜全家進京,接受新的任職。
阮江源心中有數,京中有岳父岳母,再加上他在青州府的考績三年皆為優,就憑這些,定能為他爭得一個好官職。
過年這些天,安樂縣主一直稱病未操持半分,最後,這些事全都被推給伍姨娘和呂姨娘二人。
原本應該是交由李金玉來辦的,結果李金玉特意尋了個感染了風寒的藉口給推了這份差事。她如今正在風口浪尖,著實是不想再冒頭惹安樂縣主不快。
雖說只跟著吳婆子學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李金玉卻有如新生,面對後宅這些女人之間的爭鬥,她如今也是越發看的明白,有時候不爭即是爭,該是你的,便是你的,不該是你的,那便莫強求。
如今,李金玉也開始看起了書,若遇上不明白的,她便虛心的向阮江源求教。還別說,從中倒也得了不少意趣,反正阮江源是越發的喜歡“不恥下問”的李金玉了。
大年三十這天,阮府所有下人全都得了一大筆賞錢,喜笑顏開的過了個守歲夜。
主子們開心,下人們也得了賞賜,全都皆大歡喜,其樂融融。
樂安居內,安樂縣主氣急敗壞:“老爺呢,這守歲都不來叫我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