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跟著朱高熾來到了大明工程學院兵學院的武器試驗場。
這裡是一塊頗為空曠的平地。
有靶子,有計量員,有準備試射的燧發槍。
還沒到場地上,遠遠地就聞到了一股濃郁的火藥味。
地上更留有大量的燃燒過的硝石。
由此可見他們在這裡已經試射了不知多少次。
就可看得出他們在這裡必定是經過了無數次試射。
朱高熾有一個很好的品質,他酷愛鑽研各種新奇的東西。
他的性格也更加冷靜,能夠沉下心思來去學習。
讓陳寒非常的放心的把這些東西交給他,就像燧發槍和紅衣大炮,這都是領先了幾百年的武器裝備。
當朱高熾領著大傢伙來到了試驗場地之後,這裡早就準備好了。
有十幾名將士像標槍一般地站立在原地。
他們右手邊上,豎立著與他們差不多高的火槍。
要說明的是,在明朝所謂的三眼銃,與現在所看到的類似三八大蓋那種長槍樣式是截然不同的。
所謂的火槍在明朝早期整體的樣子,就是一根長長的竹筒,前端插上一根比竹筒要粗,跟手臂差不多粗細的三個眼的鐵管。
要發射的時候,在鐵管裡邊裝上火藥,填上鐵子,然後有一根引線在鐵管的下方。
要使用之時則點燃引線,然後對準前方,等引信燃燒點燃火藥後,就可以發射出去。
雖然這樣的三眼銃也能夠發揮出一定的作用,殺傷力在五十米之內,威力還是很大的。
但非常麻煩的是,首先填裝火藥需要很長時間,第二就是威力不夠,精準度也不夠。
而後期明朝所使用的鳥銃,是等到了嘉靖年間到萬曆年間,甚至到了明晚期的天啟年間,才從土耳其傳過來的魯密銃。
經過明朝科學家徐光啟的仿製之後,才出現了鳥銃,那時候的火槍才具備了近代所使用的長槍差不多的樣式。
而即便是那種形式,也是前置填充火藥。
那時候這種火槍,都可以歸於火繩槍一類。
而即便是火繩槍,也是有優點,提高了射擊的威力和射程,加上了罩門,精準度也大大提高。
因為它加長了槍管,使子彈發射出去之後,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彈道。
所以精準度大大提高。
不過填裝方式和點火方式與三眼銃也是差不多,依舊需要將火藥慢慢填充,
然後還得用一根長長的鐵條,把火藥從前置的口子給它壓實,再填充子彈進去,然後點燃引信才能發射,依舊很慢。
直到後填裝的火槍的出現,才終於是彌補了這一缺憾。
再也不需要那麼慢地填裝。
只是這個時候也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這種後填裝的火槍遇到了下雨天,非常麻煩。
點不著火就用不了,那時候火槍就成為了燒火棍。
而又經過了一兩百年,終於出現了用燧石點燃火藥的發射方式。
這就是陳寒現在要用到燧發槍。
燧發槍是十六世紀中葉,由法國鐘錶匠馬漢發明出來的。
馬漢在後填裝火槍的擊錘的鉗口上加了一塊燧石。
他還在傳火孔邊設有擊砧,需要射擊時就扣動扳機。
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
這種擊發機構稱之為撞擊式燧發機。
撞擊式燧發槍的優勢,不言而喻。
它大大簡化了設計過程,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較低,便於大量生產。
這就是陳寒現在讓朱高熾他們去試驗的燧發槍。
即便是陳寒已經給出了全套的圖紙,還有各種會遇到的麻煩。
但是真正要生產的時候才發現,這裡邊有諸多問題要解決。
首先是氣密性以及材料,甚至連燧石都需要精確的計量。
這些東西是不可能一點一點由資料表現出來。
所以需要朱高熾他們一點一點去磨,一點一點去改進。
