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救命恩人
和親兩年半,王爺說他不能人道 卿慕白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南時錦的每一句話都能語出驚人。
梟愣了下,反覆咀嚼這句話,有些東西好像能連在一起,齊王是並非是嫡出的皇子。
而是一位妃子所出。
妃子會不會是剛才他們潛入皇宮時的那位?
“你這樣說,好像是有點。”夜明卿只見過齊王一次,由於時間匆忙,也沒刻意多想。
現在想起來,梟的五官有五分相似。
那他身世必然與西岐皇室有關,其中牽扯太多,南時錦饒有興趣看著他:“所以……”
宋子燃掀開簾子一角,冒個頭:“長得相似的人多的是,還有人說我長得像他未來夫君。”
他不是要替梟解圍,而是屬實話比較多。
對,就是這樣。
看著這個打斷他話的人,南時錦沒有生氣,笑眯眯:“人家是客套話,變相說你醜。”
為什麼要叫一個未來。
就是因為他長得不盡人意,人家在考慮。
“……我不信。”宋子燃鬱悶了。
因為宋子燃的打攪,他們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不過他們心裡有底。
……
馬車行駛了兩天兩夜,終是臨近東陵國的邊境,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格外熱鬧。
夜晚棠感慨:“好像什麼都變了,又什麼都沒變。”
前世三年。
這一世的兩年半,已有五年半沒有回來。
聽到她的感慨,跟了一路的宋子燃,咂咂嘴:“我一直有個疑問,不知該不該問。”
“不該問的就別問。”夜明卿警告。
這傢伙狗嘴吐不出象牙,儘量讓他閉嘴。
這人雖然嘴碎,但看起來沒有什麼心眼,夜晚棠倒好奇他想問什麼:“皇兄讓他問。”
當事人發話了。
宋子燃是真敢問:“外界的人一直不明白,公主殿下是怎麼看上那個風流王爺的?”
風流王爺說的是江隨知。
兩國的和親,並不是非和不可,按理來說,東陵是大國,不和親也影響不了百年的根基。
據外面的小道訊息,貌似是這個公主殿下執意的,他們吃了幾個花生米,也想不通。
她到底看上了江隨知哪裡?
“你覺得我看上了他什麼?”這個問題夜晚棠不是沒有遇到過,不好回答的她反問。
她沒有看上江隨知。
事情還要追隨她及笄之年,又是東陵國三百多年的歷史,雙喜臨門,那日舉國同慶。
當時另外三國的代表人前來祝賀。
北冥的正是江隨知,未出嫁前,她的性格本身剛烈,不聽勸告,徒步爬上山頂祈福。
途中因為體力不支,再加上有中暑的徵兆,在路過一座臨時搭建的木橋時,失足落水。
“公主殿下你沒事吧?”她睜開眼睛的第一眼,就是看見她面前渾身溼漉漉的江隨知。
所以夜晚棠一直以為是他救上的她。
是她的救命恩人。
當年的江隨知沒有自甘墮落,還是那個意氣風發的戰神,是多少姑娘的夢中情人。
最後,她不顧反對,毅然決然嫁與江隨知。
剛開始是她一廂情願。
宋子燃見她神情恍惚,像是在回憶以往的回憶,開玩笑:“我覺得你是看上他的花心!”
反正不會是長相這些。
江隨知長得是略有姿色,但長得比他好看的,這裡一拉一大把,他就是其中一個。
“他此前也並不花心。”夜晚棠搖了搖頭。
北冥在四大國不佔優勢,只能靠和親維持,當北冥國的陛下提出和親時,她是沒有反對的。
江隨知本身是不滿這樁婚事,但事關國家大事。
他別無選擇。
“哦?”宋子燃饒有興趣地等著她的下文。
連夜明卿也洗耳恭聽,這件事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他怎麼都沒有想過,晚晚會看上那人。
夜晚棠僅用簡單一句話概括。
“五年前,是東陵國三百年曆史的那天,在去祈福的途中,因為不小心失足落水。”
這話一出,他們心裡自然猜得是怎麼回事。
想必是江隨知出手相救。
她又繼續開口:“當時我就在想,或許沒有江隨知的出手相救,我也不可能活下來。”
他們陷入沉默。
然而南時錦,眸子幽深地注視著夜晚棠,不細看的話,很難看出他眼中的情緒。
他下意識問:“你怎知救你的就一定是他?”
“現場只有他一個人。”對於他的疑惑,夜晚棠娓娓道來:“所以不可能是別人。”
種種跡象表明,就是江隨知無疑。
“嗯。”
南時錦難得斂下頭,嗯了一聲就沒後話。
“離譜。”本以為是什麼不得了的愛情故事,沒想到是救命之恩,以身相許的戲碼。
宋子燃直呼一個離譜。
“現在什麼年代,根本不需要以身相許。”
“沒有以身相許。”
“都這樣了還沒有?”他跟吞了蒼蠅般難受,好歹是一國公主,江隨知身在福中不知福。
難怪都看不慣那個風流王爺。
突然,他腦海中閃過什麼,看著心懷鬼胎的夜明卿:“太子殿下,如果當初是我救下公主。”
“那你們東陵國的駙馬會不會是我?”
他後悔沒有來東陵,沒有去偶遇公主殿下,否則,他早功成名就,不用再當刺客。
失算了。
“你想得挺美的。”瞧他傻笑的樣子,在夜明卿眼中,他就是一個得了幻想症的傻子。
他不知廉恥:“我還可以想得再美一點。”
夜明卿不想搭理傻子,他看向自家妹妹,長嘆一口氣:“不管他是否救過晚晚。”
“他現在成這個樣子,已經沒有資格站在你身邊。”
報恩的方式有很多種。
大不了他把東陵的頭牌,都轉到北冥去。
“皇兄,此事以後再說吧。”夜晚棠不想繼續這個話題,回去之後,她自有分寸。
宋子燃撐著下巴,叫上心懷鬼胎的南時錦:“太子殿下快看,兄長慫恿親妹甩男人。”
這句話出自夜明卿之口,有點損其名聲。
“……”南時錦眼神都不給他,更別提理他。
他也覺得無趣,也就沒說什麼。
馬車行駛在街上,路人認出是誰,紛紛退到一邊,竊竊私語:“是太子殿下的馬車。”
但有些不長眼的人攔馬車。
這是近兩日的第五次被人攔馬車。
是一名二十出頭的女子,她臉上佈滿傷痕,往地上磕頭:“太子殿下,民女有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