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聽著皇帝的話,笑了笑:“他是你親弟弟,皇額娘已經年老,自然要你多照顧。”

皇帝:“皇額娘事事為兒子考慮,兒子感激不盡。唯有以天下養,才能報答皇額孃的養育扶持之恩。”

【異父異母的親弟弟!】

【兩全其美。】

【這也算物歸原主呀~】

【你們還記得嗎?之前四阿哥還是四阿哥的時候,甄嬛說過:“我希望你六弟是你親自封的。”】

【年老?】

【年老,指27歲就當太后,笑嘻了。】

【特麼的,我也就27,原來我也年老了?】

【皇帝:我那二十七歲年老的美麗小媽喲。】

【他是你親表弟!】

【我願意稱這對為功能型母子。】

【看到了沒,這才叫母慈子孝。】

【哎,最後還是雍正的親兒子當了皇帝,果郡王的親兒子入了親王。】

【兜兜轉轉,一切都回到了原點,只是這個過程中有很多人都犧牲了。】

甄嬛:“你我母子之間不必說這些,皇帝朝務忙,早些回養心殿吧。”

皇帝:“那兒子先行告退,改日再來請安。”

等皇帝離去後。

甄嬛才如釋重負一般,聲音輕了許多,也帶著很濃的疲倦味道:“槿汐,我累了。扶我去睡會兒吧。”

小山重疊今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全文完!

【這一句我累了,彷彿又回到了當年剛入宮的時候。】

【槿汐也算熬出頭了?蘇培盛一直沒提到,但是跟了甄嬛肯定不會有什麼壞下場,估計是退休了。】

【真的太累了呀!】

【完結撒花~】

【完結撒花~~】

【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恭送太后休息!】

【好好休息吧,太后!】

【結束啦,我終於可以放心吃飯了。】

【蕪湖,連著看了5天,明天就要開始投票了,兄弟們準備好了嗎?】

【給甄嬛傳衝榜!】

...

選手比賽小房間內。

李言坐在電腦前,盯著螢幕,神情疲憊。他長嘆一口氣,甩了甩髮軟的手腕,彷彿剛剛經歷了一場激烈的戰鬥。

總算是把這甄嬛傳給寫完了!

就在他準備關閉文件時,心中突然湧起一股衝動。他覺得這樣留下一個開放式的結局還不夠過癮,於是再次開啟了那個創作文件。

他的手指在鍵盤上飛快地敲擊著,補上了兩行字:“未完待續……”

緊接著,他又寫下了一句引人入勝的話語:“欲知後事如何,請關注《如懿傳》!”

當這句話出現在螢幕上時,整個現場頓時沸騰了起來!

全場又轟動了!

在現場看比賽的、在螢幕前看直播的觀眾們瞪大了眼睛,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你現在不是在寫甄嬛傳嗎?

如懿傳又是什麼鬼啊?

你李言難道腦子裡又有故事了?

【????啥意思,感情還沒寫完?】

【如懿...這名字聽起來好像沒在甄嬛傳裡出現過啊?又是新人物?】

【李言這也太神了吧?這不是剛創作完?馬上就有新想法了?】

【問題是甄嬛不都完成復仇了嗎?後續還有什麼故事啊?】

【這甄嬛傳明顯就是按照大清為原型來創作的話,雍正寫了,接下來肯定就是四阿哥,也就是乾隆皇帝啊!】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言最後說的那兩句話所引發的風波越來越大。

訊息迅速傳遍了整個節目組!

在觀眾們以及彈幕上的強烈要求下,導播無奈之下只好跳過了其他正在點評的選手,重新將李言的創作內容給投射了出來。

“未完待續...”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如懿傳》”!

評委們很眼尖地發現了這兩行引起了大量討論的字,並立刻意識到,就是這兩行字,讓原本有些沉寂的直播間,再一次轟動!

