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功夫陳寒從自己隨身帶過來的一個布袋子裡,取出了自己的平板。
“我因為曾經在網路上寫過歷史類小說,所以儲存了不少關於滿清入關時殺害漢人的資料。
陛下和殿下你們來聽聽這些資料吧。”
看著陳寒操作平板,聽著陳寒那悲涼到了極點的語氣。
朱元璋和朱標同時感受到了不祥的預兆。
陳寒看著平板上面的資料都感覺渾身血液冰涼。
因為每看一次都感覺到一股刺骨的寒意。
他實在是想不通為什麼這個女真族要如此的殘酷?
更加想不通這個民族怎會這般的忘恩負義。
在朱元璋父子兩個人焦急的等待中,陳寒開始唸了起來:“潼關之屠,殺七千人。
崑山之屠,近4萬人。
揚州十日屠殺80萬人,和尚收殮的屍體就超80萬具嘉定三屠5萬餘人。
江陰之屠17萬。
南昌之屠40餘萬。
廣州之屠60餘萬。
崑山之屠40萬餘。
金華之屠5萬餘。
涇縣之屠5萬餘。
贛州之屠約40萬。
湘潭屠城5萬餘。
同安之屠約5萬。
蘇州之屠10餘萬。
嘉興之屠10餘萬。
沅江之屠10餘萬。
遼東大屠殺,滿清入關前為鞏固勢力殘殺遼東漢人,死者100餘萬濟南大屠殺,崇禎年間後金入寇,屠濟南,屍積十三餘萬。
舟山之屠,數目不詳,屍體填滿大海,腥臭數百里。
四川之屠,滿清御用文人寫的《蜀碧》誑稱張獻忠屠蜀兩千萬人。
據近代學者考證,死於滿清之手者300萬-400萬,死於饑饉者約四十萬。
根據近年清史專家的研究,四川被清朝殺害的百姓不下400萬,而被張獻忠殺戮的最多隻有14萬人。
更重要的是,在清軍開始長達十幾年的四川大屠殺前,張獻忠早已經死了。
潮州之屠,遺骸10餘萬,揭陽縣觀音堂僧人焚而葬之
南雄之屠,2萬餘人。
涇縣之屠,死者約5萬。
舟山之屠,第一次屠殺萬餘人,第二次屠殺死者皆投之海,數目無法統計,腥臭數百里。
要說明的是這些屠殺的記錄只是一部分而已。
還有更多無法記錄的事件。
滿清興起時,人口不過百萬,軍隊不過十數萬。
明朝人口數千萬,軍隊上百萬。
然而,就是這十萬清兵入主中原,如入無人之境!“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血洗江南、嶺南。
屠江陰,屠崑山,屠常熟,屠海寧,屠廣州,屠贛州等等。
轉戰燒殺三十七載,方才初步平定國土。
短短三十多年間,使天下人口從明天啟三年(1623年)的5165萬銳減至順治十七年(1660年)的1908萬,殺死漢人3200萬,人口減少近三分之二!江陰破城以後,城外的百姓繼續受到蹂躪,讀書人趙曦明在《江上孤忠錄》記曰:八月二十三日,清軍於江陰城外——帶地方,每村落鐵騎飛來,逼各家獻寶,推跌老者,擲死少者,擄掠壯者,水行扯船,陸行挑行李,稍不如意,兵棍交加。
其十歲上下男女,掠買甚多。
其二十內外略有姿色婦女,擄去者尤多。
略不如意,殺棄河干。
跟隨不上,槍刺路旁。”
當陳寒在唸完了這一大段的時候,他感覺自己的淚水在滑落。
從來國破家亡都是沒有好下場。
但是如同滿清入關這般屠殺漢人的,沒有多少。
這個民族骨子裡面的殘忍真的是讓人不寒而慄。
真的是很難想象它們是怎麼下得去手。
這樣的行徑跟當年倭奴侵略華夏有什麼區別?就這樣的一個民族如今還有無數的編劇去拍關於他們的影視劇。
還認為這個民族的貢獻非常巨大。
為何會這樣?難道僅僅因為他們統治了華夏幾百年,就可以這樣地洗腦整個華夏嗎?
