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眾人神色各異,唯獨唐雲泰和張緣洞吃的很是盡興。

幾個樂工以及暈倒的老道公並沒被送去官府,而是被安排在一旁,靜默發侯。

張緣洞拍了拍圓滾的肚子,舒服的打了個飽嗝。

“多謝主家招待了!”

馮大老爺在一旁陪笑道:

“道長為我家操勞,應當應當。”

說著,揮了揮手,招來一個下人,捧著個紅木盤子,上面放著五錠雪花銀。

“奉銀五十兩,請道長笑納。”

張緣洞和唐雲泰看見銀子,眼睛都是一亮。

從江州到兗州,走了許多時間,本來就盤纏不多,張緣洞現如今已是山窮水盡了。

如意袋裡的黃符,硃砂以及建壇等物,也是沒有多少餘留。

而唐雲泰,家中的慘淡光景已是不用多言。

張緣洞取了二十兩走,說道:

“若無唐先生髮善心,貧道也不會來此,這三十兩紋銀就送予他吧。”

馮大老爺連連點頭:

“應當應當,我爹生前也時常唸叨唐小神醫。”

唐雲泰撫了撫還沒長全的鬍鬚茬子,微微一笑,兩手接過了紅木盤。

“多謝大老爺,這個盤子好看,晚生便也厚顏收下了,權且裝藥用。”

兩人收了謝禮,便要起身離開,馮大老爺扯住張緣洞的衣袖,說道:

“道長啊,這幾個賊漢,我們送官去?”

張緣洞看了一眼沾沾自喜的唐雲泰,又看了一眼站著的眾人,說道:

“容馮老爺給個薄面,讓貧道來處置。”

..........

唐生醫館。

醫館已然上了門板,紙糊窗面透出幾點火光來。

唐雲泰看著屋內的幾個人,大感頭疼。

“張道長,我可沒有說過要收留你們。”

張緣洞笑了笑:

“貧道付你銀子便是。”

唐雲泰臉上一紅,唸叨了一句“醫者仁心”之後,便坐回椅子上,翻開醫書看了起來。

張緣洞把自己的葫蘆往桌子上一擱,笑道:

“唐先生不用看醫書了,用這個葫蘆對症就好。”

唐雲泰對於張緣洞打攪他看書很是氣憤,但聽到張緣洞的話,又似有所悟。

“是....人面瘡的典故?”

張緣洞點了點頭,“是也。”

唐雲泰半信半疑,接過葫蘆,想著病人的症狀,對著葫蘆口說了聲“三稜”。

葫蘆立時搖晃起來,得有三息方止。

唐雲泰大喜,連忙又道:

“桃仁。”

這回葫蘆卻是沒有搖晃。

唐雲泰連忙拿出《本草》《岐黃》一類書籍,挨個點著上面的草藥。

張緣洞則是回過頭,看向站在牆角的一眾人。

他搬過來一把椅子,坐在他們對面。

“現在,該說說你們了。”

老道公被灌下了一口熱水,如今已經是甦醒了過來。

他佈滿溝壑的臉上充滿了痛苦,說道:

“是老漢害了將軍,是老漢害了他啊。”

張緣洞冷聲開口:

“知道些什麼都說出來吧,不然,只有將你們送官了。”

“先說說你們的來歷!”

老道公抽泣兩聲,看著張緣洞,緩緩開口:

“我們是鴰林縣,華嚴村人氏。”

正在讀藥名的唐雲泰抬起腦袋:

“華嚴村?”

張緣洞問道:“這村子有什麼問題。”

唐雲泰呵呵一笑:“這村子現在是最沒問題的地方,只因他們哪裡沒犯瘟疫。”

“我們幾個醫者和縣尊大人曾經去考察過幾次,但都沒什麼結果。最後只有定為水土之異。”

張緣洞聽罷,沉吟道:“華嚴村,莫不是供奉釋教華嚴三聖?有佛法庇護?”

老漢搖了搖頭:

“倒也有個廟子,不知道供的那位菩薩,近來臉都化了半邊,不記恨咱們不修繕便好,怎麼談得上庇護呢。”

“那是什麼原因。”

老道公看向張緣洞那雙寒光逼人的眼睛,嘆了聲氣,只得開口。

........

華嚴村,居濟水之首。

算不上與世隔絕,但也少有人進出,自給自足,樂在其中。

可八月初四日晚間,村民聽見有喊殺之聲從河對岸傳來。

村中里正廖老爺,壯著著膽子前去檢視。

卻發現了一河的浮屍,個個身披甲冑,皆是軍伍中人。

廖老爺才知道,那河對岸的聲音,是兩軍相殺發出來。

這一番爭鬥,一直捱到卯時兩刻,天剛將亮之時。

等得驚懼的村民渡河檢視之時,已然屍作草被,血化塵泥,全是殘肢斷體。

此時,廖老爺忽然記起還有屍體順河而下。他怕生事,便沿河打撈,可卻一具屍體都沒找到。

廖老爺是個心善的人,華嚴村的村民更是樸實。

他們憐那些軍校士卒曝屍荒野,又恐冤魂不散,擾得村中不安寧。

便自發動手,在河對岸挖了一個大坑,又將斷肢的屍體縫合好,將其葬入坑中。

還收集了散落的甲冑兜鍪,作為義冢,上香祭拜。

是此,相安無事。

一日,外出打聽訊息的青壯回村,說出了對岸爭鬥的起因。

原來是當朝義王反出京城,在江州自立,那日爭鬥,便是他手下一支隊伍來不及過河,被追兵趕上。

眾人唏噓不已,但因身處武皇治下,不敢伸張立冢之事。

可就在半月之後,廖老爺睡夢之中忽然驚覺,只因聽見門外急促的敲門聲。

他小心翼翼透窗觀看。

見一尊身披明王鎧,頭戴鳳翅盔的威武將軍立於門前。

但這尊將軍,面色慘白,身上還滴著水珠,渾身顫抖,好似挨不住秋夜風涼一般。

廖老爺趕忙開啟房門,便邀請將軍入內休息。

可是那將軍雙膝一跪,兩手抱拳,說道:

“蒙公救拔,大恩已是難報,豈能折公氣數?”

廖老爺恍然大悟,才知這位將軍是鬼魂之軀。

他雖害怕,但是見這將軍正大光明,不像是害人之鬼,便開口問他為何到此。

將軍神色一肅,開口說道:

“瘟魔將至,望公造靈船三隻,紙旗百面,木刀千把,於明日酉時之前,化於對岸,我等將和瘟魔戰,以報貴方之恩!”

言罷,廖老爺只覺冷風一吹,面前將軍已然消失不見。

他對此深以為然,趁著夜色,連忙叫醒村民。

村民半信半疑,看見廖老爺說的煞有其事,又敬他平日之德,遂伐木做刀,入城賣辦。

終於趕在酉時之前,將這一應器物,化於對岸。

當夜。

村民們都聽到了一陣呼嘯和廝殺的聲音,一直到清晨方才結束。

後來,瘟疫果然肆虐全縣。

但唯獨,華嚴村,一人未染。

村中有道公,村人稱為胡老漢,常奔走在外,見識了瘟魔厲害,心生不忍。

便向義冢求拜,乞賜天兵一尊,隱於他扎的顯道神中。

義冢有兜鍪落下,胡老漢心中得令。

便帶著那尊藏著天將的顯道神,遊走全縣,驅逐瘟魔。

這劉老漢,就是老道公。

那顯道神內中的無麵人,不言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