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內的公堂如今已經改造成了縣學,原本破舊的大堂按原格局重新換了木料,刷了新漆倒也顯出一些肅穆,只是高懸的‘厶正嚴月’,如今已經換成了好好學習。
其實沈王爺的知識庫裡倒是有不少好的成語,如博學審問、擇善而從等,思前想後,遠沒有好好學習來的更直觀,他原本還想把‘天天向上’也刻上去,被葉不秋攔不住了,一個字要五十紋銅錢,太貴了,四個字意思一下就夠,等後面掙了錢在換。
沈陌坐在新修葺學堂內,看著葉不秋昨天送來的賬冊,一臉愁容。
開窯、改造學堂不算徭役的人工,光材料費已經花去了一百四十兩,這些錢都是實打實的從自已口袋掏出去的,雖然對外號稱是用晉王的面子賒來的,不過全縣其實都知道,這錢是他沈陌自已掏的,畢竟晉王的面子如果只是換點石料來,那真是鬧了天大的笑話。
不過大夥兒也都知道這個縣令是在為全縣百姓的生計著想,那些債主們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曾上門要過錢。
縣學裡的掃盲補貼大夥兒也就拿了一個月的,後面因為書局的開張,有了工資,大家也就不好意思再領,小孩子的貼補也沒再問縣裡要過錢。
即便如此,接下來書局的紙張、運輸隊的車馬費用都是不小的開支。
葉不秋的這本賬冊上,已經按照沈陌的要求,羅列了近期需要採買的單價和數量,光印刷局這一個地方就需要三十兩銀子。
運輸隊的費用就更高了,一匹普通的馬需要20兩銀子,運輸隊就一匹馬實在說不過去,一個隊伍至少需要三輛馬車,路上遇到點事兒可以相互有照應。
這個運輸隊在沈陌的規劃裡還需要加上客座,往返增加收入,如此一來,就必須要對向發車,也就是說起步就需要六輛馬車才能保證車隊正常執行。
這至少得一百二十兩,而雨臨縣不產馬,就得需要從外縣購入,這一百二十兩也是需要實實在在花出去的。
錢啊,真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啊。
沈陌揉著腦袋看著眼前這本催命符,
“要不……還是發行個紙幣,把老百姓手上的銀子和銅錢都拿過來?”
沈陌其實早就有過發行紙幣的想法,一來可以把全縣的銀子和銅錢都收歸縣裡,去外面採買物資,二來,使用紙鈔也能方便百姓攜帶。
只是如此一來,縣裡所有的紙鈔發行就必須登記在冊,有專門的部門去計算市面紙鈔的發行量,防止發生通貨膨脹導致貨幣崩盤。
全縣那點知識儲備別說預防通貨膨脹,就算讓他們算清楚市面有多少紙幣在流通都不一定能做到。
“七弟,窯廠那邊現在的貨物堆積太多了,咱們縣裡的消費量實在有限,得儘快處理啊!”
沈勤大叫著從府衙外進來。
沈陌現在手上人手實在不夠,又湊不出錢去僱傭額外的管理人員,只能讓沈勤去管窯廠,技術上面有幾個老師傅帶著,他只需要管個數量就行。
秦月義外粗內細,適合去管理印刷局,印書是一門細活,目前也只有他最合適。
“沈大人,全縣現有的存書都已經印了上百份了,再不拉出去銷售,放倉庫都要黴變了。”
說曹操,曹操就到,秦月義扯著嗓子從外面進來,正好碰到沈勤,
“喲,二殿下也來了!”
“什麼二殿下,我七弟說了,以後叫沈廠長,怎麼不長記性呢。”
自打到了雨臨縣,這幾個人的稱呼一直都亂七八糟,一會兒殿下,一會兒什長,沈陌只得給他們重新根據職務安排了稱呼。
沈勤管著窯廠,他自個兒原本想叫窯長,沈陌怎麼聽怎麼彆扭,乾脆就讓他叫廠長。
秦月義負責印刷局,原本想著叫局長,後來想想,局長有點不好聽,乾脆就叫秦經理,楊小毛給他打下手,給了個楊主管的名頭。
這會兒幾人同時過來,都是為了庫存發愁。
目前運輸隊人員是齊了,可是馬還沒到位,遲遲不能成行,貨運不出去,就沒有貨款回來,沒有貨款回攏,就沒錢買馬,沒錢買馬,貨物就運不出去,這是個死迴圈。
“小毛,你去把葉主簿叫來。”
目前的局面想要打破,就只能發行紙鈔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實在後期通貨膨脹的厲害了,再把他們兌換回來,打破眼前的死局才是最首要的事情。
如今縣令來了,葉不秋沒什麼事情了,大部分時間都在耳房打盹,發呆,聽見楊主管叫他,立馬套上鞋子就跟著跑了出來。
“葉主簿,本官想發行紙鈔,你看可行嗎?”
