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人自己拿一份,陳寒留一份,另外一份留在內閣的檔案庫當中。
接著陳寒鄭重其事地交給二十名商人,類似於校徽一樣的一枚徽章。
那是他親自設計、親自讓人打造的。
由黃金作底,底座上是一幅小型的微縮地圖,地圖上面刻著純黑色的篆體大明商會四個字。
如果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那是世界地圖的橫面。
大明商會四個字就蓋在了世界地圖橫面上面。
這個徽章預示的是什麼?預示的就是陳寒的野心。
他是希望大明商會橫跨全球,要做的是大買賣,
這二十枚徽章又或者說陳寒打造了幾百枚這樣的徽章,
就是要讓每一個有資格佩戴這枚徽章的人知道,
你們上來的這條船是什麼樣的?這枚徽章除了這二十名商人有,自己有,二十多個藩王、夏元吉有。
東分會的木英他們也由陳寒,交由趙審言帶回去倭奴那邊。
這是不黨而黨,進入大明商務會有這麼徽章,那大家即便走遍五湖四海都要進行幫助,都要團結互助,
這是陳寒成立大明商會時所制定的紀律。
當二十名商人拿到了徽章之後,才發現徽章製作精美,而且顯得就那麼的貴重。
黃金作底、黑色字型,拿在手上不至於沉甸甸,
但他們的心裡面就感覺到這不僅是一枚徽章,更是一種身份的認同,
更是今後榮耀千古的見證。
它或許不像朝廷頒發的免死鐵券那樣,可以免死,雖然大家都知拿到免死鐵券都不得好死,當然不是說免死鐵券不好,而是因為拿到這塊牌子就會肆無忌憚,最後搞得天怒人怨、弄得身敗名裂,不得好死。
但在民間百姓就是認為最高榮譽就是拿到這塊牌子。
人都是這樣,自己的東西總覺得不值錢,別人手上一塊抹布都是覺得珍寶一樣。
這些商人就在想,今後大明商會的佈局橫跨全球之時,
自己拿出這麼一枚徽章來,那所有人都會知道,
自己是大明商會的草創人之一,
這種榮譽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陳寒拿著這個徽章跟二十名商人解釋,“黃金打底,上面可以全球地圖,再加上大明商會這四個字,
就預示著本公是希望,大明商會今後生意做遍全天下,不僅侷限在大明王朝,更要走遍世界每個國家。
我們今後要做的買賣不僅是建材,我們要做到,全天下百姓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全部要經由咱們大明商會,
咱們要做到,透過商業控制國家的經濟命脈,要做到用錢就能砸死一個國家,要做到除了我大明之外,所有的國家都離不開大明商會,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以後不要說五成、十成這樣的利益,
我要讓你們的口袋裡的錢,十倍、百倍、千倍、萬倍的增長,這才是咱們的目標。”
當陳寒說完這番話之後,甭說這些買賣人聽的是感覺眼前冒金星,
就連夏元吉在邊上,聽到陳寒這番豪言壯語之後,也感覺耳朵嗡嗡。
估計連皇帝朱元璋都不好意思說出,要控制其他各國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
而這完全不是陳寒最終的目的。
陳寒還沒有跟他們說,不僅要控制活人的衣食住行,
甚至生兒育女,婚喪嫁娶,乃至墓地,骨灰盒、棺材板,
凡是你落地入土,一應用具,都必須得經由大明商會之手。
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陳寒說的這些,那除了大明王朝,其餘的國家在大明商會的眼裡那就根本不值一提。
這才是陳寒真正的目的。
唯有這樣,才能把大明商會的影響力滲透到每一個角落。
二十名商人和夏元吉,他們畢竟是明朝人,還不知道什麼叫畫大餅,但他們聽完陳寒的這番豪言壯語之後,居然覺得陳寒說得很在理。
因為現在大明王朝在陳寒的改革之下,變得越發強大,已經凌駕於其他的國家,所以他們有這樣的信心。
如果是放在之前,可能這些買賣人會覺得陳寒說的就是空中樓閣,根本無法落地,可現在不一樣了,隨著陳寒的改革越發深入,他們發現商機越來越多,
