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明朝那邊終於是鬆了口子能讓百姓們把糧食換成錢財,舉國上下都在一片歡騰的時候你們幾個出來搗亂,這不是在掃所有人的興嗎?大太監看到胡季犛臉上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作用。
他收了糧商們的好處之後肯定是要幫著糧商說好話的。
他才不管百姓們的死活,即便真的可能會發生很大的災荒那又如何?這些災荒還能牽連到自己的頭上嗎?反正死的都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關我什麼事。
既然是這樣有人敢說不能做糧食買賣那就是我的仇人。
大太監對胡季犛是最瞭解的。
因為是篡位上來的所以他心裡面對那些不敬的言論,非常的敏感。
尤其是涉及迷信方面的東西更能引起他的注意。
胡季犛一直都覺得自己當了皇帝之後國泰民安,所以絕對不允許有人說不好的話。
大太監抓住了這一點之後一擊致命,一下就把清流們勸諫的道路給堵死了。
上到朝堂。
胡季犛看著下方那些清流官員眼神都有點不對。
果然如同大太監預料的那樣。
下方有清流官員站了出來。
“陛下!如今舉國上下都因為明朝收購糧食,而大肆地囤積糧食販賣到明朝去。
如此做法雖然短時間內能為咱們的百姓,能為朝廷帶來不少的錢財,但是長此以往下去,民間必定會形成大地主們肆意圈佔土地,百姓大量破產之事。
而長此以往,一旦發生天災人禍,百姓們將會無糧可吃,屆時,必會餓殍遍地。”
這位清流說完這番話的時候都沒有仔細去看看,胡季犛根本沒有聽進去反而是滿臉的不耐煩。
下面的官員沒有看懂胡季犛的表情,另一個官員已經站出來說道:“陛下,阮大人所言甚是,當前之際,朝廷必須出臺政策禁止糧食大量出口,抓捕惡意囤積糧食和土地的商人,遏制這股風氣的蔓延。
糧食必須掌控在百姓們的手裡,絕不能用糧食換來一堆不能吃不能喝的絲綢和瓷器。”
“陛下,如今我們胡朝看上去風調雨順,但是誰也不知道哪一天就會發生災荒,我們決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將來的災難,因為一旦發生了災難,那些絲綢和瓷器不能吃不能喝,百姓就只能餓死。”
“陛下,如今做大買賣交易的都是那些居心不良的商人,百姓不僅沒有得到多少好處,反而損失了大量的糧食和良田。
眼前的情形容不得我們遲疑,必須要控制,還請陛下聖裁!”
這些清流說得句句在理,但是他們沒有看到胡季犛臉上越來越不耐煩了。
因為他沒有聽到任何一句勸諫的意思,只聽到了這些官員一而再再而三地說,他當上皇帝之後,一定會發生災難,所以必須要嚴防死守,要不然就會如何如何。
終於就在清流們還要再說什麼的時候,他大吼了一聲:“閉嘴!!”
胡季犛坐在寶座上面聽著下面這些清流的話,終於暴怒。
因為下面的這些人沒有一句好話。
如今大家都看得出來百姓們都能賺到錢,都挺開心的。
可是這些清流官員一個個好像只有他們憂國憂民一樣,只有他們在關心百姓們的生與死,別的人都在想弄死百姓們一樣。
可越是這樣越是讓人覺得可惡。
甚至這些官員的口中就沒有一句話自己的好。
他們不是說自己的胡朝會發生災難,就是說百姓們會餓殍遍地。
他們這些渾蛋就不會盼百姓們一點好的。
下面的清流官員一臉的懵逼,怎麼皇帝都不會聽我們好好說話的。
我們現在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治世良言啊。
沒有一句話是單獨為我們考慮的我們一片真心為的就是讓我們的朝廷能夠長治久安啊。
他們聽到皇帝突然之間對他們怒吼都懵逼了。
接著他們就看到了站在皇帝邊上的大太監,滿臉陰惻地看著他們。
一看到太監臉上的表情他們就知道發生了什麼。
一定是這個太監在皇帝身邊說了什麼。
因為他們早就知道這個太監仗著和皇帝的關係,在外面胡作非為,他們甚至多次彈劾這個太監為非作歹。
但是這個太監因為曾經在戰場上和皇帝的關係,非常受皇帝的信任,即便他們把很多的證據甩在了皇帝的面前,皇帝還是非常地袒護這個太監。
而這個太監早就知道自己等人非常反對糧食買賣,這個太監又和那些大商人勾結在一塊。
如今皇帝突然之間如此憤怒一定是這個太監說了什麼。
當即有官員指著大太監說道:“陛下,您身邊的那個太監才是真正的小人,他收了那些大糧商的好處,這才會幫著那些大糧商說話。
陛下,我們一片救國之心從來是矢志不渝,您可不能輕信了那些小人的讒言。”“陛下,您身邊的這個太監本身就是糧食買賣的受益者,他當然會跟您說糧食買賣有很多的好處。
可是這些好處都被他們這些人給貪汙了,百姓們根本沒有什麼好處,反而處處被壓榨。
一旦發生了災難他們這些權貴沒有任何影響,該吃吃該喝喝,但百姓們就只能餓死!”
