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沒想到是現在這些個老百姓似乎一下子就找到了靠山一樣。

對他們這些讀書人也不再有什麼敬畏之心。

反倒是隻想著要如何去報復他們。

這個時候他們就有點心慌了。

因為再這樣下去的話,他們不僅地位不保,甚至可能連性命都不保。

那個時候就沒有人替他們申冤或者幹什麼了。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擺在他們的面前。

那就是不管是誰上來,好像他們這些讀書人都不可能得到什麼太大的實惠。

如果是這樣的話,讀書人可得好好的小心小心了。

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說不定會有許多的人站出來直接給讀書人一個悶棍,到時候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死了也沒有人會替自己伸冤,也沒有人會覺得自己可憐。

因為那個時候自己身份就不再顯得那樣的重要了。

甚至都不可能會有那些個地主老爺們,因為看到自己養了一條狗啊,可憐自己。

對的,是一條狗。

雖然讀書人不願意說這樣的話,可是他們卻的確是地主老爺們身邊的一條狗而已。

雖然他們一個個的其實賺的還挺多,一個個都覺得自己還挺重要的。

畢竟要為那些個地主老爺們去壓榨老百姓,要出點主意。

同時也要裝飾一下他們的門面。

可是讀書人的確就是一條狗而已。

他們不管是有多麼的驕傲,但但是在那些個地主老爺們那裡,自己的確就是可有可無的一條狗。

不過就算是一條狗,那些地主老爺們也會因為自己的有些個作用,還會為自己伸張一下所謂的冤屈。

但是那些個老百姓們可不會這樣做呀,一想到這裡讀書人就慌張到不行。

三號也不再想要去戲耍這些人,現在最重要的是要趕緊把這件事情給幹得漂漂亮亮的,在夏元吉面前有一個很好的交代。

畢竟這是自己很少有機會單獨出來執行任務。

如果這件事能夠辦理的很好的話,說不定自己在國公爺他們面前還可以得到不少的賞錢。

所以三號站出來說道:“行了,雖然我們也不喜歡你們這邊的讀書人,因為你們一個個的沒有想過要如何用學識來,讓老百姓們過得更好一點。

可是你們這些人有一句話說的是對的,我們大明王朝即便是統領了這裡也不可能在一瞬之間,就弄出來那麼多的讀書人,那麼多的官員,在此地治理。說不得還得靠你們,”

老百姓。們聽到這話之後頓時是驚慌失措。

剛才他們已經說過了要報仇那這些個讀書人。

如果這些人真的受到了明朝的中用的話,那豈不就是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目的,那不得狠狠的把自己給報復回去?

甚至一定會想到曾經他們得罪的老百姓到底是哪一些?一定會及時先處理掉那些個仇人。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那些一個跟他們有仇的老百姓可就危險了。

這一下老百姓們可就不幹了。

立刻就有老百姓大聲說道:“不能這樣啊,劉將軍您不能搞這樣的事情啊,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這些人怎麼活呀?

這幫人如果掌握了一點權力的話,肯定就會大肆報復我們,我們該怎麼辦?我們難道一個個都要被他們給弄死不成?

您之前也說過,明朝來到這裡之後是想要讓我們老百姓們過過得更好一點,不能讓這些讀書人的日子過得那麼好呀。”

老百姓們這一下是真的慌了手腳了。

如果真的如同三號說的那樣,這些個讀書人一個個的會因為,明朝沒有辦法一下子派來那麼多官員在此地鎮守,然後就不得不重用他們的話。

那自己等人肯定就會面臨著非常嚴重的報復。

甚至很可能會被這些人給弄死。

一想到那樣悽慘的後果,這些個老百姓們可不幹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還不如現在就把自己的人給弄死好了,怎麼可以這樣呢?”

“明朝怎麼可以如此做事?難道是真的要把我們當猴子來戲耍嗎?”

“翻來覆去的在這裡戲耍我們這樣很好玩嘛?”

