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剛才那人的說話,剛才還在心裡面默默問自己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愛國的那位青年官員,陷入了沉思。

他其實對於在這裡一起工作的那些人員都算不錯的印象。

甚至也覺得這些人無非就是想要有一份這樣的輕鬆的工作而已。

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種想要將所有人都叫醒的心情就越加的激烈。

他想到了自己的恩師,不,應該算是半個恩師吧。

剛才那個人說得很對,就因為自己與宰相的關係,所以他才會因為皇帝的愧疚,而被調到這裡來。

但是難道每個人死掉後,皇帝都要這樣的愧疚一下嗎?

其實從剛才的談話當中他也是知道,剛才的那個人也覺得宰相的死有很大的疑點。

但是對於這件事情很多人都閉口不談。

為什麼會這樣?

即因為當今的皇帝看上去好像為全國百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出路,但是完全不能改變他就是一個冷酷無情的暴君。

其實他為了自己的那個位置早已對所有人都充滿懷疑。

即便像宰相那樣的人,曾經因為對陳朝不滿意,所以決定跟著當今的皇帝一起造反的人。

那時候他們一定經歷過非常親密的時段,但是現在為了自己的利益。

即便是宰相這樣的親密合作夥伴,不照樣能殺嗎?可正因為宰相看到的那些東西是真實的,所以他才會被殺啊!年輕人此時的情緒就好像是一團亂麻在腦海裡面糾纏。

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人的確是需要幫助。

想到了自己尚在襁褓裡面的孩子。

想到了自己拿著高額的俸祿回家之後,所有人開心地讚揚這皇帝陛下的偉大,他才明白,原來有的時候在金錢面前真理顯得那樣的蒼白無力。

他聽完了剛才那個中年人的話之後,想到了自己的妻子和親人。

他猛然醒悟過來如果自己說要反對這個政策,那不用等到別人反對自己,自己的家人首先就會站出來對自己扇嘴巴子,因為現在這麼好的日子都是這個政策的緣故。

想到這裡年輕官員不禁自嘲地一笑。

“大明的那位天才虔國公,真是太懂得如何拿捏人心了。

再也沒有能夠比金錢更加能繫結一個國家的命運了。

您贏了,我們只不過是您的棋子而已!”

說著年輕官員眼睛裡面的光芒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臉上有了笑容,諂媚的笑容,就像是服務員一樣,笑得格外的開心。

這一天商隊對他的印象好了很多,於是給他打賞的消費也更加的多。

之前說他的那個中年官員看到他開竅了,非常的自豪。

他甚至在上司面前自誇都是因為自己的勸說,這名年輕官員才能如此的開竅。

上司很滿意,拍著他的肩膀說,讓他好好幹虔國公一定會有更好的前途,只要有大明海軍基地在這裡,我們的好日子就能不斷來到。

年輕官員也是哈哈哈大笑地和他們打成了一片。

當天他拿著幾十兩白銀回到了家裡,當家人拿著錢袋子的那一刻,眼睛裡面的光彩讓年輕人感覺格外的扎眼。

多麼諷刺啊!就因為這幾十兩白銀,收買了一個年輕人的清醒。

最後這名年輕官員逐漸就麻木了。

逐漸就接受了自己一個小人物怎能改變什麼的現實。

……

大明京城的集市上。

“來來來,看看剛剛從南洋安南過來的香料,絕對是上乘的東西,便宜賣啦!”

“來來,走過路過的不要錯過,暹羅國過來的佛像,絕對能保佑你們的一家老小平平安安!”

“來看看啊,從南洋過來的胡椒,便宜啦!以前貴比黃金白銀,現在只需要二十文一兩了!”

