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問道:“李指揮呢?”

“回殿下,朵顏三衛近日蠢蠢欲動,指揮使大人巡視邊牆,無暇分身,命末將代為賠罪。”

所有人聽完這話翻身下馬,燕王朱棣關心地問道:“哦,朵顏三衛又有異動?”

朵顏三衛是指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前幾年,藍玉捕魚兒海之戰後歸附明廷,設定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

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蒙古人為主組成。

原本陳漢他們都樂觀地以為,只是遼東的女真部族蠢蠢欲動,可是沒想這個朵顏三衛又開始搞事情。

陳寒和三位王爺對視了一眼。

陳寒道:“看起來遼東太遠我們得到的訊息還是太慢,李氏朝鮮這次的確是受刺激大了,居然下了這麼大的功夫。”

遼東副將孟廷和問道:“國公爺還有幾位王爺,到底是怎麼回事?

朝廷似乎比我們邊關了解的還要多。”

陳寒沒有回答他,而是問道:“先跟我們講講你們現在的情況。”

孟廷和也不知道什麼是重點,只能將最近城關附近發生的事說了一遍。

陳寒其實很奇怪,現在還沒出關,還只是在遼東的邊陲,

事情就透露出一股蹊蹺。

因為在洪武二十五年的這個階段,山海關的防禦並沒有多麼重要。

作為防止蒙古人和女真人從遼東進犯中原的重要關隘,在明朝還用用這對遼東的絕對掌控,而女真部落自己內部還伐交頻頻來看,山海關的位置都太靠後,大部分時候山海關是閒置的。

遠沒有明中晚期,尤其是萬曆年山海關的重要性那麼大。

而且到了萬曆年間,山海關的主要作用也還是防禦女真人入關。

那時候建州女真努爾哈赤一統遼東,建立了後金政權,才需要經由山海關進入到中原。

現在山海關的主要作用估計也就是看著朵顏三衛。

所以孟廷和簡單地說了一下,“我們這邊本沒啥動靜,但不知為何這幾日朵顏三衛頻繁調動,甚至好幾撥前哨都快到關城底下了。

指揮使覺得不對勁這才多次出關巡視城牆。”

燕王朱棣還是挺滿意的,北平周邊地帶屬於他的防區,看到屬下這麼盡心盡力也是滿意。

不過來很快他們就反應過來。

尤其是陳寒道:“諸位王爺,你們說會不會是女真部落給朵顏三衛通了信,一旦他們在遼東打了起來,北平的防衛力量可能就會被集中調集到山海關,甚至出關到遼東去,

而那時候,本就不是那麼重要的山海關,就會更加的薄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朵顏三衛南下,會發生什麼其實就很明顯。

想到這裡燕王朱棣眼神深邃了一些。

他已經知道要怎麼做了。

時間不長,來到關城下,猛抬頭見在中央門洞的頂楣上,書寫著“一片石”三個大字,臉色陡然一變。

當年築城之時為防洪水侵蝕損壞城牆,在河床上鋪就了一萬二千餘塊巨型過水條石,石上鑿有燕尾槽,用鐵水澆注成銀錠扣,牢固河床,望去便如一塊巨大的石板,一片石就此得名,國公爺,可有不妥麼?”

不妥,呵呵,當然不妥。

一片石這塊地方發生的那些歷史事件,是讓多少讓人悲哀的。

當年的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在這個地方與當時的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鏖戰。

