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龍門商會
簽到錦衣衛獎勵300年修為 何預我邪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所謂的龍門商會就在隔壁院子。
當然,說是隔壁,其實還是有點距離的,徐大頭的這個據點裡面的裝飾一般,但地方是真的大,算上花園,快有兩個神侯府的面積了。
這裡房價很便宜,畢竟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龍門商會顧名思義,就是一群行腳商人為了保護自身利益湊到一起,建立的非官方組織。
出了龍門,方圓百里補給地點稀缺,所以不管是走私的,還是有出關憑證的商販,基本都會在這裡補給一番。
起初這些人只是在這裡聊天打屁,後來駐守此處的千戶徐大頭盤算了一下,用了個化名,將這些商人整合了起來。
這些商販怎麼都想不到,自家的會長竟是龍門邊境的土皇帝,平日裡那些吹的牛逼,吐槽的話,都被這個看似粗魯的男人知曉的一清二楚。
這些事情徐大頭雖然沒直接說,但陳久稍稍一想,便越發覺得這個大光頭不簡單。
不過這貨還真是給面子,或許是他認為以後和陳久沒有再見面的機會了,這種算是小把柄的秘密直接就不假掩飾的透露了出來。
是說他精明能幹好呢,還是說他憨好呢?
陳久不好評價,總之此人不可小覷。
徐大頭表面上一副掏心掏肺的模樣。
沒過多久,他就找個走私綢緞的商隊,將陳久和追命塞了進去。
商隊的領隊姓王,名老九,是個精瘦的漢子,看到陳久的打扮後不由的翻了翻白眼。
陳久現在的打扮就非常符合他的人設。
面相清秀文弱,一襲雪色白袍,面料細膩,腳蹬皮質長靴,靴底無泥,渾身上下一塵不染,一看就是沒下過地的主。
得,又是一個體驗生活的二世祖。
不過人是商會會長塞過來的,這小白臉他也不太好得罪,畢竟主家的生意上不得檯面,有龍門商會在前面頂著,他們也得了不少方便,不可能就為帶個二代出門漲見識這種小事得罪會長。
帶就帶著吧,希望這小子別走一半就嚷嚷著要回去。
徐大頭將陳久塞到隊伍裡後假意寒暄了幾句,便離開了龍門商會。
他穿過據點密道,卸下一身裝扮,然後回到了千戶所內。
幾個小弟圍了上來,個個的面容上都帶著狠戾。
“老大,那個千戶去大元要做什麼?”
“總不會是那件事把,要不要讓他消失?”
徐大頭掃了他們一眼。
“做事前先過過腦子,他們兩個人就敢到大元去,會是那麼好拿捏的?。”
這個龍門土皇帝原先臉上憨厚的舔狗笑容不復存在,此刻渾身上下都透露著一股狠辣氣息。
“給家裡送封信,讓他們知道有這件事就行了。至於這個千戶,呵,大漠風大,陷沙裡可沒那麼容易爬出來。”
陳久和追命現在正吊在商隊隊尾,身邊還有一個騎著馬的王老九,有一搭沒一搭的在和兩人嘮著磕。
這支商隊的目的地是大都,正好是陳久此行的目的地。
原歷史中的大都位置在現在的順天府。
現在那裡是老朱家的地盤,所以元庭將從遼人手中搶來的上京定為了大都,原先的都城則改名為上都,可以理解成大明的應天府留都。
大都就是元人對首都的稱呼,意為大汗居住之所。
從龍門去大都,大概有一千兩百公里的路程。
這一路可不像後世一樣乘個高鐵,坐個飛機,眯一覺起來就到地方了。
用王老九的話來說,他們每次行商,都是做好了回不去的覺悟,這裡不僅地勢兇險,環境惡劣,更關鍵的是動不動有沙匪劫道,一個不小心就得交代在這裡。
追命聽他說的苦逼,有些好奇。
“王兄擔著這麼大的風險,報酬應該還可以吧。”
王老九取下水袋灌了口水,啐了口唾沫星子。
“呵,賺錢也是主家賺錢,我們這些跑腿的,也就掙個辛苦錢罷了。”
他無奈的嘆了口氣。
“若不是有家小,誰願意幹這種要命的活,你看這裡的兄弟,各個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為了家裡的孩子能吃口飽飯,苦一點算什麼。”
這老哥一臉苦澀,和他精悍的外表有些格格不入。
陳久也知道原因在哪裡。
大明朝是出了名的苛捐雜稅繁多,表面上看,老朱家對普通百姓很好,比較著名的是三十稅一,一年兩季,這樣聽上去用不著交多少錢。
但實際情況是士紳們有些各種免稅福利,只用繳納商稅,普通百姓得面對各種亂七八糟的徭役,土貢,土地稅、人口稅和農業稅。
不得不說一句,在大明朝的中期,普通百姓由於賦役苛重,越來越難熬。
到大戶人家為奴為僕,反而是比較不錯的出路。
大明朝看似穩固的江山,其實已經處在了深淵邊上。
陳久知道張居正在之後的日子會推出“一條鞭法”,這條政策是這樣的:總括一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一概徵銀,官為分解,僱役應付。
大概意思就是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徵總為一條,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這個法子簡化了徵收手續,同時使地方官員難於作弊,算是讓大明這條巨輪稍微穩固了一陣子。
可惜好景不長,張居正病亡之後,朝堂中那些因為改革而利益受損的官員們立刻就開始攻擊舊法,將清丈土地稱為增稅害民,讓大明走上正軌的“一條鞭法”被說成亂了祖制。
原歷史裡,在位的皇帝是萬曆,這老哥天天在後宮醉生夢死,小老百姓怎麼過日子管他卵事,他都不上朝的。
所以張居正的大部分改革也就此被掌控實權計程車紳老爺們給廢除了。
陳久有些感慨。
現在的大明朝裡,朱無視這個反賊頭子居然是最靠譜的一個。
起碼這哥們不會讓蔡京進內閣。
如果不是師傅諸葛正我繫結在正德的船上,陳久還真就想跳反,跟著鐵膽神侯混算了。
王老九不知道自己隨口吐槽幾句,這個富家子弟會想這麼多。
他說了半天,主要目的是想讓這個插隊的小老闆做好吃苦的準備。
畢竟行商不是過家家,萬一遇到點麻煩,不求這個會長的表弟能幫上什麼忙,別拖後腿就行了。
他沒想到這番談話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讓陳久的內心浮動了起來。
正德估計也沒想到,手下倚重的大老隊伍裡,有一個人起了其他心思。
諸葛正我的壓力著實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