身在明朝的陳寒現在對女真人的痛恨是無法描述的。
砰!!!咣噹……
突然小課堂的椅子飛了起來重重地落在了地上。
“殺光他們!!”朱標怒吼一聲。
是的!
剛才是朱標一腳把一把椅子給踢飛了出去。
這個以好脾氣著稱的太子殿下一腳把一把椅子給踢飛了出去。
或許這才是真性情。
在遇到這樣的情況誰要是不發火那就是有點是非不分了。
朱標一向都是一個立場非常堅定的人。
原本這一次他把李氏朝鮮的朝貢次數,從每年六次減少到每年三次,惹得李氏朝鮮不高興。
還想聯合女真那邊來搞七搞八這件事情,被錦衣衛偵查了出來。
就已經開始準備制定一些計策來打擊女真族和李氏朝鮮,給他們一個響亮的耳光。
一開始他只是打算將女真族給驅逐了也就是了。
可沒有想到陳寒這邊馬上就給自己說了一下,關於女真族在入關之後,對於大明的漢人如此肆無忌憚的殘殺。
陳寒一開始在山上的時候跟朱元璋父子兩個人說過,倭奴小鬼子在入侵中國的時候,殘殺了五六千萬人的老百姓。
可是沒有想到這個女真族在入關之後,居然也做下了如此惡劣的事情。
這讓父子兩個人如何能夠在這種時候冷靜下來。
現在只想著立刻發兵,將這個種族給消滅掉。
朱元璋也是氣得氣喘如牛。他沒有像朱標這樣突然地爆發,但是不代表他不生氣。
反倒是極端的生氣。
氣到現在差點暈厥過去的程度。
正如陳寒說的那樣,為什麼這個清朝也能夠享國兩百七十六年。
原來是在如此殘暴的屠殺之下,已經將所有的漢人的反抗能力給去掉了。
三千多萬的漢人被屠殺呀,在這種恐怖的威壓之下,又有多少老百姓敢於反抗?陳寒繼續說道,“不僅如此,為了掩蓋和洗脫他們的罪名。
乾隆這個皇帝藉著修四庫全書的名義,逼迫全天下的老百姓交出家中所藏的各種典籍以及關於滿清入關之時,殺了漢人的記錄,要全部上交。
那些上交的典籍,關於異族的典籍全部刪除。
關於女真族那些也全部刪除。
任何涉及對女真統治不利的典籍,通通焚燬。
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四庫全書修成後,可以說將我華夏漢人民族九成經典,要麼篡改,要麼焚燒。
以至於後世的兒孫們要研究我華夏老祖宗的那些成就,很多根本就找不到典籍資料。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這個清朝搞出來的。
甚至為了維護他們的統治他們大興文字獄。
但凡不利於他們統治的,只要隻言片語,他們就會大肆地屠殺讀書人。
用這樣的形式控制思想,威嚇老百姓。”
朱元璋和朱標父子兩個,已經氣得要咬人了。
陳寒說道:“要不是他們比較幸運,在他們的這一個時期,歐洲掀起了全球化殖民,在南美洲發現了土豆,紅薯,玉米這三樣高產的農作物。
傳到了中國之後,這三種高產的農作物在小冰河時期也能夠畝產千斤以上,從而拯救了絕大多數的老百姓。
要不然他的話,他們的統治早就結束了。”
朱標一開始在憤怒在怨恨,可是當聽到陳寒說。
由於殖民者從南美洲將土豆、玉米、紅薯發現從而拯救了清朝的時候,眼前一亮。
畝產千斤甚至以上。
那這樣的糧食作物簡直就是聖物啊。
朱標一時間居然忘記了憤怒,而是直接問:“真有如此畝產的糧食作物?”
