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王宮。

李成桂和具康浩正在研究著今後的國家走勢。

他們看到大明已經滅掉了倭奴之後開始緊張起來。

一開始整個國民當然是特別怨恨倭奴,屢次有倭寇來騷擾沿海一帶。

上來的倭寇即便人數很少,幾百或者小一千,但在沿海地帶造成的傷害卻非常之大。

導致很多國民異常的煩惱。

然而那時候李氏朝鮮的國力並不強。

即便他們的國王李成桂是個能征慣戰的將軍,可是他忽略了當初的王氏高麗之所以能夠被他推翻,不是因為他個人的能力相當強,而是王氏高麗到達了瀕臨破產的地步。

所以他才能夠非常快速地平掉那個國家,然後自己當上國王。

等自己當上國王之後,他才發現整個國家現在有多麼的糟糕。

他用了七八年的時間才終於穩固瞭如今的地位。

但卻又發現那些個當官的,尤其是儒家出身的官員們,個個是瞧不起他的。

因為在他們的眼裡,造反起家的李成桂始終不如王氏高麗的後人。

當初李氏朝鮮建國之時,李成桂是怎麼保證的?他喊出的口號是王氏高麗,不遵守與明朝的宗藩關係,與明朝有敵對,

同時還與曾經凌虐過整個半島的元朝蒙古人勾勾搭搭。

以這樣的一個藉口,來呼喚反對王氏高麗與蒙古人勾搭的那些儒家大臣。

儒家大臣一直都以效忠中原為目標,他們很討厭蒙古人的殘暴統治,

一直希望有儒家的正統統治。

然而當他們支援了李成桂把高麗給推翻之後,卻發現,這個李成桂與王氏高麗的政權沒有多少變化。

最主要是這個李成桂是個將軍出身。

一開始他們以為滅掉了王氏高麗與蒙古人那一直有勾結的人,然後重新推舉另一位王氏高麗的後裔來當這個國王,大家共同輔佐也就是。

清洗掉一大批清元朝蒙古人的大臣,國家就會滌盪一清,大家就可以按部就班。

可沒想到的是,李成桂居然直接滅掉了王氏高麗,自己李代桃僵成為了國王,這種情況雖然他用暴力鎮壓了國內的反對者,但內地裡面大家不敢開口,不代表就滿意你。

情況維持了七八年之後,如今更是愈演愈烈,沒有其他,李成桂的野心逐漸膨脹才是真正的導火索。

這個李成桂自從當了國王之後,雖然表面上遵守與明朝之間的藩屬關係,表面上恭敬非常的聽話。

然而背地裡面卻與女真人勾勾搭搭。

不僅多次與女真人合作侵犯遼東漢人領土,更加助長女真人的囂張氣焰。

明知道女真人他是一頭喂不飽的狼崽子,侵犯完了大明王朝之後,馬上就對李氏朝鮮的國土進行無差別的侵略。

這讓在朝野內外的那些大儒更加不滿。

於是有一股與所謂的革新派對著幹的保守派就衍生了出來。

就猶如柳成俊他們這些人,就是這波人裡面的佼佼者。

也正因為這些事情都攪在了一塊之後,李成桂才發現這些問題要是不解決的話,那將是非常麻煩。

然而他剛要解決,大明那邊就直接對倭奴進行了進攻,打亂了他們的步驟。

李成桂看到了一些商機,這兩年他們著實是發了一點小財。

利用國內的糧食換來了棉布和各種明朝的便宜貨,使國民幸福感一下提升。

沖淡了反對派對他的一些攻擊,但他沒有想到的是。

大明對倭奴的征服居然如此快就結束了,只用了兩年半。

讓他還沒有反應過來,現在他又要考慮下一個問題。

儒家那些大臣當然是希望大明可以直接來統治朝鮮,而作為李成桂這種野心勃勃的人,肯定不希望頭頂上還有一個所謂的宗主國來壓制他。

在這種情況下他當然要反對。

尤其是看到倭奴被大明給滅掉,他更加反對。

沒有其他,就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在這種節骨眼上還唯唯諾諾,那等待他的結果不會很好。