發明的東西越來越多,就會不斷出現好東西,就會有無數的商機。
尤其是其他國家的使臣看到水泥廠,玻璃廠,紅磚廠後,個個驚訝無比,尤其因為在京城把路面都給修繕完畢,其他國家的人在看到如此路面之後,對大明王朝的水泥已經垂涎欲滴,只是陳寒並沒有讓這種技術流傳出去。
到現在為止,即便是在大明王朝,也只有陳寒的工程學院掌控了這樣的技術。
光是這一項,這些商人就知道肯定能夠征服其他國家。
當初陳寒帶領著各國使臣在大明工程學院以及水泥廠,紅磚廠,玻璃廠去參觀的時候,夏元吉就把他們二十名商人帶在了身邊,雖然是在後邊看到的東西卻非常多,尤其是看到各國使臣臉上那震驚的表情,更堅定了買賣人對陳寒出品的產品的自信。
以後這些產品流入到了市場上去,一定是極搶手的貨物。
誰掌控了這些貨物,誰就能夠大發橫財。
這是一定的,但這遠遠不是這二十名商人最大的野心。
正如陳寒說的那樣,大明王朝今後會越來越強大,大明商會依託著大明王朝將會橫跨世界,
到時候全天下所有的子民都要經過大明商會的安排,才能夠更好地生活,
那是多麼巨大的成就,那是什麼樣的體驗?一想到這裡,這些商人就感覺眼前是一片坦途,拿著手上的徽章就覺得沉甸甸的。
合約和股金都交割完畢之後,二十名商人在夏元吉的帶領之下出了內閣值班房,一直送他們走了之後,夏元吉回過頭來看到陳寒正在整理那些合約,心情還是非常的激盪。
“知年,伱剛才跟那些商人說的真的能實現嗎?我怎麼覺得有點誇張。”
陳寒放下了手上的合約,看著夏元吉:“別的人可能不相信,但是唯喆兄你一定要相信,
咱們大明現在有非常良好的環境,皇帝和太子殿下都支援咱們的改革,
下邊這些個官員也因為改革有了更好的收入,今後只要大明海禁開放,大量的各國貨物進入到咱們大明王朝,
雖不至於對咱們大明王朝的百姓有很大的改善,
但隨著時間隨著咱們技術的革新,
隨著咱們能夠把其他國家的物產更大的利用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即便是大明王朝幅員遼闊,依舊需要其他國家的東西的輸入。
那個時候大明王朝將會翻天覆地一般的變化,
而那個時候你就會知道,大明商會真的能夠實現我說的那些,只要咱們能夠按照現在的腳步,穩步就班地前行,就一定可以達成現在在你眼裡還是野心的目標,
因為我剛才說的那些,在你們的眼裡那是野心,而我稱之為目標。”
夏元吉聽完陳寒的這番話之後,心裡面終於是落下了一塊石頭,“既然你都這麼說,那我就安心去廣東開墾兩廣的良田,
將大明的糧食問題給解決,這才是根本。”
陳寒點頭:“的確如此,這的確是根本,
你到了兩廣之後一定要先將開墾良田放在第一位,然後就是搭建市舶司。
最遲三個月之後朝廷就一定會開啟漳州、寧波以及威海的市舶司,半年之後我就要讓廣州市舶司進入正常的運轉當中,
廣州市舶司進入到了正常之後,馬上就要把廣西的海防城市舶司開啟,
屆時大明就會猶如之前的唐王朝那樣,成為真正的世界性的中心,
屆時咱們要做的事情可就多了,唯喆兄,你就等著跟我一起去見證咱們大明王朝,成為下一個唐王朝那樣的盛世天下吧。”
不得不說陳寒在鼓動人心方面是有一把刷子的。
夏元吉這麼沉穩的人,在聽完陳寒的這些話之後,都覺得自己心潮澎湃,都覺得自己已經看見了光明偉大的前程,所以他再沒有後顧之憂,安安心心的要到廣東去上任。
而陳寒收拾完了合約之後,並沒有離開皇宮,直接就順道去看了老爺子。
……
朱元璋現在心情格外的舒心。
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比他最為關切的嫡長子的性命安危問題得到解決,更讓他開心。
只要朱標順理成章地當上皇帝,接了他的位置,對於朱元璋來講,就完成了他的人生最大目標。
朱元璋始終還是一個老農民,他心裡邊永遠惦記的就是我的嫡長子,要接替我的位置掌管這個國家;
他心裡面永遠想的是我的這些後輩兒孫們,能夠按照我既定的目標,把大明王朝帶向更加偉大的前途當中去;
他心裡面想的是,天下能否在老朱家的帶領之下,老百姓們把日子過得更好一些,抵禦災難的能力更強一些,能否比元朝到時候過得好一點。
