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還未過半,營地唯一一個通向外界的道路,一輛馬車緩緩從外面駛來,帶著採購的一應生活用品。

營地還沒有實現自給自足,像是短時間急需並且難以儲存的物資都需要到離這裡最近的城鎮中採購,玉小剛站在營地的入口,目視著馬車緩緩停下,心中略感欣慰。

感受著偶爾吹來的微風,看樣子最多再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會迎來寒冬了。無論他再怎麼著急,人手數量上的問題還是不可避免的,可是玉小剛不敢也不能收納過多的人手。

他很清楚自已的能力,前世也不過只是個普通人,這副身體的記憶可以說在人情世故方面一竅不通,所以就算他腦子裡有著更加先進的制度,見識過繁榮昌盛的景象,也不敢把步子邁得太大。

一百多人,他還能靠著一點魂師等級,和李戰那些護衛壓著,不會鬧出什麼事情來。但是將這個數字變成五百、一千人,怕是會變成一團漿糊。

所以只能一點點地來,在他帳篷內的木桌的一層抽屜裡,有一疊寫滿了的規劃書,初期計劃的諸如工作小組的籌建、考核與效率對比、居民身份認證與普查,而中期計劃的通識教育、魂力天賦普查、人才的引流等等。

這些東西別說居民了,就算是知識分子的謝雪梅幾人也看不懂多少,他們無法想象這些計劃的意義和龐大目標,只能依靠玉小剛一步步的引導和解釋。

不過這些還好,慢慢引導總會有效果的,但是有一件事是他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安定下來的,糧食問題。

其實以武魂殿之前帶來的一批物資,再加上還能從外面採購,現在營地的人也不算多,糧食是完全沒有負擔的。但是作為一名天朝人,對於是否在一個地方立足下來的標準,從來不是什麼“資源是否充足”。

開荒啊!種地啊!到地方之後不先開出十畝田也敢睡覺?基地後面不開兩個菜園子也好意思說自已站穩了腳跟?

自古以來開疆拓土長住久安的標準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墾出一片田來!

鑑於現在接近冬季,開荒的難度指數級上升,但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玉小剛走到已經停好的馬車旁,輕輕揭開車蓬,在一些,在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下方,掀開了一層厚厚的草蓆,露出了幾袋珍貴的種子。

說是種子,其實只是植物的塊莖,番薯和馬鈴薯,這兩種作物在他前世的記憶中有著極高的產量和適應性,能夠在貧瘠的土地上生長,而且都是主糧。

這個世界的糧食和前世的差不太多,經過網際網路時代的灌輸,玉小剛或多或少還是瞭解一些關於農業方面的知識的。

對於不算富饒的邊境土地,馬鈴薯和番薯是大多數平民的主糧,而經過一段時間的開墾,在離營地不遠處的地方,按照規劃好的區域開墾好的耕地已經準備就緒。

不過對於常年處於田地的農夫們,這位大師的一些要求著實有些奇怪,先不提為什麼要在無法耕種的冬季開墾土地,將那些只有在武魂殿或者是什麼城主府才能用到的琉璃板安置在架好的木樑上,在一塊一塊的耕地上搭好了透明的“小房間”,簡直讓他們摸不著頭腦。

但這才是未來一段時間中,營地生活下去的資本之一,在溫室下會有一層小地道,一直連線在不遠處的木棚,輪值的人員會架起火爐用於提供熱量,透過地道輸送到每一個需要的溫室中。

琉璃的成本還是貴了一些,但是鑑於鐵匠鋪的產能無法提升,對於玻璃的研製會推後一些,所以現階段只能用這些成本較高但效果顯著的琉璃板來保障溫室的運作。

玉小剛站在一塊已經搭建好的溫室前,眼中透出一絲期待和欣慰,除了一些簡單的先進理念,他對於農耕知識瞭解並不多,不過經驗豐富的農夫肯定清楚一個保持溫度和光照的溫室意味著什麼,尤其是在這即將到來的寒冬中,溫室將成為他們賴以生存的重要保障。

現在前期準備都做好了,接下來的關鍵是讓這些溫室順利運作,並確保這些種子能夠茁壯成長。

可惜無論是詢問身邊人,還是搜尋自已記憶,都沒有找到類似於化肥的東西,天然肥雖然有用,但清楚現代化的農業知識的玉小剛深知,想要在短時間內提高產量,化肥和科學的種植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可惜的是,這個世界的技術水平還遠遠達不到他的預期。

但反過來說,自已對於專業性的知識可能還不如這裡的任何一個農夫,所以也只能先湊合了。

安排好了溫室的工作後,玉小剛深吸了一口氣,才穩住心情走到一處精緻木屋前,門前一張木牌上寫著:“魂力研究處”,其實他想起一個更加厲害一點的名字的。畢竟在他看來,這裡絕對是營地的基礎,發展的核心——以魂力為基礎的技術研究和革新,將決定著他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跟在他後面的兩姐妹顯得有些好奇,尤其是苦涼她平時就只關注其他居民的工作程序,對於普通人來說,魂師的一切都很神秘玉小剛推開木門,溫暖的空氣迎面而來。屋內雖然不大,但佈置得井井有條,各式各樣的書籍、筆記和魂力研究器材整齊地擺放在書架和桌子上。一盞掛在天花板上的油燈散發出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個房間。

