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完土豆已經是十一月了,天氣已經完全冷了下來,宋家的豬也養肥了,那三頭大肥豬每一頭都超過二百斤,最重的有二百八十多斤,比村裡其他人家的都要重。
去年的年豬殺了之後灌了很多香腸,大家吃了都說好,今年家裡三頭大肥豬,一家人合計著年底全宰了,灌上他百八十斤的香腸留,留一些自已吃,剩下的拿去送年禮也是不錯的。
宋春臨也跟著盤算起空間裡的調味料,他當初收集的調料有一大部分都是超市庫存,收的時候也沒看,見著沒開封的箱子就往空間裡搬,這箱子好放啊,還能堆起來整整齊齊的,不用自已整理,但壞處也是他想要找點東西,得一個一個拿出來翻找。
這不家裡的滷料包用完了,他就倒騰著那些箱子,終於翻出了一箱的滷肉料包。
今年天氣冷的快,宋秦氏想著提前滷點熟食放宋春臨空間裡,到後邊天氣冷了就直接拿出來吃,反正空間裡的東西,放進去什麼樣,拿出來也是什麼樣,到時候還省得熱菜了,宋秦氏只要做個飯炒個素菜就能開飯了。
今日宋秦氏滷的是素菜,蓮藕毛豆土豆片還有豆乾海帶,每樣都滷了一大鍋,宋阿麼還把攢的雞蛋全都拿出來,足足上百個,全煮了做滷蛋。
“小爺爺,這些雞蛋都滷完一個不留嗎?”宋春臨好奇的問宋阿麼。
宋阿麼滿不在乎的撈起鍋裡那些煮熟的雞蛋道:“都滷了,你們不是喜歡吃滷蛋嗎?說比白水煮蛋香,橫豎後院那些雞每天都能下蛋,想吃什麼時候都能吃,再說這些蛋也留不了多久,還不如趁此機會煮好了,還省得將來費事。”
宋阿麼說的在理,宋春臨也表示知道了,宋家人這兩天吃的便是這些滷味,宋秦氏如今做飯頗為捨得,料下的足,味道自然好,路過宋家的人都能聞到那空氣裡的獨特香氣。
顧逢月駕著馬車來到宋家,嗅著滿滿的滷肉香味,心道今天他們是有口福了,這麼香的滷肉,他也很久沒吃過了。
“顧二哥哥,我好餓呀!”
馬車裡面傳來一道稚嫩的童音,顧逢月揚起車簾,裡面的小九摸著小肚子,鼻子也在空氣裡像小狗一樣的嗅著。
“好香呀,是嬸嬸做好吃的了嗎?”
顧逢月看著他的饞樣,也忍不住笑了:“快下車吧,咱們來得正巧,你嬸嬸肯定做了好吃的,就等著你來吃呢。”
“哦哦,好哦,哥哥抱!”小九迫不及待的下了馬車,他一下車就跑到宋家門口,‘砰砰砰’的拍門。
他人小,拍門的聲音卻急切又響亮,宋春臨是第一個聽見的,他用精神力一看,發現居然是九皇子跟顧逢月,於是忙不迭跑去開了門。
小九已經近四個月沒來宋家,剛才還急著敲門,現在門開了,又有些近鄉情怯,他睜著一雙圓溜溜的貓眼,帶著一絲膽怯看著宋春臨。
“春臨哥哥。”小崽子軟糯糯的喊了一聲,宋春臨被萌抱著人瘋狂蹭了好久,惹得小九咯咯咯直笑,還驚動了屋裡的宋爺爺。
宋爺爺抱著宋小寶走出來,第一眼只看到顧逢月,直到宋春臨‘嘿咻’一聲,旱地拔蔥一樣把小九從地上拔起來,‘咚’一下放在了院子裡,顧逢月被他的動作看的心驚肉跳,這兩位都是他的祖宗,要是摔了,他都不知道該先扶哪個。
好在兩人都沒事,還笑嘻嘻的衝宋爺爺喊著,一下被兩個小崽子這麼一喊,宋爺爺心也化了,一個勁兒說:“好好好。”
“哎呦,小九來啦。”
“嗯啊,爺爺好,小寶好。”
宋小寶四個月沒見小九了,看見他的時候還呆了一會兒,似乎在思考這個看起來很熟悉的小哥哥是誰。
