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的營山某鄉,有一位家財萬貫的土財主,名喚孫佔元。此人極重面子,對於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務都極盡張揚之能事。當他的兒子孫相即將迎娶新娘之際,他不僅邀請了方圓十里的村民前來觀禮,更是不惜血本,將城中的諸多名流顯貴也一一請來。這場婚禮盛況空前,連續擺了七天七夜的宴席,真是風光得讓人瞠目結舌。

孫相的新娘柳氏,容貌秀美,舉止嫻雅,更難得的是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無瑕的女人。鄉鄰們無不羨慕孫相,感嘆他不僅生在了這樣一個富貴之家,還能娶到如此出色的妻子,這簡直是上天賜予的福氣。

命運卻總是在人們最得意的時候給他們一個狠狠的打擊。婚後不到半年,孫相便離家去做生意,誰知這一去,竟是永別。他在外遭遇了不測,客死他鄉。當他的屍體被運回孫家大院時,已經發臭腐爛,令人不忍直視。孫佔元在痛哭聲中為愛子辦了喪事,然後急忙將其安葬在山上。

自那以後,孫家大院便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孫佔元雖然表面強撐,但心中的悲痛卻無人能知。而柳氏,那個曾經風光無限的新娘,如今卻成了寡婦,她的心中又藏著怎樣的秘密和哀愁呢?

在宋代,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夫死而嫁固為失節,然亦有不得已者,聖人不能禁也。”這意味著,一個女子在丈夫去世後選擇再婚,雖被視為失節,但若她實在迫不得已,即便是聖人也不能加以阻止。因此,在孫相離世之後,從法理上講,他的妻子柳氏是有權利再尋良人的,即便孫財主也無法橫加干涉。

孫財主是個極重面子之人,他內心深處渴望柳氏能為兒子守節,這樣一來,他便能在家門口立起一塊象徵著貞節的牌坊,為家族增添一份榮耀。有了這個想法後,他立即指派自己的妻子孫萬氏去勸說柳氏。

柳氏的父親,一個深受傳統禮教薰陶的老學究,也站在孫財主一邊,希望女兒能堅守貞節。於是,他跟著孫萬氏一同向柳氏施加壓力。柳氏生性靦腆,面對這樣的勸說,她根本無法直抒胸臆,只能低頭輕聲道:“女兒的事,全憑爹爹和公公婆婆做主。”

這正是孫財主想要聽到的回答!他滿心歡喜,立即將柳氏決定守節的訊息傳了出去。為了徹底隔絕柳氏與外界的聯絡,防止任何男子有機會接近她,孫財主下令在柳氏原先的住所四周築起高牆。從此,柳氏的生活變得與世隔絕,一日三餐也只能透過一個婢女傳遞。

柳氏的日子過得如同死水一般,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剩下的時間就是沉浸在書本與琴音之中。她的世界變得異常狹窄,幾乎連一個能說話的人都沒有,這種孤獨的日子,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平靜如水,但其中的苦澀和壓抑,只有她自己能夠體會。

一天,當柳氏走到院牆的東北角時,她意外地發現牆下多了一個狗洞。起初,她並未在意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但兩天後,當她再次來到這個洞口時,一條黃色的小狗出現在她的視線中。小狗的右腿血跡斑斑,顯然是被什麼東西咬傷了。它似乎有著極高的靈性,看到柳氏靠近,便發出嚶嚶的輕喚聲,彷彿是在向她求救,希望她能為自己處理傷口。

柳氏原本平淡無奇的生活因這條小狗的出現而泛起了漣漪。她的眼中閃過一絲光芒,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激動。她決定要幫助這條可憐的小狗,於是偷偷用土將狗洞填上,然後將小狗抱進臥室中,小心翼翼地處理它的傷口。

小狗似乎非常懂事,它幾乎不會亂叫,只是安靜地躺在柳氏的懷中,任由她為自己治療。在柳氏的精心照料下,小狗的傷口逐漸癒合,它對柳氏也變得更加親近和友好。柳氏的生活因為這條小狗的加入而變得不再那麼枯燥無味,她的心中也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和期待。

柳氏心中忐忑不安,擔心狗媽媽會尋上門來討要她的孩子。因此,她每日都小心翼翼地前往院牆檢視,觀察是否有新挖的狗洞出現。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十餘天,卻未曾發現任何異常。而婢女送飯時,也只是將食物送到院門口,從未踏足院內,因此,無人知曉柳氏竟然收養了一條小黃狗。

時光荏苒,七八年轉瞬即逝,柳氏的秘密依舊被高牆深院所掩蓋,外界對此一無所知。此時,孫財主開始籌劃為柳氏樹立貞潔牌坊,以彰顯其家族的榮耀。他請來了村裡的里老,希望他們能夠聯名上書縣衙,旌表柳氏的貞潔。

眾里老皆知這十年間,柳氏如同幽居的仙子,從未踏出家門半步,更未與外界男子有過任何接觸。他們紛紛寫下褒讚之辭,將柳氏的貞潔事蹟呈報給縣衙。姓王的知縣閱過舉薦詞後,心中也感到寬慰,沒想到自己管轄的區域內,竟有如此貞烈的女子。他決定親自前往孫家,一睹柳氏的風采。

