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喝到這個程度了,藍玉這邊也不再有所顧忌。

他敞開了心扉說道:“陳寒,我是真沒想到,你說我這麼個人,平日裡把滿朝文武都給得罪了。

就連你在兩年前,我也想仗著是江都舅公的份上來要挾你。

希望伱在改革這條路上給我們淮西文武一點面子,不要去丈量他們的土地,不要收他們的稅。

你當時不答應,我心裡那叫一個恨啊,覺得沒面子。”

說著藍玉自己給自己斟了一杯酒,一飲而盡:“我藍玉這輩子就是個武夫,講究的就是這個面子,

你是不知道兩年前和你吃完那頓飯回去之後,淮西文武那幫老兄弟,把咱給埋怨的呀。

他們說了多少陰陽怪氣的話,我心裡就有多記恨你。

當時我就在想,你陳寒憑什麼呀?

你憑什麼這麼牛?

憑什麼不給我藍玉面子?

要知道在當時整個武將裡面,我藍玉也是頭一份的。

我打了多少勝仗,我給朝廷爭了多少面子,我讓天下太平了那麼久。

整個朝堂之上,誰不知道我藍玉?

哪個人敢不給我幾分面子?可就是你還是我藍玉的晚輩,我放下臉面請你吃飯。

在飯桌上好言好語跟你把好話說盡,你卻一點面子沒給我。

說實話,當時以我那樣的狀態,有人敢在飯桌上不給我面子,我一耳刮子就過去了。

也就是你有這種勇氣不給我面子。

所以我心裡那叫一個氣呀,我當時就發誓,絕對不會跟你有任何往來。”

藍玉說到這裡還真是敞開心扉,他是個直腸子的人,沒有那麼多花花心思。

也正因為沒有那麼多花花心思,他才會被人給利用。

才會被朱元璋扣一個謀反的帽子,最後被扒皮而死。

可也正因為他是個武將,沒那麼多心思,才能夠看得出來,當初給藍玉定一個謀反案就是朱元璋在誣陷他。

而今天他能夠在飯桌上面把這些事情都給說出來,就可見啊,他已經放下了心中的成見。

陳寒和江都郡主聽著他的這些話,也並沒有在意。

藍玉能夠把心裡邊壓抑了兩年多的情緒給爆發出來,對他來說也是個好事。

大家把話都講清楚了,心裡面就沒那麼多疙瘩。

藍玉再一次給自己倒了一杯酒,又是一飲而盡,才說道,“可是今天這件事情我是真真實實,沒有想到你居然在朝堂上面這麼維護我。

以前我藍玉做人就一種方式,那就是在朝堂上面,誰要是跟我過不去,我在私下裡就跟他過不去。

可你跟我恰恰相反,你肯定在私下裡對我藍玉這個人也很不屑,也聽說過藍玉的那些惡跡。

特別是我邀請你吃飯,威脅你,你心裡面肯定也不樂意。

可是你這個人分得很清楚,你知道什麼叫私事,什麼叫公事。

這一點就比我藍玉要拎得清楚得多。

所以我對你相當佩服。

今天我受你邀請,來你府裡一遍,吃這頓飯,我就必須把話都說清楚。

我不管你陳寒今後對我藍玉這個人是歡喜還是厭惡,從今天開始我藍玉一定回報你的知遇之恩,這杯酒我先幹了。”

說著藍玉又是一杯酒一飲而盡。

陳寒喜歡和這些武將打交道。

因為這些武將沒那麼多花花腸子,他的所有情緒都表現在臉上。

藍玉在打仗的時候可以是一個天才的統帥,但是他在為人處世的時候,卻又是一個天真之人。

這一點讓陳寒對藍玉這個人觀感好了一點。

陳寒也不客氣,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就應該要把話說得清清楚楚。

他舉起酒杯來,對著藍玉說道:“大將軍,你有句話說得沒錯,在私下裡,你之前的性格實在是不招人喜歡,

你說要讓人打心眼裡面尊重你,那真是不可能。

不過還是那句話,人呢,貴在交心,貴在有所改變,

你既然如此誠懇地說出來,那就說明咱們之間還是有成為朋友,成為知己的機會。

今後就讓咱們一文一武,共同把大明推出個盛世天下來。”

陳寒這麼一說,藍玉分外的開懷,他點頭同意。

兩個人在江都郡主的見證之下,盡釋前嫌,握手言和。

吃完了這頓飯之後,陳寒沒有休息。

“陛下現在應該在大明工程學院等咱們,吃好了喝好了,咱們就過去與陛下會合。”

藍玉愣了一下,“陛下還想見我?”

