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村長和里正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站了出來。村長對老張婆子說:“老張婆子,你這分家也太不公平了吧!別人家分家都是田地、屋子平均分,你倒好,田地不給,屋子也不讓人家住,這說不過去吧!”
張老婆子卻不以為然地說:“我分家,我說了算!要麼這家就別分!”她本來是想嚇唬嚇唬趙瑾兒的,沒想到趙瑾兒聽她這麼說,立刻開口道:“奶,田地不給我們,房屋也不給我們,那你說說那八畝上等水田是怎麼來的?我們的屋子又是怎麼來的?這可是我爹考上秀才之後得到的獎勵,整整八畝的上等水田呢!奶您說我爹爹是讀書人不會種地,我娘一個女人種地不容易,說不如讓大伯種到時候給我們糧食,便把地要走了,這些地一直都是大伯家在種,然後糧食也從來沒給過我們。這地是掛在我爹名下的,還不用交苛捐雜稅。還有這房屋,也是我爹中了秀才之後才搬出來另蓋的,這房屋也沒我們的份兒啊!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張老婆子卻強詞奪理道:“房屋雖然是你爹蓋的,但地是我們的,這家也是我們的,就是我說了算!要分就按我說的分,不然你們就搬走!”
眾人聽了簡直是怒火中燒,這樣的分家恐怕是今天分不成了。但是趙瑾兒聽了之後沒說任何話。想了一下,說到:“奶你確定這樣分家嗎?如果你確定的話,就讓里正寫契書吧。”眾人聽了這個話,突然間就目瞪口呆,吳氏更是憂心忡忡,這麼苛刻的條件,趙瑾兒居然同意了她們母女二人以後要怎麼過活呢。
“但是我有一個條件,這八畝地是我父親的一直由大伯種著可以,可是房屋是我爹蓋的,得讓我們住著,總不能讓我和我娘住到山上去吧?如若不然,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我堂兄趙元寶今年要考秀才了吧?如果我鬧到縣衙去,讓人知道我堂兄有這樣刻薄的奶奶和如此無情的父親,不知道這秀才我堂哥還能不能考?”趙瑾兒鎮定的說道。
果然打蛇還需打三寸,學子的名聲太重要了,張老婆子聽到這裡不由的皺了皺眉,趙大年更是心驚不已。他的兒子前幾年由趙中年教學學文非常的不錯,前年更是考上了童生。如果趙瑾兒鬧到縣衙去,恐怕他兒子都不能考試了,想到這裡便妥協了說:“以後這些田地和你們母女二人再沒有任何關係,屋子你們可以住著。但是每年必須要給我娘五兩銀子的贍養費。如果同意這家就這樣分,如果不同意就算了。”
眾人聽到趙大年這麼說,都覺得這個伯父太過分了,簡直就是在欺負人家孤兒寡母嘛!心裡不由得對這一家人充滿了鄙夷。
趙瑾兒卻滿不在乎地說:“好!沒問題,里正叔就麻煩您起契書吧。”村長和里正趕忙勸道:“瑾丫頭,你可想好了,你們母女倆以後可怎麼生活呀?”趙瑾兒笑著回答道:“兩位大叔放心吧,我心裡有數,我相信老天爺是公平的,他們不讓我們活,老天爺肯定會給我們留條活路的。”
兩人邊搖頭邊嘆息,見勸不動趙瑾兒,只好開始寫契書。
趙瑾兒還要求把那二十兩銀子也寫進去,並且把原因也寫上。張老婆子和趙大年當然不同意,趙瑾兒卻理直氣壯地說:“這銀子既然是我給的,為什麼不能寫上?要是不讓寫,這二十兩銀子我可就不給了。”趙大年和張老婆子一聽,也只好無奈地放棄了。
趙瑾兒讓寫上這一條,是因為二十兩銀子對他們來說可不是小數目。而且這二十兩銀子是他們打算把趙瑾兒賣給趙孫屠戶的錢,這事兒畢竟不太光彩,要是哪天被捅破了,他們臉上也掛不住。趙瑾兒還要求趙大年每年給五兩銀子都得打個收據。商量好了,契書也寫好了。
張老婆子、趙大年、趙瑾兒看都沒啥問題,一起上前摁了手印,一式三份。雙方各持一份,李里正把另一份交到縣衙,做個公證,這分家就算結束了。
張婆子領著大兒子和大兒媳拿著銀子罵罵咧咧地走了,院子裡的眾人見事情結束也都走了,有個鬼鬼祟祟的人影從院牆外一閃而過,趙瑾兒看出來了,是李翠花的女兒趙萌萌,趙瑾兒心裡納悶她要幹啥,不過也沒太在意。
張老婆子與趙大年、李翠芝三人剛走到於自家院門口,就見趙元寶心急火燎地跑了出來:“爹!銀子要到了沒有啊?”趙大年見狀,氣不打一處來,上前便給了趙元寶一巴掌:“銀子!銀子!就知道要銀子!”張老婆子急忙護住趙元寶:“哎喲喂,我的乖孫子喲,你爹有沒有把你給打疼呀?你可一定要好好讀書啊,將來給奶奶考個秀才回來呀!”趙元寶連忙應道:“奶您就放心吧,我一定會好好讀書,給您考個秀才回來,將來再考個狀元給家裡光宗耀祖。”然而,他的眼神裡卻閃爍著算計的光芒。
想當初,趙中年還在世時,親自教導趙元寶讀書。這孩子自幼心機深沉,但跟隨趙中年讀書時倒也算是刻苦用功,如此才得以考上童生。自從趙中年離世後,趙元寶便前往鎮上的學堂求學,然而,其學業成績卻逐漸下滑,甚至開始與那些不喜讀書的富家子弟為伍,終日談天說地,開銷自然也是水漲船高。於是他常常編造各種理由向張老婆子和李翠芝討要銀子。
這次也是因為趙元寶要銀子,可是家裡自從趙中年去世後家裡沒了收入,趙大年李翠芝又好吃懶做,家裡實在是太窮了,沒辦法,只能去找張老婆子想辦法,張老婆子才把主意打到趙瑾兒身上。
張老婆子拿出二十五兩銀子後,趙元寶眼睛都亮了起來。只見老婆子拿出五兩銀子遞到趙元寶手中,說道:“這是給你的零用。”趙元寶接過銀子道:“奶這也太小氣了。”趙大年一聽火冒三丈:“五兩還小氣,你知道咱們農家全家一年才二兩銀子花銷。”趙元寶說:“爹別生氣,你聽我說,我束脩就要二兩銀子,而且還要買筆墨紙硯這些文具用品,再加上新學期開始,自已總得穿一身新衣服去吧?我的同窗都是富家子弟,平時出去賞花做詩也需要銀兩。這五兩銀子實在不夠啊!”
張老婆子看著趙元寶,只覺得渾身的肉都在疼,趙中年讀書也沒花這麼多銀子啊!怎麼現在花銷這麼大,但她還是咬咬牙,給了趙元寶十兩銀子。她心想,只要今年趙元寶能考上秀才,這筆錢不就又賺回來了嗎?想到這裡,張老婆子心裡稍微好受了一些。趙元寶則興高采烈地拿著十兩銀子出了門。
他們可不知道趙元寶拿著銀子到底去幹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