謝雪梅和蕭浩正埋頭於一張巨大的圖紙前,似乎在討論什麼。聽到門響,兩人抬起頭,見是玉小剛進來,立即露出了一絲微笑。

“老師。”謝雪梅和蕭浩異口同聲道。

屋內也不只是只有他們兩人,武魂殿來的魂師中少有的幾位魂師也在,畢竟人手不足會拖慢研究進度,能多一個人都是好的,如果不是一些魂力結構的地方必須需要魂師操作,他們或許會更加輕鬆。

玉小剛微微點頭,走到他們身旁,目光掃過桌上的圖紙。圖紙上詳細繪製著各種魂力陣列和符文。

「魂力共鳴區」,由一個一個共鳴點組成的區域,在對數不盡的魂環解構後,才發現了這一現象的存在,共鳴區經由魂力注入,產生反應,在反饋於魂師本身,藉由魂師和武魂釋放出來,這就是魂技的本質。

如果類比一下的話,大概就相當於那種魔法師的施法,魂環就相當於法術咒語,但是不一樣的是,魂環不需要念動或者吟唱,而是需要魂力驅動。

這就類似於魔法師的另一種施法方式——法陣施法,透過催動魔法陣來釋放魔法。但是在這個世界裡,“魔法陣”是繫結於每一個人的身上的,除了自已憑藉說不清的魂力超感,能夠重現別人的魂環,每個人的魂環都是固定的。

那麼旁敲側引,如果學著將“魔法陣”刻印出來呢?或者說將繁瑣並且強大的魂環拆解,解析,取出其中某一種簡易的“陣紋”,也就是共鳴區,刻印在穩定的物件上。

這其實就是之前使用的魂能手雷的原理,也是自已在努力探究的方向之一,爆裂魂印的功能其實很單一,只是爆炸而已,也只是解析於一堆火屬性的百年魂環中。

但是,魂能手雷是消耗品,他可以一下子扔出一堆手雷,即使單獨一個威力不強,數量也可以彌補。

而只是消耗品還遠遠達不到自已的要求,魂力這種近乎取之不盡的奇怪能量,不能拿來發展簡直太可惜了,尤其是沒辦法進行蒸汽機和內燃機研究的情況下。

在桌子上,一張寫滿複雜符號和公式的草稿紙引起了玉小剛的注意。這張草稿紙上繪製了一個陣列圖,不算複雜,甚至很簡潔有力。

只有在最核心的中心處,有著一個略微複雜一些的圖案,只是一眼就認出了那是最基礎版的魂力周天。

而它周圍一圈的共鳴區形狀大體相同,功能也是一樣的,放大!

放大魂力周天吸納周圍魂力的效果,增強魂力的輸入,以此來提升整體魂力的輸出效率。

在整個陣列的一角,則有著一個小小缺口,用於輸出魂力,這樣一個簡單的魂力版本的“聚靈陣”就研製成功了。

效果和字面意思差不太多,能夠聚集周圍一定區域的魂力,再經由完全自主運轉的魂力周天將自然魂力轉化為純粹的魂力,透過輸出端輸送出來,補充魂力或者是用於冥想修行都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這就有點大材小用了,在桌子一角處,一枚白色晶體被放置在那裡。這種天然的水晶在過去很長一段歷史中,只是用於裝飾,現在也是如此,以後卻不一定。

“老師,我們已經按照您的指示,嘗試將這個小型魂印用魂力刻畫在這枚水晶內。”謝雪梅指著那枚白色晶體,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玉小剛聽著謝雪梅的解釋,伸手輕輕撫摸著那枚晶體,感受著其內部微妙的魂力波動。他微微點頭,眼中露出一絲滿意:“做得很好,這枚水晶已經初步具備了聚魂的效果。”

魂力會經由這個魂印聚集在白色水晶內,在持續不斷的吸納中,魂力會慢慢充斥滿整個水晶內部,由於水晶內外關於魂力的逸散值不同,只有魂印不被破壞,這顆水晶就會永遠充滿魂力。

或許可以叫這樣的水晶為魂晶之類的,不過他更想叫這東西魂能容器或者是魂力電池,而裡面刻畫的魂印也應該起個名字,魂能序列網路。

終於,最基本的東西解決了——通用效能源,在蒸汽機無法實現,石油完全找不到的情況下,發展現有的魂力體系是最合理的安排。

但是魂力只能由魂師使用,太限制發展空間了,僅僅這一個要求,就將近乎八成的人全部剔除出去了,這還怎麼發展?

而這顆小小晶體則有可能打破這種限制,至少是打破一部分,接下來就只需要琢磨出來如何運用這顆晶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