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大明內部有多少人有這種心思也可以數得出來。

那幫人到底想要幹什麼,與現在的這些人是一樣的。

甚至大明的那些個買賣人和那些個做官的手段,可是要比現在這幫就光會打嘴炮,並且覺得自己非常聰明的人要聰明的多。

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底蘊存在吧。

由於前面有太多的前輩,一直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所以他們吸取的經驗教訓,就要比安南國的這些個商人和這些個官員要多得多。

人家想出來的辦法,就要比他們還要精緻的多。

可是這些安南國的官員們卻覺得自己非常的聰明。

一個個都覺得自己為國為民。

在夏元吉眼裡邊這些人所說的這些東西,全部都是個小兒科。

想要瞞住他那真的是天方夜譚。

所以夏元吉這次也並不準備要跟他們搞一些虛頭巴腦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夏元吉這次來就是宣佈一下,大明王朝對於中南半島上面這些個國家的治理,會按照一個什麼辦法來。

同時也要告訴他們,現在大明王朝對中南半島國家的扶持力度到底是些什麼。

要讓這些個人明白,想要跟我們對著幹,你們還根本不夠格。

甚至直接告訴他們。你們這些個傢伙到底在琢磨些什麼,在我們的眼裡邊,其實跟透明的也沒有什麼兩樣。

所以等這些人說完之後,夏元吉就直接站了出來,“對於諸位所說的這些問題,如今作為三弗齊和滿者伯夷國兩國的大明總督,我想本官很有資格在這裡多說幾句。”

一開始這些一個安南國的官員,還不知道夏元吉居然就是此次派駐到三弗齊和滿者伯夷國的大明總督。

現在一聽他這麼說話,有不少人都心虛的低下頭去。

這幫人對付他們的國王,還有點手段。

可是對付人家大明的總督,他們怎麼敢。

現在大明海軍正在逐步增加兵力。

他們自己能看得到的就是,大明每個月都會有不少的新兵從大明啟航,然後來先是要在他們安南國的大明海軍基地休整。

每次要採購多少糧食,這些人都是一清二楚。

天天看到那些人採購的糧食量一直都在漲,就知道來的人又有不少。

甚至他們還看到不少大明海軍戰船,一艘接著一艘的從大明出發來到他們安南國,看到這些都心驚肉跳。

但即便如此,後邊的那些個財閥大地主們,卻好像看到了更好的機會一樣。

一定要要求他們這些個代理人幫助他們,拿下這次的壟斷權。

因為他們覺得,拿下壟斷權之後,就能夠完全掌控整個安南國的經濟。

甚至可以要挾安南國國王,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做事。

這些可都是他們這些人打的如意算盤。

夏元吉怎麼可能不知道。

於是立刻戳穿了他們的想法。

夏元吉直接就說道:“你們到底是怎麼想的,其實在我們面前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本官和國公爺一起改革變法之時,遇到的阻力和障礙比你們想象的多得多。

甚至要比你們這些人還要更加激烈。

你們也知道一開始我們算得上是鐵三角,有一個同僚被刺殺,我們很傷心,所以帶著他的那一份悲情,我們走到了今天。

而現在我們大明王朝對中南半島這些國家的管理和扶持絕對不是你們所想象的那麼簡單。

至於你們所謂的大明威脅論,那麼現在本官就來給伱們解讀解解讀,大明為何對你們沒有多少興趣。

甚至你們根本無需擔心大明會吞併你們。”

夏元吉的語氣雖然非常的不客氣,但是在安南國的這些人耳朵裡邊聽來卻是那般的沉重。

他們不敢不信。

因為就算現在光是大明海軍的力量,就足夠將他們全部給吞併。

不少文官都接受過大明海軍的邀請,到基地去檢視人家基地的閱兵甚至訓練情況。

那火槍火炮打起來的動靜之大,威力之強,讓安南國不少文武官員都害怕的要命。

真的與這樣的軍隊對上的話,他們只能成為炮灰。

所以他們都很明白,想要跟大明海軍對抗,簡直就是在找死。

他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跟大明海軍對抗。

而這也正是他們很多官員提出來的威脅論。

大明海軍就已經如此之強大,大明的整個軍力多強大就可想而知。

想要吞併掉整個安南國非常的簡單。

這是所有人都能夠看得出來的。

夏元吉解讀起來,“首先你們最害怕的應該就是大明海軍駐紮在你們安南國,你們覺得駐紮在安南國之後,對你們安南國境內所有情況了落指掌,將來想要吞併你們也可以按圖索驥。”