為何陳寒要花大力氣、大價錢從民間引進大量的火藥學家以及工程師?就因為很多現代化的一些技術看上去很簡單,但真正在明朝實現就會發現,光是材料這一塊就難倒了許多的科技發明。
朱高熾帶領著一百多人的攻堅小組,足足搞了一年,而且還是日日夜夜不停歇地試驗了一年,才終於是成功了。
而這也是如今朱高熾最引以為傲的發明之一。
所以當他們在完全試驗成功之後,才迫不及待地邀請老爺子過來看一看他們的成果。
朱元璋也是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馬上就下令批次生產。
而現在就是要讓陳寒他們看一看自家孫子有多厲害。
即便老爺子知道,其實這都是陳寒給出來的設計圖紙,立了重大功勞,但這不妨礙老爺子炫耀的心思。
藍玉也接觸過火器,尤其是三眼銃,在他的部隊裡邊也裝配了不少。
所以他一看到那十名將士拿著的,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的火槍之時愣了一下。
以前他們看到的三眼銃,鐵疙瘩那一塊就只有一節小臂那麼長,剩下的就是一個竹筒子。
而現在朱高熾他們所展現出來的,居然是長達一米五以上,大部分都是鐵管的火槍。
這就已經大大地超越了藍玉的認知。
他一邊走一邊就跟自家兒子藍春說:“為父將你叫來這工程學院學習是對的吧,你看這燧發槍突然冒出來,咱們這些經常打仗的將軍都不可能認識,
要是隔個幾年不上戰場,估計什麼都不知道了。”
藍春聽到自家父親這麼說話,趕緊點頭,“可不是,父親您做了個英明的決定。”
陳寒在後邊也說道:“隨著咱們大明工程學院日新月異的變化,還真是那句話,一天一個樣,如果沒有跟上時代,還真的可能會像您說的那樣落後。
即便是真的上了戰場,要是不認識這些東西,那也會顯得相當的麻煩。”陳寒在這裡倒是沒有什麼炫耀的意思,他只是陳述一個事實。
如今隨著大明工程學院更多的科技的投入,可以看得出來,在這個過程當中必定會產生許多更加顛覆人想象的科技。
當朱元璋他們都已經準備好了之後,朱高熾立刻是化身最專業的解說:“皇爺爺,還有先生、大將軍以及我的兄弟姐妹們,經過我們一年的辛苦研發,終於是在材料合格、技術達標、威力令人欣慰、準確度讓人可喜等層面,完成了燧發槍的研發工作,燧發槍研製成功後,我們經過了一個月的檢驗,又經過了上百次的改進,終於把燧發槍最完美的一面呈現出來。
如今在皇爺爺的要求之下,在兵學院、科學院以及我們攻堅小組三方的合力之下,再一次舉辦試射環節。
目的是讓大家充分的瞭解,我們科學院研發出的燧發槍的威力如何。”
朱高熾現在已經是個十七歲的青年了,在明朝這個時代是個大人,所以他的口氣非常的沉穩,甚至能夠侃侃而談。
由此可見,這兩年在工程學院待著,讓他各項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朱元璋尤其欣慰。
老人家最得意的是什麼事情?不正是兒孫們取得各項成就嗎?相較於他自己所取得的那些成就,那都是過去式。
如果能夠將自己的兒孫培養成才,這對他來說會更令他欣慰。
朱高熾再次說道,“諸位,你們現在所站的這個位置,離我們的靶子有整整一百步,也就是三十三丈。
在這個範圍之內,我們研發的燧發槍依舊擁有著巨大的殺傷力。
我們的靶子使用的是豬皮,填充上大量的乾草,打在這個人形靶子上,就相當於打在人的身上。
在豬皮靶子後面,還有木板。
那我現在就不多說,大家看一看威力如何。”
朱高熾介紹完後,他拿起邊上的紅色三角的旗幟,嘩地一下舉了起來。
那十名訓練有素的將士瞬間抬起了槍,瞄準了一百來米外的靶子。
接著朱高熾手中的旗幟用力落下去:“放!!”
