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商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目的其實很明顯,是對都知道每個人在想什麼。

在他們的眼裡面只是普通百姓根本不算什麼。

因為就算百姓們身在災荒中,他們這些人也不會有絲毫的影響。

不過最後還是回到了那個問題上面。

現在大家要面臨的是朝堂上面不少正直大臣的圍攻。

民間又有很多的小收購商正在虎視眈眈。

就在這時有個商人站了出來。

“諸位,朝堂上面的危機大可不用放在心上。”

大家都回過頭去看向了說話的那個商人。

那個商人年紀約莫在三十上下,面白無鬚,長得倒是很精神。

有商人就問道:“你講這話有什麼證據嗎?”

“對啊!這種話可不能憑空亂說,大家現在都很擔心沒時間來聽你的胡言亂語。”

其他人雖然沒有說話但是眼神裡面表現的就是這個意思。

那名商人臉上也沒有表現出憤怒之色,而是笑笑:“我知道大家沒有惡意都是希望生意能好做一點。”

“是的,我們對你本人沒有什麼惡意,只是不希望有空口說白話的人。”

商會會長在邊上打圓場。

生意是要大家一起做才能壯大的,所以商會會長很是精明。

年輕商人咳嗽了一聲之後說道:“我知道在座的諸位都想做大生意,我也是這樣想的所以請大家放心我要是沒有絕對的把握不會在這裡放空炮。

言歸正傳,我之所以有如此信心是因為我的人已經收買了當今陛下身邊的貼身太監!”

這話一出來不少商人都吃了一驚。

當今皇帝胡季犛身邊的貼身太監,聽說是曾經跟隨皇帝一起征戰的將領。

在戰場上受了重傷之後,傷及了要害,所以索性就當了太監。

不過這個太監可是救過胡季犛的性命的,所以非常的得寵,權勢也很大。

關鍵是這個人非常大貪婪胃口不小,所以不少人都在他身上是折戟沉沙。

這個年輕的商人如何敢說出這樣的話來。

年輕的商人也不廢話說道:“這次為了收買這個太監我們是花費了大價錢的。

我們給了他兩千畝上好的水田,甚至都不用他親自去管理,我們花錢僱傭百姓給他種田,糧食賣了之後的收入全部歸他。”

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

安南國土不像是大明王朝那樣,每一寸土地都是非常金貴的。

一口氣拿出來兩千畝土地可見他們這些人的底氣有多大。

關鍵是不需要那個大太監自己花費一分錢,甚至都不用為糧食的收成操心勞力,坐等著收錢就行。

這樣的賄賂的確是非常的下本錢。

在座的各位都很佩服這個年輕的大手筆。

而年輕商人明顯是還沒有說完。

他接著說道:“最關鍵的是我們還給她準備了兩個從占城來的美女!”

嗯?大家聽到兩個美女的時候臉上同時表現出了震驚和古怪之色。

太監!

美女!

這兩個片語合在一塊怎麼都好像不太融洽。

畢竟是太監啊。

在座的所有男人臉上都古怪起來。

甚至不少人都開始憋不住臉上的笑容。

“我說伱們到底怎麼想的,給太監送美女,這不是妥妥嘲諷人家嘛?他能不發怒?”

“對啊!我實在很難想象一個太監面對兩個美女那種有心無力的感覺,是我的話一定會發瘋的。”

“可不是!我從來沒有聽過太監喜歡美女,他們反倒討厭這些美麗的姑娘。”

所有人都是一副調侃的神色。

因為很難想象太監在面對美女的時候,會是一副什麼樣的場面。

年輕商人倒也沒有生氣的樣子,而是解釋起來:“諸位你們要知道那太監在當太監前可是一個正常的男人。

那方面有需求是正常,關鍵是人家無力但是有心啊!”

這個話一出來不少的商人都是撲哧一聲樂出了聲來。

這個話說的還是對的。

人家雖然無力,但是有心,這是一句實話。

可就是苦了那兩個美女只能夜夜獨守空房了。

大家笑過了之後言歸正傳。

“如今朝堂上的問題有人當內應就好辦,不過還有個大問題恐怕不是我們能解決。”商會會長此時已經恢復了嚴肅的表情。大家也都收斂了表情聽著商會會長說話。

“如今隨著我們海上與明朝的貿易越來越大,已經引起了不少海盜的注意。

光是我知道的就有不下三波海盜在盯著我們。

幸好我們每次出船之後,得到的錢財都是寶鈔,海盜拿到了寶鈔他們也沒用。

不過我們的貨物被他們搶劫的事情可是時有發生。

這件事要是不解決恐怕很多商人都不敢下海了。”

