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還真的就像一個好奇寶寶一樣,到處在看多出來的新鮮東西。

尤其是耍蛇,更讓老爺子感到十分的震驚。

因為他想不到為什麼那蛇就不咬那耍蛇人。

明明那蛇的牙齒那麼鋒利。

張開了之後,如此的令人可怖

即便是朱元璋這種硬漢,看到了那蛇的牙齒之後,也覺得實在是瘮得慌。

可是在那耍蛇人的手上,那蛇卻好像是被控制了一般,根本就不去咬他。

反倒隨著他的手勢和他嘴裡的那根笛子,不停地擺動。

“這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啊。

要不是咱們大明開放了海洋,哪裡能看到如此神奇的東西?”朱元璋說道。

太子朱標此時揹著雙手,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一路過來,他看到了不少新鮮的東西。

正如自己父皇說的那樣,如果不是陳寒,堅持要改革變法。

哪裡能在京城看到如此新鮮的玩意。

再說眼前可不僅僅只是在耍蛇的。

更多的還是整個國民好像一下變得更加的自信。

曾經的他們經歷了元朝的統治漢人,百姓個個是小心謹慎。

雖然大明建立之後,日子終於算是過得正常了一點。

可是依舊不能使他們一下抬起頭來。

但如今卻不一樣了。

由於大明王朝現在如此之強大,百姓們也跟著光榮起來。

就比如現在京城大街之上到處都是海外來的洋商,推銷著各種貨物。

老百姓們卻從容不迫地挑挑揀揀。

然後用大明官話與那些海外洋商對話。

海外洋商盡全力地解釋那些物品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雖然他們的大明官話十分的蹩腳,但看到他們的努力學習的模樣,陳寒怎能心裡邊不產生榮耀。

就好像現代社會,那麼多人趨之若鶩地去學習英語。

孩子們從小就要被送到各種培訓班當中去學習。

各種國際學校也用英語教學。

老百姓們都以自己的女兒、兒子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為榮。

甚至不惜血本,送他們到各種私教老師那裡去培訓。

從外國來的那些洋人更是高人一等。

在華夏女人面前顯得高出了一個階級。

即便那些洋人,其實在本國不過是工人、不過是司機、不過是下崗無業的流浪者。

可是他們到了華夏,卻能夠享受到高出華夏精英男士的地位。

這是為什麼?不就是文化不夠自信嗎?

不就是被人欺壓了那麼多年,總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嗎?而現在大明確能夠反過來輸出。

能夠讓海外那些人進入到大明之後,努力的學習大明官話,努力的融入到大明的環境當中,努力的提供自己等人的勞動心血來換取大明百姓的歡心。

這才是真正的進步。

這才是真正的凌駕於他們頭上。

一想到這些陳寒現在感覺到十分的榮幸。

幸好他來到了大明王朝,幸好他主持了改革變法。

如今還不過是剛剛取得一些成效,等到以後將會有更多從世界各地過來的海外洋商。

他們會將世界各地各種精美的東西送到大明王朝,來供大明百姓把玩。

看著陳寒感慨萬千,江都郡主在他邊上小聲說道,“夫君,看到眼前這一切,我才終於明白你說的萬國來朝是什麼意思。

同時我更明白,你為何一定要讓大明王朝敞開懷抱迎接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

原因就在此。

如果我大明一直保持著封閉,一直都覺得自己才是高高在上,

遲早有一天會跟不上外界的變化而落後。

我現在真的以你為榮。

夫君,以後咱們兒子也一定會以你為榮。”

說著江都郡主還輕輕逗弄了一下兒子。

小傢伙開心地嘿嘿直笑。

雖然他聽不懂父母親的談話,但他也是真心地笑了起來。

一群人在大街上轉悠了半天,發現不僅是多出了南洋各國的新鮮貨物。

在大街之上居然還有南洋人開設的飯館。

由於新鮮,有不少大明百姓都去嚐鮮。

還真別說吸引了一大波的顧客。

百姓們嘗過之後覺得還不錯,為他們揚名。

而那些南洋的商人個個是把熱情寫在了臉上。

因為他們知道能夠在大明站住腳跟,對他們來講將會是階級的巨大跨越。

所以每個人都展現出了他們的熱情。

看著這眼前的一切,在外面轉悠了半天之後,朱元璋朱標凌漢他們回到了陳寒的府邸。

一行人休息了半晌之後,這才開始討論正事。

朱標首先開口,“如今肉眼可見的,咱們的大明寶鈔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可以在南洋各國開始橫行。

