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彥苦笑了一下。
“我一到大梁,他們就找上了我.”
“那楚兄準備投靠誰?”
楚彥搖了搖頭,隨即臉上露出一股奇怪的表情,有失望,也有灑脫。
“我已經想好了,誰也不投靠.”
“當初開這家酒樓,就是想遠離朝堂上的那些爾虞我詐.”
說到這,楚彥略有深意的直視李旭。
“李兄應該也是這個想法吧?”
李旭沒有否認,坦然道:“確實如此,我從未想過入朝當官.”
只是他有些意外,楚彥身為南梁王世子,他日必定會繼承南梁王的王位,成為朝廷的重臣。
沒想到他竟然有遠離朝堂的想法。
榮華富貴說放棄就放棄,這倒讓李旭不得不對他高看一眼。
楚彥微微一笑。
“我就知道李兄是這麼想的,不然我也不會把天瓊樓分一半給你.”
“不過,我隱隱有種感覺,你遲早會捲入朝廷的紛爭之中.”
李旭愣了一下,不置可否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北方三大世家已經視他為眼中釘,遲早會對他動手。
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倘若他們逼人太甚,說不定還得藉助朝廷的力量對付他們。
……在回將軍府的馬車上,蕭玉容看著坐在對面的蕭玉鳳,心思百轉。
而蕭玉鳳還是低著頭,不敢去看蕭玉容。
過了好一會,蕭玉容還是決定跟蕭玉鳳攤牌。
“四妹,你實話告訴我,你是不是喜歡上了李旭?”
蕭玉鳳聞言抬頭看向蕭玉容,臉上頓時閃過一絲慌亂,眼神有些躲閃道:“姐……姐姐,你……你……你不要……要誤會,我怎麼會喜……喜歡李旭.”
“你都馬上要跟他成親了.”
看到蕭玉鳳這樣,蕭玉容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四妹,你從小說謊就會緊張,你還想瞞我嗎?”
她萬萬沒想到蕭玉鳳也會喜歡上李旭,倘若是別的良家女子,她一定會成全。
但是,她跟蕭玉鳳是親姐妹,難道要姐妹倆共侍一夫?這種事也不是沒有,但她心中總覺得有些彆扭。
蕭玉鳳的臉上瞬間爬上一抹紅暈,愧疚道:“姐姐,我知道我不該喜歡李旭.”
“你放心,我答應你以後不會再見李旭.”
蕭玉容錯愕了一下,脫口道:“那你以後準備怎麼辦?”
蕭玉鳳眼中立馬閃過一道堅定。
“要是有人再向爹爹和孃親提親,我就答應嫁了.”
只有這樣,才能斷絕她對李旭的念想。
聽到蕭玉鳳這麼說,蕭玉容反而有些心疼她了。
倘若真要這樣,只怕蕭玉鳳一輩子都會生活在痛苦之中。
這不是她想看到的。
猶豫了好一會,蕭玉容又下了一個決定。
“妹妹,要不你也嫁給李旭吧?”
蕭玉鳳聽後,瞬間嘴巴都張圓了。
“姐姐,這怎麼可以!”
堂堂大將軍的女兒,竟然姐妹共侍一夫。
傳揚出去,天下間難免會有人說閒話。
蕭玉容抓住蕭玉鳳的手,柔聲道:“為什麼不可以,天下間姐妹共侍一夫的也不是沒有.”
“只是要委屈妹妹你了,不能當正室.”
“如果你願意的話,我親自去跟李旭說.”
蕭玉鳳直盯著蕭玉容,看她不像說假話,頓時有些心動。
她也是陰差陽錯喜歡上了李旭,但李旭跟蕭玉容的婚事,大梁城人盡皆知。
她本來也沒奢求能嫁給李旭。
如今蕭玉容竟然願意讓李旭娶她。
這本就是天大的恩賜了,她哪裡還敢指望是不是正室。
“我不委屈,就是爹爹和孃親那邊不知會不會答應.”
蕭玉鳳眼中有些欣喜,又夾雜著幾分嬌羞道。
“先不用告訴爹爹和孃親,明日我找一下李旭,看看他的意思.”
“倘若他答應了,再讓他去跟爹爹和孃親說.”
讓她去跟蕭長風和姜姮娥說,讓蕭玉鳳跟她共侍一夫。
這種事,她做不出來。
蕭玉容和蕭玉鳳走後沒多久,一個樣貌俊秀,風度翩翩的年輕公子走進了天瓊樓。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李旭昨日才見過的上官元嘉。
上官元嘉一進門,小二就迎了上去。
“這位客官,請問想吃點什麼,本店的酒菜那可是大梁城一絕.”
“酒是杜康酒,美食……”還沒等小二說完,上官元嘉就打斷了他。
“不用多說,本公子就一個人,你看著給我上兩道好菜,再來壺杜康酒便是.”
說著,他便走向一張靠窗的桌子坐了下來。
沒過一會,小二就端了一盤紅燒肉、一盤炒肥腸和一壺杜康酒上來。
看著面前油光閃亮的紅燒肉和炒肥腸,上官元嘉下意識掩著口鼻往後傾了傾身子。
小二見狀,笑道:“客官,以前豬肉是賤肉,但在我們天瓊樓可是賣的比那些雞鴨魚肉和羊肉還紅火.”
“只要你吃了一回,保管你想兩回.”
上官元嘉聽後,拿起筷子夾了一段炒肥腸放進嘴裡,輕輕咀嚼了兩下,立馬眼睛都亮了。
而後,又嚐了一下紅燒肉,也是吃得直點頭。
“小二,你們這的豬肉和豬下水都是怎麼做的,為何一點異味都沒有?”
小二嘿嘿一笑。
這幾天有很多人這麼問他,他已經見怪不怪了。
“這都是我們東家文昌侯弄出來的菜式,至於怎麼做的,我也不知道.”
上官元嘉聽後,眼中閃過一道莫名的精光。
“原來是文昌侯弄出來的菜式.”
“文昌侯才華橫溢,廚藝還這麼了得,真乃奇人.”
小二點了點頭,讚道:“客官說的極是,天下間誰不知道文昌侯學究天人.”
“但他還能放下身段去研究這些菜式,那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說到這,小二忽然身子一矮,小聲道,“我偶然聽到那麼一句,文昌侯說他並不是為了賺銀子,也不是為了口腹之慾才去研究用豬肉做菜的.”
上官元嘉好奇道:“那文昌侯是為了什麼?”
“他說是為了大魏,為了天下百姓.”
為了大魏?為了天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