葉不秋算是全縣的主心骨,別看他沈陌目前在全縣百姓裡有點聲望,那都是葉不秋用他幾十年主簿的威望做的隱形的擔保,這點沈陌心裡是明白的,有什麼涉及到全縣的決定,還必須得跟他商量。
“紙鈔是什麼?”
葉不秋已經習慣了這位縣令大人偶爾蹦出來的新鮮詞,反正不懂就問。
“紙鈔就是標有面額的紙幣,比如一塊錢相當於一個銅錢,一千塊錢相當於一兩銀子。”
沈王爺的記憶裡也不曾出現過紙幣,這個大陸應該還是沒有見過這個東西,他只能耐心的解釋。
“那豈不是誰都可以隨手畫一張拿出來用了?”
葉不秋也是個聰明人,一聽解釋,就知道這玩意兒的壞處。
“你說的這個是防偽,我也正在考慮,以我們現有的技術能不能做一個防偽標識,不過這種技術性較高的事情還是交給秦經理他們處理,他負責印刷局,技術升級屬於他的範疇,找你來是為了商量發行紙鈔的可行性。”
沈陌現在不關心技術可不可以實現,既然他們那個古代世界都可以發行寶鈔,那說明在技術層面是可以做到防偽的,實在不行,就用重刑,私印紙鈔的誅三族,反正這個錢也不會流到外縣去。
“有點困難,讓百姓用貨真價實的錢銀來換這個紙張,估計心理上很難接受,再者,用這個紙鈔怎麼跟外縣交易呢?”
葉不秋直接問到了重點。
沈陌也明白真要用一張薄薄的紙片去換百姓手裡沉甸甸的貨幣,換誰心裡都難以接受,更何況這紙錢還沒法去外面做買賣,只能縣裡用,真要有點事情,想出去採買點東西,還得去兌換了才能用,除了本縣,外面又沒兌換的地方,其實用紙錢反而增加了花錢的複雜程度。
還有一點,葉不秋沒敢明說,但沈陌心裡也清楚,他在任的時候,這個紙錢可以在縣內隨意兌換,但如果他這個縣令調離了呢,這些紙錢跟誰兌換?新來的縣令如果一概不認賬,豈不是拿真錢換了一堆廢紙回來。
雨臨縣畢竟還是中都帝國的雨臨縣,不是他沈陌一個人的雨臨縣。
葉不秋見沈陌不說話,又補充道,
“再者,中都帝國的律法明文規定,私鑄錢幣株連九族,您這私發紙幣,應該也是屬於私鑄銅錢範疇,怕到時候就是晉王殿下也保不了你。”
他現在對這個縣令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什麼生意判刑重,他就做什麼,真把帝國律法當擺設了,反正私窯罪已經是株連三族了,他自家也就三族還在世,基本上就這一個罪名已經讓他家被一鍋端了,如今再來個株連九族的活計,他也無所謂了,只要這大爺自已開心就好。
不過看到他案前的那本賬冊,葉不秋也大概明白為什麼沈陌急著想發行紙幣。
“不過這辦法也不是沒有。”
沈陌一聽這人精有辦法,頓時來了精神,
“願聞其詳!”
“大人剛才也說了,一文錢可兌換一塊錢,任何兌換的前提是有擔保,縣衙現在唯一的底氣就是縣營的窯廠,印刷局和運輸隊,大人可以用這些財產作擔保,若是哪天縣衙兌換不出錢銀或您調離,可用這裡面的東西作為賠償,有了擔保,或許百姓們心裡才有換這些紙幣的信心。”
葉不秋轉念一想,這麼說太肯定了,萬一到時候百姓們不兌換了,豈不是打自已臉,
“我說的只是可能,具體還是得看大人能給百姓多少信心。”
“百姓們有多少信心還不是得看你葉主簿麼?”