孫財主聽聞縣太爺親臨,慌忙攜同家人匆匆出門迎接。一番寒暄過後,王知縣終於得以一睹柳氏的風采。只見她面色紅潤,光彩照人,與長期幽居深宅的婦人截然不同。這一發現讓王知縣心中升起一股疑雲,他決意深入柳氏的大院,一探究竟。

當然,他並未向眾人透露自己的真實目的——他此行,實則是為了探查柳氏是否暗中藏有男人。於是,他圍繞著這座鳥語花香的大院細細觀察,然而幾番巡查下來,卻並未發現任何異常之處。

不甘心的王知縣決定進一步深入調查,他來到了柳氏的閨房。房間內佈置得井井有條,卻未見任何女子特有的香氣,反而瀰漫著一股難以名狀的怪味。這愈發讓王知縣覺得柳氏身上定有蹊蹺,但他一時之間也找不出問題的所在。

回到縣衙後,王知縣心中仍是疑慮重重。他悄悄將捕頭楊力叫到身邊,低聲吩咐道:“我總覺得那個柳氏有問題,但今日我在她院中仔細搜尋,卻未能發現任何端倪。我猜想她可能會在夜裡做些不可告人的事情。從今夜起,你暗中潛入她家大院,暗中觀察幾日,看她夜裡究竟在做什麼勾當。”

楊力領命而去,潛伏在柳氏大院的暗處,靜靜觀察著一切。僅僅過了兩日,他便發現了一樁詭異之事。每當傍晚時分,一條黃色的大狗便會悄無聲息地從院牆下一個隱蔽的狗洞鑽入大院,它的動作輕盈而敏捷,彷彿怕驚擾了什麼。這條大狗徑直朝柳氏的閨房而去,彷彿那裡有著什麼吸引它的東西。而到了第二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落時,它又會沿著原路,悄然鑽出狗洞,消失在草叢之中。

那個狗洞位於院牆的東北角下,由於四周雜草叢生,無人清理,因此一直未被外人發現。楊力心中疑惑重重,這條大狗與柳氏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聯絡?他決定繼續深入調查。

幾日後,楊力回到縣衙,將他的發現如實報告給了王知縣。王知縣聽後,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連連點頭道:“是了!我在柳氏房中聞到的,正是這種野狗所特有的怪異味。看來,這個柳氏身上定有蹊蹺!”

王知縣當即下令,讓楊力再次返回孫家,將那條大黃狗抓來見他。楊力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即領命而去。不久之後,他便帶著那條大黃狗回到了縣衙。

“大人,要把這孽畜處死麼?”楊力問道。

王知縣卻笑了起來,他搖頭道:“不,先關它半個月吧。我自有用處。”

這期間,孫財主心急如焚,他多次花錢僱人打聽訊息,想知道他家的貞節牌坊到底還能不能立起來。然而,王知縣卻始終守口如瓶,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半個月後給出答覆。”

時光匆匆,半個月的光陰轉瞬即逝。這一日,王知縣率領著眾衙役來到了孫家大院。孫財主滿心歡喜,以為王知縣是帶來了關於貞節牌坊的好訊息,於是又率領著全家人熱情相迎。

王知縣卻並不多言,只是命人將柳氏叫出來相見。他心中已有定計,要給柳氏一個坦白從寬的機會。於是,他特意輾轉詢問柳氏,是否有養小貓小狗之類的喜好。柳氏信誓旦旦地搖頭否認,彷彿真的與這些小動物毫無瓜葛。

王知縣卻從柳氏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一絲慌亂。他心中已然明瞭,這個婦人是在撒謊。於是,他不再多言,只命楊力將那條被關押了半個月的大黃狗放出。

當大黃狗出現在柳氏的視線中時,她的臉色瞬間變得通紅。那原本平靜如水的眼神中,此刻卻泛起了波瀾。柳氏的身體微微顫抖,似乎是在極力掩飾著什麼。然而,她的神情已經出賣了她,王知縣和楊力都明白,這個婦人身上的秘密,終於要揭開了……

孫財主一家目睹了這一幕,心中滿是困惑與不解。他們急匆匆地圍向王知縣,急切地問道:“這狗究竟是從哪裡來的?”王知縣微微一笑,目光轉向柳氏,意味深長地說:“這個問題,你們或許應該問問你們的兒媳。”

楊力見狀,便走上前來,對眾人說:“各位,請隨我來她院中一探究竟。”他帶著眾人來到了柳氏的院落,扒開了那個被深草掩蓋的狗洞。他指著洞口,沉聲道:“這條大黃狗,每個夜晚都會從這裡悄悄鑽入,直奔你兒媳婦的閨房。而當第二日晨曦初露時,它又會順著這個狗洞悄然離去。”

聽到這裡,孫財主恍然大悟,他終於明白了這幾年來的種種疑惑。原來,柳氏一直與這條大黃狗同吃同住,過著一種難以言說的生活。真相大白,柳氏和孫家人都感到無地自容,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羞愧與尷尬。

孫財主憤怒之下,決定不再容忍這種醜事。他當即下令,將柳氏趕出了家門。柳氏默默地離開了,她的背影在晨霧中逐漸消失,不知去向何方。

可憐、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