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欣欣向榮
大明全球購印度珠寶展 期羲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白蓮教是唐、宋以來流傳民間的一種秘密宗教。源於佛教的淨土宗,相傳淨土宗始祖東晉釋慧遠在廬山東林寺與劉遺民等結白蓮社共同唸佛,後世信徒以為標杆。
北宋時期淨土宗盛行,民間結社較多,多稱白蓮社或蓮社。南宋紹興年間,吳郡崑山僧人茅子元 ,稱白蓮宗,即白蓮教。
白蓮教剛剛興起的時候遭到官府的打壓,毛子元也被流放到江西,但是相對於佛、道的深奧的教義,白蓮教的教義就簡單多了,引得百姓爭相修煉。
但是往後多年,白蓮教一直不被佛、道和官府承認,視為邪教魔黨,但是由於此時的傳播較廣甚至傳到了蒙古北方,打壓已經難以奏效。
元朝時期更是直接承認白蓮教的合法性,使其進入全盛時期。
打著“普化在家清信之士”的口號招攬了一大批不剃髮、不穿僧衣的發僧,規模一度堪比佛、道兩家。
但是到了明朝,白蓮教由於沒有管束分化成了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教派,信徒夜聚晝散集眾滋事,甚至發動武裝暴動反抗朝廷。
更甚者還建號稱帝,雖然都被老朱鎮壓了,但是剩下的人再次分裂為金禪、無為、龍華、悟空、還源、圓頓、弘陽、彌勒、淨空、大成、三陽、混源、聞香、羅道等更多的小教派。
永樂十八年的唐賽兒起義就是糾結了這些小教派的人四處作亂,而到了清朝白蓮教轉奉無生老母,勢力更是再次攀升到巔峰,最終在嘉慶年間爆發幾十萬人的起義,前後持續了九年零四個月。
所以說這就是個毒瘤,你想做教派安安心心做或許沒有人管你,但是你趴在百姓身上喝血還鼓動這些百姓造反,這是任何一個掌權者厭恨的事。
朱翊鈞一口氣看完了白蓮教的各種記事,心中還是有些震撼,這些人就和傳銷詐騙是一樣的,給民眾洗腦,將那些人一步步的拉入無底深淵。
有這種組織能力乾點啥不好,為何偏偏要整這些呢!
不過如今朱翊鈞拿出性子,出錢出人要和這個邪教掰掰手腕,他倒要看看所謂白蓮教到底有多牛。
“大伴,讓宗教局下令,全國所有所謂的名門正派的話事人三月之後來見朕,另外少林、武當、峨眉、青城、崑崙、崆峒這些門派可以帶幾個弟子過來。”
(根據國家武術協會考證,只有這幾大門派是傳承正宗,其餘類似金庸先生筆下的門派這時期有很多,足足上千個。
例如華山、嵩山 、衡山 、恆山 、泰山 、日月神教和洛陽金刀,為了方便大家閱讀在此借鑑一下《笑傲江湖》裡面的個別門派名字。)
這些門派和佛道兩家不一樣,他們是有各自的信仰又和佛道千絲萬縷,主修的不是佛經道經而是各自的武功,是武林教派。
“諾”馮保有些不解,不過也沒有多問,隨著年紀的增長,皇帝的心思他越來越猜不到了。
高拱在移居到療養院的時候不出所料那兩個下人也被安排過來了,而安排他們的人卻是高拱的夫人,這讓朱翊鈞眼中殺機瀰漫。
朱希孝秘密的見到高拱“大人,陛下密信”
“喔?”高拱有些疑惑的單手接過紙條,看了一眼瞳孔瞬間睜大。
“朱軍長,確定了嗎?”
聽著高拱有些顫抖的聲音,朱希孝緩緩點頭,而後高拱將紙條揉成一團直接燒了“老夫知道了,會配合你們。”
朱希孝點點頭,轉身消失在夜色裡,只留下高拱一臉的嚴肅,許久之後緩緩吐出一口氣“真是好大的膽子!”