一想到這裡其實有不少的老百姓們現在還是非常的生氣的。

有百姓更是直接就說道:“將軍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您乾脆就不要搞什麼改革變法,什麼東西都不需要弄了。

還是像之前那樣,你們替換那些地主們,你們來當這個地主,你們來當這個城主,然後這些讀書人就成為你們的走狗,這樣的話你們還更方便一點。

何至於要在這裡又搞什麼改革,又搞那個東西來騙我們的,完全沒有必要。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走便是,我們還能待在這裡?今後反正就是一死而已。”

一說到這裡他們一個個的非常的氣憤。

其實說實話他們被三號和四號屢次的變來變去,搞得非常的惱火,只不過他們現在又沒有辦法反駁什麼。

讀書人現在卻又不敢那麼的高興。

尤其是他們並不清楚三號和四號他們剛才說的那個話是不是當真的了。

雖然他們心裡面在竊喜,但是卻不敢表現出來。

因為如果等一下三號又說出一個其他的決策來,那豈不是又讓自己白高興一場?甚至其實他們也很生氣。

你們這些人到底要幹什麼?為什麼在這裡反反覆覆的,一會說這個一會說那個。

一會給我們希望一會又給老百姓希望,一會讓老百姓們非常的高興,一會又讓老百姓非常的絕望。

我們雖然看到那些個百姓們一個個這副樣子,覺得很爽快,可是為什麼我們也感覺到很悲哀。

因為我們這些讀書人,雖然不像你們明朝的那些中原讀書人一樣,可以獲得那麼多的學識,但是我們讀的書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唇亡齒寒。

如果這些個老百姓們一個個的都被你們這些個明朝人給耍弄得像猴子一樣,今後就算你們真的會讓我們當上這個官員,我們哪還敢有什麼違背的地方?

你們一定會想方設法的把我們也搞得那樣的狼狽。

這麼一來的話,那我們豈不是也顯得特別的像個猴子他們是不知道為什麼,明朝的人怎麼就這麼厲害呢?三言兩語之間就能夠把人的情緒給調動起來,甚至讓所有人都感覺到了命運不在自己手上掌握的那種頹然感。

這種感覺讓人很絕望。

絕望的地方就在於永遠都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要該怎麼辦。

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到底應該滑向哪一個方向。

甚至就好像是有一個人,用一雙大手遏制住了自己的喉嚨,呼吸困難的同時,卻又掙脫不開。

老百姓是如此,他們這些讀書人其實也是如此。

即便有讀書人剛才在跟老百姓們爭來爭去的過程當中,好像一下子就對立了起來。

然而為什麼那些老百姓們卻又感受不到,如果真的和我們這些個讀書人對立的話,那便宜的其實是明朝的人。

明朝這次來的人都很厲害,他們利用了老百姓們跟讀書人之間的仇恨,而挑撥所有人的關係。

這是讀書人都看得出來的。

為什麼這些個老百姓似乎就看不出來呢?甚至在這個時候,一個個都鼠目寸光的認為,那些個讀書人就真的在將來,一定會把他們怎麼樣。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即便是讀書人得到了權利又能怎麼樣呢?

