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收回伸出的手臂,將其攏入那寬大的僧袍之內。

張緣洞謹慎萬分,一隻手已然擱放在劍柄之上,而另一隻手縮在半肩長袖之中,握住了蕭化尊送予他的‘霹靂子’。

昨夜盤查甚緊,又有龍虎山三位大真人搜尋,兩人便一直待在衚衕之內,並沒回青虎宮暫息。

天色一早,蕭化尊為讓張緣洞離開南槐縣,自己則是去穩住張正初等人。

他又恐張緣洞破不開城門,便將自己引雷而下,摶煉成的‘霹靂子’送了一顆給張緣洞。

可謂是用心至極。

張緣洞意欲在人少之時,用出此物,也是為了避免誤傷行人,可誰知,眼前又來了一個大麻煩。

海月目光重新變回渾濁,說道:

“蕭大真人,貧僧略有耳聞,不想仙客還和他結下了一份師門情誼,可喜可賀。”

張緣洞退後一步。

倒是忘了此人可以聽取人的心聲。

“仙客,那顆‘霹靂子’還是自己留下吧,貧僧要想動手的話,仙客現在已經自己跟我們回京城了。”

張緣洞實在搞不清眼前妖僧心裡是怎麼個想法,對他話也是一分不信。

他越要讓張緣洞離開,張緣洞心中便越加警惕。

海月見張緣洞一言不發,仍舊僵持,便說道:

“仙客的那位神將,怎麼不見出來?”

“嗯.....原來是真靈受損,在心間休養啊,那更不是時候了。”

海月挪步到喝茶的盧玉身邊,又說道:

“仙客大可以相信貧僧一次....讓這滿街的人,陷入貧僧的法域,可是很費勁的。”

“要是那三位大真人來了,貧僧便也力不從心了。”

張緣洞聽得滿頭大汗,這個妖僧竟然什麼都知道!

“你,你為何放我離開.....”

張緣洞終於說出了一句話。

海月枯槁的面龐浮起一絲笑色,看向張緣洞。

“貧僧與仙客的因在京城已經種下了,可是還未到結果之時,若來日需要仙客助貧僧修行,貧僧自然不會留手的。”

“或許事情安然發展.....便也不需要了。”

海月神色忽然變得極為亢奮,雙眼睜大,抬頭仰望。

他兩手展開,激動的說道:

“因為貧僧,已然看見了那扇通向無上正覺的不二法門!”

“瘋子!”

張緣洞怒罵一聲,跳下屋簷,拉過了站立不動的戴鈞。

海月並沒惱怒,而是頗為欣喜,說道:

“貧僧生念觀佛,可不就是瘋子嘛!”

說罷,海月身上的氣機一漲,陽光開始扭曲,在其身後形成了一輪圓相。

此時此刻,他好像真的猶如一尊佛陀一般,面上枯槁不在,只有寶相莊嚴。

張緣洞的視線,彷彿變得無限之小,眼前景觀已是不同。

只覺得眼前浮現出寶樹,琉璃,蓮池,皆放百千億光芒,籠罩十方。

而寶樹之下,蓮池之上,端坐一人,一手成與願印,一手成無畏印。

“佛?”

張緣洞一開口,這奇幻的景色便已消失,而那端坐蓮臺的佛陀,也重新變成了海月。

和剛才不同的是,海月如今一臉慎重。

“仙客,快些走。世間變化無方,日後咱們還會再次相見,若那時貧僧知曉了其中道理,便沒什麼,若是沒有.....”

“便勞煩仙客,救我。”

張緣洞還未曾回過神來,身側的戴鈞忽然打了個哆嗦。

“我的天,好爽!”

戴鈞揉了揉自己的腦袋,抬頭看向四方。

“這.....這怎麼了?誒,張校尉!”

張緣洞被戴鈞驚醒,回過神來。

海月上前一步,戴鈞連忙拉著張緣洞站到一旁。

“張校尉,這禿驢可不好惹,咱們還是躲遠些....”

可誰知海月並沒有搭理他們,而是直接走過二人,來到了街道中央。

張緣洞疑惑的看向他的背影,忽然驚覺。

“是張正初他們來了?”

張緣洞連忙跑向城門,身後的戴鈞高聲喊道:

“張校尉,日後咱們再見了!”

張緣洞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一邊跑,一邊回頭說道:

“戴相公,請代我去青虎宮,給嶽亭帶一句話,讓他好好修行,日後一定會再此相見的!”

戴鈞正要答應,身後忽然傳來一陣暴喝。

“張緣洞!你往哪裡走!”

遠處揚起灰塵,浩浩蕩蕩一堆道士盡數趕來。

竟是出動了清道觀上下全部道士!