彈幕上的討論更激烈了。

李言的直播間人數也在這個時候達到了新的高峰。

雖然已經是晚上了,但是一傳十,十傳百,甄嬛傳的完結以及李言留下的鉤子,都引起了眾多人的關注。

李言的直播間人數已經破了90萬人!!

在此之前,他的直播間人數峰值最高也不過68萬而已啊!

沒想到,在甄嬛傳完成之際,居然有破百萬的勢頭。

官方直播間的人數則是從100萬左右來到了140萬。

整整40萬的觀看人次漲幅!!

導播這邊興奮極了:“臥槽,難得啊?在投票階段開始前居然就能超過百萬播放?!”

要知道,以往都是這檔節目的最後兩天,也就是投票階段的最後兩天,才是觀看人數最多的時候。

因為創作的過程往往是比較枯燥的,所以關注者並不是很多。

觀眾們更關心的是緊張刺激的評選階段。

比賽第六天,算是第一輪評選,從32名選手中篩選出能夠晉級下一輪的16篇劇本,這個環節就像是一場殘酷的淘汰賽,只有最優秀的作品才能脫穎而出。

比賽第七天,也是十六強比賽的最後一天,則是給晉級的16篇劇本進行投票排名。

排名越靠前的劇本,則代表受到觀眾認可的程度越高。

名列前茅的那幾篇劇本,甚至可能還會得到資本大鱷的青睞,提前獲得投資,擁有提前確定被拍攝出來的可能!

這些競爭和最後點評的過程,遠比作者創作的過程更加好看!

誰知道作者創作的時候會不會寫出什麼奇怪的東西呢?

有時候,一些看似普通的作品卻能在評選中大放異彩,讓人眼前一亮;而有些原本備受期待的作品,卻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表現不佳,讓人大跌眼鏡。這種不確定性正是吸引觀眾的魅力所在。

有句話說得好:完結的作品遠比連載中的作品觀看人數更多嘛!

針對劇本的討論,對於選手的點評,創作上的閃光點,這才是觀眾們更想看的內容啊!

因此,通常情況下,比賽的觀看人數都會在最後兩天呈現出驚人的增長趨勢。

總之就是誰也沒有料到,僅僅因為李言的那兩句簡短話語!!

竟然在第五天的夜晚,觀看人數就出現了質的飛躍!

這讓導播怎能不喜出望外呢?簡直賺翻了好不好!

舉辦了這麼多次節目,好久都沒見過如此壯觀的場面了!

導播激動地對著麥克風喊道:“快點快點,抓住這個未完待續的話題,讓它繼續發酵,看看能不能再一次突破觀看人數上限!”

隨後,導播似乎是又想到了什麼,眼神有些尖銳,像是一隻獵豹發現了獵物一般,迅速地拿起另一個通訊裝置,聯絡另一端的人:“熱搜這邊也同步準備一下,標題就寫‘文思泉湧青年編劇大賽十六強突破歷史觀賽人數’!記住,一定要奪目,噱頭什麼的都拉滿,未完待續這種話題也可以稍微寫一點,但是一定不要寫太多!”

只是就這樣還不夠,導播繼續叮囑了一句:“這樣明天來看評選的人才多,就是要那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都懂吧?行動行動!”

就這樣,節目組飛速安排了現在的事宜。

時間緊迫啊!

早做點準備,明天才有可能創造出觀看人數上的奇蹟。

麥克風一邊的何囧微微點頭,表示收到了這個訊息。

於是,何囧就舉著話筒,將話題再一次引到留的這個鉤子上:“各位剛來直播間的觀眾們可以先詳細看一下李言選手創作的劇本。我們看到彈幕上有相當多對於這個‘未完待續’的討論啊,不知道四位評委老師怎麼看呢?”

