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寒自己也說不清楚,但是不知道為何。
在聽到如此多的官員對著對自己這樣慶祝之時,他明白了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麼。
追求的就是能夠在所有人心目當中成為那個唯一不能替代的人。
陳寒來到了大明王朝只有短短的兩年多的時間。
可是他給大明王朝又或者說是給這個民族所帶來的變化,不是一般人所能夠達到的。
以在這時候的陳寒反倒是覺得,自己又是不能夠帶領著大明王朝再一次的往前走的話。
或許真的是對不住這些人對自己如此的尊重想到這些東西。
陳寒就更有動力了。
這一次的慶祝除了恭賀陳寒喜得貴子之後,更多的是太子朱標在會議上直接說道,“如今大明王朝想要在南洋各國建立大明海軍的基地,不知道諸位有沒有什麼不同的意見?”
這個話說出來之後,就讓南洋各國使臣如坐針氈。
他們敢說不嗎?
不敢!
所以只能委曲求全地說道:“願意!”
於是這件事情就定了下來,甚至這些使臣居然帶著各國的國書而來,早就已經準備好,如果被強逼著一定要在這件事情上面同意的話,他們就得蓋好國書,然後帶回去。
這雖然是奇恥大辱,是被人強逼著做了這件事情,但手續上的程式還是要走的。
看著所有人如今的這副樣子,陳寒心裡邊很爽快。
這就是權力所帶來的變化。
這就是讓所有人所羨慕的權威,就因為自己的權威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他們才會在無奈的條件之下接受這些條件。
這一次的慶祝之後,整個京師召開了非常隆重的肆無忌憚的慶祝。
官員們慶祝完了之後,民間百姓們自發地在街上像過年一樣地慶祝著陳寒生了兒子。
這原本只是陳寒和江都郡主兩個人之間的一些小事情,生兒育女很平常。
但對於如今大明百姓來講,陳寒生兒育女卻變成了大家都應該要慶祝的大事情。
為何要慶祝?並不是生兒子這件事情本身,他們就是想要找個理由來慶祝一下。
因為陳寒為大明王朝所做出來的這些貢獻,百姓們都很明白,如果沒有陳寒的話,那自家的日子過得一定會緊巴巴。
可是有了陳寒之後,不僅如今大明寶鈔,變成了越來越受歡迎的錢,更是讓自己能夠吃到很便宜的糧食。
慶祝完了之後陳寒和夏原吉以及朱元璋朱標等人,再一次微服私訪來到了大街上。
看著歡欣鼓舞,到處張燈結綵,依舊沉浸在喜慶當中的百姓們。
看著那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的新的紅磚水泥房屋以及那處處都有玻璃的窗戶。
朱元璋這才感覺,原來大明王朝在不知不覺當中,已經變化得如此之快。
腳踩在水泥路面上,看著大街小巷的裝上了輪胎的馬車正在飛馳而過。
看著百姓們手上抱著用牛皮紙包裹的玻璃。
看到百姓們走進了紅磚水泥房屋的家裡。
看到大街小巷新型的公廁。
朱元璋這才明白其實這些變化早就存在。
只是自己一直沒有仔細地去觀察而已。
“你猴崽子,你才改革多久啊?就已經把大明整個變得比之前上下千年變化還要大。
大明有你才,真正有將來。”
老爺子說了這句話之後,並沒有覺得自己說的有點誇大,反倒是非常欣慰。陳寒被老爺子這番話說得都有點不好意思。
“老爺子,咱邊吃邊聊吧,前面有一家館子專門做火鍋,他們的羊肉不錯。
據說是從西北大同一帶運過來的蒙古那邊的羊。
走的就是咱們剛剛修好的那條水泥路。
所以每天都有新鮮的羊肉。”
朱標大喜:“好啊,走,剛好去嘗一嘗,也瞭解瞭解民間現在在吃喝方面到底有些啥變化。”
四人帶著護衛來到了名叫新昌隆的飯館。
此時新昌隆飯館的玻璃窗上,貼滿了喜字。
透過玻璃窗,還能夠看到裡邊正在吃的渾身冒汗的食客。
雖然現在還沒有辣椒,但是清湯火鍋那熱燙的爽感,還是令老百姓們吃得渾身冒汗。
老百姓們之所以如此多人家庭聚餐一般得來下館子。
一來是因為這家館子的味道好;
二來,難道不是因為生活條件變好了嗎?曾經的老百姓們過日子過得摳摳搜搜緊緊巴巴,哪有什麼錢財來下館子。
可現在不一樣了,遇到節日之時大家在外遊玩一天,也有錢來改善生活了。
生活條件的變好,都是潤物細無聲當中發生。
四人進去,後邊護衛又另找一桌,他們四個人坐一桌,沒有到樓上的包間,就在大堂裡邊,看著老百姓們吃得開開心心。
老爺子很喜歡,這樣的景象。
或許到了明朝的中後期,皇家已經變成了最大的地主。
就只想著搜刮民脂民膏供自己享受。
可是在開國的朱元璋和朱棣這兩代。
他們父子兩個人還是想著要讓老百姓們的日子過得好一點的。
坐下來之後點了幾盤羊肉,時間不長就看到銅鍋,架在了桌子上,下邊放上木炭,細細地把熬好的大骨頭湯蒸騰著。
隨著咕嚕咕嚕冒著氣泡,陳寒端起了一盤切成薄片的羊肉放下去。
“這新鮮吃法便是羊肉趕緊下鍋,水沸騰,羊肉薄,一會兒就熟了。”
說話的功夫他筷子夾著的羊肉就熟了,他取出來,蘸了蘸芝麻醬,吃一口,滿嘴都是鮮嫩和羊肉本身的香味。
“不錯不錯,原汁原味,這芝麻醬,調的也非常的不錯,一口下去滿嘴的肉香,好好,非常不錯,來,嘗一嘗,嘗一嘗。”
火鍋這種吃法,有一種說法是從元朝忽必烈時代開始的。
主要是因為當時元朝軍隊到處打仗,沒時間定下來要吃一頓好的。
所以就隨時帶著一口鍋加上水,然後把切得非常輕薄的羊肉放在下面一會兒就熟。
快吃快走,這種方法,曾經在京師在北平的一帶比較流行。
但隨著把蒙古人給趕走之後,大家比這種似乎不太雅觀的。
但是到了現在,所有人生活富足之後,倒又慢慢能接受這種快餐式的做法。
而且感覺別有一股風味,畢竟顯得粗獷豪放一些。
朱元璋父子兩個人也聽說過,其實這些館子之所以能夠開起來,就是陳寒給的方法。
尤其是這個新昌隆,本身這家老闆是京城外種菜的,被他給搞過來,開了這麼一家飯館子,推廣新的飲食,果然一炮而響。
這半年讓老闆賺得盆滿缽滿,對陳寒格外的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