這就是身為一個老農民心裡邊最關切的東西。
而現在陳寒的到來,已經把他心裡邊那些擔心的、煩惱的東西全部都解決,隨著改革隨著科技的發展,隨著商業的發展,隨著新思潮的帶來的科技力量,朱元璋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上下幾千年以來,老百姓們過日子過得苦哈哈,卻在自己的這個朝代得到解決。
所以他更加迫切地想要把這份功勞讓給自己的兒子,他心裡面更迫切地想要禪位給兒子。
只是自己的兒子太子朱標,是一個很孝順的人。
他不願意在老爺子還沒有過世的時候就登基,這一點倒是讓朱元璋頗為煩惱。
或許朱標其實也理解老爺子的心情,但朱標也有自己的考量。
他聽到陳寒說自家老爺子即將在六年之後過世。
所以他想的就是,能否在老爺子還在世的時候,做更多的貢獻出來,
讓老爺子的執政生涯新增更多的榮光;另一方面,朱標又想著,能否讓老爺子好好休息,或許就能夠長壽一點。
所以朱標一直都很矛盾。
當然朱標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實只要他活著,
只要老爺子能享受天倫之樂,一定會活得更久一點。
畢竟在原來的歷史上面,洪武二十五年朱標過世,給朱元璋打擊之大,如同天塌地陷一般,而接下來洪武三十年,老二也死了,洪武三十一年老三也死了。
這些個兒子們都先老爺子一步走,讓朱元璋結結實實地承受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
但朱元璋依舊硬挺著活了七十一歲,在古代來講,絕對是古稀之年。
對於一個皇帝來講,更是在上下幾千年的皇帝當中,屬於高壽的。
比他長命的皇帝,兩隻手都數得過來。
只能說朱元璋真的是命硬啊,逮誰克誰。
朱標也在想著,自家老爹這輩子過得實在是很苦,
所以想讓老爺子能享受更多的榮光。
這對父子互相為對方著想也是很感人。
等陳寒在後花園找到在釣魚的老爺子的時候,陳寒簡直覺得自己的眼睛出問題了。
要知道朱元璋是個什麼人?
朱元璋是一個在歷史上所有皇帝當中。最勤奮的那一類,唯有清朝的雍正能跟他有的一拼。
可是現在老爺子居然在傘底下悠閒地釣魚。
邊上有幾個太監陪著,正在聊著天。
陳寒甚至看到那幅場景的時候,猶如見到鬼一樣。
因為實在是難得得很。
等陳寒走到面前跟老爺子打了招呼之後,朱元璋都沒有起來,
只是笑著招了招手:“猴崽子,今天怎麼有時間來後花園,找咱有事啊?”
如今朱元璋即便是還沒有退位,其實和退位沒有區別,他已經把所有的事情,是的,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了太子朱標。
以前他還會看一看重要的事,重要的國家大事的決策權在他的手上,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朱元璋真的是放掉了所有的權利,
所有的奏章他都不看,每天呢,就在太醫的叮囑之下早起早睡,該吃吃該喝喝,就是不管政務,為此朱標也是很無奈。
但也看得出來,老爺子是要幹什麼,就是變相地把所有的國家大事託付給朱標,因為在他的眼裡,我的兒子活著比什麼都重要,沒必要去跟自己的兒子爭功。
他甚至很想直接在朝臣面前宣佈要退位。
要不是朱標攔著,他早就這麼幹了。
陳寒坐在了朱元璋的身邊,跟他講了一下二十多名商人入股的事情。
可沒想到老爺子直接揮手,“你跟咱說幹什麼,你去找你老岳父,你去跟他講,咱現在啥都不管,什麼國家大事,咱現在就知道一條,該享受時享受,幾十年如一日的通宵達旦,讓咱十分疲倦,現在有內閣,有咱的老大在處理著國家大事,咱難得休息,咱難得知道當翁家翁是多麼爽快的一件事,你還想讓咱回去幹那麼多活?”
陳寒聽完朱元璋這番話後也是無語得很,“老爺子您既然這麼說的話,那要不我帶您到街上去溜達溜達,省得您天天在這裡釣魚。”
朱元璋放下了魚竿:“好啊,現在就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