但三位龍虎山大真人只來了兩個,一是張正端,一是張正澤。

張緣洞不敢輕慢,腳下生風,縱身一跳,就要越過城樓!

“給我下來!”

又是一聲暴喝,張緣洞眼睛一閃,六道鐵鏈飛過自己身子,相互旋繞,猛地一收!

卻是想要捆住自己!

鏘!

青光一綻,火花迸濺,張緣洞使動力氣讓三道鐵鏈散開,勉強開出了個口子。

正要逃出之時,那道讓他心有餘悸的五嶽印懸在了自己頭上。

“你跑不了了!怎麼回事?”

張正端神情由興奮變得疑惑,再由疑惑變得驚懼,連忙穩住心神。

只因海月盤坐在地,口裡默默唸誦經文。

“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薩埵.....”

聲音雖小,卻在每一個道士心中響起!

“靜心!”

張正澤一聲大喝,高聲念道:

“太上臺星,應變無停........智慧明淨,心神安寧.....”

眾人耳邊心中,禪唱道音各相混雜,但有心智不堅者,皆是口吐鮮血,撲倒在地!

而張正端日久修行,心智非常人可比,再是海月孤身一人,怎能抵得過這許多道士。

張正端只是一頓,看向海月,怒道:

“哪裡來的禿驢!竟敢惑我子徒!”

海月未曾說話,只是低頭唸咒。

張正澤冷哼道:

“這種引動六根的手段,想是左國師坐下的海月禪師吧。”

“哼哼哼,報國寺的和尚啊!怎麼包庇賊子!”

“師兄不用管,我來對付他!”

張正澤走到海月身邊,也是盤膝坐下,伸手道:

“請!”

海月停下了誦經,看向張正澤。

兩人相對無言,只是靜坐。

可是較量已然開始,皆在對方心中下手段,比之尋常比鬥,更為兇險!

因為兩人的比鬥,導致海月不得不縮回法域,街道上的行人商販都回過了神。

“怎麼回事?”

“啊呀,怎麼這麼多道士!”

盧玉也從嘈雜聲中醒來,看向街上。

“這.....”

“禪靈子!”

盧玉轉頭看見了張緣洞連忙起身追過去!

只見他腳下甲馬靈光一閃,縱身飛躍而去,手中飛出兩道黃符,說道:

“張校尉,隨我回京!”

張緣洞轉頭一看,五嶽印已是要壓下,而下又有盧玉。

他嘆息一聲,衝著盧玉說道:

“盧官正,對不住了!”

“啊?”

轟!

張緣洞捏碎了‘霹靂子’,七道霸道電光爆散開來,波及身周十丈!

盧玉眼裡泛白一片,耳朵轟鳴,連忙揮動袖口,數百張符籙飛出,攔在身前!

可雷電只是稍稍一滯,略微損了些力道,便衝破符籙,直擊盧玉胸口。

“啊!”

盧玉一聲慘嚎,摔倒在地,暈死了過去。

五嶽印也被電光餘波波及,落到一邊。

張正端哪裡不知道這是蕭化尊的手段,他怒髮衝冠,火急攻心,罵道:

“蕭化尊!你個老牛鼻子,這回叫你罪名坐實!”

張正澤聽到爆炸響動,也連連看向城頭。

可只是稍微一分心,眼前景色便開始扭曲變化,只得收回心神,一心對付面前的和尚。

張緣洞如今也有一些不好受,這霹靂子是丟出對敵,可他卻是直接捏碎。

雖然有防備,卻還是被震的真炁紊亂,不免落回地上。

張緣洞喘了幾口粗氣,回頭看向街道。

張正端已經越過人群,衝了過來!

“媽的!”

張緣洞暗罵一句,就要起身跑出城門,可他眼睛一瞥地上的盧玉,看到了他穿的神行甲馬。

張緣洞嘴角一笑:“誒?”

............

戴鈞躲在街道旁,看著兩方比鬥,對他來講,那可真算是神仙打架。

這看的他心中激盪,手中發癢,身後劍匣顫抖,說不得便要飛出傾瀉劍氣!

一陣疾風撲面,遠處飛來一隻黃鶴。

“嗯?”

一時之間,場上眾人都看向了天上的黃鶴。

張正端距離張緣洞十餘丈開外,見此哈哈大笑:

“張緣洞,你跑不了了!我龍虎山的師兄弟們都來了,為你可算是下了血本了!”

張緣洞剛剛帶好神行甲馬,見到天上盤旋的黃鶴,心下一涼。

這怎麼得治?

莫非真被捉了去?

那黃鶴越來越近,觀其氣象,還駕駛著雷霆而來!

端坐黃鶴上的黑鬚道人手持寶劍,指著下方,開口言道:

“禪靈子,隨我們回山吧。”

張正端聽著這道聲音,面色大喜,說道:

“是掌五雷正法的正丹師兄!”