這個問題一出來不少的人臉上都露出了無奈之色。

不過也有商人臉上很是無所謂。

“諸位,這件事情恐怕就得由我來跟大傢伙說說了。”站起來的這個商人身穿一身青色長袍。

大家都把目光看向了他。

只聽他緩緩說道:“我們擔心海面上的海盜其實明朝那邊也是如此。

不過就在最近我們接到了最新的訊息,明朝那邊已經組織了一支非常強大的海軍,由非常著名的統帥涼國公藍玉率領。

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看到他們的戰船到底有多大,但是從給他們海軍提供龍骨的木材商人那裡,我們打聽到,他們的戰船龍骨都有幾十米長。”

大家聽了之後都是倒吸一口涼氣。

要不怎麼說人家是家大業大呢?光是戰船的龍骨就長達幾十米,那戰船得有多大就可想而知,肯定是一個龐然大物啊。

想到這裡不少的商人心裡面倒是有了底氣。

“好啊!如果明朝上國真能大力打擊海上的海盜,那對我們這些做買賣的人來說可是個大好事。”

“可不是嘛,海面上那個陳祖義這些年在南洋的海域上稱王稱霸,我們這些做買賣的人沒少被他訛詐,這些年光是給他上供的財物都夠萬兩白銀了。”

一說到這個陳祖義不少人臉上都是一副憤恨的表情。

看起來真的是沒少受陳祖義的窩囊氣。

而現在聽說明超這邊已經組織了海軍要打擊陳祖義,他們當然是舉雙手贊同。

他們早就對海面上的海盜忍無可忍了,現在有大明的海軍幫他們把這些狗賊打掉,他們是求之不得。

會議開到這裡所有人都比較滿意。

因為他們發現困擾自家的兩個難題,一個來自朝堂一個來自海面上的海盜,好像都有了可以很容易解決的辦法。

……

安南朝堂上。

和大明一樣他們的皇帝也是隔三岔五就開早朝的。

大太監陪著安南胡朝皇帝胡季犛,準備去上朝。

“陛下,奴婢在外面最近倒是聽到了一些不好的聲音。”大太監說話。

胡季犛和大太監之間不僅僅是主僕關係,更多的還是戰友之間的惺惺相惜。

要知道胡季犛本來就是個將軍政變當上皇帝的,所以對於戰友更有一點別樣的情緒。

“噢!你說說,朕也想聽聽外面到底有什麼聲音?”胡季犛問道。

“陛下,最近民間不少的買賣都在收購糧食販賣到明朝,您知道這件事吧?”太監問道。

胡季犛點頭:“這是好事啊,聽說明朝那邊缺糧食我們的糧食能好幾倍的價格賣出去,百姓們受益也不少。”

大太監點頭:“的確如此,大家都說是好事情,可是有些自詡清流的官員這時候就站出來了,說商人收購糧食那是別有所圖。”

胡季犛哦了一聲:“能有什麼企圖?”

“無外乎什麼天災人禍什麼的?說什麼現在糧食都被收購賣到明朝去,一旦咱們遭受天災百姓們就沒糧食吃了。

老奴沒有其他的想法但是根據下面的人調查發現,說這些話的都是陳朝餘孽。

您當初好心收留他們本想著,他們能感恩戴德但是現在好像沒有取得效果。

他們不僅沒有感激陛下您的仁慈,還在到處散播您登基以來,會有災荒發生的謠言。

如今更是藉著勸諫咱們不要做糧食買賣的機會,大肆地宣揚災荒發生的謠言。”

胡季犛聽到這些話臉色鐵青。

他是一個非常迷信的人。

自從登基之後就想著控制言論。

他本是陳朝的大將軍,篡位之後,本來是想要在清流大臣那裡博得一個好名聲,才好心收留了不少的清流大臣在朝中。

可是沒想到那些人不給面子,還散播他登基之後就會發生災荒的謠言,真真是豈有此理!

“這些人你這裡有名單嗎?”胡季犛問道。

大太監一一列舉了出來。

這些人都是如今胡朝較為正直的官員,但是無一例外的是他們曾經在陳朝當過官,而且還是比較高等級的官員。

胡季犛都沒有往這些官員其實是為了百姓著想去想,只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這些人看不慣我現在當上了皇帝。

心裡面還在惦記著前朝。

他怒火攻心:好啊!朕好心好意留著你們這些人希望你們這些人,能為朕歌功頌德,你們倒好,看到如此好的生意不去歌頌,反倒到處散播糧食一旦賣完了,就會發生災荒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