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瑤無奈地坐回到火堆旁,看著眼前忙碌的男人,心中不禁升起一絲異樣的感覺。在這個陌生的世界裡,似乎有一個這樣的人相伴也是不錯的選擇。

突然,一股誘人的焦香味打斷了陸瑤的思緒。她回過神來,看到李優曇正專注地翻動著烤魚,那認真的模樣讓她覺得好帥。

前世經常有人說帥是一種感覺,今天她算是感受到了。

“烤好了,可以吃了。”李優曇說著便將烤魚遞給了陸瑤。

陸瑤趕緊伸出雙手接住,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頓時雙眼放光,讚不絕口道:“哇!真好吃!”這烤魚外酥裡嫩,香氣四溢,令人回味無窮。她輕輕咬了一口,發現竟然還有鹽味。

陸瑤有些疑惑的看著李優曇問道:“你哪裡來的鹹鹽?”

李優曇手下動作一頓,面上卻沒有任何變化道:“我習慣隨身攜帶食鹽。”

他剛說完,就看到陸瑤一副想通什麼事情的樣子,他心中不禁一緊,難道自已說錯話了嗎?

還未等他再想到說詞,陸瑤一臉恍然大悟道:“哦!對啊!你走南闖北肯定經驗豐富,倒是我沒想到。”

李優曇看著對面自問自答的姑娘,他彎唇一笑,眼底盪漾開星星點點的光芒。

他心想,這個小姑娘真是有趣,單純又可愛。不過這樣也好,至少和她在一起的時候不用太過小心翼翼,可以放鬆心情。

而且她對生活充滿熱情,總是能發現一些別人忽略的美好事物,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李優曇一邊想著,一邊繼續吃著手中的烤魚。他突然覺得,這樣簡單而此刻,他與陸瑤坐在這寧靜的河邊,享受著大自然的美景,品嚐著美味的食物,這種平靜和滿足讓他感到無比珍貴。

待二人飽餐之後,天色已然大亮。陸瑤緩緩起身,細心整理著衣裳,隨後兩人決定即刻下山。

他們並肩而行,沿途時而駐足,只因這山路崎嶇難行。即便有李優曇不時地指引與提醒,陸瑤的步伐仍顯踉蹌。

終於,他們抵達了山腳,陸瑤此刻正坐於石階之上,喘息未定。她望著身旁的李優曇,面不改色,氣定神閒,心中不禁生出幾分羨慕。

察覺到她的羨慕之情,李優曇忍俊不禁,輕聲道:“你先稍作歇息,我去尋輛牛車或馬車,載我們前往鎮上。”

陸瑤聞言,一時未解其意,疑惑地問道:“何謂去鎮上?去哪個鎮?為何要去?我們為何要同行……”

話未說完,她忽感一陣寒意襲來,抬頭正對上李優曇那深邃的目光。那目光雖帶著笑意,卻讓她感到一股莫名的寒意。

然而,這感覺轉瞬即逝,她再看時,只見李優曇依舊溫和如初,不禁暗自疑惑,輕聲問道:“這附近可有鎮子?”

李優曇笑道:“自然知曉,離此三十里處有一清水鎮,頗為適宜暫作歇腳之地。”陸瑤點頭應允,又問道:“你也要去清水鎮嗎?”

李優曇略一沉吟,點頭道:“正是,我也欲往清水鎮暫避風頭。此地附近,唯有清水鎮最為便捷。你可願與我同行?”

見陸瑤沉思未語,他繼續道:“你需尋一安身之所,我亦同此。不如結伴而行,彼此照應。”

陸瑤望著眼前誠摯相邀的男子,終是點頭應允:“好,那便同行。”

李優曇聞言,滿面歡喜,道:“如此甚好,你且在此稍候。前方有一村落,我去去便回。”言罷,他轉身離去,背影中透著一股輕快。

陸瑤望著他離去的背影,無奈地搖了搖頭。她坐於大樹之下,自日中至晡時,心中不免生出幾分忐忑,生怕李優曇將她遺忘。然而,正當她胡思亂想之際,前方人影漸近。

待那人影走近,陸瑤方看清是李優曇與一位農家大爺,共乘一輛牛車而來。

這牛車於陸瑤而言,實乃前所未見之物,即便在陸二丫的記憶中,也僅有些許模糊的印象。因此,這算是她首次親眼目睹真正的牛車。

只見鄉間小道上,一輛老舊牛車緩緩行進,車輪發出“嘎吱”的聲響。老牛步伐沉穩有力,雙眼溫和而堅韌,牛軛架於肩頭,粗繩連線車身。

車身由木板拼湊而成,縫隙間透露出歲月的痕跡;車轅彎曲如老者之脊樑。車廂內堆放著農具與蔬果,隨車顛簸。兩旁麥浪翻滾,野花搖曳生姿,清香撲鼻。

農夫頭戴草帽,手握韁繩,不時吆喝催促。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光影為這場景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李優曇自牛車上躍下穩穩落地快步走向陸瑤道:“可是等急了?”他解釋道:“我四處尋找終於找到一個村落。經過一番打聽恰好遇到這位大爺要趕往鎮上便請他捎我們一程。”

陸瑤早已起身相迎道:“並未著急倒是辛苦你了。”李優曇笑道:“無妨。”此時大爺與牛車已至近前,陸瑤依著原主記憶中的禮儀拱手行禮道:“大爺安好。”

大爺坐於牛車上亦拱手回禮笑道:“小公子快請上車吧老朽需在日落前趕到清水鎮不敢耽擱。”

陸瑤對大爺的稱呼並未感到意外,她身著男裝,而且面容因下山時的磕碰而顯得髒亂不堪,自然添了幾分雌雄莫辨。

再者用女子身體在此世道生活,還是多有不便。她欲長久生存於斯,自當有所籌謀,而男裝便是最佳之選。

牛車搖搖晃晃地行進著車輪碾過不平的地面發出“吱嘎”的聲響。陸瑤笑著向大爺打聽道:“大爺請問此處是何地?您所居之村名為何?那清水鎮規模如何?”

大爺聞言彷彿開啟了話匣子朗聲笑道:“你這後生竟連這些都不知?”陸瑤故作傷感道:“我與兄長及父親原以打獵為生。不料前日父親遭猛虎所傷不幸離世。

我兄弟二人從未下山,如今也是在山上難以維生,故欲前往鎮上投奔親戚。”言罷她還裝模作樣地抽泣了幾聲。

大爺聞言心生同情道:“你兄弟二人實乃可憐。既如此,老朽便為你們講講這附近的情況吧。我們村名為石頭村雖不大但也有五十餘戶人家。而那清水鎮則是離此最近的鎮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