號稱最強鐵騎的關寧鐵騎,被李自成的大順軍打得丟盔棄甲。

然而當時的吳三桂因為李自成在京城拷打他的父親吳襄,甚至搶奪了他的小妾秦懷名妓陳圓圓,而衝冠一怒為紅顏。

他們之間有著深仇大恨,所以吳三桂毅然投降了當時的滿清多爾袞。

而當時李自成並沒有認識到,滿清的騎兵陳兵邊境就是為了在李自成和關寧鐵騎拼了個你死我活的時候,突然殺出。

曾經驍勇善戰的大順軍因為接連的勝利,早就生出了驕傲輕敵之心。

而且剛剛和吳三桂鏖戰了,幾天幾夜的大順軍,怎麼可能還能和當時的清軍對抗。

李闖的大順軍在這裡折戟沉沙,滿洲八旗席捲中原,揚州十日,江陰三日,嘉定三屠,血洗廣州,屠盡四川……一切由此而始。

這一切看上去好像就是在昨天發生的一樣。

在山海關他們並沒有停留,燕王朱棣在得知了朵顏三衛的動向之後,等到山海關總兵李建成匆匆忙忙來接見。

眾人瞭解了一下現在的情況之後,發現這個李建成還是挺兢兢業業,並沒有因為山海關防禦靠後,而且沒有多少防禦目標而放鬆警惕。

按照李建成的說法來看自從朵顏三衛歸順,並被藍玉安排在了山海關外面,

其實他們也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

就是要山海關監視和利用朵顏三衛。

只是可惜啊,雖然朵顏三衛的戰鬥能力很強,但是他們現在還沒有徹底地歸順,

估計一心還想著有朝一日能夠騰龍入海,飛黃騰達。

燕王朱棣肯定了他的能力後,在翌日一早就在此動身前往遼東。

……

這一走又是大半個月。

等他們到達了。鴉鵠關的時候就接到了一系列的軍事情報。

而透過這些情報,陳寒他們也終於瞭解到了這一次建州女真到底是發生了什麼?此時的建州女真還只是一個籠統的稱呼,

他們是胡爾改女真和翰朵裡女真兩個部落聯合在一塊,到現在還沒有形成明成祖朱棣時期的建州衛還是有兩個部落,

而這兩個部落已經有了聯合的形式。

並且他們的部落首領那也是後來朱棣的老丈人也是為整個建州女真做出許多貢獻的阿哈出,

這個阿哈出可以說是建州女真當中的一員梟雄。

與其他的女真族人不同的是,他不主張侵害南邊的漢人聚落,也不主張與明廷有衝突。反倒是一直以身作則,不管是在洪武年間還是在永樂年間,他都充當大明的忠實的統領。

不僅為大明招撫了北邊的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更是在鐵嶺衛的建設當中,立下赫赫功勞。

當年的鐵嶺衛可不在如今的遼東都司,

而是深入到李氏朝鮮的西北部,成為掣肘李氏朝鮮往北發展和跨過鴨綠江往遼東逼近的關鍵隘口。

所以李氏朝鮮一直視鐵嶺衛為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而鐵嶺衛的主要戰力來源就是胡爾蓋女真的騎兵,也是阿哈出所率領的部隊。

所以這一次李氏朝鮮的李成桂之所以要支援建州女真,頻繁騷擾遼東。

一方面是因為太子朱標停掉了他們的朝貢貿易,使他們損失巨大。

同時因為大明商會東洋分會在對馬島屯駐的大軍隊,威脅李氏朝鮮南邊的釜山合浦。

李氏朝鮮知道自己如果真的和大明王朝硬碰硬的話,那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但要是能夠讓伱是朝鮮東北的女真部落給大明王朝製造一些混亂,那麼到時候大明王朝勢必要在圍剿女真部落的時候,捎帶上把李氏朝鮮一起叫上一同圍剿,如果能夠建它一功的話,那自己到時候跟大明朝廷邀功請賞的時候,就可以讓東洋分會捏著鼻子把自家高價糧食買下來,

由此來抵衝,由於從大明王朝那邊過來的,非常廉價的棉布的逆差。

李氏朝鮮的李成桂想的就是這麼個好事。

同時呢,他更想著要是能夠在聯合大明圍剿建州女真部落的過程當中,把自家的勢力範圍再往西北,甚至跨過鴨綠江去,那就最好了。

這些個宵小之輩想的可是十全十美,既要讓大明王朝承認他們的功勞,

從而讓他們有機會把糧食價格提上去,又想著能在土地上面多佔點便宜。

這點小算計,說實話瞞不住別人,但是這又是一個陽謀。

很簡單雖然大明在遼東甚至往北去設定了努爾幹都司,但控制力度絕沒有多少,羈縻政策只能在沒有太大的天災人禍之時起到作用,

一旦大雪封山,女真部落覺得自家沒糧食吃了,他們依舊會變成南下搶奪的土匪強盜,這是他們生存的不二法則,

沒有多少個會像這個阿哈出那般,真心實意地為大明朝廷做忠臣孝子,

而他這麼做,你真當他是為了整個部落的發展?