說實話,這兩年來他一直都覺得自己愧對皇帝的信任。

這些年他在戰場上屢立戰功,陛下對他的信任也是越發的多。

但是因為自己囂張跋扈,不會做人做事,皇帝陛下也都是對他進行勸告,可他卻充耳不聞。

可即便如此,皇帝陛下好像對他也是格外的關照。

對他犯下的那些事情並沒有太多放在心上,只是在給他封國公的時候,把大梁的梁封成了涼爽的涼。

正因為如此,他心裡面甚至還有一點小疙瘩。

可是在這兩年裡邊,他才終於知道什麼叫做知遇之恩。

他才終於知道皇帝陛下那是已經下了很大的力氣去保著他。

經過這兩年的冷靜反思,他才得出這些結論,才知道原來之前自己其實不知道有多少次要陷入必死的局面當中,都是皇帝陛下在從中斡旋,讓他有重生的機會。

可他當時沒有去珍惜,以至於到了現在這個地步,以至於被雪藏了起來。

他後悔,可是沒用。

而現在他聽到陳寒說,皇帝陛下居然邀請他到大明工程學院去,就可見現在對他依舊是信任,依舊是要重用的。

一想到這裡。藍玉自己都有點自愧不如。

“陛下還惦記著咱?”陳寒點頭:“可不是,陛下一直都記著你的。

陛下自己雖然沒有說,但對你的這兩年處理應該是對你的一種考驗,

是想用這兩年的時間來把你身上的這一股銳不可當,不可一世的氣勢磨下去,是為了給你更重的擔子。

就像今天,我在朝堂上說的那樣,海軍總督這個位置是需要你有巨大的破壞力,但是也希望你能夠率領海軍打出威風來。”

陳寒的這番話讓藍玉熱血沸騰,二人再次喝了一杯,收拾好之後,帶上來江都郡主直接是來到了大明工程學院。

此時老爺子還真的就在大明工程學院。

他已經是這裡的常客,除了自己的兒孫,還有幾個比較近一點的宗室知道他的身份之外,這裡的學生是不知道他身份的。

朱元璋也很享受這種瞞著所有人微服私訪的感覺。

等陳寒他們到了大明工程學院之後,就看到朱允熥,朱高熾,甚至魏國公徐輝祖以及曹國公李景隆他們這些人都在。

老爺子很喜歡來到這裡的原因,就是可以和這些個晚輩們聊聊天。

偶爾還能夠從這些晚輩學習的過程當中得到一些感悟。

朱允熥看到自己的姐姐過來,歡天喜地地跑過來,“姐你怎麼來了?你還挺著個大肚子,來這裡幹什麼?大明工程學院可不僅僅是一座學院,人還挺多挺雜,這要是碰到哪裡可就不好了。”

江都郡主聽著自己弟弟如此關心十分感動。

自己的母親,因為生下了朱允熥去世,所以在東宮總是有些謠言,說是朱允熥剋死了母親。

朱允熥因此而有些鬱寡歡,姐弟兩個要不是能互相的扶持,也很難走到現在。

所以姐弟兩個人的感情是非常不錯的。

撫摸著弟弟的腦袋,看著自家弟弟,現在又長高了,江都郡主格外的開心,“還不錯,聽說你在大明工程學院,已經做到當先生的級別了,你都能夠去教別人,不錯不錯。”

朱允熥嘿嘿一笑,說道,“這還不都是先生教得好嗎?我們這些先入了大明工程學院的學子,能夠得到當初先生手把手的教頭,這可是受益無窮的。”

說著他回頭看向了朱高熾,“不過在我們這些人裡邊,要說學得最好的還得是朱高熾這胖子。”

朱高熾在後面聽到他的話之後嘿了一聲,“你小子說我壞話,別以為我沒聽到。”