沈陌邪邪一笑,
葉不秋一看他這表情,心裡頓時一驚,
不好,這天殺的縣令又給我挖坑了。
還未等葉不秋考慮好如何應對,就聽沈陌一拍案几,
“好,此事就這麼定了,但是直接由衙門兌換紙幣不合適,就用衙門的名義開設一家錢莊,這錢莊的負責人就由葉主簿擔任了,反正你平時閒著沒事,就當給自已找點事兒做,每年在多補貼10兩銀子給你。”
“大人,不可……”
還未待他把話說完,沈陌轉頭一指秦月義,
“秦經理,接下來一個月內,你們印刷局就負責把紙幣的樣式設計出來,面額用一中元,二中元,五中元,十中元和一百中元的,大小不超過成年男人一掌,”
面額大小已經被實踐過了,那就直接拿來用就行,省的再去思考了。
秦月義帶著印刷局的眾人真的開始造錢幣時,才理解什麼叫上司一張嘴,下屬跑斷腿,先是紙張儲存的問題,印書的紙不便於儲存,時間一長,紙張就容易發黴,再加上,雨臨縣本身就靠海,發黴速度比內陸城市更快。
印刷局一眾工人千挑萬選,實在沒辦法,只能拿油紙代替,防水性好,而一張油紙顯得太單薄,容易損壞,只能將幾張合一張,讓紙幣更厚重,韌性更好。
好不容易解決了紙的問題,接下來墨的問題就出現了,同樣的,現有的墨水一碰水就花了,這萬一哪天放衣服裡洗一下,出來就沒字了,這樣的紙幣誰敢用,最後還是窯廠的老師傅提供了思路,用鉛印泥,一般人不容易仿製,印在錢幣上也不容易被洗掉,但是所有的鉛印泥生產出來後必須封存,寫上編號,登記在冊,錢幣印刷完後,鉛印泥的編號和紙幣一起送到錢莊,由葉不秋檢查無誤後,在每張紙幣上蓋官府印章,並記上號碼。
最後到排版的階段,紙面如果只有金額就顯得很單調,乾脆就把縣衙的門臉印在錢幣上,作為底紋,這時候,問題來了,雕花印到手掌大小的紙幣上,就連成了一片,根本就看不出來是衙門,只得將原來一掌大小的紙變成兩掌,這才勉強把圖案印清楚。
沈陌看著上手這個比他臉都大的紙幣,暗自嘀咕,“這哪是紙幣,這分明就是印的銀票。”
但是現在條件有限,等以後有錢了再重新調整吧。
事實證明,沈陌讓葉不秋擔任錢莊負責人的想法非常正確。
紙幣發行第一個月,正值臘月,還有半個月就是新年,百姓都忙著在準備年貨,壓根沒人關心紙幣的事情,也鮮有人來兌換。
他只得挨家挨戶去宣傳紙幣,阻力比想象中更大,百姓對這紙錢打心底裡反感,忙活到過年,總共才兌出去五萬中元的紙幣,也就是五十兩,即使加上現有的三十兩,還差四十兩買馬的錢。
葉不秋心一橫,乾脆聯合三家縣營單位,統一用紙鈔結算工錢,同時以縣令的名義發出公告,全縣範圍內一律禁止 用銅錢和銀子交易,必須用紙鈔交易,若發現違例者,禁止出城。
這一招實在是絕了,遠比收監關押殺傷效果更大,農田,打魚、伐木、採石等都得去城外,禁止出城,等於斷了這些人的活路,如果在城內採買,又不能用金屬貨幣交易,這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啊!
同時,為了更徹底的執行這條律法,錢莊還特地撥出了一筆錢,僱了二十個衙役,在城內巡邏,監督交易。
沈陌甚至都懷疑,這葉不秋是不是為了讓他那個侄子王籬笆重操舊業才僱了衙役,不過只要有效果,哪怕他有這點私心,也是情有可原。
效果也是立竿見影,開春過來僅僅一個月,就已經兌回來合計四百兩白銀,託了這四百兩的福,運輸隊原本採購六匹馬直接增加到八匹。
印刷好的書終於開始流向各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