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義這番話說的可謂振聾發聵,而跟隨在他身後的那群士兵此時也都個個群情激憤。

他們的呼吸此時都已經變得急促起來,他們的戰意變得無比昂揚。

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能有羅大義這樣悍不畏死的將領帶隊。

他麾下的這群士兵即便踏上了戰場也絕不會是孬種!

楚國這次相比於遼國擁有一大優勢。

那就是楚國軍中混有許多當年曾參加過第一場戰役的老兵。

就連軍中將領多數也都是當初從那場戰役當中退役出來的。

至於遼國軍隊此時則出現了極大的斷帶。

因為當初參加過那場戰爭的老兵和將領曾多數都投奔到了突斡圖皇叔的麾下。

後來突斡圖重新奪位,對這群老將進行了清理。

其中一大部分將領全部被他下令革職,解甲歸田。

一小部分與皇叔走的較近的將領則直接被他下令斬首,以儆效尤。

雖然在他的這種高壓管制之下,這群將士的確對他更為服從。

如此一來卻也導致北遼軍中再沒有能夠統帥兵馬的大將。

如今負責上陣帶隊的將領全都是在突斡圖接替皇位之後重新選拔上來的。

就比如剛剛在戰爭之上被丁玄海,趙鈞相繼斬殺的兩員大將。

他們就是因為臨敵經驗太過薄弱,平日裡只知道看些兵法。

雖然北遼的軍中也常會有諸如捉對廝殺一類的訓練。

可是他們身為軍中大將,又有哪個士兵敢和他們動真格的?

哪怕是被他們選中,與他們切磋的那些將士,也常會因為忌憚他們的身份而被迫放水。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導致他們的自信心如此膨脹。

哪怕像是丁玄海這樣的軍中老將也同樣被他們視如無物。

最終落得一個慘死陣前,身首異處的下場!

有這群老將的帶領,趙鈞自然不必擔心楚國士兵們的戰鬥力。

得到了羅大義的許諾之後,趙鈞微微頷首,同時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朕便任命你為先鋒大將軍,現在便帶領你手下的這些鉤鐮槍兵出城迎敵!”

“同時朕會率領五千輕騎作為後方策應,你只管在正面戰場大展神威,你的左右側翼,朕會幫你親自看守!”

之前這些軍中將領還並不相信趙鈞的統軍才能,畢竟在他們看來趙鈞實在太年輕了。

幾個月前他還只是被秦源玩弄於鼓掌之中的一個傀儡。

可如今他卻搖身一變成為了軍中主將,甚至隱約出現了越俎代庖的想法,逐漸取代了丁玄海這個兩界關主帥的權威。

可趙鈞之前在戰場上的這番表現卻狠狠扇了他們一記耳光。

不僅讓他們打消了所有對於趙鈞的疑慮,同時還讓他們對於這位新帝產生了由衷的敬佩和讚歎。

誰都沒想到趙鈞在戰場之上竟會表現的如此驍勇。

重創突斡圖,斬殺敵方兩員大將,同時按照原本的計劃將敵軍引入到他們的圈套之內。

此等做法不僅是有勇有謀,同時還要冒著極大的危險去實施。

畢竟戰場之上刀兵無眼,剛剛只要稍有不慎,趙鈞就可能會運命於戰場之上。

身為帝王,卻能不懼生死,身先士卒。

恍然間軍中許多老將似乎都從趙鈞的身上看到了大楚開國太祖皇帝的身影!

他們相信只要跟隨著趙鈞日後總有封侯拜相的機會。

有這麼一位不甘寂寞,能夠一馬當先的帝王,這絕對是他們這些武將的福祉所在!

隨著趙鈞的一聲令下,兩界關關門再度開啟。

兩界關城前此時已經被連綿不斷的屍體堵塞。

可是由突斡圖率領的那些騎兵卻仍舊三個門城前不肯後退半步。

突斡圖此時已經殺紅了眼,剛剛的失利讓他丟盡了顏面。

他必須要在這次的戰爭當中取得一次先機。

只有這樣才能穩定軍心,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他找回自己丟失的顏面。

眼見著城門再度開啟,突斡圖就像瘋狗一般,提起不知從哪裡搶奪來的長劍,直指面前敞開的關門:“眾將士聽令,隨我衝入兩界關中,斬殺敵將,為死難的兄弟們報仇!”

如今上場計程車兵雖然多數都是新兵,可他們卻也懂得何為令行禁止。

尤其是在自身遭受大環境裹挾的情況下,就算他們心生怯戰之意,此時也難以逃離戰場。

這次上陣之前,突斡圖已經給手下將士們下達了軍令。

如果有人在戰場之上殺敵勇猛,那便將其提拔為將官。

可如果有人在戰場之上畏縮不前,動搖軍心,那便直接將其斬首。

不僅如此,待到大軍班師之時,他們的家人也同樣要遭受牽連。

也就是說如果有人膽敢在戰場之上逃跑,那最終等待他的必將是被株連九族的下場。

這群上陣計程車兵多數都是些窮苦人家的孩子。

之所以要參軍入伍,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

畢竟這次大戰在即,北遼軍中開出的軍餉可謂十分豐厚。

如果真能夠活著從戰場上撤回,能夠順利領到這筆軍餉的話,那他們便能買房置地,自此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雖然戰場之上刀兵無眼,對於這些未經過訓練的普通人而言可謂十分危險。

但是能夠過上安穩生活,同樣是這些窮苦人家的孩子心中所最盼望的事情。

所以他們寧願鋌而走險,寧願擔負這樣的風險,也要參軍入伍。

只是這次踏上戰場之後,他們忽然領會到了戰爭的慘烈。

前一晚還在與他們說說笑笑的那些夥伴,如今便已經成為了躺在地上,被射成刺蝟的屍體。

這其中或許還有他們的鄉鄰,有他們從小到大的玩伴。

戰爭的慘烈在此時得到了具象化的展現。

而這些被裹挾在歷史洪流中的普通人所能做的也只有隨波逐流。

他們如今只能盼望著儘快攻下面前的這座城關。

只有這樣才能減少他們的傷亡,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活下來。

只可惜大勢所趨,遠非人意所能更改。

他們心中的盼望終究是要因此落空。

因為如今等待他們的正是趙鈞培養出的一支奇兵。

當羅大義率領著一千名鉤鐮槍兵出城的時候,便註定了這群衝鋒的騎兵死期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