朱元璋更是激動的喘氣都粗了一點。
作為農民子弟出身的他,對於糧食產量是有切膚之痛的。
在他所在的那個時候,糧食產量能夠達到每畝兩百斤,就已經算是高產,就已經算是風調雨順。
可陳寒居然說在清朝的時候發現的土豆、紅薯、玉米居然能夠達到畝產千斤,這是什麼概念?這簡直就是老百姓們的救命良藥啊。
朱元璋激動的臉色都有點發紅,立刻是問道:“到底怎麼一回事,你趕緊來說一說。”
陳寒說道:“太過確切的歷史資料大家都沒有,不過有文字記載的是,歐洲有兩個國家,一個西班牙,一個葡萄牙。
他們在遙遠的南美洲,從土著的手裡邊發現了土豆、玉米、紅薯這三樣高產的物種。
隨著他們全球貿易,將這三樣高產的農作物先是帶到了他們的殖民地,也就是南洋的呂宋島,今後的菲律賓,在那裡種植。
然後經由南洋與大明之間的海上貿易的過程當中傳到了明朝。
只是當時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一種糧食作物。
反倒是將這些當做了觀賞性的植物,大概是在萬曆年間就已經進入到了大明,但是沒有得到重視。
一直到清朝中期,大概是雍正乾隆時代土豆、紅薯、玉米才大量地推廣,從而產生了糧食的暴增。
由於糧食產量高了,自然能夠養活更多的人。
從而保證了百姓不會因為沒有吃的而造反。
這隻能說是當時老百姓們的福音,也可以說是老天爺不公平的地方,為何沒有將這高產的物種在咱們大明發揚光大。”
陳寒現在完全是站在了明朝的立場來說這句話。
陳寒接著說道:“土豆、玉米、紅薯即使在後世,也就是我曾經生活的那個年代,也是最高產的物種。
而且經過了科學家們一代又一代的培育和育種,最高產的土豆,能達到畝產五六千斤。”
呼的一聲。
朱標和朱元璋父子兩個人差點一口氣沒有倒上來。
畝產五六千斤,這是什麼概念?如果大明現在就擁有了如此高產的作物,那還不得養活無數人。
陳寒看到父子兩個人的表情之後,再次說道:“更重要的是土豆、紅薯這兩種高產物種,對於土地不怎麼挑,也就是說比較的爛賤,哪裡都能夠種植。
即便是寒冷乾燥的北方,土豆依舊長勢良好。
即便是後世,北方有大量的栽培土豆、紅薯。
尤其是土豆,更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從南到北,整個華夏大地哪裡都可以種植。
而且土豆是一種既能當主食,又能當菜吃的農作物。
老爺子,老泰山就這麼跟您兩位說吧。
我之所以一定要讓咱們開放海禁,一定要多造船隻進行跨海貿易。
一方面是希望透過跨海貿易,能使咱們大明的物產豐富化。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咱們大明在未來不久,有進行跨洋貿易的能力。
從而直接到南美洲,去把那邊的土豆玉米紅薯種子給弄過來,栽培到咱們大明的土地上。
那就不得了了。
按照我們後世的推斷,大明到南美洲,其實路程來算有個一年的航行也就到了。
可到南美洲去,它不僅僅要面對的是路程遙遠的問題……”
朱標說道:“的確如此,海上航行不僅要克服路程遙遠之難題,更重要的是,克服海上風暴以及海上方向的掌握。”
陳寒點頭:“是的,所以這個過程的探索,有可能要花費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
但只要咱們有目標,堅持改革,我相信有朝一日,咱們必定能夠到達南美洲。
須知後世的歐洲的大航海,他們哪有咱們大明王朝這樣強悍的國力。
可他們依舊到達了南美洲,他們依舊從南美洲挖掘了巨量的白銀,而且還到達了咱們大明。
他們有那樣的能力,我不相信大明比他們強大數倍還做不到。
有可能,咱們經過兩三年的改革發展,說不定五年之後,咱們就具備了跨洋貿易的能力。
我的資料裡邊可是有地圖的,只要咱們能夠看得懂地圖,只要經過實踐,一定可以到達南美洲。
希望陛下還有殿下一定多支援。”
朱元璋聽完非常嚴肅地說道,“肯定支援!你這麼一說,要是還不去把那土豆、玉米和紅薯給弄到手的話,那還對得起咱們大明王朝嗎?伱就放心的搞吧,有你這句話,別說要搞改革,你就說是讓咱不當皇帝。
即便像你說的像路易十六被他的人民推翻一樣,就算是把咱推翻了,只要能讓不被屠殺就行。
咱老朱家起於微末就不在乎,重新迴歸到微末也未嘗不可。”
……
。