這句話一下就戳中了不少武將的心思。

大明海軍實在是太強大。

並且經過大明海軍基地所謂的貿易中轉站,有不知多少大明商人能堂而皇之地進入到安南國內去做買賣。

大明海軍完全可以藉助這些商人,收集關於安南國境內的情況。

這對於大明海軍來說,是易如反掌的事情,難道不應該提防有?武將很想站出來說,但夏元吉卻並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

直接就說道:“之所以派駐大明海軍到南洋來,我想諸位應該很清楚。

因為諸位應該跟我大明有切膚之痛。

當年的陳祖義海盜團伙在南洋肆虐各國之時,我想你們的痠痛應該比大明還要沉重。

大明至少可以把陳祖義的海盜團伙拒之於國門之外,而你們這些個小國,在陳祖義海盜團伙面前好像只是砧板上的一塊肉吧。”

一提到這種傷心事,很多安南國的文武官員都臉上無光。

當初的陳祖義海盜團伙還真就是如夏元吉所說那樣,肆虐南洋各國。

即便安南國自詡自己很強大,但是在陳祖義的海盜團伙面前也只能唯唯諾諾。

雖不至於被他們滅國,但是卻被他們完全阻攔在了海岸線內。

安南國的所有出海船隻,要麼給陳祖義海盜團伙上供,要麼就被他們給擊沉。

安南國即便出動了水師大軍前去圍剿,但對於陳祖義海盜團伙來講,安南國的水師力量簡直就是個笑話。完全不能對他們有任何的傷害,反倒屢次被羞辱。

最後他們只能達成協議。

安南國每年給陳祖義的海盜團伙上供一筆數額不菲的金錢,換來保護。

而他們國家的漁民能捕撈作業的範圍,只能是離海邊不過百里範圍之內的海域。

出了這片海域,要麼多繳稅,要麼就被擊沉船隻。

這種事情在安能國這幾十年下來發生過不知多少次。

舉國上下都覺得非常的屈辱。

尤其是安南國的國王,本身就是已經是軍變上臺的皇帝。

他應該對陳祖義海的團伙更加的痛恨。

畢竟身為一名軍人,卻不能帶領自家的水師去擊敗海盜,實在是可恥。

更可恥的是,不能擊敗海盜也就算了,居然還要給這些個殺人越貨的海盜上供金錢、糧草和女人。

有多少安南國百姓都在罵皇帝,連自己國家的女人都保護不了。

可是這有什麼辦法?誰讓陳祖義海盜團伙那麼強呢。

夏元吉這張嘴可是非常不留情面的。

”可是如今我大明海軍在南洋,卻將陳祖義海盜團伙一一消滅,甚至打得他們丟盔棄甲,只能龜縮在某個小島嶼黑暗的洞坑當中不敢抬頭。

試問這份功勞,難道不足以讓你們開啟國門與大明做生意?”

此話一出,讓不少人都不知道該怎麼接。

夏元吉繼續補充,“如果我大明單純只想佔領你們這麼個國家,何至於在你們國家建設海軍基地?

何至於讓你們的百姓、商人都能與我大明做生意?

我大明現在想要吞併任何一個地方的國土,都是輕而易舉。

東邊的日本國,難道他們半數土地不是我大明的嗎?

中南半島這些個國家,哪一個國家敢說可以抵擋我大明天軍的進攻?可為何兩三年下來並沒有這麼做?”