砰砰聲中!!十名槍手幾乎是同一時間扣動了扳機。
在藍玉他們震驚的目光之下,根本不需要用火摺子點燃引信的情況之下,就激發了出去。
更讓他們震驚的是,他們透過望遠鏡就看到一百米之外的靶子,起碼有七個是直接中了,
靶子被打得嘩啦一下散開來,子彈穿透了豬皮人形靶子之後,打在了靶子後邊足足五公分厚的木板上,而那木板也直接被穿透。
藍玉看到這樣的威力之後,倒吸一口涼氣呀。
厲害實在是厲害。
如此距離之下,居然能夠穿透靶子。
還能夠把後邊的木板給擊穿。
這要是真正運用到戰場上,抬手一槍便能夠在一百步之外解決敵人。
這可是戰場神器呀。
藍玉剛才就沒有看到將士拿出火摺子點燃引信。
接著朱高熾手上的旗幟一揚,將士們立刻開始填充火藥。
等他再次揮下旗幟,喊道:“放!!”
將士們立刻砰砰砰地開槍。
中間的間隔時間,只有短短的十來秒。
這可比之前的填充前置彈藥,還要把火藥壓實,然後再來點燃引信發射,需要一分鐘之久的三眼火銃快了六七倍。
雖然還做不到像現代火槍那樣,即裝即發。
可是隻需要十來秒的時間就能夠發射一次,已經是非常快了。
當再一次響起火槍之聲之時,藍玉和這些軍二代們才終於明白這燧發槍的威力和實用性。
前置填充火藥物的那些火槍之所以慢,就因為裝填火藥浪費的時間十分多。
而且為了省時間省力,他們還看到,在這些火槍手腰間專門有配置好的火藥袋和子彈袋。
這些東西都是專門為燧發槍設定的。
所有人在看到了這一幕之後都震驚一場。
因為這就是跨時代所帶來的震撼。
因為這就是陳寒所需要的效果。
終於成功了!!
其實其他的工業上的取得的成就,相對來說真的沒有如今燧發槍取得的成就,帶給他的驚喜來得更重。
陳寒很明白,大明王朝想要對外開拓就必須得有強大的武器,這可能是他的一廂情願,但是他卻必須得要遵守這一條。
如今看到了燧發槍的成功之後,他燃起了熊熊的戰火。
他知道有了這一批燧發槍將會領先整個時代。
到時候讓藍玉他們裝配著這樣的槍支,前去與海面上的陳祖義所率領的海盜軍進行戰爭,估計可以把他們打得屁滾尿流。
那時候大明王朝的前景將會非常的開闊。
而且這樣的燧發槍,用在防禦北邊的韃靼和瓦剌,也是相當之有用。
今後就是用經濟和手上的武器,讓那些北方的遊牧民族明白,和大明王朝合作是他們能夠選擇的最為正確的方式,如若不然,將會被時代所終結。
朱元璋在看到了這一幕之後,先是愣了一下,接著大聲地鼓起掌來,“好好好,好,非常好!!咱這輩子就沒有這麼開心過,好啊,有如此好的東西,今後咱們大明將會迎來一個什麼樣的局面,咱都已經能夠想得到。
燧發槍燧發槍啊,這要是在咱年輕的時候有這樣的武器。
北邊的北元韃子算什麼?張士誠、陳友諒他們又算得了什麼?好啊,真的是太好了!真沒想到咱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咱們大明擁有這麼好的武器。”
藍玉他們也是上前去拿起了燧發槍,仔細在手上端詳,看了一遍又一遍之後,嘖嘖稱奇。
這雖然只是一點小小的改變,可是帶來的震撼,卻讓所有人詫異。
朱高熾更是直接說道,“之所以能夠研究出來是因為先生提供的圖紙,同時也是先生所提供的那些材料,沒有鋼鐵,沒有杜仲橡膠提供的密封性,我們沒有辦法這麼快就完成對火槍的改進,
所以這個低功勞還是先生的。”
陳寒擺擺手:“不不不,沒有伱們一年來的艱苦卓絕的努力,根本不可能會出現燧發槍,
我只不過是給了你們一個基礎,為這個基礎插上翅膀的是你們這些人,所以不用謙虛,該是你們的功勞,就是你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