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楊回到家時已經到了傍晚,吃過晚飯後,想到明天李婆婆會過來拜師,蘇楊就一陣頭疼。

想了好久,但是都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蘇楊想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就這麼著吧,就當收了個徒弟,說不定還能順便讓李婆婆去私塾裡給學生們授課。

拜師的話,對方會準備拜師禮,蘇楊也不好太過小氣,真就拿今日這些圖紙當見面禮。就去妝匣裡取了一串紅珊瑚手串,畫了一個現代女性常背的包包樣式。

準備好明日所需的東西,蘇楊便將它們放到一起,好方便明日拿取。

第二天早上蘇楊沒有出門,特意在家等著李婆婆到來,大概八點鐘左右李婆婆就來到了蔡家。

蘇楊將人請進去,李婆婆將準備好的拜師禮交給了蘇楊,還給蘇楊泡了杯拜師茶。敬完茶後,李婆婆還給蘇楊磕了三個頭。

磕頭的時候蘇楊完全沒反應過來,不然說什麼也不會讓你婆婆給自已磕頭。但既然頭已經磕了,蘇楊也不好多說什麼。

只得將李婆婆扶起,將自已昨日準備的禮物和那兩張圖紙一起遞到李婆婆跟前。

“雖然名義上我是你師傅,但是你的實際操作的經驗比我多。我們以後互相學習,一起進步。以後不要動不動磕頭了,我不喜這麼多禮數。咱們倆年紀差不了多少,以後就當朋友相處。”

李婆婆連連應好,整個拜師的流程算是走完了。蘇楊短暫的鬆了一口氣,李婆婆這時正在看蘇楊送的圖紙。

剛好看到那張包包設計圖,將布經過裁剪後,剛好能拼成一個包的樣子。上面再繡上精美的花紋,帶出去又方便又美觀。

李婆婆再次感慨蘇楊的奇思妙想,將最常見的物件拼到一起,組成一個全新的東西。無論是創意還是點子,都讓李婆婆震驚。

李婆婆拿著這些圖紙,眼睛裡泛起了淚花。 她彷彿看到了李家裁縫鋪在山陽縣大放異彩的日子。

“這太貴重了,雖說您是我師傅,但我也不能白白佔你便宜。這樣吧,以後賣這些東西所得,您拿六份,我拿四份。”

蘇楊沒想到李婆婆會給自已分成,原本想推辭的。但話到嘴邊突然冒出了另一個想法,或許可以讓裁縫鋪和學堂合作。

將這些東西的縫製方法教給學生,再由學生髮揮自已的想象力,創作出優秀的作品,放到市場上售賣。

要是這樣的話,這個分成自已得拿。有分成就意味著蘇楊對李家裁縫鋪有一定的話語權,這樣對以後的合作有好處。

“我只提供了圖紙,你卻要負責全部生產工藝。還是我三你七吧!”

李婆婆聽到蘇楊只佔三份,當即就不樂意了。非要蘇楊拿六份,兩人僵持了半天,最終商議,由蘇楊拿四份李婆婆拿七份。

商量好分成的事後,蘇楊和李婆婆談起了心。

“徒弟啊!咱們都是自已人,師傅給你說句心裡話,你的裁縫鋪想不想再往上走一走?”

李婆婆當然想往上走,幾乎是蘇楊說完話的檔口就立馬點頭。

“我也想將李家裁縫鋪做成百年老店,但可惜現如今沒什麼能和大店鋪競爭的東西。但如今有了師傅給我的這三張圖紙,我有信心將這三樣東西賣好。”

“像這些花樣、包包、衣裳之類的很容易被對方模仿,沒什麼競爭力。我有一計,你要不要聽聽看?”

李婆婆思索了會兒,這些東西確實如蘇楊所說極易模仿。點了下頭,示意蘇楊接著說,自已想聽。

“像這類消費品,想要賣的出彩,無非是一個字‘新’,那怎樣才能做到這個字呢?個人的想法是有限的,想要做好,就得集思廣益,努力創新。

最好是多找一些人進行創意創新,僱人的話又太貴。正好我最近要辦私塾,到時讓周圍的女子都免費入學。

這不就是現成的人,若是教他們一些基礎針法和花樣。讓他們進行創新,在選取優秀作品進行獎勵,這樣李家裁縫鋪就有源源不斷的新奇點子。”

李婆婆聽到後,頓時明白了蘇楊說這一出的意思,當即便順著蘇楊的話往下說。

“既然教了他們針法和花樣,還可以向他們收購做好的繡品。我雖然沒有什麼手藝,但是教人繡繡花、裁裁衣還是可以的。

若是此事定下來,師傅就讓我去教他們一些繡花、裁衣之類的手藝。”

蘇楊想和聰明人說話就是不費腦子。

“你若願意教他們,那就太好了!你放心我也不會讓你去白白教他們,工錢就按鎮上的私塾先生的給。而且先生該有的待遇,都給你配齊,一定不叫你受委屈。”

李婆婆聽到蘇楊的回答,還是有些感動。畢竟先生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受人尊敬的職業,自已如今也享受到先生的待遇。

“我得回去準備準備,整理一些簡單的花樣和針法。私塾什麼時候開始授課了通知我,到時我讓我家外孫女也來上私塾。”

蘇楊應好,並說一定提前給李婆婆的孫女留位置。

“到時可以制定一個合格標準,給學生們免費發些布料,以及需要的圖案。再向他們收購繡品,這樣的話就可以節省下人力,在短時間內可以做出大量成品。到時即便是被別人模仿去,我們也可以以低價勝出。

另外在製衣的時候,可以將每一個步驟分解開,交給不同的人去製作。畫好圖紙,規定每個人製作的樣式。流水化生產,會大大提高成品量。”

今日的資訊量太大,李婆婆的腦子有點沒轉過彎,懵懵的看著蘇楊。

蘇楊只好再做解釋,拆解每一個部分,將其交給不同人製作,可以防止別人從裁縫鋪挖人,導致技藝流傳出去。另外專精一個部件,還能提高師傅們的熟練度。

規定合適的尺寸,這樣的話就防止拆解出來的部件縫不成成品。蘇楊將流水化生產的步驟,掰開揉碎了一點點給李婆婆講。

經過講解後,李婆婆這下是徹底聽懂了。這樣確實很高效,在做一些成品衣裳時,能大大提高效率。

兩人又交談一會兒,李婆婆說要回去準備準備授課內容。在臨走時蘇楊給李婆婆畫了個大餅兒,是關於那個簡易的珍妮紡織機圖紙的。

李婆婆聽到後很震驚,世上竟有如此奇物。能讓布匹的紡織效率提升一大截,若是真能研製出來,豈不是人人都有穿不盡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