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們現在看到寶鈔好不容易升值這麼快,已經到達了之前發鈔時候的價格。
大家心裡面不知有多開心,尤其是那些官員們。
本來家裡邊長期就因為發工資發了寶鈔,一天一天的看著它貶值,可是呢又花不出去。
因為大家都不是傻瓜,你今天要是花出去了,明天可能就砸在我手上,那下一個誰來接盤?所以大家寧願不花寶鈔,看著寶鈔一點一點的貶值。
原本以為不花寶鈔,寶鈔就不可能會貶值。
可是沒想到的是,朝廷那邊不可能會等著你去花寶鈔,而不印發寶鈔。
因為朝廷要打仗,要恢復國家的經濟,
可是呢,皇帝陛下又不怎麼懂得如何應用金融這根槓桿撬動經濟。
他就只知道瘋狂的印鈔票,只知道朝廷要是這個地方要修路需要錢,我就印鈔票,然後就可以買到原料。
朝廷要打仗,我就印鈔票,就可以買到糧食供養軍隊,就可以把北元給掃滅,就可以穩定民心,就可以讓大明王朝的政治得以安定。
可是沒想到的是,透過這短短的十幾年的光景,就把大明寶鈔貶值的跟一張廢紙差不多。
本來大明寶鈔發行,大家還挺開心的。
因為攜帶金銀銅錢的確不方便。
尤其是對於那些做大買賣的人來講。
每一次要攜帶如此多金銀上路,他們都覺得不安全。
財不露白,大家都懂這個道理。
但你帶了太多的錢,走起路了叮叮噹噹,誰都會注意到。
帶著幾張紙在身上,那就方便許多。
因為誰都不知道你身上到底帶了多少錢。
沒有多少錢,可能人家就不會把目光盯在你身上。
可是很快的,這種方便就被朝廷印發寶鈔莫名其妙貶值給打破了平靜。
如今官員們,甚至天下百姓好不容易等到陳寒提出來大量的回籠寶鈔機制,用寶鈔來交稅。
透過這幾次交稅,一下子把寶鈔的價值又給提高了起來。
大家看著手中的寶鈔慢慢的變得越來越值錢,感覺到好日子已經到了。
所以非常的感激朝廷以及趕集陳寒。
然而現在陳寒卻又要提出來說要增發寶鈔了。
這是要幹什麼?難道是看到現在的經濟情況稍微的好轉了那麼一點,就開始作妖了嗎?難道是國公爺其實也想透過這種辦法大量的撈錢嗎?
老百姓可非常信任國公爺啊。
如果真這麼做了的話,那最近這兩、三年來透過改革變法獲得的民心民意,那就真的是蕩然無存。
一想到這裡,大傢伙的心又提高到了嗓子眼裡。
這一下可就不僅僅是官員們覺得這麼做不妥。
就連太子殿下也立刻是說道:“愛卿,可曾想過,若寶鈔再不控制印發的話,是否又會淪落到曾經寶鈔貶值過快的情況。
你曾經也說過,寶鈔只能對應咱們大明的物產的總量,而不能超過。
一旦超過就會造成大明寶鈔的貶值。”
官員們也站了出來,“國公爺,殿下說的沒錯,如今寶鈔在您還有殿下共同努力之下,終於回到了越來越值錢的方向,走上了正軌。
百姓們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絲希望,好不容易開始珍藏起手中的寶鈔來了,您又來這麼一下,百姓們怎能受得了?”
現在這些官員們已經變得越來越關心時事,而不是關心自己的私事。
畢竟現在陳寒提高了俸祿,大傢伙每年能拿到的份額更高。那當然是想要好好的維持現狀,好好的把大明的江山變得越來越好。
讓自己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他們也是普通人,所以很能體會普通人拿到寶鈔莫名其妙貶值。
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的感受。
所以立刻提出了反對意見。
陳寒聽到這些話之後,並沒有責怪他們有沒有眼光。
而是解釋起來,“彼一時,此一時,之前大明寶鈔的增發,的確會讓大明寶鈔貶值過快。
那是因為朝廷沒有根據大明的物產總量來印發寶鈔。
可是貨物膨脹這是一定的。
因為隨著我們的天下越來越太平,隨著我們人口越來越多,隨著土地的工作效率越來越高,物產就一定會跟著增多。
在這個過程當中,適量的增發寶鈔是對應物產的增加。
反之如果物產增加,寶鈔又不增加,就會使寶鈔的價值過高,從而造成通貨緊縮。
再則,我剛才也說過,咱們既然開發了南洋各國的市場,難道這些增發的寶鈔還能夠用在咱們大明嗎?那當然是得用在南洋各國。
咱們可以用增發的這些寶鈔大量的採購南洋各國的任何東西。
到時候咱們大明花出去的只是幾張紙,換回來的卻是真正的實物。
比如糧食,吃的、喝的、用的,甚至玩的都可以。
我們甚至還可以直接拿著大明寶鈔到南洋各國去僱傭工人。
把他們拉到咱們大明王朝來做事。
這些東西都可以使我們大明王朝的寶鈔花出去。
如果我們大明寶鈔在南洋佔領了制高點,使南洋各國都承認了大明寶鈔的作用。
那到時候對咱們大明王朝來講,將是一片坦途。
以後南洋各國在金融上面,就必須得要聽從咱們的指揮。
咱們想讓他們怎麼樣就怎麼樣。
而把南洋各國的特產採買到咱們大明王朝來,就會豐富咱們大明王朝百姓的生活。
緊接著咱們就可以廣撒網多撈魚,不僅在南洋還可以到其他地方去,比如李氏朝鮮,比如北方的羅剎國,比如我們西邊的帖木爾帝國。
那麼龐大的一個帝國,如果咱們都能夠透過這種方式控制他們。
那麼他們將會是咱們大明王朝的物產供給者。
諸位要成功想一想,到時候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場景?將來咱們大明王朝的百姓什麼都不用做,只要咱們大明寶鈔成為了他們國家的主流貨幣,
咱們就可以開動咱們的印刷機,瘋狂的印寶鈔。
瘋狂的從他們國家掠奪真正的物資。
而他們得到的是寶鈔一張紙而已。
咱們在無形當中,把他們的血都抽乾,補給在了咱們大明這幅身軀之上。
而他們卻可能還察覺不到,諸位想一想到那個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咱們大明王朝的百姓,享受著全世界物質的供養,而不需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
那時候咱們的百姓,咱們大明王朝才能真正達到巔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