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和王大山坐在一起,低聲地商量著。他們計劃安排一些人輪流替換著去為趙瑾兒看守門戶。然而,趙瑾兒卻婉言拒絕了這個提議,她表示自已的房子很快就要完工了,一旦入住後,她會僱傭幾個人回來負責看家護院。王大山則認為即使在這幾天裡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很難保證不會有人心懷不軌。
趙瑾兒聽了王大山的話,想想吳氏心裡有些害怕,仔細思考一番後覺得他說得有道理。於是他對王大山說:“大山叔,那就這樣吧,你安排兩個人過來。白天已經在幹活的就不用參與了,讓他們晚上輪流值班。嗯,按照 20 文的工錢給他們結算。”王大山聽到這話非常驚訝,說道:“我們只是輪流幫你看著,怎麼還要給工錢呢?”
趙瑾兒堅持道:“如果不給工錢,那就算了,我不能無緣無故地讓大家為我服務。”王大山心想,趙瑾兒現在並不缺錢,如果支付工錢,請來的人會更有幹勁,看守也會更用心。更何況,這樣做將來做事也能多為趙瑾兒考慮。因此他不再說什麼。
第二日清晨,王大山駕駛著牛車,載著村長以及幾個年輕力壯的後生,一同押送李大壯前往縣衙。一路上,眾人心情沉重。
抵達縣衙後,村長向縣太爺詳細地陳述了事情的經過,並指出李大壯涉嫌夜間潛入村莊中的某戶人家行竊。縣太爺聽後,只是微微頷首,表示瞭解,但並沒有表現出特別明顯的態度或反應。隨後,他命人將李大壯帶入縣衙內。
王大山和村長看到這種情形,不禁感到十分驚訝。以往每當有人報告類似的盜竊案件時,縣官都會非常積極地介入調查,要麼協助繳納罰款,要麼親自審訊犯人。然而,這一次似乎有些不同尋常,縣官似乎有點推諉之意。
儘管心生疑惑,但他們並未深思,便返回了趙家村。一回到村裡,他們立刻將情況轉達給了趙瑾兒。趙瑾兒聽完後,毫不掩飾地對兩人說道:“兩位大叔,事到如今,我也不再隱瞞了。據我所知,這個李大壯可是個慣犯,專幹偷雞摸狗之事。昨晚他來時,我尚未入眠,他竟然朝窗戶裡吹迷煙!還好我及時捂住口鼻。”然後拿起棍子便衝出門外,如果我睡著了會發生什麼簡直難以想象。
兩人聽聞此言,皆是大驚失色,緊接著趙瑾兒又說道:“就李大壯本人,他與錢氏酒樓的大小姐錢多多相識,前些日子我前往酒樓時,曾目睹他進出錢氏酒樓。似乎他們之間有著某種關聯,但具體情況我也只是道聽途說而已,並不是非常清楚。聽你們講述今日之事態,看來所言非虛啊!”
村長和王大山頓時怒不可遏,憤然說道:“難道就這樣輕易放過這個惡徒不成?”趙瑾兒卻鎮定自若地回應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上天自然會收拾他的。關於這件事情,我可是下足了功夫呢!”二人聞此言論,不禁稍感驚訝。趙瑾兒隨即笑言:“兩位大叔難道忘記了我靠什麼賺錢的?我可是採藥之人啊!我在那捕獸夾上塗抹了藥液,想必他的腿部傷勢短時間內是無法痊癒的。”二人聽聞後,心中方才稍稍平復一些。
如此一來,對於趙瑾兒的守衛安排事宜,也就必須費心了。王大山說道:“家裡的藥材地你嬸子弄得很好,幾乎不用我怎麼幫忙。以後我不去鎮上拉牛車了,晚上專門給你看門。”趙瑾兒一聽,心下感動,連忙說道:“不用的,牛車你可不能放下啊!因為過一段時間咱們村得賣藥材呢,牛車本來就不多,村長家的又不往鎮上跑,這拉車的活就只有你能幹。你要是不幹了,村裡的人可就太不方便啦!”
王大山心裡琢磨著,覺得趙瑾兒說得也有道理,自已對此也確實沒什麼好辦法。這時,村長開口說話了:“這樣吧,你和別人換個班,去鎮上每天只去一趟就行,上午去一趟,下午就別去了,在家好好休息。”兩人商量了一會兒,最後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轉眼間數日已過,趙瑾兒家的房子已然竣工,只差一些平整地面之類的收尾工作,而這些活兒村裡人完全能夠勝任。村長為此特意挑選了幾位幹活踏實、認真負責的村民,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便將小院收拾妥當,地面鋪好了青石磚,原本坑坑窪窪的地方也被填平,甚至連中間種花種草的那塊地也整理得平平整整,隨時可以栽種。趙瑾兒對這一切甚是滿意。
接著,趙瑾兒又請王大山載她前往鎮上檢視定製的傢俱。楊師傅一見著趙瑾兒便喜笑顏開,說道:“趙姑娘啊,你瞧瞧,你定製的傢俱大部分都已經完工啦,明兒個就能給你送到府上!”趙瑾兒上前仔細端詳了一番,果然相當不錯。於是她爽快地付給楊師傅工錢,但楊師傅卻執意不肯收下,還說之前已經佔了不少便宜,不好意思再收工錢。趙瑾兒連忙搖頭道:“這怎麼行呢?一碼歸一碼嘛。您幫了我那麼大忙,做了這麼好的傢俱,如果我還白白拿走,豈不是太不講道理、欺負你了嗎?”楊師傅聽後微微一笑,並沒有繼續推辭,而是欣然收下了工錢,表示明日一大早就會親自將傢俱送往趙瑾兒家中。
趙瑾也非常高興地說道:“大山叔,要不我們去一趟牙行吧?”王大山聽到後愣了一下,他疑惑地問道:“去牙行幹什麼呢?”趙瑾兒笑著解釋道:“我的新房子很快就要入住啦,但不能只有我們母女倆住在那裡吧,而且那房子還在村子外面。我想去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可以買回來。”王大山這才明白過來,連忙點頭表示同意。
趙瑾兒緊接著對王大山說:“大山叔,你可要幫我把把關吧。”王大山謙虛地回應道:“我哪有那個本事啊!”但趙瑾兒卻堅持說:“大山叔,您可別推脫了。我知道您看人的眼光很準。您以前當兵的時候,閱歷一定很豐富,所以我相信您的判斷。”王大山聽了沒再說話。
隨後,他們兩人一同來到了牙行。一個啞巴婆子走過來詢問趙瑾兒:“姑娘,請問您是來購買勞力還是丫鬟呢?”趙瑾兒回答道:“都看一看吧。”於是,那牙婆將趙瑾兒帶到了一個院子裡。院子裡站滿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們一排排整齊地站著。王大山看著這些人,雙眼通紅,因為他看到裡面竟然還有十歲左右的孩子。被打的遍體鱗傷。他看的非常的氣憤,趙瑾兒感受到了。大山叔家有兩個孩子。都是十歲左右的孩子,男孩子跟著大山叔乾地裡活兒還習武,女孩子則跟著大嬸在家幹活都非常的聽話,懂事,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這樣他肯定是感同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