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都沒有想到陳寒居然也可以這麼的不正經。
陳寒還真不是那種的人,他做事靈通得很。
既然張家人不喜歡講規矩,既然張家人總覺得用錢能夠擺平一切,那麼陳寒就告訴他們,有的時候錢擺不平自己,所以他就是要抄他們的家。
陳寒笑著看向,在馬頭前面站著的老太婆,一本正經地跟他講道,“你們這些個晉商,我也聽晉王殿下講了,
表面上願意配合朝廷在這裡建設大明商會的西洋分會,但是骨子裡邊,是想著要如何才能夠保住你們自己的財產。
你們還是想著伱一用開中法來要挾朝廷,就像你這個老太婆一樣,你以為朝廷的鹽稅,是你想要多交就多交?少交就少交的嗎?
我看你們張家在太原府這裡待得實在是太過平靜了一點,隻手遮天的日子不可能再有了。
朝廷之前騰不開手了把你們給幹掉,不代表沒有記憶。
老太婆,你這點錢對朝廷來講算得了什麼?”
說著陳寒一揮手,後邊就有人把不少的穿著員外衫的人給趕到了前面來。
原來陳寒他們做事之前早就已經想好,是要給這些人一個下馬威的。
陳寒來的路上,就接到了晉王殿下的信,說是這些買賣人一提到可以和朝廷發財,他們就笑嘻嘻,
可是呢在面對朝廷要他們出資建設工廠,並且要從中拿一部分的利潤的時候,唉,人家個個就不願意了。
意思就是我們可以白嫖你們朝廷的東西,
你們朝廷不能夠讓我們有任何的損傷。
我們佔便宜可以,但是要我們抽血就不行。
在他們的眼裡,開中法是他們和朝廷的對等交易。
在他們的眼裡,自己為朝廷九邊重鎮的將士們提供糧草,那是多麼高尚的一件事情。
朝廷必須得要好好獎賞我們。
至於要我們給朝廷一點什麼好處,那可不行。
我們只知道佔便宜,不知道要付出。
陳寒接到了晉王殿下的信之後,那叫一個憤怒。
什麼叫做利令智昏,不外如是。
這些晉商個個都因為這些年來,大把大把的利潤流入到他們的口袋,就覺得朝廷必須要倚重他們。
之前九邊重鎮的糧草,之所以運費成本如此之高,是因為道路不好走,即便是平原地帶,也路途遙遠不划算,和晉商合作也是迫不得已,主要還是利用他們的渠道。
而這些晉商,也在這二十來年當中被養刁了胃口。
事關邊關重鎮的軍國大事,這一個帽子扣下來,沿途的官府,沒哪個敢擔這樣的干係。
因為你不知道,邊關的哪一次戰爭的失利,就因為你卡了一下往邊關送糧食的晉商導致的。
到時候責任追究下來,烏紗帽掉了只是小事。
有可能被扣上一個耽誤軍國大事的大帽子,到時候全家抄斬。
所以這些晉商越發的膨脹,越發覺得自己多麼的厲害、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到了後期這些晉商敢於和塞外的女真人合作。
在他們的眼裡邊任何東西,只是利潤大小問題。
既然明朝朝廷買不起自家的糧食了,那就和北邊的女真人進行貿易。
他們是兩邊押注,不管明朝朝廷能否挺得住,還是女真人能否建立新天下,他們都不虧。
甚至他們還和當時的農民起義軍也合作。
這些人根本就沒有道義。
在他們的眼裡,任何東西都是生意,任何東西都是買賣,任何東西都是人情往來。
至於所謂的家國天下,至於所謂的責任,於他們而言狗屁不如。
就像這個張翊一樣,他居然能說出來用錢買人命的話來,可見平日裡有多囂張。
他們囂張的確有本錢,與朝廷合作利用開中法,朝廷給他們鹽引,他們給朝廷提供糧食,多麼高大上的一件事情,可是背後卻是血淋淋的壓榨。
陳寒看透了這些人,所以立刻要取消開中法,
這個開中法的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朝廷運送糧食的壓力,但相較於被逃脫的那些鹽稅,簡直是得不償失。