那現在就要討論一下,是否要引進南洋各國的工人。

咱們的鐵路修建到北邊去,寒冷不說,花費也最高。

如果能夠從南洋各國大量地將工人輸入到大明來的話,應當會不錯。”

這個話一說出來後,陳寒立刻擺手:“我說太子殿一下,您怎麼還會有這樣的想法,這可是大大的不該。”

這話一說讓凌漢也愣了一下。

其實他也覺得當前局勢之下,如果能夠從南洋各國把工人給弄到大明來的話,應該可以省掉一大筆的工錢。

他也經過了仔細計算。

從南洋雖然引進來要路途花費不少,但比起減少的工錢來講,對大明而言是划算的。

他說道:“國公爺,您為何反對?”

陳寒看著他們又看了看朱元璋。

朱元璋此時坐在那裡,就像一個退休的老頭,根本就不發表意見。

看到陳寒看向自己,老爺子還哈哈一笑:“咱說過,這些事情你們自己操心,咱現在已經是隱退之人,不再過問國事。

咱不管你們用什麼樣的事情來打擾,咱都不會再說一句話。好與不好那都是你們年輕人的事。”

朱標聽到老父親這麼說,也顯得相當無奈。

於是他說道:“既然父皇已經不管,那咱們自己議論也就是。陳寒你說要怎麼辦?”

陳寒道,“如今南洋才剛剛開始開啟市場,他們要的不是來咱們大明務工,而是更多的貿易機會。

如果一旦傳出修建鐵路會死傷很多,反而壞了咱們大明的名聲。”

這話一說出來,凌漢倒也覺得是這個道理。

現在大明在南洋各國,剛剛開啟國門來,就出現了死傷慘重之事,也說不過去。

不過他實在是捨不得南洋各國便宜的勞動力。

於是問道:“那國公爺您有什麼好的意見呢?”

陳寒哈哈一笑,“怎麼伱們總是往南邊看,而不會往東邊看?倭奴那邊,咱們現在掌控了那麼多的土地,那邊的人,不是更好使用嗎?直接把那邊的俘虜給拉到大明來修建鐵路。

既不用付工錢,死傷了就地一埋也就是。”

因為最近這段時間沐英已經來了不少的信,說如今在倭奴那邊,大明已經取得了絕對的優勢。

隨著大量武器的加入,大明掌握的地域,已經從西邊開始往東邊推。

即便足利兼滿很不滿意大明出爾反爾進攻他們已經劃定的領土。

但面對強大的大明,他們只能步步倒退,不敢與大明軍隊相抗衡。

陳寒道,“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不顧及什麼道義什麼奴役這個國家,可以直接將那邊的俘虜和人口一船接著一船的往大明來運送。

然後將他們送到最為偏僻的西北、遼東等地區修建鐵路。

燕王殿下已經不止一次來信說過,他們需要一條快速的鐵軌接通從北平府到京城。

如今北邊的蒙古各部分裂嚴重,他希望能夠趕緊進攻。

這是多好的機會,這是多好的契機,這是多麼需要從倭奴那邊運送俘虜過來,當免費勞動力,難道這不比從南洋運送要來的更划算?”

太子朱標聽完陳寒的話之後愣了一下,接著嘴角有了一絲微笑。

“陳寒說得對,我們一直都在打南洋各國的主意,卻沒有把眼光放到東邊去。

倭寇曾經在咱們大明騷亂,導致咱們大明不少百姓都被他們殺死,現在咱們在大明那邊取得了這麼好的優勢,居然沒有用,孤這個腦子越來越不好用了,還是陳寒提醒的對。

倭奴那邊的俘虜,才是咱們修建鐵路最好的工人,

好,立刻現在就給沐英休書幾封,讓他分批分次地從倭奴那邊運送俘虜過來。不過讓誰去接收呢?”