集市上各種叫賣從南洋過來的貨物的商販,賣力地宣傳著。

那個說胡椒的還真別說,他說的是對的。

胡椒在大明曾經一度是可以與白銀相比的好東西。

甚至在嘉靖年間呼叫還用來當工資發給官員。

發給的還是京城的官員。

由此可見這胡椒還真的就是極為珍貴。

但是現在在大明的市場上,卻能隨便就買到,而且量還挺大。

從這就可看出如今大明的海外貿易開啟之後,百姓們生活的改觀。

陳寒帶著妻子還有兒子,跟在了朱元璋還有朱標的身後。

禮部尚書凌漢這段時間可是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出現了。

實在因為他現在還兼著教育部的部長,在陳寒的指揮下像個陀螺一樣的轉來轉去。

為了擴充大明工程學院這段時間,他可是忙得腳不沾地。

今天要不是陳寒一定要拉著他來集市上看看新變化,他才沒時間來。

“村長啊!你說你能想象這才多久我們大明就在我的新政之下,變成了如今的樣子!”陳寒道。

聽著陳寒還叫自己為村長,凌漢捻著鬍鬚哈哈大笑。

不知為何陳寒這麼一稱呼他,立刻讓他感覺記憶回到了之前在農事殿的那段時間。

當初他還是禮部侍郎。

就因為他是河南人就被皇帝還有太子殿下趕鴨子上架的來套陳寒的話。

說實話當時他可是嚇壞了,畢竟這種事情還是自己一個當臣子的能知道的?但是接觸下來之後雖然這中間時常有驚險的過程,但是在自己還有太子殿下的勸解之下,皇帝陛下還是轉怒為喜。

甚至在陳寒的幫助之下現在大明王朝的國力,那是蒸蒸日上啊。

雖然皇帝陛下還有太子殿下出於保護陳寒身份的考慮,沒有對自己進行獎賞,但是皇帝在私底下可是告訴了他。

今後功勞是不會少的。

因為凌漢也是這件事參與者之一,而且還是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

凌漢當時很興奮。

而現在看到眼前的這一切變化之後,他已經變成了自豪。

“國公爺,您說要不是當初老夫套你的話,現在您可能還在那間小屋子裡面待著,您說您是不是也得感謝老夫啊!”

陳寒手裡面抱著兒子,哈哈大笑:“我可是一直都感謝著,這不我向陛下和殿下提出來要搞教育部,教育部長的位置第一個就想到了您。

您說我是不是沒有忘記您?”

凌漢哈哈大笑:“對對對,你沒有忘記我。不過說真的能在兩三年的功夫就搞出來如此大的變化,您的才能真的讓老夫感到震驚。”

陳寒笑道:“您這可真是謬讚了,您都知道我是來自於後世,我的腦子裡面裝的都是後世的知識,知道歷史的走向的我,只要稍加點撥我們大明王朝,就能事半功倍,我這是佔了穿越者的便宜而已,至於能力我可不敢多說。”

凌漢聽後襬擺手,他指了指眼前熱鬧繁榮的街道:“你看看,這條街道之所以能夠如此繁華,賣的貨物都是從南洋來的,是因為什麼?”

陳寒搖頭。

凌漢說道:“那是因為您虔國公的功勞。

厚實的知識只能讓大明王朝避免重蹈覆轍,但是想讓大明走到今天的如果沒有您的聰明才智,是不行的。

所以要我說您這個爵位得的是一點都不虧。”

兩個人互相吹捧著,凌漢說道:“對了,說到正事,老夫還想請教您,關於入學所謂的寬進嚴出之策,是什麼意思?”

陳寒笑道:“其實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放寬進來的難度,但是在畢業的問題上滿卻要設定的非常嚴格,這樣才能讓學生們感到壓力。”

凌漢點頭:“是這個道理,這也是後世的經驗?”

一問到這裡陳寒可是有點臉紅。

因為這不是華夏的大學有的習慣,而是外國大學的習慣。

華夏大學的習慣剛好相反。

那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非常的難。

這裡面雖然能理解狼多肉少的原因。

但是最重要的是對於教育不同的看法。

華夏的大學是講究嚴進寬出。

大學生們在高中三年的時候那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但是一旦進入到了大學時候,那就徹底放鬆了。

各種花樣百出的作死行為也都出來了。

完全不會放在學業上。

甚至在考大學之前很多家長或者老師,都會跟學生們講,現在你們苦一苦等到了大學的時候,你們就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享受了。

教育的環境氛圍早就註定了,華夏的大學生們絕大多數進入了大學之後,就放棄了認真學習。

他們到了後面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掛科,好順利拿到一張學位證和畢業證,這樣才能到社會上去混工作。

可是他們真的學到了什麼東西嗎?