甚至還養出一群蛀蟲來。
這些蛀蟲就是大部分的晉商。
這些人說得難聽一點,和漢奸是沒有多少區別的。
在戰爭之時資敵,那是多麼一件令人不齒的事情。
所以陳寒將這幫晉商都給拉了出來。
當幾十個有名有姓的進山被拉出來之後,看到張家現在家主都跪在地上。
而且有名的張家三公子,據說是張家這一代唯一的男丁,更是被打的花瓜一樣捆著跪在地上。
他們就知道,這其實不僅僅是在懲罰張家,更是下馬威。
估計就是一個多月前,自家對於和朝廷合作要出資建廠不願意,所以惹怒了朝廷,所以才會有今天的事。
但是今天他們卻根本不敢有絲毫反抗。
之前晉王殿下和谷王他們這些人,客客氣氣地將他們請過去,說得清楚得很,簽了協議以後大家就好好地幹活。
但他們心裡邊服氣嗎?一點都不服氣。
甚至暗中還聯合在一塊,準備搞一個不合作。
那今天國公爺來了也很簡單,你們既然不合作,那就讓你們看一看不合作有什麼樣的下場——張家就是下場。
陳寒指著張家說道,“我不管你們這些晉商在這裡有多牛,我也不管你們家裡有多少財產,
我只告訴你們一件事,和朝廷對抗那就沒有半分好處。
你們傳承了上百年,有的家族更是底蘊千年,你們覺得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沒有明朝還有其他的王朝,可是現在本國公卻要告訴你們,如果我大明這艘船沉了,在沉之前,也必定要將你們連根拔起。
你們現在不願意綁在大明這艘船上面,那麼我就把石頭綁在你們身上,把你們沉到水裡去。”
晉商們一個個篩糠一樣地抖動。
原以為朝廷求自己辦事,總得有個好態度。
可先前有晉王他們逼著自己簽訂協議。
後邊來了一個陳寒,更直接將他們給抓過來,告訴他們不合作就得死。
張家現在這些人個個是被嚇得是面無人色。
陳寒指著跪在地上的那張翊跟所有的買賣人說道,“我知道你們個個有錢,居然想著用錢來買命,但今天我就讓你們知道,你能買別人的命,我也能要你們的命。
來呀,先把這個囂張跋扈,不知害了多少百姓性命的紈絝子弟腦袋切下來,給他們打個樣子。”
陳寒舒的很溫和,但所有人聽了之後卻知道,這是最狠的話。
兵丁們上前去就把張翊給拉了過來。
那張翊嚇的屁滾尿流啊。
做夢都沒想到陳寒這是來真的,而且要把自己拉出來當一個榜樣來用。
嚇得他哀嚎大叫,整個人在地上了扭來扭去,發揮出了他這輩子最大的力,可是怎麼都掙脫不了那兩個兵丁。張翊大聲地呼喊:“爹、娘、姑父、姐夫救我呀!我不想死,我錯了,我錯了,我現在知道錯了,我家裡所有的錢都給你們,饒我一命啊!”
他大聲喊著。
張家老太婆看到這一幕,急得眼淚嘩啦啦地往下掉啊。
這可是她家裡邊唯一的孫子啊,這要是沒了,張家就絕後了。
於是這老太婆在所有人都沒有預料當中,生機煥發。
她拎著柺杖就衝了上來。
對著在拉扯張翊的兵丁,掄起柺杖就打。
“你們居然敢動我的孫子,誰敢動他,我就要誰的命。
我張家有的是錢,你們動他,我就買兇殺你們全家!
你們有本事,先把我弄死了!”
一邊說著一邊掄起柺杖就打。
張晉中看到自己的老母親這般,大吼起來,‘娘,趕緊回來!回來啊!”
張家老太爺更是氣的,不知該說什麼。
這不是惹禍嗎?
張家走到現在,不就因為出了一個紈絝子弟,出了一個不明事理的老太婆嗎?
他氣得跳腳大罵:“死老太婆,你幹什麼?你是要把我們張家都給害死,都給害死啊!!”
張家一百多口子人啊,都在那裡看著。
老太婆發瘋一樣的,對著兵丁們又咬又打。
喊著:“除非踏著我的屍體過去,要不然的話,我絕不讓你們動我的孫子。
來呀,有本事得弄死我!”