於是他把具康浩給拉了過來。

具康浩是和他一條心的,兩個人商量來商量去,最終還是決定做出那個可以說是相當違背明朝利益的決定。

“殿下,如果咱們這一次真的連反抗一下都不敢的話,明朝將會將咱們視作一個軟柿子來捏。

如咱們所想的那樣,倭奴是我們與明朝之間的跳板,沒有倭奴,我們存在的意義就沒有了。

以後明朝在倭奴的國土上繼續擴張繼續經營,那我們就成為了一個包在中間的可有可無的國度。

他們想要吞掉我們就吞掉我們,他們想要怎麼拿捏我們就怎麼拿捏我們。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您怎麼辦?”

說著具康浩還掉下來幾滴眼淚,“我等做臣子的,即便李氏朝鮮被明國滅掉,大不了直接隱退回故里,再過幾年又可以透過科舉考試,再次入朝為官,但您身為國主,您覺得您會有個什麼下場?您最好的下場就是被押送到明朝的鳳陽府,與他們的皇族子弟看押在一塊。

要是心狠一點,直接將你的人頭切下來,然後傳授九邊,告知整個李氏朝鮮任何反對者,這就是反對的下場。

這也是能夠做得出來的。”

具康浩的這句話就像一把利劍。

直接插在了李成桂的心臟上面。

令他的心都停跳了兩下。

他呼吸困難,臉色蒼白,額頭冒汗,渾身顫抖。

隔了許久,他終於啊地大叫一聲,將手邊上的杯子摔在了地上。

杯子的碎片摔得四分五裂,就像他的心一樣,被這一句話說得是四分五裂。

“孤絕對不會做那坐以待斃之人,你就說一下,到底要怎麼來解決當前的困境吧。

即便要拼個你死我活,孤也絕對不會讓明朝這麼輕而易舉將咱們給拿下。

就算要在老虎頭上拔鬚子,我也要將他的牙給崩一顆下來。”

李成桂可是相當的有自信。

因為他覺得自己領兵打仗這麼多年,就從來沒有失敗過。

即便是當時跟隨著元朝去鎮壓紅巾軍起義,他也沒有失敗過。

正因為如此,他一直都覺得自己已經算是當世之名將,絕對不可能有人能在戰場上擊敗他。即便明朝大軍現在已經相當強悍,那又如何?只要自己敢於作戰,那麼李氏朝鮮的勇士,便是他最大的依仗。

具康浩看到李成桂臉上的決絕之後,說道:“沒有其他路可走,只有立刻北上召集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的殘部,將他們視作敢死隊,讓他們繼續騷擾遼東,才能夠給咱們更多緩和的餘地。

唯有遼東的女真一直擁有和遼東將士相互敵對的能力,咱們朝鮮才又有可以和明朝談判的機會。

即便拖延他個一兩年,對咱們來講,那也是厲兵秣馬一兩年,不知殿下您覺得如何?”

李成桂陷入了沉思。

他們之前就已經支援過建州女真,可建州女真很快就被陳寒他們給滅掉。

所以現在又重啟這個計劃,對他們來講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要知道現在最主要的是,他們已經沒有那麼多的糧食可以給女真人。

再說女真人如今也被打怕了,不一定會答應他們的要求。

正因為有這麼多的考量,所以現在李成桂都猶豫了起來:“女真人已被明朝打怕,他們還願接受咱們的資助?”

李成桂問出了他比較關心的問題。

具康浩給李成桂分析:“殿下您有所不知,如今的女真人之所以屢屢犯邊,微臣研究過,不外乎兩個原因。

其一,漢人往北擴充耕地,導致女真人狩獵打魚範圍大大縮小,加大兩族衝突;其二,隨著越來越冷的天氣,逼迫女真人不得不南下。

微臣研究過近年來,每到冬日越發的冷。

曾經咱們有好幾個州的百姓,到了冬日不得不南下遷移,拋家舍業。

微臣前去研究過,才發現,至少北邊要比前幾年冷很多。

我們在鴨綠江邊上已經感知到了寒氣逼迫,

而那女真人在更北邊的地方,他們感知會更深刻。

他們沒辦法,只能往南遷移,只能往南尋找生機。

在這個過程裡邊,沒有任何餘地供他們退後。

他們只能一路往南壓,在這個撕扯的過程中,就有了我們迴旋的餘地。

微臣覺得可以暗地裡找到女真人的酋長,跟他們說明當前的利害關係,

畢竟他們沒辦法再往北邊走,每年的冬天都會越發寒冷,他們再往北邊走,那如何生存。

連吃的喝的都保證不了,他們還有退後的餘地?