還不是要聽從人家明朝人的安排,不管我們什麼樣的行為,其實都是明朝的舉措而已。

而如果連這一點都意識不到的話,那麼今天明朝的這些個行動就顯得非常的成功了。

一想到這裡其實有不少的讀書人此刻終於是明白過來,不管自己如何競爭。

不管自己在將來是不是要去私塾裡邊去讀書,要去科舉考試,但是明朝人此時的計劃已經非常的成功了。

明朝的人很明白,自己就算是來到了這塊土地上面,但也不可能真正的派很多的明朝人過來這邊進行統治。

所以就只能是被迫的利用這裡的老百姓也好,讀書人也罷來統治這塊地方。

但要如何才能夠讓老百姓或者讀書人都聽從自己的呢?總不可能僅僅只是利用手上的武器的厲害,強迫老百姓或者讀書人來聽從吧。

這樣的聽從只不過是表面上而已,其實起不到深層次的震懾效果。

但是如果能夠很好地挑撥起老百姓和讀書人地主以及權力階層的矛盾,那老百姓們就更願意倒向於明朝這邊。

因為明朝會透過各種改革變法來收穫民心。

甚至對於讀書人而言,設立私塾讓讀書人可以科舉考試做官,那讀書人將來也一定會倒向明朝這邊。

而與曾經的統治階層形成割裂,甚至敵對這就是明朝的真正高明之處,這也是明朝真正想要做的事。

理解了這一點之後,此時的這些讀書人心裡邊對於明朝就只有佩服二字。

他們知道即便是自己明白,其實這些陽謀都已經開始實行,是根本不可能被破除的。

因為誰不想要得到眼前的好處,誰也不想被拋下。

就因為這個不想被拋下的理念在腦海裡面一直環繞,所以明朝的這個陽謀才能夠如此成功的實施下去,即便有很多的人覺醒過來這是陽謀,可是你敢不去競爭嗎?

你敢不去競爭的話,就會有無數的人會去做這件事情。

即便他們知道,是明朝設下來的計謀,讓自己等人離不開明朝的統治。

可即便是知道又能怎麼樣呢?

其實明朝設下這個計謀來的時候,就不怕你會識破。

因為會有非常多的人願意進入到明朝設下的這個籠子裡。

就因為此地的統治階層曾經對老百姓們太差。

即便老百姓們每一個人都像他們這些讀書人一樣明白這麼個道理,知道這是陰謀又如何呢?人家願意去鑽這個籠子。

怪只能怪當初的那些統治階層鼠目寸光,一個個的就只為了眼前一點小小的利益,而去把老百姓們都給得罪了。

怪就怪,明朝這邊太強大了人家有這種資格,有這種實力把所有的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

設下一個這樣的籠子,讓老百姓們都非常樂意去鑽。

這不是明朝用槍抵在腦門後邊,趕著老百姓去鑽這個籠子。

而是老百姓就願意去鑽這個籠子,不是老百姓每一個個都非常的賤。

而是因為曾經的統治階層們,一個個的把老百姓們當做了狗一樣對待。

那老百姓們當然會在做狗和做人之間選擇做人,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做狗。

即便知道明朝是要覆滅掉此地的文化和民族性,可又能如何呢?

老百姓們是不會關心這些的。

老百姓只會關心能不能吃上飯,能不能跟自己的老婆孩子團聚。

才不會管你們這些頭頭腦腦到底是怎麼變化,這便是真正高明的陽謀。

這個陽謀讓老百姓們根本無法拒絕,即便是知道這是個陽謀的讀書人也拒絕不了。

因為讀書人其實也是普通的百姓出身讀書人,即便是知道這是個陽謀,不想去鑽這個籠子。

可是當明朝設立私塾說所有人都可以進入私塾當中讀書可以去當官,那讀書人敢不去鑽這個籠子嗎?

如果讀書人不鑽這個籠子的話,那他們要面臨的後果就是老百姓的子孫進入到私塾當中。

讀了書參加了科舉考試,取得了功名,然後當上官員,就把他們押上刑場去砍腦袋。

這是非常簡單的邏輯。

明朝可能早就已經知道,讀書人跟老百姓們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

所以才設下這麼一個不可抗拒的陽謀。

這個陽謀就是這麼厲害,就是能讓讀書人也好,老百姓們也好,選擇哪一個方向都不可以,就只能選擇一條道。

明朝沒有明著說你只能進入我的籠子裡,可是明朝卻用各種壓力告訴老百姓,告訴讀書人,你們如果不進我這個籠子的話,你們通通都得被對方給弄死。

那有的選擇嗎?看上去是有選擇,但其實就是沒得選。

讀書人在想到了這一點之後,其實很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