說著他用力的趴在了張翊的身上,“乖孫你放心,奶奶保護你,奶奶一定護著你。”
張翊好像遇到了救星一樣。
在往常的時候的確是他奶奶一直護著他。
他的父親在他惹了禍的時候,還要打他。
可是隻有奶奶會站出來護著他。
並且屢次告誡父親,要是他出了什麼事,她老人家也要跟著一起去。
所以在老太婆的身邊,張翊能夠感到更多的安全感。
陳寒看到這一幕就明白,就因為有這種老太婆的存在,才讓張翊這種東西如此的囂張跋扈、猖狂至此。
所以陳寒笑了笑,“本國公從未曾聽過這樣的請求,既然老人家提出來了,咱就得滿足她,先送她老人家上路。”
被打了的那兩個兵丁,早就不滿,有這樣的命令,想也不想,抽出腰間的刀就劈了過去。
老太婆做夢都沒想到,陳寒會下這樣的命令。
看著寒光閃閃的刀,大叫:“你們敢,你們!我是,我是張家老……啊!!!”
他擋在張翊的面前,被一刀劈成了兩半。
殘忍嗎?表面上看當然殘忍。
但是想一想這個張翊禍害了多少老百姓,想一想為什麼這個張翊會這樣的殘忍囂張跋扈,如此的頑固不堪。
不正是這些不負責的長輩在嬌慣著他們。
如果深究下去,這個老太婆也是一樣的該死。
就比如兩個多月前,這個張翊路過太原府一家磨豆腐,
看到人家豆腐坊主人的小女兒長得漂亮,二話不說,就把人家小姑娘給強搶回府,凌辱至死。
豆腐房主人夫婦跑上門來哭訴。
這老太婆為維護自家孫兒的名聲,下令放狗咬死了這家人,然後就地掩埋了。
當然這種事情太多太多,在她的眼裡,其他人的命都不是命,只有她孫子的命是最值錢的,這種人就是該死。
一刀就把那老太婆給劈死了之後,那老太婆還是睜著眼睛倒下去的。
晉王殿下看到這一幕拍手叫好:“好,好,好好好!這種人就該死,養出這樣的孫子了,就該殺!”
張家一百多號人,就這麼看著那老太婆死在當場,沒有一個人敢開口。
接著陳寒說道:“繼續!!”
那兩個兵丁宰了那老太婆之後,拉著張翊來到了廣場的正中間。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片周圍的鄰居們都沒有睡呢。
雖然已經宵禁了,但大家都在自家牆頭、自家小二樓的窗戶,偷偷看著這邊。
廣場上面支起了許多火把,燈火通明,百姓們都看得一清二楚。
看到張家老太婆被殺,暗地裡不知多少老百姓們拍手叫好。
這個老太婆這些年在周邊名聲極差,縱容張翊禍害百姓,現在終於得到報應了。
那位年輕人,好像還是國公爺,好有魄力呀。
可不會認為你個老東西,年紀一大把了,殺你名聲不好,而是果斷行事。
自己提出來想死,馬上成全你,這可真是個好人,從來不會違背老人家的意志。
張翊被拉到了廣場的正中間,老百姓們幾百雙眼睛更是死死盯著。
有好些個人趴在牆頭上看著。
張翊被捆在地上跪著,押著他計程車兵貼心地把他那凌亂的衣服扯開,露出了後脖頸。
行刑的那個士兵,剛剛從邊境上調防回來,手上沾滿了敵人的鮮血,所以根本沒有猶豫。
當那脖子露出來了之後,他還心裡面很不屑:老子殺那些皮糙肉厚的北元韃子,都是一刀一個,你這麼個細皮嫩肉的,都不夠我砍。
之後根本不帶猶豫,比劊子手還劊子手地舉起刀就砍。
哧啦!!力大勢沉的一刀,直接把張翊的腦袋給切了下來。
咕嚕咕嚕……
人頭在地上滾動。
讓陳寒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周邊民房牆頭上趴著的老百姓,忽然大喊起來。
“好好!殺得好!殺得好!”
“就該殺了他們!”
“痛快!殺得好啊!”
陳寒他們都愣了。
回頭去看,就見周邊的民房裡邊,傳來陣陣叫好聲,
還有一些啼哭之聲,那是高興的啼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