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言之有理,羅方跟朝廷早晚必有一戰,到時候我們復國的機會就來了.”

說到這,徐豐話鋒一轉。

“不過,眼下應該怎麼辦?”

“我們的人老躲著也不是辦法.”

好在,獨臂男子早就下令讓他們的人躲了起來。

不然,這次他們也要損失慘重。

獨臂男子原本以為有江南五大世家在背後使絆子,吳修齊和李旭平叛不可能那麼順利。

結果,沒想到吳修齊和李旭的動作那麼快,他的人也是一躲再躲,現在都已經躲在湖裡去了。

但他的人不能一直躲在湖裡。

要復國,就必須擴大實力。

“我們都得到了訊息,大魏太子和李旭他們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

“在他們還沒有退兵,就說明他們已經猜到匈奴南下是假的.”

“以目前的情況,我們不能指望匈奴真的跟大魏打起來.”

“而且,有蕭長風在,匈奴就算動真格的,也討不了便宜.”

徐豐失望道:“這麼說,我們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獨臂男子眼中精光一閃。

“也不是沒有辦法.”

“主公,你已經有對策了?”

獨臂男子點頭道:“匈奴的那把火燒不到大魏,我們不妨再燒一把火.”

“聽聞孟西國王也想吞併中原,我們不妨給他造勢一下.”

“派我們的人在大梁造謠,孟西國準備趁大魏跟匈奴開戰,準備入侵.”

“相對於孟西國入侵,江南之事不過是皮癬之疾.”

“到時候,楚陽羽一定會派吳修齊和李旭去抵抗孟西.”

……另一邊,孟香主苦苦支撐,就在他快要支撐不住的時候,忽然出現了幾個蒙面人。

有了蒙面人的相助,周昊和飛虎隊被打退了。

孟香主正要感謝他們,蒙面人只留下一句話,讓他勸託達儘快離開大梁就離開了。

他看著蒙面人離去的背影,大概猜到了他們的身份。

託達看到孟香主身上帶傷回來,大驚道:“發生什麼事了?”

孟香主喘了口氣道:“託達將軍,我們不能在揚州城待了,剛剛我從李家出來,有人跟蹤我.”

“我要是沒猜錯的話,他們應該是李旭的人.”

他在回來的路上已經想清楚了,在江南的地盤上,沒幾個人敢行刺李旭。

他一出李家就被跟蹤了,還問他跟李家的關係。

李旭一定是懷疑上李家,正好被他給撞上了。

現在他已經暴露來了,江南是萬萬不能待了。

“你是說李旭在找我?”

託達將軍臉色變得有些難看起來。

如今李旭在江南如日中天,若是李旭想找他,託達也不知道拉李旭是不是在找託達,但為了託達能早日離開江南,只能點頭道:“託達將軍,十有八九是這樣的.”

“李家主已經答應糧食即日起運,而且,趙家、王家和宋家並沒有投靠李旭.”

“這一切都是他們的陰謀.”

“託達將軍,我們繼續留在江南已經沒有意義,還是早日離開為好.”

託達聽他這麼說,也覺得沒必要繼續待在江南,就答應了離開。

大梁城,蜀王府。

蜀王楚恪正憤憤不平。

旁邊的中書舍人岑文禮見狀,勸道:“蜀王殿下,你還年輕,以後機會有的是,一定要隱忍.”

楚恪不耐煩道:“先生,我知道你的意思.”

“但我已經隱忍得夠久了,楚謙那個廢物什麼能耐都沒有,父皇卻派他去江南白撿功勞.”

“我看父皇就是偏心姜家.”

他的母妃是大周的公主,大魏取大周而代之,朝中臣子怕楚恪即位後,會找他們算賬。

就處處壓制他。

他自認雄才大略,遠在楚謙和楚榮等皇子之上。

就因為他體內有前朝皇族血脈,皇位就與他無緣,他不服。

岑文禮大驚,楚恪還真是什麼都敢說。

“蜀王殿下,這種話以後萬萬不可再說!”

“倘若傳到皇上耳中,就什麼都晚了!”

他知道楚恪有才情,性格果敢,待人也寬厚,日後繼位,必是一代明君。

這也是他支援他的原因之一。

楚恪也反應過來自己剛剛說過了。

誰知道他的蜀王府中有沒有別人的密探,萬一被聽了去,他這輩子都別想當皇帝。

“先生教訓的對,是我衝動了.”

岑文禮看楚恪知錯了,心中很是欣慰。

“蜀王殿下,俗話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陛下春秋正盛,太過出風頭,未必是好事.”

“眼下就讓太子殿下和越王殿下兩人去爭,你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

“總有一天,陛下會發現,你才是最適合當太子的那個人.”

“在此以前,不能露出任何野心.”

太宗皇帝就是跟前太子楚陽成爭奪皇位,最後兵戎相見,殺了楚陽成才登上的皇位。

他肯定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兒子為了爭奪皇位,也兵戎相見。

明明才華橫溢,卻要隱忍,楚恪有些憋屈。

如果楚謙和楚榮比他強,他也無話可說,但事實不是。

岑文禮看他那一臉的不忿,苦笑了一下。

“蜀王殿下,古代成大事者,隱逸待時,不過尋常之事.”

“你看那文昌侯,不也是隱忍了那麼多年,如今一鳴驚人.”

“他可以忍那麼多年,難道你就忍不了?”

李旭的名字,楚恪早就如雷貫耳。

他之前想拉攏李旭,但被岑文禮勸住了。

現在,聽岑文禮提起李旭,他不由又動起了心思。

“先生,文昌侯在江南平叛得力,將來朝堂上必定有他的一席之地,父皇也很器重他.”

“我們要是再不拉攏他,會不會就晚了?”

楚謙和李旭都在江南,有很多機會拉攏李旭。

李旭背後有蕭長風和吳修齊,就連楚彥也跟李旭交好,楚彥背後又是南梁王。

蕭長風、吳修齊、南梁王三人都是朝中重臣。

楚謙若有李旭相助,他的太子之位將穩如泰山。

岑文禮知道楚恪的心思,笑道:“蜀王殿下放心,太子殿下拉攏不了李旭.”

楚恪看岑文禮說得這麼肯定,驚詫不已。

“先生,你怎麼知道太子拉攏不了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