其二,咱們不應該把所有的糧食用在和大明的交易上,至少提高一些糧價來暗中操縱,咱們糧食的囤積,

將這部分糧食送給女真人,前期無需跟他們講明,如今要與他們結成攻守同盟的關係,因為只要他們有了糧食便會壯大,只要他們壯大,就難免和遼東產生對抗。

這當中不需要咱們再去明著說,也不需要我們引誘他們,這是一定會發生的。

一旦遼東那邊與女真人發生對抗,咱們的作用就會凸顯出來。

我們配合著遼東向北邊女真施加壓力,這當中又悄悄與他們相互打配合。

反正養寇自重,不僅是遼東將他們的法則,也是咱們生存的不二法門。

只要有女真人從中攪和,我相信明朝不會輕易動咱們。

因為動了咱們,他們就要加大力量來扼守咱們的反對勢力,分擔了他們的防守力量。

屆時損傷的還是明朝的軍事力量,您覺得呢?”

具康浩這麼一說讓李成桂眼前一亮。

“對對對,當初的建州女真為什麼會讓遼東感到棘手,原因就在於此。

按照你這麼一分析,孤王覺得十分在理。

好好好馬上去做,不過不能讓那幫頑固分子們知道,先提高我國糧食出口的價格,迫使明朝減少對糧食的收購。

再者明朝已經滅掉了倭奴,他們也無需從咱們這裡再進糧食沒有大的戰爭消耗。

我們也可以藉此保守自己的實力,將這部分糧食給女真人,你去安排人立刻暗中完成。”

具康浩領命而去。

李成桂在具康浩離開之後,終於鬆了一口氣。

如果最近這個計劃成功了的話,那對於李氏朝鮮來講,就是一次非常完美的曲線救國。

於是乎在半個月之後,當從倭奴押送俘虜的明朝商隊來到了釜山的合浦港口,駐留下船購買糧食之時就發現。

如今每石糧食的價格,居然比之前至少貴了一半左右,這下可是讓商隊很奇怪。

打探了訊息之後得到的資訊是,李氏朝鮮國內自己在大量的收購糧食囤積,從而減少了市面上糧食的量,故而價格開始上漲。

這讓當時的商隊很奇怪,但也沒有多想。

反正一來一往利潤是相當大,押送俘虜就能夠獲得許多的運費。

來時又可以將大量的棉布瓷器之類的日常用品,販賣到沿途的李氏朝鮮,還有如今佔領的倭奴,這對他們來講不算什麼。

於是即便是價格上漲了,明朝的商隊也拿得出銀子來採買糧食。

只是這一來二往的到後面漸漸就發現,除了價格上漲之外,供應量也越來越少了。

等過了幾次之後,商隊也就不再貪圖這點小便宜,而是直接從山東威海採購糧食,忽略掉了李氏朝鮮合浦港口的作用。

雖然依靠著服務來往明朝商隊的合浦港口,不少李氏朝鮮國民發現工作崗位沒了,沒辦法掙到更多的銀子了,很是沮喪。

但他們都沒有發現,這當中道道有什麼樣的不同。

他們的這個計劃漸漸地就得逞了。

與此同時遼東將士們也發現了有些不一樣。

第一,雖然女真人被打散了,但並沒有絕他們的種。

或者說絕不了。

當時陳寒親自率領遼東戰士,初期將不少的女真人就地格殺了。

尤其是建築女真部落被殺的是幾乎沒有人活下來。

但野人女真和海西女真有很多人往北逃了。

如今卻莫名其妙地偶爾又能夠看到那兩個部落的女真人,在鴨綠江河畔出現。

一開始大家都沒當回事,只只道是尋常而已。

但後邊就發現有點不對勁了,越來越多的女真人從北邊又開始南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