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宏偉壯觀,地勢遼闊,光是從華寧住的地方到御書房前,就要走上不止一柱香的時間。

華寧深受明武帝喜愛,在皇宮內自然可乘坐轎輦,可沈梨只是尋常官家女子,即便華寧邀她同行,也是不合規矩的。

因此她乾脆不坐,帶著沈梨一同朝御書房去。

鳴冤鼓一響,敲鼓之人必定會受杖刑,那行刑的地方太遠,且場面也不好看,因此華寧選擇直接去御書房。

現下這時辰明武帝已經下了早朝,一般都在御書房處理公務,為敲響鳴冤鼓之人主持公道是先皇留下來的規矩,因此那敲鼓之人受過刑罰後必定會被帶到御書房。

是以華寧準備直接帶人去御書房守著了。

御書房也不是人人都能進的,沈梨跟在華寧旁邊,猶豫著問道:“殿下,我也跟著去怕是不妥吧?”

在皇宮中,自然是要叫殿下的,免得被有心人用來做文章。

“有何不妥?你跟著我去就是了。”華寧毫不在乎地往御書房走去,“放心,我父皇不會說什麼的。”

沈梨自是點頭。

她在心中估算了一下時間,待她們到御書房後,沒多久梅芳便能過來。

三十個板子,連那些身強體壯的男子都不一定捱得住,而且皇宮之中行刑之人不會看到她是女子便手下留情。

好在沈梨提前為梅芳準備了一些東西,讓她能夠撐過去。

心中想著事情,面上卻不表,繼續和華寧聊著近日京城發生的趣事,沒多久便到了御書房門口。

守在門口的太監一看到華寧公主來了,馬上就行禮。

“公主,陛下正在處理奏摺……”

“本宮要進去。”

那小太監自是不敢攔下,只是面色猶豫地看了沈梨一眼。

“本宮要帶她一同進去。”華寧淡淡地說道。

她一開口,那小太監便誠惶誠恐地道:“奴才這就去稟報聖上,請公主稍作等待。”

片刻後,小太監畢恭畢敬地將她們請了進去。

這御書房沈梨也並不是第一次來,不過跟著華寧公主過來倒是頭一回。

只見室內飄來一股淡淡的龍涎香,有一身著龍袍之人靜靜坐在案桌前,眉頭緊皺。

“父皇,兒臣來了。”

一聽到華寧的聲音,明武帝眉間便舒緩了許多。

“寧兒,你怎麼來了?”

華寧甜甜笑道:“自然是想父皇了!”

沈梨見到明武帝后便行禮道:“民女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到這聲音,明武帝瞧了她一眼,神色不悲不喜:“平身吧。”

華寧趕緊道:“這是兒臣新交的朋友,今日正巧來宮中找兒臣,兒臣便帶著她一起過來了,父皇不介意吧?”

明武帝笑道:“怎麼會?來人,看座。”

沈梨自是謝過之後靜靜地坐到了一旁,聽華寧與明武帝說話。

“父皇,聽說有人敲了那鳴冤鼓,兒臣也是好奇,這才帶著沈梨一同過來看看熱鬧。”

“你呀,朕就知道!”明武帝寵溺地往華寧額頭一點,“一天到晚這麼多鬼主意!”

“還不是皇宮太無聊了!”華寧故意哼了一聲。

“上次不是讓你出宮了嗎?”明武帝瞥了她一眼,“在宮外感覺如何?”

“比皇宮有意思多了。”華寧衝沈梨眨了眨眼,“且在沈家的時候阿梨也頗為照顧我。”

明武帝衝沈梨一笑,“這丫頭定是麻煩了你不少事吧。”

沈梨起身搖頭道:“我與公主相談甚歡,且公主待我也極好。”

明武帝還想說些什麼,就見外面匆匆進來一太監,在福來耳旁說了句什麼。

福來連忙彎著身子道:“陛下,敲鳴冤鼓那人帶來了,如今就在殿外。”

“宣進來吧。”明武帝說完,又對華寧道:“你也站累了,去旁邊坐著吧。”

華寧剛一坐下,就有三四個宮女進來,先是往地上鋪了個墊子,隨後又有兩人將那敲鼓那人抬了進來。

沈梨看著這一切,面上沒什麼變化,手心卻攥得緊緊的。

梅芳就這麼被放在了那墊子上,她的背上分明已有血跡,整個人面色蒼白,瞧著便讓人覺得揪心。

“民女……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她想撐起身子來,下一瞬間卻忽然又倒在了地上。

明武帝開口道:“不必行禮了,就這麼說過吧,來者何人,有何冤屈?”

竟是要直接問了。

沈梨的視線默不作聲地從梅芳身上劃過,雖說聲音聽起來委屈了點,但人應該是沒有性命之憂。

“民女名叫梅芳,要狀告那無臺鎮縣令草菅人命,將我父親和其他十七人無故下獄,不到三日便直接砍了頭!”

梅芳掙扎著起來,跪坐在地上,重重一磕頭:“求陛下主持公道!”

明武帝眉頭一皺,問道:“官府拿人,必有理由,你父親是被什麼罪名拿下的?”

“他們說是販賣私鹽,可家父只是個賣豬肉的普通屠戶,又怎能做出這種事來?”

一聽到販賣私鹽,明武帝的臉色刷地一下變了,鹽乃國之重本,皆掌握在朝廷手中,販賣私鹽,那是能直接砍頭的重罪。

“你說你父親是被冤枉的,可有證據?除你之外可還有別的證人?”

“民女自然是有。”

梅芳艱難地從懷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名冊,將其展示出來,“此乃記錄了我父親等十八人的名冊,除了他們外,還有十八人的名字,那便是真正的販鹽的罪人,我父親他們不過是替那些人頂罪!”

“哦?”明武帝朝福來遞了個眼色,福來便下去將那名冊呈了上來。

名冊被保護梅芳保護得很好,上面沒有一絲血跡,他輕輕翻開,看了片刻後便重重地一拍桌子。

“哼,好個無臺鎮縣令!”

雖說這名冊並不能定那縣令的罪,但明武帝還是對福來道:“去派個人,將那無臺鎮縣令宣進京來。”

“陛下,無臺鎮離此怕是有大半日的路程。”

明武帝自是知道,他沉思了片刻:“將此事交給大理寺,三日之內,朕要得到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