等小九喊他的時候,宋小寶才想起對方是誰,人類幼崽的感情不會因為短暫的分離而變得生疏,兩人手拉著手鬧了一會兒就恢復了從前的親密,開始哥倆好的在院子裡瘋跑。
“別跑這麼快,仔細摔了。”宋爺爺擔心兩人摔倒,亦步亦趨的跟著他們,不讓他們往水井那邊跑。
宋春臨帶著顧逢月進到屋裡,宋大莊跟宋秦氏下地幹活還沒回來,宋春生還在學堂沒回來,家裡就只剩下宋爺爺、宋阿麼兩個老的,帶著宋小寶跟宋春臨兩個小的。
宋春臨自然不需要兩位老人看著,宋爺爺主要是看住宋小寶,宋阿麼在後院的菜地忙活,天氣冷了菜都不愛長了,宋阿麼想著把菜都收了,曬成菜乾留著冬天慢慢吃。
別看宋春臨的空間裡放著大量物資,那些東西都足夠宋家人吃兩輩子都吃不完,但宋家平日裡的生活所需大部分都是出自自家地裡的產出。
並不是宋家人不想吃好喝好,只是平日村裡還是會有一些交好的人家過來串串門,要是見著你家的菜地啥也沒有,但天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菜、蛋、肉,人家難免不會多想。
再加上宋家人是從苦日子裡過來的,骨子裡就節儉,種個菜養個雞罷了,宋家人並不會覺得辛苦,反而樂在其中。
宋阿麼扛著一筐的菜從後院出來,聽到前面傳來的陣陣笑聲,覺得其中一個聲音特別熟悉,腳步頓了一下,隨即加快步伐,來到前院,發現果然是小九,頓時驚喜的把菜放在地上,朝小九喊了一聲:
“小九!”
小九回過頭,看見是宋阿麼,也笑著奔到他懷裡,宋阿麼的懷裡是乾淨的香皂味道,小九最喜歡被宋阿麼抱了,覺得很像自已的孃親。
宋大莊跟宋秦氏黃昏的時候回到家,還沒進門就聽見裡面孩童的歡聲笑語,他們還以為是誰家孩子來串門了,走進去一看,才發現是小九來了。
“喲,小九啊,好久沒來了,快來給宋大叔看看。”宋大莊笑著要上前,被宋秦氏給拉住了。
她氣哼哼的擰了擰宋大莊的手臂,嫌棄的說:“你瞅瞅自已這一身的土,還好意思上前呢?快去梳洗一下,別燻著孩子了。”
宋大莊低頭嗅了嗅身上的味道,嘿嘿一笑,真的回去換衣服去了。
晚飯是宋秦氏滷的滷味,各式滷味擺了滿滿當當一大桌子,顧逢月跟小九吃的滿嘴流油。
飯畢,顧逢月喝著茶,說要跟宋爺爺談一談小九的事情。
宋爺爺看著自已的夫郎跟兒子兒媳,也沒讓他們退下,顧逢月也沒在意,他簡短的說了一下小九的身世,並提出讓宋家人的收養小九。
“收養?我們?”宋大莊有些震驚,按顧逢月說的,小九可是皇子啊,他們平頭百姓的,怎麼能收養皇子呢?
“這使不得,使不得,這不合規矩啊!”宋大莊急得在屋子裡團團轉,他這輩子也沒想過要跟皇家扯上關係,現在突然天降一個皇子來給他養,宋大莊接受不了。
宋秦氏也是一樣的想法,她們不過是一介布衣,皇家天子什麼的離他們太遙遠了,之前九皇子過來玩,她也只當他是個富貴人家的孩子,現在知道他不但是皇子,生母還是參與謀反的主謀,如今在看那孩子,心情十分複雜。
一面是心疼這孩子才四歲便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的,一面也是擔心,自已收養了小九,萬一他長大了,想起自已的生母,要去探究生母的死因,轉而為了復仇而怨恨自已,到時候他們又該怎麼辦?
是跟小九脫離關係,還是任由他拖拽著整個宋家陪葬?