也不是,只是一種生存策略而已。

但不管怎麼來說,這個阿哈出充其量是個政治掮客,做得還算是不錯,屢受洪武大帝的嘉獎,以至於他在整個女真部落當中威望甚高,即便是在整個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建州女真三部落當中,他的威望也是如日中天,在今後看起來也是,尤其是明成祖即位之後,娶了他的女兒之後,他儼然以國丈自居,更加為大明賣力。

只是建州衛另一個部落翰朵裡女真部落,常常不配合,尤其是酋長猛哥貼木爾,更有狼子野心。

此人在大明王朝,還不是一個能掀起多大浪花的人,可是他的後輩,也就是野豬皮努爾哈赤,正是在此基礎上,將建州女真發展壯大,並且統一了整個女真部落,然後進而把整個遼東都給囊括在手裡邊,

接著衝破了山海關進入到了中原地帶,從此把他們的統治凌駕在了漢人之上。

而如今陳寒他們接到的情報就說明,這個阿哈出也就是一心向著朝廷這邊的首領,正是因為他的這些政策壓制了整個女真部落,以搶劫為生的生存方式,阿哈出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又得到朝廷的支援,但是以猛哥帖木兒為主的這些各部落的首領心裡邊,非常不服氣。

在他們的眼裡你阿哈出不過就是朝廷的一隻走狗而已,

你犧牲了整個女真部落的前途,反倒是把你自己個人的私利推向頂點,你算什麼呢?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他自己是沒有多少實力去與大明鬥爭的,

但是就在他窘迫之時,從南邊的李氏朝鮮來了使者直接找到了他,人家提出了一些對他來說無法抵擋的誘惑。

首先就是按照當時元朝的習慣將他封為了上萬戶。

萬戶是一種官職,是統治達到了萬戶之上的酋長。

上萬戶更是在這個級別之上增加若干的其他權利。

猛哥帖木兒欣然接受了李氏朝鮮的冊封,然後與李氏朝鮮勾勾搭搭。

李氏朝鮮一方面給猛哥帖木兒提供糧草還有武器,甚至給他們提供了諸多的關於遼東大明軍隊的部署情況。

而李氏朝鮮之所以清楚大明的部署情況,一來是因為他們與遼東都司相距甚近。

在當年的高麗還在的時候,整個高麗國就不止一次謀劃過,要將整個遼東囊括在手中,

所以在元朝時候,他們藉著多次出使的機會,對遼東的地形進行了大面積的勘探,所以說句不客氣的話,李氏朝鮮手上掌握的遼東地形資料,比大明還要詳盡一些。

對於遼東大量的原始森林的一些羊腸小道,他們都瞭解得一清二楚。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給猛哥帖木兒提供了這些情報,使猛哥帖木兒的實力猛然增長,

但是隻包不住火,阿哈出察覺到了猛哥帖木兒與李氏朝鮮之間的勾勾搭搭,頓時勃然大怒。

阿哈出找到了猛哥帖木兒對質。

兩個部落之間雖然互有聯姻,經常是我娶你家的女兒,你家兒子娶我家的女兒,

但這種聯姻在利益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所以兩者之間,並無所謂的真正親戚關係,

反倒是阿哈出怒斥猛哥帖木兒忘恩負義,明明大明朝廷,如此優待整個女真部落,可是猛哥帖木兒此舉,無異於將女真部落推向滅頂之災。

但是阿哈出的深明大義,卻並沒有讓猛哥帖木兒,也就是愛新覺羅家族的這頭白眼狼,沒有絲毫的悔改。

反倒是覺得你阿哈出自己倒是加官進爵。

而且他們有訊息說,馬上整個建州女真部落就要進行大的整改,到時候會將以胡爾改女真和翰朵裡女真兩大部落合併形成建州衛,指揮使就是阿哈出。

這個意見還是阿哈出嚮明廷提出來的,明廷覺得相當不錯,所以已經在慢慢落實。

這個訊息傳到了猛哥帖木兒那裡,立刻引起了愛新覺羅家族的憤怒。

因為在他們的眼裡邊,真正的王者是他們翰朵裡女真,而胡爾改部落雖然也和他們一樣,在元朝時候是萬戶,

但他們翰朵裡女真更加的強大,尤其是猛哥帖木兒,覺得自己比阿哈出實力威望都更強,所以心裡面非常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