很少!

至少陳寒自己不敢說自己在大學的時候,學到了什麼東西,畢竟畢了業之後,他乾的工作與自己學的專業沒有關係。

而現在陳寒創辦了大明工程學院,就是要寬進嚴出。

讓學生們在大學期間能夠保持足夠的學習的熱情,而不是在高中的時候就已經消耗完畢了。

陳寒於是跟凌漢講述了一下自己在現代求學的經歷。

凌漢廷完了之後很是感慨:“本末倒置如此嚴重的嗎?”

陳寒笑道:“現代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幾萬萬人口,比如今多了太多,資源減少,教育資源尤其是好的教育資源,更是稀缺。

狼多肉少之下伱要是不拼命的話,你可能連湯都喝不上!”

凌漢聽了後十分的震驚:“十幾萬萬人口,我的老天爺沒想到幾百年之後,原來的土地上居然能有這麼多人。

我們大明現在的人口最多五千萬!”

陳寒點頭:“所以,很難說到底是什麼讓教育變成了那個樣子,反正現在咱們大明不能變成那樣,我們一定要嚴格把控好這一關。”

凌漢道:“的確,你現在好不容易鬥倒了儒家,現在百姓們都開始接受了百家齊放的狀態,咱們處在這麼好的時代一定要好好利用手中的這張牌好好的打出組合拳來。”

說著凌漢又道:“你說的海洋學院老夫已經聯絡到了不少生活在海邊的漁夫,到時候他們可以來上課。”

陳寒嗯了一聲:“所以我說把整個教育都交給你來做,我還是放心的。

你好好地把控住整個大方向!”

兩個人聊得十分的歡暢,都沒有聽到江都郡主在叫他們。

“快過來看看,夫君,這就是你說的從南洋那邊過來的水果吧?”江都郡主指了指地上一個南瓜一樣大的青褐色的大果實。

陳寒看了眼就知道是產於南洋的波羅蜜。

陳寒點點頭:“對,這水果叫做波羅蜜,外面這層可很硬,撥開了皮之後,裡面的果實就好象是大蒜一樣,是一瓣一瓣的。

那味道非常的甜,不過有一股很奇怪的味道。

喜歡它的人覺得是香甜的,不喜歡的人啊,會覺得那是臭的。

甚至這些果實裡面的果核經過水煮之後,就跟板栗的味道一樣。”

陳寒說得頭頭是道,讓攤販都非常的驚奇。

江都郡主看著這黑不溜秋的果實,感嘆:“真的這麼神奇啊!”

攤販上下打量了一眼陳寒:“這位客官您也是從南洋回來的?”

陳寒搖頭。

那攤販很是驚奇:“既然不是從南洋過來的,為什麼您說得頭頭是道,而且說的都是對的!”

江都郡主咯咯一笑:“攤主,我家夫君知道可多了,還不止這些呢!”

說到這裡,江都郡主不知道有多麼的驕傲自豪。

朱元璋這時候在前面喊了一聲:“你們怎麼回事,快點來看,這裡有南洋人表演把戲!”

陳寒他們過去一看嚇了一跳,原來是表演耍蛇的。

南洋那一帶與帖木兒挨著,帖木兒很多耍蛇人,他們也學了過去。

不少人看著那昂首挺胸地眼鏡王蛇在耍蛇人的手上,游來游去。

耍蛇人卻能從容不迫地舞弄。

圍觀者一邊看,一邊是下的尖叫聲不停。

眼鏡王蛇在眼鏡還沒有發明出來之前,叫做膨頸蛇,這個叫法可謂形象之極。

因為眼鏡蛇受到了驚嚇要攻擊的時候,都是把頸部膨脹起來,然後人力而起。

沒想到在大明京城還能看到印度的耍蛇人。

這些人也是漂洋過海從南洋一帶過來。

南洋那地方蛇更多。

哇哇哇……

不少人都發出了驚叫聲。

看著百姓們能看到全世界的東西,陳寒這才覺得自己的改革已經起到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