蘭小龍接過了話頭:“啊,我們都知道這個,甄嬛傳啊,是以大清為背景創作出來的歷史群像劇。這整部劇的內容其實已經是非常飽滿豐富了 ,但是明顯李言這名選手還留有餘力。”

“劇本中有相當多的部分是可以進行再拓展的,但是應該是受限於比賽的原因,留給作者們的創作時間並沒有太多,短短五天的時間能夠創造出這樣一段完成度很高的劇本,已經非常不錯了。”

“尤其是最後這兩天嘛,我們都看得出來,李言已經是在加緊進度趕工了,應該是省略了腦海中的各種想法,將這個劇本的核心內容都呈現在我們眼前,所以形成了,呃,目前我們看到的這樣一部《甄嬛傳》。”

稍微緩了一口氣,蘭小龍才把話題說到那《如懿傳》上。

“這個未完待續...這麼多屆比賽下來,還真是第一次看到選手會這麼寫。很顯然,李言的腦海裡應該已經有那所謂《如懿傳》的基本構思了。這是很難得的。畢竟他在比賽過程中,一邊寫著甄嬛傳的劇本,另一邊則是已經在構思所謂的‘續作’了,可以說是膽子非常大啊!”

【呵呵,膽子大?我看這是太狂了吧?】

【他是不是真的以為甄嬛傳就無敵了?都還沒開始評選呢,就敢寫續作了?】

【話說,參賽選手應該是看不到比賽現場的直播吧?】

【那肯定看不到啊!怎麼可能給選手看比賽直播?就不怕互相作弊,互相借鑑劇情?】

【來參加這個比賽的肯定是要臉面的編劇,怎麼可能做出這種事情...】

【拉倒吧!他們創作時間都不夠了,哪還有閒心看別人創作的內容....】

【就是啊,前面那個真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就算真的給看,你就問選手介不介意吧!我都不說抄襲了,看著別人寫的劇本,找到了自已的靈感,然後名次還比自已高,換成是你,你受得了不?】

【有道理啊...】

【所以,李言這是在完全不知道外界對他劇本的評價下,就已經構思好了續作?!】

【他到底為什麼這麼自信啊?就真的覺得自已寫的甄嬛傳一定會好評如潮嗎?】

【不一定啊,反正時代背景都設定在清朝,後面的續作要寫的主角肯定就不是甄嬛啦。】

【但肯定跟甄嬛有關係,四阿哥和果郡王的一雙兒女都還小,要寫的話還有好多故事可以寫哦。】

蘭小龍已經說完了自已的想法,何囧這邊馬上將話題移交給陳建斌:“那這樣的話,是不是可以從側面說明,李言這名選手對於歷史,或者說野史這方面的見識很深呢?”

陳建斌點了點頭:“至少,能夠寫出甄嬛傳這部作品,肚子裡肯定有著不少墨水。尤其是劇本中各種人物的對話,都顯得很有味道,至少不是我們現在的白話文。不過相較於李言的未完待續,我對於甄嬛最後抹殺宜修皇后的這段,才覺得是真的很不錯。”

何囧忍不住問了一句:“您請說。”

觀眾們也都好奇了。

陳建斌笑了笑:“我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李言在劇本的前期寫過一句話。”

“因為我是補位的評委嘛,所以我來的時候,每位選手的劇本內容我都重新審視了一遍。”

“我記得啊,李言在劇本前期寫過一句話,甄嬛曾經說過:希望嫁給天底下最好的男子。”

【有的有的,我還記得。】

【我們當時都覺得是皇帝啊,在當時那個時代,皇帝確實是很有可能是最好的男子。】

【狗屁吧,只能說是最有權力的男子,和最好根本不搭邊啊!】

【你看雍正帝,那花心的樣子,全是算計,妥妥的渣男一個,這也算好嗎?】

【關鍵是當時的甄嬛都還沒入宮呢,才十七八歲的小女生,哪裡懂得這麼多?更何況她最後也是被迫嫁給皇帝啊,而且也真的愛上了皇帝,到後面才慢慢改變的!】

陳建斌接著道:“甄嬛到最後都沒有都想讓自已的兒子當皇帝。一開始所謂的天下最好沒有考慮權勢地位,最後的為孩子考慮也不是把尊貴權勢放在首位的。這其實有非常關鍵的一點——這部劇本的邏輯,是前後貫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