張緣洞臉色一白,少時咬緊牙關,催使稍稍平穩的真氣,灌向神行甲馬。

“莫要頑抗!”

話音一落,天空烏雲堆積,雲層之中點點黑影湧出,手持刀槍劍戟,指著下方。

張緣洞沒有多言,倒頭就跑!

一道殘影掠過城門,只是一瞬間,便已經遁去十餘丈!

“哼!”

一道天雷炸在張緣洞身側,激起一片塵土!

張緣洞趕緊調整方向,雖說五臟震顫,卻絲毫不敢停留!

黃鶴上的張正丹眯起雙眼,看向越來越小的人影。

烏雲的面積擴散開來,始終不離人影絲毫。

就在又要驅使一道雷霆之時,忽而一發劍氣沖天,攪得黃鶴身形不穩,導致張正丹真炁一頓。

“誰!”

張正丹皺眉喝道,眼睛朝下一掃。

只見四把飛劍犁動一條溝壑,似乎還搭著一個人,衝向城外。

“劍仙?”

張緣洞也感受到了身後劍氣刺背,愈加不敢放慢速度。

“張校尉!”

張緣洞臉上露出震驚的神色,回頭看去。

戴鈞腳踏春風,右伴夏雷,左靠秋霜,身前冬雪開道,直追而來!

“戴相公!你.....”

戴鈞哈哈大笑,劍指一揮,指向張緣洞:

“好友分別,相送十里,我們只見過一面,就只送你八百步吧!”

冬雪一個斜轉,飛到張緣洞頭頂。

張緣洞提氣一躍,穩穩踏上劍身。

戴鈞御使劍氣,指向前方。

“張校尉,走!”

張緣洞腳踏飛劍,愈加得心應手,轉瞬之間,一掠八百,揚塵而去!

他看向身後烏雲下向他招手的戴鈞,哈哈大笑:

“此身天地一虛咒,何處江山不自由!

“諸位大真人,小道告辭了!”

...............

結卷感言

本卷共二十萬字,碼了一月有餘,其實我是不想分卷的,但覺得寫單元本要更加得心應手一些,索性就分他孃的了!

本卷是這本書的開卷,不說開卷有益吧,只能說是將個爛就。

我有太多東西想寫了,可一旦寫出來就怕把握不住,寫崩了,寫毀了,對我,對支援我的看官老爺們都是一種殘忍。

其實各位想必也看得出來,本卷結尾有些潦草,這就是我及時收手的造成的一些缺漏,要是按照我原本定下的想法再寫下去,恐怕這本書只能成為我的遺憾。

算了,不多bb別的,就只談談書吧。

張緣洞這個角色,我是按照我心目中最為理想的道士寫的,對於某些評論,說這主角聖母啥的,我一般都不會太慣著(我每個評論都看的)。

因為,道教宗旨裡有四個字‘濟世度人’。

要是喜歡看那種名義上的‘殺伐果斷’就請移步吧。

修道人不修慈悲心,不行濟世舉,算歌姬吧的修道人,修的啥道?修羅道嗎?

說實話,做出這個舉措,我覺得犯了很大風險的,因為這裡的環境大家都明白,這類文,受眾不高。

對此,我也不敢把話說太滿了,不知道能不能堅持的下去。

寫這本書的初衷,就是看不慣某些嘴巴上唸叨著‘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並且踩一捧一的道戲青年。

他們不明白這種‘我道因營銷而日興隆’有多畸形。

這種行為,其實是在挖本土道教的根子。

所以我把張緣洞個角色注入了太多對現實中假道學的憤恨,在本卷末尾各位可以直觀的感受出來。

可這樣終究不討喜,為了保證能寫下去,我還是得認認慫。

在下一卷呢,我不會太在人上面花功夫了,會在我喜歡的狐猴鬼怪上多著筆墨,而前章的一些佈局,伏筆,可能得往後在藏一藏了。

主角的性格,也會得到一不大不小的轉變。

在本卷,我對主角的性格轉變把控的只能算是中規中矩,不能說是太好。

但要是看官老爺們沒看出來的,那麼說明我寫的還行,哈哈哈。

總之,我說了一堆有的沒得,結合下來就是:

還是以內容為主。

主題結構還是嚴肅之中,略微帶一點詼諧,這個基本不會變,除非我被奪舍了。

以後每一卷,都做個總結吧,儘量往一百萬寫。現在看的人數還是不太多,抱有一點幻想,萬一以後好起來了呢。

在此,五羖生多謝支援我的家人了。

Ps:

我看有個看官老爺說和地煞(不好提及)那本文風相近,我去看了,寫的真好,說句實話,我萬千不及其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