五月中旬,氫氣球所需的材料已經全部弄好了,朱翊鈞將此事交給張嗣修去處理。
建造的辦法已經教過去,成不成就看他了,他的第一個巨型熱氣球也成功的研製出來,但是還沒有進行測試。
因為他搞的那個汽油噴射器的壓力一直不穩定,需要他不停的手動加壓,放一個柴油機進去又太重了,根本飛不起來。
所以他現在只希望慄鋼那邊能給他弄一個小號的柴油機出來,朝堂上面難得的空閒下來,所有大臣都悠閒的在彙報著各地工程進度。
“陛下,軍艦已經造出了三艘,如今下水測試正常,速度非常快!所有火炮齊射也測試過,除了震盪比較大,並沒有發生龍骨斷裂的跡象。
另外全國的水泥路已經基本實現省省通,如今正在向府府通努力,所有道路皆是寬二十米的水泥路,火藥使用一千七百萬石,基本上將倉庫搬空了六成。
北方几省的府衙現在已經建成,每個縣府所有的行政單位都匯聚在一起,只是朝向不同,預計明年可以全國完工。
各地的糧倉也是使用了通州倉的經驗,縣級的至少可以儲存五十萬石糧食,多是建造在山上或者水泥高臺,足以抵抗洪水地動等各種災害。”
朱衡絮絮叨叨的說完,張學顏也出來說道“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約合兩億兩千萬畝,小麥種植三億一千七百萬畝,紅薯土豆多種植在山地上,數量無算。
玉米的種植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開坑出來的荒地大部分優先種植玉米。
預計今年的糧食收成將會是歷年來最高的,稅銀可能會達到五億銀幣甚至更高。
通州糧倉現在儲存的糧食約莫有七千八百萬石,臣建議擴充糧倉,繼續向民間收購,加大糧食儲量防止糧價暴跌。”
戶部王國光也總結了一下“自改革一來這幾年,大明新增人口一千一百萬,報備的死亡人口四百七十萬,增速不明顯。
臣預計今年往後的十年將是人口大爆發的時代,希望陛下派遣醫學院的學子在縣醫館中設立婦產和兒科。
另外我大明各項稅收還在連年增加,國庫非常充裕,臣請建立新的大倉......”
各個部門都在彙報自己下面的成果,但是朱翊鈞並沒有感覺多高興,國家是富有了,但是百姓可沒富多少。
雖然糧食有了,但是手上總得有一些餘錢才行,衣食住行現在就剩下住了,房子這個東西自古都是百姓的最後底子,輕易不會變更。
想要重新修建房屋耗費的錢財可是不小的。
想了想朱翊鈞對著徐光啟道“徐光啟,如今貸款業務進行的怎麼樣?”
徐光啟這幾年也長大了不少,白白胖胖的“回陛下,如今的貸款只有商戶和一些急用錢看病的百姓前來借用。
大規模的借貸並沒有發生,畢竟百姓對於欠債一事還是有些忌諱的。”
“嗯...這樣,你想一想搞一個房貸出來,利息可以降低,咱們銀號現在可以承受的借貸金額是多少?”
“回陛下,據臣統計應該有十二億銀幣是可以借出去的。”
“十二億啊!不少了足足接近四億兩白銀了!”朱翊鈞暗暗欣喜。“朱衡,百姓修建一座四間屋的青磚大瓦房耗費大約多少。”
“回陛下,約莫耗費在一百銀幣以內!如果使用水泥的話還會少一些,大概在六十銀幣左右。”
“嗯嗯,不錯不錯,此事大有可為啊!徐光啟你先下去計劃一下如何貸款。
村莊的修建還是得好好規劃一下才行,特別是那些居住在山上的百姓,必須想法遷下來平原上,諸位給朕想想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