胡季犛大聲怒叱:“閉嘴!閉嘴!你們這群沽名釣譽之輩,你們從來都不覺得朕登基是好事,所以有任何風吹草動伱們就會群起而攻之。
在你們的眼裡那些幫助百姓們把吃不完的糧食販賣出去的商人都是惡人,唯有你們這些在散播天下馬上要發生災難的所謂清流才是為國為民。”
聽到皇帝這麼說下面的清流官員愣住了。
他們寒心啊。
明明自己真的是在為國為民著想,真的是一心想讓百姓們過得更好一些,不想讓那些權貴把糧食都賣掉。
可是為什麼皇帝就是聽不進去呢?
他們從來沒有覺得皇帝登基就會發生災難。
因為他們發現陳朝的皇帝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只要上位的皇帝能夠為民著想就行。
可是這個胡季犛現在看起來根本不是一個好皇帝。
他只知道好大喜功,覺得用糧食能夠輕易換來好處,就是好事情。
可是這個皇帝怎麼就不知道,一旦國內的糧食都被收購了一空,而土地上面的糧食又沒有長出來,在這種時候發生了災難的話那可就要餓死很多人的。
然而在胡季犛的眼裡面任何敢於說會發生災難的,那就是對他當皇帝不滿意的人。
有一個清流官員終於受不了皇帝這樣的態度,大聲道:“陛下,您不聽忠臣直言那是要亡國的!
一旦我們國內的糧食全部販賣到了明朝,他們要是反過頭來攻打我們的話,沒有糧食吃將士們是上不了戰場的。
為何您就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更遠處的災難?
人家明朝的聰明人太聰明瞭,算準了我們國內會有很多的奸商就只知道賺錢,而不顧百姓和國家的安危,也要賺取利益。
那些商人也就罷了,為何您作為皇帝也看不透這一點。”
這個話一出來讓憤怒的胡季犛更加憤怒。
這個官員更加的直接就說,胡季犛根本沒有資格當皇帝。
還真別說,這個胡季犛本身就是軍人,對於怎麼做皇帝他沒有多少經驗但是對於殺人,他可是非常有經驗的。
聽到這個官員如此說話他根本不去理會,這名官員是不是忠心的。
他只聽到了這個官員居然敢說安南會亡國。
這種自負的皇帝怎麼可能容忍得了這個。
還不等他發怒邊上的太監已經大聲地怒吼起來:“混賬,簡直是狗膽包天,陛下乃是天上神仙下凡,陛下當國以來風調雨順,百姓日子越來越好過,
怎麼在你們這些人眼裡就變成了隨時要發生災荒。
你們這幫人完全就是危言聳聽,誇大事實來達到自己沽名釣譽的目的。”
清流們怎麼能夠容忍一個太監如此說自己。
有個清流官員看出來,這個皇帝就是聽不進去忠言,而是要聽佞臣的話,當即發怒:“你這個閹人閉嘴!你這狗賊到底收了外面商人多少的好處,你為何要如此迷惑陛下?”
“陛下對你這個閹人多有照顧,你卻在外面與那些商人勾三搭四,你對得起陛下對你的栽培嗎?”
聽著官員們一口一個閹人地叫他,大太監那根最緊的弦終於被崩斷。
他撲通一下跪倒在胡季犛的面前:“陛下,老奴曾經和您並肩作戰,曾經為了陛下敢於付出性命,
老奴以為老奴的這一番真心能換來朝堂所有官員的同情,可沒想到在他們的眼裡老奴的真心,完全就是為了博取您的同情,
既然這些人如此不信任老奴,那老奴只好撞死在這大殿之中,以此來昭示老奴的忠誠。”
他做樣子的作態可真是令人噁心。
可是在胡季犛的面前他這樣的表現卻是忠誠的最好體現。
大太監作勢就要撞死在柱子上。
可是讓群臣震驚的是,胡季犛居然直接從寶座上離開一把拽住了大太監。
“不可!你陪著朕過了那麼艱難的歲月,朕怎麼能讓你有損失,朕相信你,朕相信你絕對是忠臣。”
撲通撲通……
下面不少的清流官員跪倒在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