所有人又再次沉默了,對於大明的實力,他們早有耳聞,那是強大無比。

而他們現在也奇怪,為什麼這兩三年下來並沒有見到大明好像主動進攻哪個國家。

即便是三弗齊跟滿者伯夷國也是因為他們榮納陳祖義海盜團伙的殘餘海盜,惹怒了大明海軍,被大明海軍給滅掉

再者其實是兩國內戰,三弗齊請求大明海軍出手幫助他們抵擋滿者伯夷國的進攻。

這才有了此次三弗齊跟六三弗齊同時降服於大明,讓大明可以派出大明總督前就管理那兩個國家。

還真就如同夏元吉所說的那樣,大明好像並沒有主動吞併掉哪個國家。

其實夏元吉想要表達的就是,並不是大明不想這麼做,而是因為大明不想落一個以強凌弱的惡名而已。

再者現在一旦出兵攻滅掉某個國家,中南半島這些國家可能就陷入到了長期的混亂當中。

這對大明來講不是利益所求。

所以夏元吉直接就說:“透過這種種,你們應當可看出,大明對於你們的領土並沒有多少興趣。

反倒是想要幫助你們,將你們的生產提高上來。

反倒想要幫助你們,將你們的道路給修好,這又是為何呢?”

連國王此時都問了:“大明總督大人,您說這是為何?”

其他官員此時也是一臉的問號看向了夏元吉。

夏元吉解釋起來:“很簡單,就像我們國公爺所說的那樣,與其佔領了你們的土地,發動大軍攻殺你們的百姓和軍隊造成惡果。

導致你們的百姓軍隊屢屢選擇與大明作對,屢屢想著發動戰爭,還不如好好跟你們合作。

發展你們的經濟,扶持你們的產業。

我想我大明作為最大的市場,你們生產出了任何東西都想著要賣給大明換來金錢吧。

一旦戰爭開啟,你們有多少人會轉入到地下去與大明作對,就可想而知。

即便佔領了你們的土地又如何?我們種下去的糧食可能會被你們放火燒掉。

我們派出去的商隊可能會被你們襲擊。

反而是讓我大明陷入長久的剿除你們的漩渦當中。

而如今我國公爺所做的卻與直接佔領你們的土地恰恰相反。

國公爺開放寶鈔,在你們國內的使用許可權。

讓你們拿著寶鈔就能夠直接從大明購買東西。

同時還給你們提供技術。

比如水泥紅磚。

幫你們修建道路同時開拓市場,讓你們的所有農產品都能夠以高價賣到大明去。

這種種都表明我大明現在並無侵略之心,反倒想要與你們合作。

這是因為我大明需要糧食,你們需要我大明的產物。

大家互相交易,如果和諧相處,這豈不是比戰爭更加有效?這便是我大明現在所主堅持的理念,我們也在踐行著這理念。”

說完夏元吉看向了在場的官員接著又說道,“當然你們還會舉三弗齊跟滿者伯夷國的例子,三弗齊跟滿者伯夷國之所以被我大明攻滅,你們應該最清楚。

他們與海盜勾結,給海盜提供糧草提供庇護。

難道大明海軍不該為死在海盜手上的大明子民報仇嗎?我們報仇有什麼錯?

我想請問,安南如果有我大明這樣強大的海軍,面對曾經庇護城主與海盜團伙的馬六甲海峽沿岸的那些個國家,會不會報復?”

國王首先是拍案而起:“總督大人莫說其他,若我安南有大明海軍一半的實力,也必然要讓陳祖義那幫海盜付出代價。”

武將們紛紛拍案而起:“陛下所言甚是。我安南國百姓遭受海盜侵略不知多少次。

有多少黎民百姓死在海盜手上,他們沾滿了我安南國百姓的鮮血,如果有機會我們當然想要把他們通通都給滅掉。

更別說那三弗齊和滿者伯夷國這兩個國家。

即便大明沒有發現他們的勾當,其實他們在整個南洋名聲也早就臭了。

他們仗著有海盜的靠山,凌虐各國我們也早就聽說。

如今他們兩個國家被大明給滅掉,從此歸附大明,我們是舉雙手贊成。”

文官見的武將和國王都這樣說,還能說什麼呢?

尤其是看到國王那一臉氣憤的樣子,就知道這些年他被海盜欺負的積蓄了非常多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