無論如何,這兩個結果都不是他們想看到的。
在場眾人都是心情複雜,而處於話題中心的小九,敏銳的察覺到了大人態度的轉變,就跟那些宮人們一樣,僅僅一瞬間,就那麼一瞬間,那些人對他的態度就全變了。
小九抿緊著唇,一副要哭不敢哭的樣子,他的情緒感染了一旁的宋小寶,宋小寶有些害怕的抱住他的手臂。
宋春臨站在兩人身後,摸了摸他們的腦袋,安撫了兩人的情緒。
隨即他抬起頭,看向宋爺爺,眼神堅定的對宋爺爺說:“爺爺,我們收養小九吧。”
宋爺爺似乎沒想到宋春臨竟然是這個態度,看著宋春臨的神色,似乎已經做好打算了。
然而宋大莊卻不同意,他提醒宋春臨:“小九的身份太高了,我們這樣的人家,是壓不住的。”
宋春臨不為所動:“爹,他只是小九,是宋家的小九。”
宋春臨並沒有告訴宋大莊小九的真實身份,叛亂那天宋春臨聽得清清楚楚,小九就是汝安王的孩子,雖然不知道汝安王是怎麼做到的,但小九的生父不是先帝,這是毋庸置疑的。
新帝現在還會因為心裡的僅剩的手足之情,以及一點惻隱之心,放過小九,讓他活著,但小九總是會長大的,若是繼續留在皇家,不用他自已去找,那些有心之人就會在小九耳畔挑唆,到時候不管是對小九,還是對新帝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其實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殺了小九,可小九才四歲,四歲的孩童正是懵懂無知的時候,新帝現在不殺他,將來他成了禍患,活著新帝心裡的那些手足之情被耗盡,那小九一樣要死。
宋春臨對皇家的紛爭並不感興趣,若是小九沒來過宋家,宋春臨沒有跟他相處過,也許宋春臨也會決絕的選擇讓小九去死。
可偏生顧逢雲把小九送到他面前了,也跟宋家人都處出感情來了,再讓宋春臨送小九去死,那太殘忍了。
所以宋春臨決定,要把小九留下來,只是還有一些疑問,他要問清楚。
“小九送去哪裡,皇帝不會過問吧?”
顧逢月搖頭:“陛下並不想知道小九去了哪裡,這對他來說,是最好的,而放在宋家,純粹是我的私心,只有在這裡,小九最快樂。”
而且他相信宋家的為人,他們一家子都是善良又心軟的人,即使如宋大莊這樣的大老粗,顧慮最多的,還是小九的身份問題,以及一家子的安危。
知道大家還在害怕什麼,宋春臨只能寬慰大家:“爺爺,小爺爺,爹,娘,還有大哥,我有辦法,能保證小九不會被發現,將來也不會因為身份連累我們,小九也不過四歲,一個四歲的孩童,又能壞到哪裡去呢?”
屋子裡靜默良久,宋爺爺看著那怯生生依偎著宋春臨的小九,幽幽嘆了一口氣,開口道:“罷了,稚子何辜啊。”
一句稚子何辜,算是預設了這個結果,老爺子都做了選擇,其他人自然沒有異議,其實在宋春臨說自已有辦法保證小九不會被發現的時候,他們心裡的天平就已經偏向了小九,回想著小九來到宋家的日子,他們發現,自已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家裡多出這麼一個孩子的。
顧逢月見他們決定了收養小九,心裡也鬆了一口氣,他走到兩位老人面前,躬身朝他們行了一個大禮。
“我替陛下,替小九,多謝宋家收養之恩。”顧逢月深深的彎下腰,這一禮,不僅僅的謝他們同意收養小九,更是感謝他們的收養,讓小九又撿回一條命。
年幼的小九還不明白髮生了什麼,只見顧逢月領著他朝宋大莊夫婦跪拜。
“來,小九,見過你的新爹孃。”
小九懵懵懂懂的給宋大莊跟宋秦氏磕了一天頭,宋大莊本來想躲,因為想到小九的皇子身份,覺得有些不太自在,反倒是宋秦氏,把丈夫給摁住了,兩口子坐在椅子受了小九的禮。
離開的時候,顧逢月告訴小九:“小九,從今天起,你就是宋家的孩子了,你叫宋小九,記住了嗎?”
宋小九點點頭,他還不太明白自已成為宋家的孩子意味著什麼,他只隱約知道,自已似乎可以永遠留在宋家了。
“我真可以一直留在這裡了嗎?不用再回去了?”
“是的,這裡就是你的家,你不需要再去其他地方了,在這裡,你會有疼你的爺爺們,愛你爹孃,還有能跟你一起長大的手足,小九,你有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