大傢伙哈哈大笑。

陳寒看著這些皇家子弟感情這麼好,心裡邊也是開心。

在歷朝歷代以來,皇家子弟之間感情最好的,應該就是明朝的皇家宗室。

其他的朝代的皇家兄弟們之間互相競爭,鬥得跟烏眼雞一樣,個個是沒有什麼感情的。

徐輝祖,李景隆、鄧鎮、常茂他們都在,如今大家齊聚一堂,年輕的二代們都在此處。

甚至皇家的三代們也都在這裡學習。

有這些皇家子弟和功勳二代帶頭引領風潮,使天下百姓都認可,大明工程學院是和現在的科舉制並行的教育方式。

一開始是經過陳寒、夏原吉、沈立謙他們的手把手帶領建立了大明工程學院,到如今已經兩年的時間。

這兩年雖然工程學院的學子們還沒有正式進入到官場,但他們的科學成就已經在大明有了具體的表現。

就比如現在有很多人家蓋房子,用的紅磚、水泥、鋼筋、玻璃就是大明工程學院最好的表現在。

大明工程學院內部設定的紅磚廠,鋼鐵廠,玻璃廠,水泥廠,每天的生產能力極強。

設定了大明商會的總會,以及東西南北四大分會之後,各地的商人往來絡繹不絕。

他們除了從大明商會總會拿取貨物之外,也能夠近距離的觀察大明工程學院內部的情況。

看到了大明工程學院的學術環境,他們更樂意把自家的子弟交託由大明工程學院來教學。

陳寒也透過自己的教務司和商務司兩個部門撥款以及招攬民間的人才。

如今透過招攬民間的藥學家,發明家、工程學家以及各行各業的人才,作為大明工程學院的人才就多達一千多人。

他們來到大明工程學院之後,薪資豐厚,而且還有強烈的學術氛圍。

在這裡他們能夠暢所欲言,能夠尋找到知己,能夠將自己所學所感所想傳授給學生們。

這裡的學生也樂意接受他們的栽培。

他們再也不是被人看作怪物的孤家寡人。

因為有這樣的學術氛圍的帶動,所以現在大量的民間奇人異士,願意來大明工程學院嘗試一次。

或許就能夠被大明工程學院所接納,把他們聘請為正式的先生。

這種千金買馬骨的方式,吸引到了許多的優秀的人才。

就比如在火藥方面的研究上,就有大批次的民間火藥學家加入。

如今朱高熾他們能夠將燧發槍許多關鍵結構研究清楚,還多虧了這些民間火藥學家的幫忙。

由此可見,明朝隱藏在民間的科學家其實不少,只是一直都被當作是另類對待,才能得不到發揮。

而今陳寒帶頭建立大明宮學院,打倒一直限制大家思想發展的犬儒,這些民間人才終於有了發光發熱的機會。

朱高熾在和朱允熥開了玩笑之後,立刻是看向了藍玉。

藍玉這位大將軍在大明可是相當的出色,也是相當的有名氣。

尤其是軍二代們魏國公徐輝祖、曹國公李景隆等人立刻上前來給藍玉行禮。

“屬下參見大將軍!”

藍玉的正式官職是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所有在職的武將都是他的屬下。

只是藍玉平時不管理具體的軍務,他也沒這個能力。

但他的資歷擺在那裡,沒有人敢不尊重他。

藍玉看到年輕的二代們如今朝氣蓬勃,又能夠來到此處進修,十分欣喜。

因為他聽說五軍都督府也有許多將軍,帶著自己的作戰經驗以及練兵之法,來大明工程學院的兵學院進行教導。

像魏國公徐輝祖他們以及一大批人才,比如被陳寒召集過來的鐵鉉、平安、盛庸他們都在這裡先行培訓。

他們也都和徐輝祖他們這些軍二代一起接受各種軍事思想的洗禮,還有在這裡接觸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武器裝備。

朱高熾帶領的攻堅小組,如今已經將燧發槍和鋼鐵熔鑄的紅衣大炮進行了多次的試驗。

這一次老爺子之所以會將陳寒和藍玉他們一起叫過來,就是要讓他們看一看,燧發槍和紅衣大炮如今研製成功之後的第一次試射。

朱元璋見大傢伙都寒暄了之後看向了自己的孫子朱高熾:“高熾,你上次說你家先生交託給你們研發的燧發槍和紅衣大炮已經研製成功,可以進入到試驗階段,所以咱把藍玉他們給召集過來,

走吧,讓咱看看你們這些小傢伙搞出來的這些成就如何?”

陳寒也是分外期待,這可是他準備裝配到海軍艦隊上最主要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