陳寒道:“那當然是讓燕王殿下直接接收,反正從北平府也可以直接到海邊去接收那些俘虜。

遠比運送到東南然後再轉運到北平要快得多。

咱們從南到北,以及從北到南,雙管齊下,一起修鐵路,這樣不也加快速度嗎?你們覺得如何?”

太子朱標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此時居然在呼呼大睡起來。

他還真能夠放下的心。

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兒子和自己的孫女婿能夠擺平一切。

他累了這麼多年,也該好好地休息休息了。

故而真的是一點都不管,即便在討論著如此重要的大事,他依舊是能夠呼呼大睡。

朱標對此也很是無奈。

當天討論完了這件事,就在陳寒的府邸裡邊吃了一頓便飯,之後朱標就急匆匆回到皇宮。

朱元璋留在了陳寒的府邸,他要帶著自己的從外孫,天天到大街上去逛遊。

回到皇宮裡面,朱標一定會找他天天彙報這個彙報那個,他也有點煩了,還不如躲到皇宮外面去。

這樣就可以躲清閒了。

對此陳寒也是相當的無奈。

這老爺子說做甩手掌櫃就甩手得相當徹底。

……

兩個月後。

倭奴!

從大明這邊過去倭奴的信件就到了沐英的手上。

沐英接到自己兄弟朱標的信件之後相當的開心。

然後仔細地研讀了一下信件的內容,他更是開懷。

於是他立刻以委員會主席的名義,召集了在島上的各部委員。

此時殖民地委員會已經相當完善。

各部門之間配合得非常默契。

如果沒有殖民地委員會的配合的話,沐英根本不可能做那麼多的事情。

而委員會也分工明確,如今還增加了一部分人事部的內容。

人事部的內容,主要是把俘虜過來的那些倭奴百姓進行分類。

能幹活的一律派到礦上面去幹活。

不能幹活的,就把他們所知道的技術通通記錄下來,用於實踐。

如今各部委員現在可都個個是精英分子。

他們在這兩年裡,兩個月就可以得到一次休假的機會。

隨著船回到家鄉可以休假兩個月,所以現在他們幹勁更足。

在陳寒每一次給他們帶來的新的指示之後,他們都能夠切實地完成。

而現在當沐英應在委員會會議上宣佈了關於朱標和陳寒的指示之後,站了起來問:“在座的委員、各部長、組長,太子殿下、國公爺對咱們有了新的安排。

咱們之前就一直對於如何安排俘虜的問題有過討論。

你們都在抱怨俘虜太多,不管是在銀礦還是金礦,都出現了過剩問題。

你們還在發愁,一旦俘虜過多,不好控制,如果被他們起義,對咱們委員會來講是一個巨大的創傷。

現在有了殿下還有國公爺的指示,我覺得咱們完全可以在下一批船離開時,把俘虜運送回咱們大明。

你們還有沒有其他的意見?”

委員還有部長們笑道:“主席,您甭說是太子殿下和國公爺的指示,就算是沒有這些指示,咱們不得趕緊上書給殿下還有國公爺,俘虜太多不好管理的問題嗎?現在有了這麼一個契機,那當然是要立刻執行。

順帶著把咱們從倭奴這邊收集到來的那一些奇珍異寶,還有文字資料,

尤其是他們天皇所謂的各種記錄檔案送回去。

當年國公爺離開之前就說過,文化上的東西一定要著重處理,要統統給它銷燬,要在根子上把他們的文化底蘊消除掉,

使他們沒有歸屬感,這才便於洗腦和統治。

現在這方面的資料,我們已經整理完成,可以帶回到咱們大明去。

就跟這一批的俘虜一起運走,您覺得如何?”

沐英道:“我是沒意見的!”

委員們也笑道:“都說好了的話,我們也沒意見了!”

沐英看到下面的各部委員都如此說後,立刻一拍板,“好,既然各位委員,各部長、組長們,你們都沒意見,那咱們就以倭奴殖民區委員會的名義,下達命令,讓殖民區各州州委立刻將那些刺頭俘虜集中到湯里港口,在下一批黃金白銀運輸的船上把他們安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